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熱門】幼兒園說課稿錦集六篇

學問君 人氣:8.16K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說課稿6篇,歡迎大家分享。

【熱門】幼兒園說課稿錦集六篇

幼兒園說課稿 篇1

新《綱要》指出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遊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我首先聯想到分享閱讀《沙灘上的鱷魚》。這一內容的選擇,遵照綱要有關條例,我認爲既適合幼兒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

一、說教材

寓言故事作爲一種文學形式,充滿童趣,幼兒易接受併產生濃厚的興趣。以故事爲主要形式的教學活動,不僅能使幼兒增長知識和明白事理,而且還能發展幼兒的聽說能力。分享閱讀《沙灘上的鱷魚》用淺顯的故事內容不僅能讓幼兒明白凡事要爲自己留有餘地以及不盲目模仿他人的寓意,知道自我保護的重要性。而且故事裏的動物對話,會激發起幼兒學習藝術語言的慾望,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二、活動目標

(一)教學目標

《綱要》在語言教案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造一個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達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學前班上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根據圖畫建構故事情節,大膽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

2、學習理解動詞:趴、飛、浮、遊、爬、探、蹦、跳。

3、明白知道凡事要爲自己留有餘地以及不盲目模仿他人的寓意,知道自我保護的重要性。

(二)教材重點、難點

根據活動目標的制定,結合學前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又把本次活動的重點制定爲:要讓幼兒根據圖畫建構故事情節,大膽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而讓幼兒理解文中動詞使用與角色特徵的關係則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三)活動準備爲了更好的完成本次活動目標,我準備了以下材料:

知識經驗準備:

1、積累幼兒對動物的相關經驗。

2、幼兒事先對沙灘的接觸。

物質準備:

1、爲了引出課題,我爲幼兒準備了鱷魚玩具,來激發幼兒閱讀讀本的興趣。

2、我爲小朋友們準備了大書《沙灘上的鱷魚》,這是爲了讓幼兒能清楚地觀看和理解故事的情節和內容。

3、我爲幼兒準備一些動詞字卡,是幫助幼兒在觀察圖畫中豐富詞彙,進行語素的學習。

三、說教法與學法:

(一)說教法:

現代兒童觀認爲:幼兒是認識的主體,幼兒的發展是主動活動的結果。因此,只有讓幼兒充分去看、去想、去說、去體驗、去發現、去創造,幼兒纔會更快、更好地理解,掌握故事,同時獲得故事以外的能力發展,爲其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以下幾種方法。

1、提問法:

這是分享閱讀中最常用的方法。在教學中,我嘗試變以往單一性封閉式的提問方法改成啓發性、開放式的提問。如:我在活動開始就問:你覺得它是一隻什麼樣的鱷魚?鱷魚在這片沙灘會遇到誰?等等。這些問題既能啓發幼兒的思維,又能根據畫面內容表達自己的想法,爲突破重難點服務的。

2、直觀法:

分享閱讀是以形象、生動的畫面爲主,直觀的畫面能引導幼兒的興趣和注意,容易感知閱讀的內容,爲突破重難點服務。

3、示範法:

幼兒的思維是直觀形象爲主的,教師與幼兒之間的相互作用,有利於獲得最佳的閱讀效果。本次活動中,針對個別詞彙的理解,教師作語言示範講述,爲突破難點服務。

(二)說學法:

學法運用得當幼兒將會更感興趣更主動參與學習,本次活動預計採用自主學習法和體驗法來達到目的。

1、自主學習法:在活動中求取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有效的教學方法爲激發幼兒興趣,使其更爲主動的學習提供了可能,活動中的第二環節中,老師拋出問題,讓幼兒自由想象,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

2、體驗法:在活動中,我讓幼兒透過動作理解文中系列動詞的使用,加強了幼兒的表現慾望和自信心。

四、說活動程序根據分享閱讀的教學形式特點和《綱要》提出語言教育指導要點及本班幼兒年齡特點,本次活動設五個環節完成目標。

第一環節:匯入部分,激發興趣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學習的關鍵。活動一開始,我就出示鱷魚玩具,透過視覺效應,再加上適當的提問,如:小朋友,你們認識它嗎?它有些什麼特徵呢?來喚起幼兒的已有經驗,激發幼兒閱讀興趣,爲閱讀大書作準備。

第二環節:大書閱讀,建構故事情節這個環節是爲解決重難點設計的。我遵循了以幼兒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原則,分三個步驟進行。

第一步驟是讓幼兒兩頁的進行閱讀的方法,主要是讓幼兒完整理解和歸納故事中畫面的要素在什麼地方?誰?在做什麼?根據畫面豐富詞彙,是這難點的突破。

第二步驟:運用直觀法、猜測討論法及間插的啓發性提問,指導幼兒自主閱讀,引導幼兒結合關於動物的知識,發散思維,給幼兒充分想象空間,大膽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有效地幫助幼兒解決了學習的重點。

幼兒園說課稿 篇2

說教材:

籃球(複習原地運球,學習曲線運球)和接力跑遊戲,均選自省編中學《體育與保健》教材第一冊內容。球類是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它具有良好的綜合健身作用,能夠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積極進取和拼搏精神。接力跑遊戲的重點定爲提高學生的快速跑能力和靈敏素質等。

說目標:

1、認知目標:1)瞭解本課的練習方法,明確籃球原地運球、曲線運球的技術原理及作用,能正確區分原地運球和曲線運球的不同之處。認識籃球運動的目的是全面發展身體素質、增進健康。2)90%以上的學生明確本課目標。

2、技能目標:1)透過本課學習,使85%以上的學生正確掌握原地運球技術,75%以上的學生在一定速度中能正確運用曲線運球技術,提高手對球的控制支配能力。2)發展學生的靈敏、速度素質,提高協調性及快速反應能力。

3、情感目標:1)培養學生積極進取、頑強拼搏、力爭勝利的競爭意識及團結協作、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強化學生的愛情感,提高想象、交往能力,發展學生個性和心理素質。2)95%以上的學生對情感目標的接受。

說教學過程:

在課的結構上,從“身心協同”的基礎觀點出發,依據初一學生的身心特點,採用“收心熱身、愉悅心身---育心強體、磁智促技---穩定情緒、恢復心身”的三段結構。

1、在收心熱身、愉悅心身階段,用我國男籃健兒在奧運會上的優異表現引入教學主題,透過開口螺旋形跑,活躍氣氛,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緊接着成閉口螺旋形跑至站位做球性練習,透過球性練習能使有關肌肉、關節、韌帶得到充分的活動,而且與要學的技術動作有機結合。因學生水平各異,最後一個球性練習爲自由創想展示練習,給學生自我展示的機會,從而調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學習的主動性。這部分用時爲9分鐘。

2、第二階段,首先,運用各種變化的原地運球練習,改進提高原地運球技術動作及控制球的能力,在運球中要求學生養成觀察前方的良好習慣,重點強調正確的身體姿勢和腳部動作,爲主教材教學做鋪墊。在學生情緒已活躍的基礎上學習新教材,進入曲線運球教學,我用啓發性的語言和直觀對比,使學生能較清楚地認識到“球的反彈角度與手按拍有直接關係”等道理,並運用不同信號手段組織學生進行曲線運球練習,然後安排學生進行曲線運球追逐,使教學步驟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分層遞進、對比探索、激發興趣達到初步掌握技術動作的目標。練習中我突出要求學生相互觀察、相互糾錯、共同提高,充分體現和諧互助的精神。在這階段中,我還注重在練習隊形圖形上進行變化,一方面充分利用籃球場原有的線路,另一方面克服重複練習帶來的枯燥感。這部分用時20分鐘。

在接力跑遊戲的按排上我設計了一組以支援北京申辦奧運會的爲主題、益智健體的接力遊戲。在場地的佈置上,我用奧運會五環營造團結友誼、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氛圍,運用遊戲競賽法,激發學生練習的積極性,並在每一次競賽間隙都設計一些有關奧運會的知識的問題讓負隊學生回答,一方面以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另一方面給負隊一次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獲取勝利和成功的機會,在教學中充分體現出啓迪心智、發展思維、強身健體、體驗成功的現代體育教學觀念。這部分用時12分鐘。

3、第三階段,圍着五環放鬆,後運用“笑與不笑”遊戲,以達到穩定情緒、恢復心身的目的。最後進行小結,對本課的練習效果進行講評,對學生的成績給於肯定和表揚,提出今後注意事項,從而結束本課教學。

說教學特色:

1、本課以“愉快教學法、成功教學法”作爲指導思想,以發揮學生的認識能力爲核心,以培養學生的基本活動能力爲目的,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始終在師生的共同活動中愉快、輕鬆、活潑地進行教學,力求體現“大容量、高密度”的教學特色,以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

2、整堂課始終在一個籃球場地中進行,佈置簡單清楚,器材實用,富有喻意,堅持“一場多用、一線多用、一材多用的指導思想。

課程預計:

本課平均心率預計:130--135次/分;最高心率爲:170次/分;出現在約三十八分鐘時,即接力跑教材時;估計練習密度爲40--45%左右。

幼兒園說課稿 篇3

一、活動目標:

1。透過觀察活動,引導幼兒認識青蛙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和生長過程。

2。瞭解兩棲動物獨特的生活習性,知道一些兩棲動物的名稱,感受兩棲動物奇特的本領。

3。讓幼兒知道青蛙是人類的好朋友,教育幼兒要保護它們,增強環保意識。

二、重點、難點:

根據我對教材的理解,我以爲教材重點是幫助幼兒瞭解一些有關青蛙生活習性和生長過程的知識。

教材難點:幼兒學習排列青蛙生長過程。知道一些兩棲動物的名稱,感受兩棲動物奇特的本領。

三、活動設計:

本次活動我設計了三部分。

第一部分

採用謎語引出課題,引起幼兒思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第二部分

1。讓幼兒以小記者的身份進入實驗室採訪,充分體現幼兒主體性。

2。採訪結束幼兒講述自己看到的一切,教師進行總結,體現了教師在幼兒學習活動中處於支援者、引導者的地位。

3。讓幼兒知道青蛙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它,用題紙做練習,進一步鞏固幼兒所學知識。

第三部分

教師與幼兒一起把青蛙送回家,用行動來體現保護動物,愛護青蛙。

四、活動方法的選用:

整個活動,我運用了觀察法、討論法、嘗試法、遊戲法等幾種方法相結合,動靜交替,使幼兒在看看、想想、講講、做做等活動中,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克服困難後的喜悅心情。

五、總結:

從整節課的設計上,我緊緊圍繞新綱要的思想,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各領域的內容有機聯繫,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之中,從而使幼兒形成安全、溫馨的心理環境。

教師始終是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支援、鼓勵他們大膽探索和表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

朋友一起聽音樂四散做自己喜愛的動作,音樂一停,老師問:誰是木頭人?

小朋友回答:我是木頭人,同時擺好一個造型不動,老師檢查。

第二環節的遊戲:我最愛運動是本節活動的重點和難點所在,重點是透過讓幼兒模仿運動造型,發展幼兒身體動作的協調性;

培養幼兒積極參加遊戲的主動性並訓練他們在行進間躲避同伴,不碰撞的能力。其中在行進間躲避同伴不碰撞是一個難點。

爲什麼要設計這樣一個難點呢?我們在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孩子們在遊玩的時候拼命往前衝,好象整個操場只有他一個人,這樣是非常危險的,教會孩子一些躲避的方法就可以避免碰撞事故的發生。

在遊戲的前面我設計了一個模仿運動員的小環節,目的是讓幼兒展示一下自己已經掌握的運動項目,同時也可以大家相互交流一下,看看別人都瞭解了什麼,這樣既給孩子一個展示的機會也提供了一個學習的機會。

新綱要告訴我們:"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在設計遊戲內容的時候,我就想用什麼形式既能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又能鍛鍊幼兒的能力,增強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及競爭意識,於是我想到"競賽"。大家請看,這是教室場地的示意圖,中間的五個小圓圈是競賽點,裏面分別寫上"我、最、愛、運、動"五個字,外圈是準備區。

遊戲開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站在大圈上,聽音樂逆時針向前跑,音樂一停,教師問:誰最愛運動,幼兒一邊回答:我最愛運動,一邊去搶佔五個圈,每一個圈裏只能站一個人。最先到達圈內的小朋友每人要做一個運動項目的造型,而且不能與別人的重複。再由其他小朋友選出一名做得最好,遊戲繼續進行,每一輪的優勝者,到最後一起進行決賽。

在幼兒搶佔的過程中難免會發生一些擁擠的現象,甚至會發生碰撞的事情,這也是本次活動的一個難點所在。孩子們人人都想爭到遊戲的機會,努力爭取是值得鼓勵的,但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那這時就需要老師的引導了,我新綱要中看到這樣一句話:教師要尊重幼兒主體地位,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才能真正成爲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 。

因此,我不會直接地對孩子們說:"你們要注意,不要撞到別人"諸如此類的話,我會用一個提問來引導幼兒思考,"剛纔有個小朋友告訴我,在佔圓圈時,他被別人撞了一下,可疼了,這可怎麼辦呢?怎麼樣才能不撞到別人呢?

"如果在遊戲中碰巧沒有發生碰撞事件,我也會用一個問題來引導孩子:"小朋友們,在剛纔遊戲的時候你有沒有撞到別人或者是被別人撞到呀?"小朋友都會說沒有,那這時我就用表揚的語氣來提問:你們真棒,這麼多人都沒有撞到,那你是怎麼做到的呢?我想這樣的形式,幼兒會更願意積極的思考,來解答老師的總是,而能夠有意識躲避的孩子也會特別主動積極地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好方法。

這時再提醒幼兒在接下來的遊戲中要注意安全,不碰撞別人。這個難點就解決了。

遊戲後的評價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在老師提出一個以前沒有過的比較高的要求的時候,就像我在遊戲中提出要避免碰撞的要求,幼兒努力後要及時給予肯定,多表揚、鼓勵幼兒,幼兒會更願意嘗試新的要求和規則。

遊戲給了孩子展示自我的機會,而大班的孩子僅僅參與遊戲的熱情和展示自己的膽量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與同伴合作的精神與能力。新綱要說:增強幼兒的合作和競爭意識。

這也是本次活動的一個重點。於是我在遊戲的基礎上進行了拓展,鼓勵幼兒兩人合作來共同完成一個運動項目的造型。這一要求看似簡單,其實其中有許多方面,如幼兒要能順利地找到朋友一起遊戲,再就是要和同伴商量好一起做一個什麼造型,這些都要求孩子有較好的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這時教師的`評價又顯得得尤其重要,孩子的每一個動作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認可。

而在這裏我覺得不應該老師去直接評價幼兒的造型是否優美,而是應該讓小朋友自己來介紹自己與同伴所擺的造型,如果大家覺得他們擺得好,就用掌聲來鼓勵他們,這時老師只要獎勵一顆五角星就可以了。

大班的孩子不僅能做好兩人合作,還可以嘗試三人或多人合作,於是我想到一個遊戲"找朋友",這是一個既輕鬆又深受幼兒喜愛的遊戲,而且它的伸縮性較大,教師可隨意進行調整。

老師可用幾句話自然從前一個環節轉到這個環節,"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和同伴一起玩嗎?"孩子們當然會說喜歡,這時教老師再提出玩遊戲找朋友,玩一遍後,再提出要找三個好朋友的要求,然後再逐步提高。這樣雖然遊戲的難度在不斷增加,但孩子依然會樂此不彼地反覆遊戲。

在本次活動中,我在體育活動中加入了音樂的元素,這樣做的目的是讓整個活動更加輕鬆、愉快,使幼兒能更積極地投入到遊戲當中去。同時我特別注意對孩子的評價,教師的及時而又鼓勵性的評價使幼兒不僅體會到遊戲的快樂,更多的可以讓他們有成功的快樂體驗。

一次短短的體育活動結束了,它留我們的思考並沒有結束,我們怎樣才能更好地調動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並讓他們每一次的活動都能成爲一次快樂併成功的體驗,謝謝大家。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後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幼兒園說課稿 篇4

活動領域:

語言

活動名稱:

識字 執教老師:陳澤紅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一些簡單的詞語,提高幼兒對識字活動的興趣。

2、知道上小學必須遵守的一些課堂要求。

3、體驗與朋友一起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識字卡片

活動過程:

1、與幼兒聊天,讓幼兒知道活動的要求。

“小朋友,我們已經是大班的小朋友,下學期你們即將上小學了,你們知道作爲小學生,上課有什麼要求嗎?”(讓幼兒自己回答)

“是的,上小學了我們就要學好多的知識,認識很多字,今天老師就帶來了一些字卡,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它們吧。”

2、出示字卡,讓幼兒每次跟讀兩三次,再請幼兒觀察圖畫,講出圖畫的內容,說出圖畫與詞語的關係,並提醒幼兒每次記憶時,一定要邊看圖片,邊看字卡。

3、詞語全部認識完後,教師透過迅速抽字卡的方式,鞏固幼兒對詞語的記憶。(幼兒比較難記憶的詞語,教師加以解釋,讓幼兒加深對詞語的印象)

4、反面練習,加深難度。透過沒有圖片的反面字卡,讓幼兒不依靠圖片進行識字練習。

5、遊戲:

1〉每次三張字卡,第一次先用字卡的正面,老師說一個詞語,讓幼兒逐個拍出正確的字卡。

2〉每次三張字卡,用字卡的方面,老師說一個詞語www.,讓幼兒逐個拍出正確的字卡。

3),分組進行,每次六張字卡,請本組的幼兒搶拍字卡,看誰記得快,反應快。

活動延伸:將於字卡有關的故事與幼兒分享,讓幼兒能夠看懂故事裏的部分詞語,增強幼兒的自信心,提高他們對識字的興趣。

幼兒園說課稿 篇5

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x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大班語言《我的幼兒園》。

一、 說設計意圖

《指南》中明確指出:學前語言教育活動主要包括文學活動、講述活動和聽說遊戲活動。《我的幼兒園》是一首語句優美、節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兒童詩,是學前語言活動中高質量的文學活動的典型。

《綱要》中要求教育工作者要能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援、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透過各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大班幼兒好學、好問,思維積極、活躍,富有創造性,喜歡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幼兒園”是幼兒日常生活、學習、遊戲的地方,他們非常熟悉,並且對幼兒園有深刻的感情。因此,我選擇了語言領域詩歌《我的幼兒園》作爲教育活動內容。

二、 說活動目標

1、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語言教育總目標中指出“理解文學作品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品所表達的情感,能運用較恰當的語言、動作、繪畫等方式表達自己的理解。”根據該年齡段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本班幼兒語言發展的實際情況,我確立了以下幾點目標:

認知目標:理解詩歌內容,瞭解詩歌中出現的排比句式。

2、情感目標: 能遷移生活經驗,大膽嘗試用自己的語言仿編詩歌。

3、技能目標:體會長大的快樂,激發熱愛幼兒園的情感。。

三、 說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學習詩歌,理解詩歌含義、感受詩歌的美感。

【分析】:語言領域強調重點在於培養幼兒的口語交流能力,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習慣以 及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大班的語言表達能力進一步發展,抽象思維能力也開始萌芽。在此次活動中我利用圖片呈現的方式引導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詩歌、感受詩歌語言美。

2、活動難點:嘗試用自己的語言仿編詩歌。

【分析】教育工作者要爲幼兒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援、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透過各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在活動中,爲了突破此難點,我在幼兒熟悉詩歌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大膽創編,並且使用多種方式進行表達。

四、 說活動方法

適宜的教學方法能夠最大化發揮活動效果。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同時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因此,我根據幼兒的,活動中,我利用多種教學形式,發揮幼兒學習的主體地位:

1、教法

(1)觀察討論法:出示直觀形象的教學掛圖,符合幼兒這一階段年齡特點的思維特徵,組織幼兒進行討論,能發散幼兒的思維,是發展幼兒言語的重要方法。觀察討論法的運用,有利於幼兒更直觀地理解詩歌內容。

(2)圖片記憶法:利用圖片,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結合由淺入深的問題啓發幼兒積極思考。在輕鬆、愉快的狀態下,幼兒能更容易記住詩歌相關內容,並且思維更加活躍,有利於詩歌的學習和創編,從而解決活動的重難點。

2、學法

(1)整體與部分相結合教學法:幼兒的發展是整體的,文學作品也是整體的。首先,教師配樂朗誦詩歌,讓幼兒對整首詩歌進行整體感知,接着分段引導幼兒深入理解詩歌每個部分,最後再請幼兒整體朗誦詩歌,符合幼兒學習經驗的規律。

(2)多感官參與法:皮亞傑認爲:幼兒是具有主動性的,他的活潑受興趣和需要的支配。本次語言活動,透過讓幼兒聽一聽、說一說、看一看、畫一畫等方式,多通道、多感官參與,體會到詩歌的美感,發揮更大的創造空間。

五、 說活動準備

爲了將教育內容形象化、直觀化,提高幼兒的興趣,活躍活動的氣氛,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結合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我將活動準備如下:

經驗準備:幼兒有在園內生活、活動的經驗

物質準備:幼兒園照片、自制圖書、相關PPT

六、說活動過程

七、說活動延伸

幼兒園說課稿 篇6

一、說課件

1、課件來源:在一次常規的身高體重測查後,我把前一次的測查結果和這次的測查結果同時展示,引起了小朋友對自己成長的關注,渴望知道自己小時候的故事。爲此,我設計了這個主題系列活動,一方面滿足幼兒們的心理需要,促進自我意識的發展;另一方面讓幼兒瞭解長輩對自己的關懷、愛護,改善幼兒只會享受長輩對自己的愛,而不懂得會報的心理狀態。綱要中要求:應“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我認爲選擇此課件有一定的階段性和必要性,它符合《綱要》的精神:“教育活動內容既適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2、目標定位: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及布魯納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爲依據,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標,融合了語言、科學、社會、藝術領域的整合。目標爲:(1)透過各種方法引導幼兒發現自己的成長與變化。(2)激發幼兒欣賞自己的成長,展示自己的能力,樹立自信心。(3)樂於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長的快樂。(4)讓幼兒嘗試製作個人成長冊,發展幼兒的精細動作。(5)讓幼兒體會父母的辛苦、關心,增進親子之情。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感受“我長大了”,主要是發現自己成長與變化。透過觀察、比較小時候的照片和用品、播放錄像、交流分享、展示自己,使活動得到深化。活動的難點是:根據人的成長過程進行排序、製作個人成長冊,主要是透過自主操作,在動手的過程中培養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提高排序的能力,對自己的成長充滿了期待。在目標定位上,樹立了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系統觀,各領域內容有機聯繫,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中。因此,我作了以下活動準備:(1)空間準備:幼兒小時候的照片、衣物、用品佈置於牆上,桌椅呈同字型便於評價和集中。(2)物質準備:“人的成長過程”圖片,卡片紙、彩筆、彩紙、剪刀、膠水等美工材料與工具若干,已製作本領樹的樹幹,小時候的錄像(或小中班在園的錄像),胎兒的生長髮育以及新生兒的養育的錄像。(3)知識準備:幼兒向家長瞭解爸爸媽媽的故事及自己小時候的趣事,觀察各個階段自己成長的照片,熟悉人物主要特徵。

二、說教法:

《綱要》指出:“老師應成爲幼兒學習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本次活動採用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主要有:

1、情景教學法:本次活動透過環境的刺激,讓幼兒尋找、辨認同伴小時候的照片,引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吸引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

2、演示法:透過電教手段、多媒體動畫“小時候的錄像(或小中班在園的錄像),胎兒的生長髮育以及新生兒的養育的錄像”,讓幼兒對自己的成長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在這一個過程中,現代教學的輔助手段的運用發揮了傳統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理解和認識更透徹。

3、操作法:本次活動用了兩次操作活動,第一次讓幼兒看一看、試一試、比一比,透過觀察比較(小時候與現在)獲得了最直接的經驗,並在交流操作的過程中增進了對自己和他人的瞭解;第二次分組操作把自己獲得的經驗再一次深化,透過製作、想象繪畫、排序的形式表現自己對成長的理解與期盼,體驗成長的快樂。

三、說學法:

以幼兒爲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鍛鍊了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採用的學法有:

1、多通道參與法:《綱要》科學領域目標明確指出:“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活動中,我引導幼兒看一看、試一試、比一比、說一說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對自己的成長髮生了興趣。

2、交流討論法:當幼兒對自己成長有一定的感受時,讓他們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講述自己的故事,討論自己的成長,不僅讓幼兒分享快樂,達到生生互動,而且能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展示法:讓幼兒展示自己的本領,發揮了幼兒的主體作用,每個幼兒都獲得了表現自我的機會,並對自己的成長充滿了期待。

4、嘗試法:陶行知說過“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活動中讓幼兒製作、排序、佈置“本領樹”,幼兒的思維更加靈活,各種能力得到鍛鍊,拓展了知識面。

與此同時,我還透過幼兒間的互補學習,師幼合作共長的方法,表達着各自豐富的、多樣性的認識,體現着“以幼兒發展爲本”的理念。

四、說教學程序:

我採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序,活動流程爲:

激發興趣——自由探索——積累經驗——交流體驗——展示自己——操作表現——分享快樂

1、激發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開始,以活動室環境的變化引發幼兒對小時候用品的興趣。

2、自由探索(欣賞小時候的照片和用品):根據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讓幼兒猜照片“照片上的人是誰?一起議論爲什麼猜不着?從而發現小朋友的變化。看一看、試一試、比一比,真實地感受自己長大了。在這一過程幼兒的經驗是淺顯的,我就透過集中讓幼兒互相議論的方法:現在與小時候比,自己有什麼變化?引導幼兒從更多的方面有目的進行比較,目標一得到了體現。 3、觀看錄像,積累經驗:幼兒對自己是從哪裏來的、是怎樣長大的,充滿了好奇。透過觀看錄像把幼兒帶到了神祕的生命起源時刻,他們深深地感受到媽媽懷孕的辛苦、父母養育的艱辛,增進了對父母的感情,目標五得到了體現。

4、交流體驗(回憶童年趣事):讓幼兒講述自己小時候的趣事,鼓勵幼兒積極參與,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長的快樂,目標三得到體現。

5、展示自己:幼兒分組自由交流、展示自己的本領,同時又讓幼兒有互相學習、感受別人長處的機會,並在適當的時候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進行展示,樹立自信心,目標二也得到了體現。

6、操作表現:爲了讓幼兒進一步感受自己的成長、瞭解成長的過程,我讓幼兒分組操作,一組製作“成長變化圖”——我小時候是這個樣子——我現在是這個樣子——我將來會變成這個樣子——請幼兒畫一張自己將來的畫像。一組排序:請幼兒給人的成長過程圖片排序,表現人是怎樣變化的?一組幼兒在每片樹葉上畫一件自己會做的事情,然後貼在樹上。讓幼兒自主選擇,有領域的整合,目標四得到了體現。

7、分享快樂:這是活動的延伸,《綱要》指出“爲幼兒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幼兒在這一環節把自己的作品介紹給同伴,愉悅的情感得到極大的滿足,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