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小學生日記>

【實用】小學生數學日記模板集合九篇

學問君 人氣:2.06W

一天又結束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穫的,不如趁現在好好寫一篇日記。那麼什麼樣的日記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生數學日記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小學生數學日記模板集合九篇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1

老師常說: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生活中,許多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都能夠變成一道道既搞笑又引人深思的數學題。我們經常做的數學題目,就就是在解決一個個生活中的問題。這不,我又在吃漢堡時發現了一道搞笑的數學題:

3個人吃3個漢堡,用3分鐘吃完,9個人吃9個漢堡需要幾分鐘吃完?

平時,媽媽經常帶我和哥哥去吃漢堡,我只明白吃,從來沒有想到還能夠變成數學題來做,碰到這題覺得真搞笑。剛開始時,我想:3個人吃3個漢堡要3分鐘,那一個人吃一個漢堡不就就是一分鐘,九個人吃九個漢堡當然就是九分鐘?。這樣想着,我興奮極了,趕緊把答案告訴媽媽。可媽媽皺着眉頭說:“孩子,要好好想想,想想我們和哥哥三人吃漢堡的情形,多動動腦!”此時我聽了愣住了,剛纔的得意勁一下子沒了,靜下心來左思右想,突然想到:3個人吃3個漢堡用了3分鐘,一個人吃一個漢堡其實也就是用了3分鐘,那九個人吃九個漢堡也只要3分鐘。我沒有立刻把答案告訴媽媽,此時又反反覆覆地想了幾遍,覺得就應沒問題後才把答案告訴媽媽。媽媽點點頭笑了,誇我就是愛動腦筋的孩子,她又說道:“數學就來自於生活,只要你細心觀察,就必須會有所收穫,就像吃漢堡一樣。”

瞧,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能變成一道搞笑的數學題,數學真就是無處不在啊!讓我們熱愛數學,學好數學吧!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2

前幾天我們去大姨媽家看看婆婆,順便也差不多要開學了,大家聚一聚。恰好那時候停了水,在走的那天,我洗了下手,習慣的按了按開關,就走了,結果去大姨媽家玩完以後回到家,聽到水嘩啦嘩啦地在流。我趕緊去把開關關了。事後纔想起來是我那天忘關開關了,水來了以後,就一直在流啊流,流啊流。我們去了三天,每天大約用50到60頓左右,這樣一開,60乘以3等於180頓,一噸大約2塊,180噸乘以2元等於360元錢。大約這三天我浪費了整整360元!!!真是令人悲哀啊!!!

小朋友們,你們千萬不能學我浪費水資源哦,地球現在的水都很少了,洗手以後千萬要關開關,不能浪費水!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3

6月9日星期一晴轉陰

下午放學時,班主任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道家庭作業,要求大家想辦法測算一次性筷子的體積,並用數學日記的形式將測算過程記錄下來。這道家庭作業,表面上是一次數學實踐活動,實際可能寓意更深,因爲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與環保有關。

一回到家,我就靜靜地坐在書桌前思考這個問題。一次性筷子的形狀是一個不規則的立體圖形,怎樣才能測算出它的體積呢?我思來想去,一會兒抓耳撓腮,一會兒搖搖頭......,終於,有了一點眉目。我可以將一次性筷子放入裝滿水的容器中,這樣容器中的水就會溢出來,溢出水的多少不就是筷子的體積嗎?可是筷子比水輕,會浮在水面上,又該怎麼辦呢?可不可以用石頭或膠布之類的東西將筷子固定住呢?我想應該是可以的,但這些辦法測定起來又都太麻煩了,要是有更簡便的方法該多好啊!經過冥思苦想,我終於自豪的笑了。

6月10日星期二晴

今天中午,我去餐館買了一份盒飯,並特意要了幾雙一次性筷子準備做實驗。

一回到家,想到可以做實驗了,心情真有點激動,但又夾雜着幾絲恐慌,我可不想讓第一個方案剛一出爐就遭到淘汰。爲了驗證實驗方案是否正確,我專門測量了筷子的長度(20釐米)、厚度(0.35釐米)和兩端的寬度(分別爲1.6釐米、0.8釐米)。由於一次性筷子近似於梯形體,我便利用梯形體的體積計算公式來計算筷子的體積,由計算結果可知,一次性筷子體積大約爲8。4立方厘米。如果實驗測得的結果和我所計算的結果近似的話,那麼就說明我的實驗是成功的,否則,我就得另想辦法。剛準備動手實驗,一看實驗用具還不夠,所以只好等到明天了。

6月11日星期三晴

盼望的時刻總算到了,一放學,一路小跑地回到家裏,放下書包後,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爸爸從單位借來的燒杯。接滿水後,小心翼翼地將燒杯放在盆子裏,確保燒杯中的水不漏撒。接着,我用小刀在筷子上刻了一道痕跡,把筷子分成了兩部分,這一道痕跡就是筷子兩部分的分界線,我準備分兩次來測量筷子的體積。

實驗開始了,我緊張極了,心嘣嘣地跳,我拿筷子的手也不時發抖了,但我儘量剋制住這種激動的情緒。我將筷子緩緩插入燒杯裏,儘量不讓筷子晃動,否則溢出來的水就太多了,測定結果就會不準確。當第一次將筷子的一部分插入燒杯中後,看到燒杯中的一些水溢到了盆裏。燒杯再裝滿水後,又將筷子的另一部分插入其中。最後,我將兩次溢到盆裏的水倒入另一有刻度的燒杯中,這樣就得到了筷子的體積。

結果,我失敗了。實驗測得的筷子體積只有3立方厘米,跟我計算的筷子體積相差甚遠。起初,我還有些不相信,經過反覆思考,我終於明白了失敗的原因。原來是因爲燒杯的口徑太大了,即使燒杯沒有裝滿水,人的視覺也會看成是裝滿的,加之筷子的體積又太小,且燒杯的刻度又過大,導致了實驗結果的偏差。因此,我得改進改進實驗方法才行。相信我會成功的,不是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嗎?

6月12日星期四晴

自從第一次實驗失敗後,我就捉摸改進的方法,可是就是想不到一種簡單可行的辦法。這天中午,爸爸,媽媽有事沒有做飯,於是我們決定到外面吃飯。

到餐館點了菜後,媽媽爲了不讓我等煩,特地點了一杯果汁。果汁一上來,我就大口吸了幾下,媽媽害怕我將果汁喝完,沒有胃口吃飯,便叫我少喝果汁。菜還沒有上,我覺得自己無所事事,便想到了吹泡泡,於是我就把果汁瓶裏的吸管拿起來,對準水面吹了幾口氣,水面就起了幾個泡泡,瞬間,我想到剛纔我拿杯子裏的吸管時,水面下降了一點,我突然有了辦法,快樂極了,食慾大增,今天吃了好幾碗米飯,還嫌不夠。

6月13日星期五晴

今天中午,爲了能把筷子體積測得更準確,我叫爸爸從化學室拿了一個細長的'量筒,刻度單位更小,每個單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時,我似乎感覺到了勝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謂萬事具備,只差動手實驗了。

首先,我用鉛筆在一次性筷子上劃了一道分界線,將筷子平均分成兩段,並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測定過程中洗水。隨後,將筷子插入量筒中,並用滴管將水滴入量筒中,讓量筒內的水漲到筷子的分界線上,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8毫升)後,將筷子從量筒內取出,再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後兩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這一部分筷子的體積,即3。5立方厘米。用同樣的方法,我又測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體積是5立方厘米,兩次測定結果相加得到這雙筷子的體積爲8。5立方厘米。當我得到這個結果時,我興奮地叫了,此時的我是多麼自豪、多麼驕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雙計算出了我們學校(1500人)及全國(12億)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別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結果使我大吃一驚,每年竟有這麼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費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籲在校的同學,不!是全國人民,也不!應該是全世界的每個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森林資源,使我們共有的地球環境更加美好,讓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呼吸到乾淨、清新的空氣。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4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做風車,爸爸給我找了四個帶手柄的轉軸用來做風車的骨架,我拿來幾張硬紙,爸爸先教我怎麼做,爸爸說:“我做一個,你也要做三個”。

爸爸就開始做,我拿來一個圓杯子,用杯底畫了個圓,我把圓剪下來了,把兩邊一對摺了一下,拿剪刀剪一半,每個角折了一下,把它卡在卡子上,就做好了,接下來我做的兩個失敗了,我又做了三個,都成功了,我的任務完了,我就休息了一會,就吃飯了。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5

今天老師說要教我們認識人民幣。我們很高興地從書包裏拿出早已準備好的1角、2角、5角學具。

老師先讓我們做個遊戲,遊戲規則是老師口報幾角幾元,我們在書上指出來,幫助我們認識人民幣的面值。老師宣佈遊戲開始:老師報一分,我們全班同學的手都指着一分;老師報100元,我們趕緊指着100元……

在這堂數學課上我知道了一角等於10分,1元等於10角。今天數學課上收穫可真多啊,我高興極了!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6

在日常生活中,做每件事情都離不開數學,可見數學和我們的關係是多麼的密切呀。

比如,媽媽上街買水果,買蔬菜,還有去文印社復稿件……等等,都要用到數學。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有趣的數學,等我們去發現,去探索。

暑假裏我跟爸媽到表姐家玩,路上口渴了,爸爸只好到附近雜貨店買礦泉水喝。雜貨店有個規定:買3瓶礦泉水可以換一瓶礦泉水,一瓶礦泉水賣價1元錢,爸爸見了掏出10元錢給雜貨店老闆,說:“老闆買10瓶水”,水拿到了,我如飢似渴的喝了起來,一會兒就喝掉了二瓶。還沒等我回過神,已經有好幾個空瓶了。爸爸問我:“靈靈,我們用10元錢能換多少瓶礦泉水?”我想:10瓶水喝完,拿9個空瓶子換了3瓶礦泉水,3個空瓶又換了1瓶礦泉水……還剩下兩個空瓶子。我高興地對爸爸說:“爸爸,我算出來了,是14瓶礦泉水,還餘下2個空瓶子。”爸爸笑了,說:“你再想一想!”我若有所思:“我們可以再向雜貨店老闆借一個空瓶子,喝完後再把空瓶還給老闆,噢!我們可以喝15瓶礦泉水。”爸爸點頭稱讚。

數學就是要靈活運用,理論聯繫實際,只有掌握了數學知識,才能更好的讓數學服務於我們。所以我們要學好數學,讓數學成爲我們學習生活中的好幫手。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7

暑假裏的一個晚上,媽媽帶我去了留下世紀聯華超市,我看到了商場的人可真多啊!裏面的東西也是很多,有文具、食品、服裝、菸酒、玩具等。我和媽媽買了紫菜、牛奶、果凍、飲料、魷魚絲、沐浴露、襪子、梅子、香欖和巧克力等。他們的價錢分別是:23元、9元、3元、6·5元、28元、3元、40元、6元、10元、1元。在收銀臺前,媽媽說:“兒子,你能跟阿姨比算速度嗎?把要付款的金額算出來?”我知道我的心算能力不是很強,連忙找來一張紙和一支筆,迅速認真地算起來,不過還是沒售貨員阿姨的電腦快,當我把結果告訴媽媽的時候,阿姨已經把要找的錢都給了媽媽,我覈對了我倆的計算結果,沒想到我也這麼快地算對了,媽媽也表揚了我,但我知道在今後的學習中,我要提高自己的心算速度!只要努力,我會有進步的。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8

試卷來了!試卷來了!隨着這一句話,我趕緊回到座位上。我的心已經提到了嗓子眼。爲什麼呢?

因爲我爲了這場考試,昨天在家做了好幾張試卷。如果考不好迎來了的是一場" 暴風雨‘’,而考得好卻是一頓美味的大餐。當成績被報出來以後。我的心終於平靜下來了。95分這個成績還不錯。至少回家少了那一場" 暴風雨‘’。老師說要把90分以上的和60分一下的去qq羣說一下,當試卷發下來以後,我看了看錯題。錯了一道簡便計算,兩道填空題,一道選擇題。我快速訂正好。等其他組員訂正好交給老師去。

回到家後,爸媽就問我;'考得怎麼樣?不錯,95分。‘’嗯,的確不錯,走我們到外面去吃!看來,考的好還有福利,下次我爭取再考好!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9

我剛懂事的時候,媽媽不光教我識字,還指着盤中的蘋果讓我數數,讓我知道什麼是數字。進入小學一年級,老師教我用加減法來算數,我才發現數學是那麼的有趣。

現在我進入四年級,不光發現數學有趣,還發現數學在生活中還能解決許多問題呢?

有一天,爸爸的朋友李叔叔到我家來了,他說他想考考我,讓我猜猜他的兒子今年幾歲。李叔叔說:“今年我比我的兒子大33歲,5年後我的年齡是我兒子的4倍,你能猜出我兒子今年幾歲嗎?”“您兒子今年是6歲。”我脫口而出。李叔叔驚訝的問我:“你是怎麼算出來的呀?”我說:“根據您今年比兒子大33歲和5年後您的年齡是兒子的4倍,可知5年後您的年齡比您兒子的大(4-1=3)倍,這3倍就是33歲由年齡差和年齡倍數差可求出5年後您兒子的年齡,從而可求出您兒子今年的年齡。”李叔叔聽了連聲誇誇我聰明。

透過這次考驗,我明白了生活中有許多地方要用到數學,只要你用心去觀察,數學無處不在。

在現代社會的學習中,創建了許許多多的科目,如資訊技術、美術、體育等。這些科目都非常有趣。但是,我仍對數學情有獨鍾。

數學是由一些有趣的運算和奇妙的公式組成。我自從開始學習數學,便酷愛這奇妙的科目。它的魅力和學習它而得到的成就使我產生學習數學的動力。

記得小學一年級,我開始接受教育。最初,我只學習語文和數學。當初的語文雖然簡單至極,單以我當初的知識,也不能得到滿分。而數學,我大多數測驗都能的滿分。因此,老師向我投來讚許的目光,同學們都向我發出羨慕的讚歎。這使我更加努力學習數學。

升上二年級,老師開始教授我奧林匹克數學的知識,我當初認爲數學只不過是一些簡單的計算。然而它的難度,它的奧妙,使我更想去攻破它。我經過學習,終於解出了一道又一道難題,使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到了三年級,我對數學的喜愛和我努力學習,使我的數學已超出三年級的水平。這時,老師推薦我去參加市級比賽,我也不負所望取得了一等獎。這是我第一次在數學中取得獎項。爲此,我十分高興,我感受到數學給我帶來的榮譽。

到了四年級,我仍參加比賽,我從沒在數學中遇到搓折。但是這一次,我尤如被利劍插傷我竟然沒有取得名次。經歷這次失敗,我並沒有灰心喪氣,而是更加努力學習。終於在五年級和六年級的競賽中再次登上領獎臺。

眨眼就到了初一,我到了優秀的學校讀書。在這,我又遇到了挫折——我沒被選上去參加“希望杯”數學競賽。但我並沒有放棄,我主動去爭取,我的行動終於感動了老師。我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並在這次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數學已伴隨我七年的學習生活,它使我變的堅強,變的成熟。時間在流逝,我對數學的心永遠不變,我將來定要登上數學界的高峯,成爲數學界的頂尖人物。

上學伊始就對數學情有獨鍾,而它帶給我的光環更增強了我學習它的動力,高考完我很現實的選擇了這門引以爲豪的學科,就這樣我的人生有了它的密切相伴。

曾經,我會聽到“你怎麼會學數學呢,除了買菜時體現一下還能用在什麼地方?”聽完後最初也對自己的選擇懷疑,可思考後我認爲自己是幸運的,對自己的選擇更加肯定更有信心了。

因爲數學不僅和現實生活密切相關而且對我們的思維和習慣有重要影響:

一方面,數學在生活的各個領域都有涉及並起到積極推進作用。我們商品質量檢測、各種數據分析要用統計,進行精確的預測要用到概率,作測量要用幾何,做優化要用到最值等等所到之處都有數學的影子和貢獻。

另一方面,透過數學學習我們可以更敏銳地觀察,更條理地思維,更高效的完成任務,更理性的思考人生!

數學和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息息相關,而將這份關聯加強優化是我們每個人所渴望期待的,也是我們作爲數學教師所致力的方向和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