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學習方法>

在指導讀書中訓練思維方法

學問君 人氣:2.6W
在指導讀書中訓練思維方法
學習是一種智力活動,而影響這種智力活動的發展和效果的關鍵是思維方法,即平常所謂的思考問題的方法。學生只有掌握了思維方法,解決問題時才能做到步驟清楚、層次分明、思路清晰、有根有據。因此,在指導學生讀數學課本時,不能只滿足於獲取知識,還應重視思維訓練,使學生逐步掌握基本的思維方法,在想懂的過程中形成會想的能力,在學會的過程中形成會學的能力,從而成爲一個真正的“善學者”。如何在指導讀書過程中進行思維方法訓練呢?概括地說,是在滲透中領會意義,在領會中試着應用,在應用中逐步形成能力。數學課本是按照嚴格的邏輯順序編寫的,在段與段、節與節之間體現了思維的主要過程,這爲滲透思維提供了很好的材料。例如,指導學生讀“分數基本性質”一段課文(從課文開頭讀到“這叫做分數的基本性質”止)時,先要求學生按照同一的單個方面的內容爲一小段的標準,將這段課文劃分爲幾個段(四個小段)。接着啓發學生講出每個小段的中心內容,即第一小段揭示了“變與不變”(指分數的分子、分母變了而分數大小不變)的現象,這是概念的客觀反映;第二、三兩小段從兩個方面闡述了“變與不變”的實質,這是概念的'本質屬性;第四小段總結出什麼是分數的基本性質,這是概念的內涵。
然後指出,我們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是從客觀現象入手,再一部分,一部分研究各方面的屬性,最後對其含義進行總結、概括。像這樣先把事物的各個部分加以分解並考察的方法叫做分析,再把各個部分、各個方面聯繫起來構成整體的方法叫做綜合。分析與綜合是一個統一的、不可分割的兩種思維方法,它們相互依存,一併運用,構成了思維的基本過程。此外,在教完某個單元或某部分知識後,引導學生重溫教材,分門別類地進行整理,也是滲透思維訓練的好方法。例如,學完平面幾何圖形後,先要求學生全面翻閱教材,對學過的圖形進行分析:這一階段學了哪些圖形?各自的形狀、特徵如何?相互之間有什麼聯繫?在此基礎上進行綜合,根據圖形的屬性歸納爲四邊形、三角形、圓和扇形三類。然後抽象出同一類圖形共同的本質屬性,如“三條邊、三個角、內角和180°”這是所有的三角形的共同屬性。再把這些共同的本質屬性集中起來,概括爲一般類的屬性,如三角形類是所有由三條邊圍成的平面圖形。最後揭示類與類之間的聯繫,把前後知識串連起來,構成一個網絡系統。類似上述的滲透,若能堅持不懈地進行,學生對基本的思維方法將會有所認識和了解,並逐步領會它們在學習中的意義與作用。有了這一基礎,再給學生提供較多的實踐機會,就可幫助他們在試着運用中形成能力。
例如,學生閱讀統編教材“正比例”的例1、例2後,老師可指導他們用出聲的語言或文字表述其思維進程:〔分析〕例1——速度不變,當時間擴大(或縮小)2倍、3倍…,路程也隨着擴大(或縮小)了2倍、3倍…;例2——單價不變,當米數擴大(或縮小)2倍、3倍…,總價也隨着擴大(或縮小)2倍、3倍…。〔抽象〕例1——時間和路程是兩種相關聯的量,路程是隨着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它們的關係可表示爲:路程/時間=速度(一定);例2——米數和總價是兩種相關聯的量,總價是隨着米數的變化而變化的,它們的關係可表示爲:總價/米數=單價(一定)。〔概括〕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着變化,它們的關係是x/y=k(一定),這兩種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係叫做正比例關係。〔演練〕採用填空、改錯、是非等題型(習題略),讓學生運用上面的結論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並說明理由。思維方法的訓練,是教學中一項艱鉅而又複雜的任務,不可急於求成,上面所說的“滲透、領會、運用”的訓練方法,不僅要在讀書指導中運用,還要貫串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只要教師有“不達目的不休止”的思想,訓練肯定會日見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