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小學生日記>

實用的小學生數學日記九篇

學問君 人氣:1.62W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覺間結束了,今天我們都做了什麼了呢?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日記了。在寫之前,要先考慮好內容和結構喔!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生數學日記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小學生數學日記九篇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1

10月1日是國慶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於1949年10月1日,今天是20xx年10月1日,20xx-1949=56,中國已經56歲生日了。

國慶節,爸爸媽媽帶我和貝貝哥哥、乘乘姐姐3家人一起去肇慶玩。一共去了3輛車,第一輛車有4個人,第二輛車坐了3個人,第三輛車坐了5個人,1+1+1=3,一共有3輛車。4+3+5=12,一共有12個人。早上9點,我們從廣州出發,因爲塞車,到肇慶已經下午13點了,13-9=4,我們一路用了4個小時。

數學可真有意思,生活中無處不在。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2

我們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因爲,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也離不開生活。尤其是小學數學,在生活中都能得到數學的原型,我們學生粥時的身邊蘊藏着許多熟悉的數學知識,比如說,上街買東西時要用到加減法,裝潢新房屋時,總是要畫圖紙……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這些知識就是從生活中產生的,那些可都是數學的“活“教材呀!

以前,同學們學數學知識都是生搬硬套,直接把那些知識從書本上搬到腦子裏,很少會靈活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可是現在跟以前可大不相同,同學們都學會了把數學運用到生活中。例如,我有一次到同學家去玩,可同學獨自一人在家,大清早的,我們都餓了,於是,同學跑進廚房,自己開始做早飯了。一開始,那個同學先把米淘好放進鍋裏,然後開始煮粥。再利用煮粥的時間來烙三張餅,他先把第一張和第二張餅放進鍋內。一分鐘後,他取出第二張餅,放入第三張餅,把第一張餅翻過來。再烙一分鐘,這樣第一張餅就好了,他取出來,把第二張餅的反面放進鍋裏,同時把第三張餅翻過來,這樣,只需要三分鐘,三張餅就烙好了,煮粥的剩餘時間他就可以做些別的菜了。如果,他在煮不去做別的事,那他不就會浪費很多時間嗎?那他不虧大了呀!所以說,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也離不開生活。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去探索數學中的奧祕,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吧!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3

星期天,母親在商場裏給我買了一套時髦運動服和一雙耐克鞋。回到家,父親問:這些衣服褲子和鞋買來多少元?我馬上來興起了捉弄父親的一個念頭,因爲我知道父親口算速度有時還不如我快。

於是,我把價格標籤矇住,說:叫你算!算不出就叫你給我再買一套更好的衣服鞋子。父親說:那試一試吧。衣服的價錢是500的2倍少600加100,再去除以2的和是衣服的價錢。褲子是700的三倍減去1900的差,鞋子的價錢是400的3倍除以4再加上200是鞋子的價錢。總共花了多少錢呢?父親頓時頭都大了,就說:這什麼加啊,減啊乘啊,除啊。都搞不清楚了。

好了,給我買新衣服吧!不行,還沒有回答出答案。好,你聽好了。(500×2-600+100)÷2=250元,700×3-1900=200元,400×3÷4+200=500元。總共250+200+500=950元。父親說:哇,原來是這樣算的。好一定給你新衣服。耶,這一回合我贏了父親。

原來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用數學解答的東西,我要繼續發現生活中的數學,並且學會更多計算方法。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4

今天,我和媽媽來到了超市。咱們先去買麪包,牛角包5元,肉鬆包7元,香腸包9元,咱們買了兩個牛角包,一個肉鬆包和一個香腸包。媽媽問了問我:“這些加起來一共是多少元呀?”我想了想:2x5+7+9=26元,便回答媽媽:“一共是26元。”

接着,咱們去買飲料,咱們買了四瓶冰紅茶和一瓶可樂,一瓶冰紅茶是4.5元,一瓶可樂是2元,那麼就是:4.5x4+2=20元,咱們還買了一些零食,咱們買了兩包薯片,三包餅乾,兩桶口香糖,薯片7元一包,餅乾14元一包,口香糖3元一桶,那咱們一共要給:2x7+3x14+2x3=62元。

咱們又來到了被子區,準備買一個牀具四件套,咱們看了一下,枕頭套兩個是24元,被子套是45元,牀套是43元,而四件套的售價是:105元,媽媽跟我說:“你算一算,單件買和四件套哪個便宜?便宜多少?”我想了一想:24+45+43=112元,而四件套是105元,112-105=7元。我回答媽媽:“四件套便宜,便宜7元。”媽媽說:“沒錯,讓咱們買四件套吧。

到櫃檯付錢的時候,媽媽問我:“你還記得今天買的東西一共多少元嗎?”我想了一想:咱們買了兩個牛角包、一個肉鬆包、一個香腸包、四瓶冰紅茶、一瓶可樂和一個牀具四件套,一共是:26+20+62+105=213元。我回答媽媽:“一共是213元。”付完錢後,咱們就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5

今天的數學課上我們學到了年、月、日這一單元,可有趣了。

第二節課是數學課,清脆的上課鈴過後,我們的胡老師快步走上講臺滿臉微笑地說:“請大家把書翻到46頁,看第一題。”老師問大家:“同學們知道不知道新中國成立是哪一年呢?”同學們齊聲答道:“新中國成立是1949年10月1日”老師說:“同學們真棒,接着聽下一題:申奧成功是哪一年?”同學們都鴉雀無聲都不知道了,老師說:“我來告訴大家,申奧成功是20xx年7月13日”。接着老師詳細的講了一些有關年、月的知識。

‘年’有平年和閏年,平年的二月是28天,平年有365天。閏年的二月是29天,閏年有366天。每隔四年閏一次年,要想知道哪一年是不是閏年,要用年數除以400就能算出來,能被除盡的就是閏年,比如:明年是20xx年可以除盡,明年就是閏年。一年的12個月中:一、三、五、七、八、十、臘是大月,每月有31天,四、六、九、十一是小月,每個月有30天,只有二月是28天。

學了這一課,讓我感受到了古代人們的智慧,數學知識太奧妙了,我要在數學知識的海洋裏遨遊,吸取更多的知識。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6

今天去姑姑家,看見4歲的小弟弟一身唐裝,媽媽就跟他開起玩笑了。

媽媽說:“小胖,你的衣服真好看,借給舅媽穿好不好呀?”

小胖眨了眨眼睛說:“不行,這套衣服穿上以後很熱的。”

媽媽又說:“舅媽最怕冷了。”

小胖馬上又裝作很冷的樣子,一本正經地說:“我剛纔說錯了,這套衣服穿着真是冷。”說着,還打了幾個冷戰。

媽媽忍住了笑說:“冷點兒沒關係,只要我裏面多穿點兒衣服就可以了。”

小胖着急了,他撅着嘴,大聲喊了起來:“可是衣服太小了,你穿不上!”

大家聽着全都笑了起來。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7

6月9日星期一晴轉陰

下午放學時,班主任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道家庭作業,要求大家想辦法測算一次性筷子的體積,並用數學日記的形式將測算過程記錄下來。這道家庭作業,表面上是一次數學實踐活動,實際可能寓意更深,因爲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與環保有關。

一回到家,我就靜靜地坐在書桌前思考這個問題。一次性筷子的形狀是一個不規則的立體圖形,怎樣才能測算出它的體積呢?我思來想去,一會兒抓耳撓腮,一會兒搖搖頭......,終於,有了一點眉目。我可以將一次性筷子放入裝滿水的容器中,這樣容器中的水就會溢出來,溢出水的多少不就是筷子的體積嗎?可是筷子比水輕,會浮在水面上,又該怎麼辦呢?可不可以用石頭或膠布之類的東西將筷子固定住呢?我想應該是可以的,但這些辦法測定起來又都太麻煩了,要是有更簡便的方法該多好啊!經過冥思苦想,我終於自豪的笑了。

6月10日星期二晴

今天中午,我去餐館買了一份盒飯,並特意要了幾雙一次性筷子準備做實驗。

一回到家,想到可以做實驗了,心情真有點激動,但又夾雜着幾絲恐慌,我可不想讓第一個方案剛一出爐就遭到淘汰。爲了驗證實驗方案是否正確,我專門測量了筷子的`長度(20釐米)、厚度(0.35釐米)和兩端的寬度(分別爲1.6釐米、0.8釐米)。由於一次性筷子近似於梯形體,我便利用梯形體的體積計算公式來計算筷子的體積,由計算結果可知,一次性筷子體積大約爲8。4立方厘米。如果實驗測得的結果和我所計算的結果近似的話,那麼就說明我的實驗是成功的,否則,我就得另想辦法。剛準備動手實驗,一看實驗用具還不夠,所以只好等到明天了。

6月11日星期三晴

盼望的時刻總算到了,一放學,一路小跑地回到家裏,放下書包後,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爸爸從單位借來的燒杯。接滿水後,小心翼翼地將燒杯放在盆子裏,確保燒杯中的水不漏撒。接着,我用小刀在筷子上刻了一道痕跡,把筷子分成了兩部分,這一道痕跡就是筷子兩部分的分界線,我準備分兩次來測量筷子的體積。

實驗開始了,我緊張極了,心嘣嘣地跳,我拿筷子的手也不時發抖了,但我儘量剋制住這種激動的情緒。我將筷子緩緩插入燒杯裏,儘量不讓筷子晃動,否則溢出來的水就太多了,測定結果就會不準確。當第一次將筷子的一部分插入燒杯中後,看到燒杯中的一些水溢到了盆裏。燒杯再裝滿水後,又將筷子的另一部分插入其中。最後,我將兩次溢到盆裏的水倒入另一有刻度的燒杯中,這樣就得到了筷子的體積。

結果,我失敗了。實驗測得的筷子體積只有3立方厘米,跟我計算的筷子體積相差甚遠。起初,我還有些不相信,經過反覆思考,我終於明白了失敗的原因。原來是因爲燒杯的口徑太大了,即使燒杯沒有裝滿水,人的視覺也會看成是裝滿的,加之筷子的體積又太小,且燒杯的刻度又過大,導致了實驗結果的偏差。因此,我得改進改進實驗方法才行。相信我會成功的,不是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嗎?

6月12日星期四晴

自從第一次實驗失敗後,我就捉摸改進的方法,可是就是想不到一種簡單可行的辦法。這天中午,爸爸,媽媽有事沒有做飯,於是我們決定到外面吃飯。

到餐館點了菜後,媽媽爲了不讓我等煩,特地點了一杯果汁。果汁一上來,我就大口吸了幾下,媽媽害怕我將果汁喝完,沒有胃口吃飯,便叫我少喝果汁。菜還沒有上,我覺得自己無所事事,便想到了吹泡泡,於是我就把果汁瓶裏的吸管拿起來,對準水面吹了幾口氣,水面就起了幾個泡泡,瞬間,我想到剛纔我拿杯子裏的吸管時,水面下降了一點,我突然有了辦法,快樂極了,食慾大增,今天吃了好幾碗米飯,還嫌不夠。

6月13日星期五晴

今天中午,爲了能把筷子體積測得更準確,我叫爸爸從化學室拿了一個細長的量筒,刻度單位更小,每個單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時,我似乎感覺到了勝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謂萬事具備,只差動手實驗了。

首先,我用鉛筆在一次性筷子上劃了一道分界線,將筷子平均分成兩段,並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測定過程中洗水。隨後,將筷子插入量筒中,並用滴管將水滴入量筒中,讓量筒內的水漲到筷子的分界線上,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8毫升)後,將筷子從量筒內取出,再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後兩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這一部分筷子的體積,即3。5立方厘米。用同樣的方法,我又測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體積是5立方厘米,兩次測定結果相加得到這雙筷子的體積爲8。5立方厘米。當我得到這個結果時,我興奮地叫了,此時的我是多麼自豪、多麼驕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雙計算出了我們學校(1500人)及全國(12億)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別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結果使我大吃一驚,每年竟有這麼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費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籲在校的同學,不!是全國人民,也不!應該是全世界的每個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森林資源,使我們共有的地球環境更加美好,讓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呼吸到乾淨、清新的空氣。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8

今天,林老師叫我們乘法的初步認識,上課的時候,老師拿出一張圖,問:“圖上有什麼?”大家爭先恐後的回答,有的說是過山車,有的說是椅子,還有的說是氣球??”“對,如果我們要計算這些東西一共有多少?要用什麼方法?”同學們回答:“用加法。”老師又問:“如果要大家算出全校有多少個同學,你們用什麼方法?”“加法。”老師說:“你們把一班一班的學生加起來要加到什麼時候?”有沒有簡便的方法?”我們都說沒有,老師說:“我們有其它的方法,你們信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新的方法,那就是乘法。”

經過老師細心的講解,我對乘法有了初步的的認識。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9

今天,我完成了一項實踐作業一日曆。我知道做日曆是寒假作業,當時我沒有做,但是我覺得沒做作業還是要補的。所以一回家我把大部分的作業都做完了,剩下時間我都在做日曆和小部分的作業。

在做日曆的過程中,我懂得了:20xx-5-30年是平年,今年二月有二十八天,一月的大寫是"壹月"二月是"貳月"三月是"叄月"四月是"月"……讓我真正懂得了數字的大寫,也讓我把這些字記在大腦裏,在看人民幣時有了信心。

做完了日曆,我翻着自己做的日曆,滿意極了!

這時我才真正體會到張老師的一句話:"自己親手做的東西是最有意義的"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