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論文格式>

電大護理本科畢業論文格式

學問君 人氣:2.65W

淺析中央電大護理專業本科科研論文的書寫格式及要求

電大護理本科畢業論文格式

第一頁:

1.封面(要求見附頁)

第二頁:

2.題目

3.摘要(不超過300字):採用結構式摘要的陳述方式,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

4.關鍵詞:3~5個關鍵詞

第三頁以後:

5.前言:包括簡要陳述選題的來源、研究背景及意義,簡要的國內外研究現狀,本研究的目的。

6.對象與方法:包括研究設計,研究場所及對象,納入標準,專科格式及要求排除標準,抽樣方法,分組方法,樣本量,倫理學的考慮,主要變量及操作性定義,干預措施,收集資料的方法和測量工具,研究步驟,統計學分析方法等。

7.結果

8.討論

9.結論

10.致謝:用簡短誠懇的語言,對課題研究過程中給予自己直接或者間接指導和幫助的導師和其他人員、單位表示謝意,對課題給予資助者表示感謝。

11.參考文獻(不少於10篇)

12.附錄(如問卷、調查表、量表、訪談提綱等)

備註:

(1)全文用小4宋體,1.5倍行距

(2)正文從第三頁開始,每個標題另起一行

(3)正文(前言、對象與方法、結果、討論、結論)部分字數3000-4000字,不超過4000字

(4)參考文獻格式,採用中華護理雜誌要求的格式

(5)論文用A4紙打印,左側裝訂

附頁:

中央電大護理專業本科科研論文的書寫格式及要求

(小初號加黑黑體、居中)

本科生畢業科研論文

(初號加黑黑體、居中)

題目:XXXXXXXXXXXXXXXXXXX

(4號加黑宋體、居中)

學 生:小3加黑宋體、居中左右對齊

指導老師:_小3加黑宋體、居中左右對齊

XXXX年XX月XX日(4號居中)

 

中醫護理技術在臨牀護理應用的探討

摘要:目的:探討中醫護理技術在臨牀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畢節市中醫院收治的臨牀內科患者180例,依據隨機原則分爲觀察組與對照組各90例,比較兩組不同的療效。結果:透過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觀察兩組患者對不同方式的臨牀治療效果產生的反應,得出觀察組住院患者住院時間、臨牀症狀控制時間各項數據低於對照組相關數據,並且觀察組患者中各項心理狀態數據明顯高於對照組各項心理狀態。結論:在臨牀醫療護理中廣泛採用中醫護理技術能有利於改善臨牀內科患者症狀,具有良好的臨牀醫療應用價值。

 關鍵詞:中醫護理技術;特色;臨牀護理;臨牀療效;探討

近幾年以來,隨着我國醫療經濟飛速發展,我國普遍採用中醫的方法治療臨牀內科患者。主要包括中醫護理技術,其不僅侷限於護理技術方面,還包含國內中醫理論治療中多種護理方法。在臨牀治療過程中,常常將中醫護理技術聯合西醫護理技術共同治療臨牀內科患者,因此慢慢成分了中醫護理技術的特色,進而提升了整個中醫護理的`準確性及質量。其中醫護理操作技術具體內容包括:拔火罐法、針剌法、灸法、中藥灌腸法、刮痧法、中藥霧化吸人法及敷藥、塗藥、貼藥、藥慰、吹藥、薰洗等技術方法[1]。本文主要探討筆者在畢節市中醫院臨牀見習過程中收集中醫護理技術治療臨牀內科患者,選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畢節市中醫院收治的臨牀內科患者180例,分析其臨牀資料。現將具體研究內容整理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畢節市中醫院收治的臨牀內科患者180例,作爲本組的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入院患者在使用中醫護理技術前自願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配合相關護理人員進行治療,全部患者符合相關診斷標準[2]。依據隨機原則分爲觀察組與對照組各90例,其中觀察組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44例,患者年齡18-85歲,平均年齡(58.32±6.91)歲;對照組患者中男性47例,女性43例,患者年齡17-83歲,平均年齡(57.15±5.02)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及病症等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後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針對臨牀內科患者進行相關常規護理。

觀察組:針對臨牀內科患者,在堅持辯證性、整體性爲理論指導的前提下采用中醫護理技術。中醫護理技術具體包含:辨證施護、整體護理、飲食護理、情意護理及中醫四時養生等多項護理相互配合共同治療患者。其中在中藥湯劑的服用方面,一般爲早中晚三次或早晚兩次服用的方法,每天1劑,每次口服含量約爲200至250毫升,每劑所服用的中藥煎好以後分爲2至3份,每次服用1份。

1.3 觀察指標

仔細觀察兩組臨牀內科患者的住院時間及症狀控制時間,並透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使用醫院內部製作的患者滿意度調查表開始進行相關調查統計。具體總分爲100分,其中完全滿意評分劃分:≥90分;比較滿意評分劃分:≥80分;不滿意評分劃分:<80分;同時針對醫院內部製作的心理狀態評分表對住院患者心理狀態進行分析、評價。其中具體評分範圍爲0~100分,其中心理狀態良好,超過80分,並記錄以上相關具體數據。

1.4 統計學方法

普遍使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兩組護理情況進行分析和探討,計數資料採取率(%)表示,組間率對比採取 檢驗,計量資料採取均數±方差( )表示,組間率對比採取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結果

2.1 兩組臨牀治療前後護理方式比較

透過比較兩組不同的護理方式,得出觀察患者住院患者住院時間及臨牀症狀控制時間明顯低於對照組,同時觀察組患者中各項心理狀態明顯高於對照組各項心理狀態,兩組護理方式結果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臨牀治療前後護理滿意率比較

比較兩組臨牀療效,其中觀察組:完全滿意人數爲75例(83.33%),滿意人數爲10例(11.11%),較滿意人數爲5例(5.55%);對照組:完全滿意人數爲45例(50%),滿意人數爲15例(16.67%),較滿意人數爲5例(5.55),不滿意人數爲25例(27.78%);得出觀察組總有效率100%高於對照組總有效率72.22%,觀察組採用中醫護理技術比對照組採用常規的護理方式應用效果好。指標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隨着我國社會經濟、醫療水平不斷進步與發展,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經得到很大的提高。但往往很大一部人忽視中醫護理技術的臨牀運用,導致治療後缺乏相應的護理配合治療,繼而引發各種臨牀疾病,嚴重影響了羣衆生活。目前,人們對中醫養生、防病治病的需求逐年遞增,但國內醫療設施水平以及所需費用等多項問題,讓羣衆越來越難以承受,已經成爲醫學界所要面臨的重點和難點[3]。而中醫作爲中華民族的文化隗寶具有悠久的歷史,中醫護理的優勢以及特色,對這些問題的解決蘊涵着巨大的潛力,爲其在新世紀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機遇。中醫學中自古就存在“上工治未病”的養生思想,它強調有病防病,既病防變,而未病更要先防[4]。如果等到發現了病症,或者病情加重或者病情惡化了纔想到去治療,這就是“鬥而鑄錐,渴而穿井”。

3.1 中醫護理技術在臨牀護理中具體措施

以發熱的患者爲例,在中醫護理技術當中,主要分爲以下六種措施:首先,合理控制室內溫度、溼度要適宜及空氣要新鮮,患者不能直接吹風。第二,護理過程中,患者應該經常臥牀休息,下地活動要儘量減少,以免加重病情。第三,注意患者體溫變化以及是否出汗,如果出微汗,那麼以脈靜熱退爲順;如果患者出大汗或者沒有出汗,並且高燒難以消退,心裏煩躁不安,應該及時就醫並採取相關措施[5]。第四,患者汗出以後相關護理人員需要馬上使用熱毛巾將其擦乾,以免受涼,必要時立刻更換衣被。第五,配合醫生進行中藥治療,在服完藥以後,可以喝一小碗熱稀粥喝或者喝一小杯熱牛奶,蓋好衣被,靜臥休息兩小時。 第六,飲食方面要以流質食物最好,可以吃一些蔥、姜熱湯麪、肉末香菜粥等具有散熱解毒作用的食物,嚴禁吃油膩性的食物。

3.2 中醫護理技術在臨牀護理中的運用

具體分爲三部分:①中醫四時與養生:中醫重視天人合一,強調依據自然規律進行護理,因爲氣候變化往往會引起患者生理上產生相應的變化,從而導致患者病情的變化。因此,要根據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氣候變化特點,細心護理患者的生活起居。例如,在春暖花開的季節患者應該早起緩行;而到了秋季,患者則應該早睡早起,以維持患者的神志清爽且安寧。此外,還要根據日夜氣溫以及陰陽的變化,適當注意患者病情的變化和加強護理工作,觀察患者病情變化[6]。②情志護理:中醫學理論認爲人的生理狀態和病情的變化與人的情志活動關係密切,外界刺激往往會引起患者情緒不穩定從而引發病變.導致患者陰陽失調、氣機逆亂、功能紊亂,誘發各種各樣疾病,所以,依據中醫護理技術可採取情志護理,加強醫護人員與患者在情感上的溝通,安撫患者不良的心理情緒,只有心情愉悅纔有利於患者體內氣血流通順暢,有利於身體健康。③根據中醫護理技術,人體功能不同的各種組織、器官能有機地結合爲一個整體,在病理上相互協調、相互平衡和互相影響。同樣,社會環境的變化以及自然環境的變化對人體也會直接或者間接地產生一些變化。如果人體不能夠及時適應各種外界的變化。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疾病[7]。所以.根據“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的中醫理論,採用中醫預防加護理的方式能使人體有效地協調好與外界的關係,保持一種動態平衡,人體的健康得到保證。“未病先防”注重疾病的預防工作,強調預防疾病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既病防變”強調的是已經發生疾病的前提下,及時採取一些有效措施,控制發生病變。要注重掌握病情的外因和內因.採取針對性的措施,控制病情擴大,爭取在病情的早期及時診治。

4、結語

綜上所述,隨着護理理念的不斷創新和護理手段的不斷完善,中醫護理技術廣泛地在臨牀上得到了應用。新型的中醫護理方式,可以有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有效護理和有效治療,保證患者儘早康復。同時,從中醫理論來說,醫生和護士之間的配合協調更好。繼而提高了護士的技能,又提高了護士的責任心、自信心以及工作的自覺性,保證臨牀護理沿着健康的方向發展。只有掌握中醫護理的各項技術操作,克服操作的適應症和禁忌症,向患者做好操作前的解釋工作.爭取患者的信任與合作,才能做到安全有效。因此,在臨牀醫療護理中廣泛採用中醫護理技術能有利於改善臨牀內科患者症狀,具有良好的臨牀醫療應用價值,值得廣大醫院推廣並使用,讓臨牀患者早日恢復健康。

參考文獻:

[1] 王豔豔.中醫護理小組在護理管理中的作用[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2,(5):231-232.

[2] 黎娟蘭.中醫護理技術在臨牀護理應用的探討[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31):354-355.

[3] 李青.中醫護理技術在中醫重點專科有效應用的探討[J].中醫藥管理雜誌,2010,18(11):983-984.

[4] 高倩.中醫護理在臨牀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3,(8):302-302.

[5] 劉書華,王紅梅,王傳鳳等.中醫護理環節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與應用[J].護理學報,2014,(6):18-20.

[6] 羅彩花,胡杏娟,李小香等.結對互助式培訓在強化護士中醫護理技術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3,(11):169-169,170.

[7] 魏蕊清,陳瓊芳.中藥薰洗療法在中醫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民康醫學,2011,23(24):3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