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小班說課稿四篇

學問君 人氣:2.78W

作爲一名老師,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班說課稿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說課稿四篇

小班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洪恩幼兒英語小小班的教材,是根據“小小寶寶”的學習特點、理解能力、興趣愛好,專門爲小小寶寶設計的。從六月份第二週我嘗試着開始英語教學,令我驚喜的是,孩子們對英語活動特別感興趣,喜歡說英語兒歌,喜歡做手指遊戲。因爲小小班孩子對於可愛的小動物特別喜歡,所以本次活動我選擇了單詞dog的教學。

二、目標定位

根據小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結合我們班幼兒學習英語的實際情況,我爲本次活動制定了以下三個目標:

1.引導幼兒熟悉並適應英語的活動環境,對英語產生興趣。

這一點對於小小班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剛剛接觸一門語言,老師在給孩子正確的發音教學的同時,要努力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爲以後的學習打好基礎。

2.聽懂、理解並會說出單詞“dog”。

我選擇了一個單詞作爲活動的教學目標,主要是考慮到託班孩子注意力時間短的年齡特點而定的。

3.進一步學習運用“Hello”與他人打招呼。

這個目標在學習單詞的過程中自然的貫穿進去了,當出示手偶,老師說Hello時,孩子們能逐步學會自然、主動地打招呼。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位於:學習單詞“dog”的正確發音。因爲小小班孩子的發音器官發育還不完善的特點,我覺得這同時也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三、活動準備

小小班孩子比較容易調動學習的興趣,但也容易分散注意力,所以教具不宜太多,根據孩子的這個特點,我準備了兩個可愛、形象的手偶“dog”和“cat”。

四、活動分析

本次活動的流程:熱身活動——單詞學習——語音練習——兒歌複習——鞏固延伸

想重點說明以下4點:

1.在熱身活動,我選了手指遊戲 《Little Bee》,在英語教學中,熱身活動時的小律動是孩子們特別喜歡說和做的,而且回家後也喜歡錶演,能很好地反映教學效果。熱身活動很多,但是適合小小班幼兒用的很少,這樣我們可以把適合其他年齡班的律動進行改編,比如我在活動開始時,就作了改編:

T:Clap your hands,x x x x X(幼兒按節奏拍手)

T:One two three (幼兒說four,並坐好)

2.在單詞學習和語音練習這兩個重點環節,我選用了兩個可愛的、毛茸茸的手偶,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因爲小小班幼兒發音器官不完善,在學習新單詞時在發音發麪比其它年齡班要困難一點,所以我注意讓幼兒看清老師的口型,聽清老師的發音,多次重複,讓幼兒反覆練習。可能有的孩子暫時發音不準確,老師也不用擔心,只要我們給孩子一個正確的發音,那麼孩子在以後發音條件成熟後自然會發正確。

3.在兒歌複習環節,我自編了兒歌:Cat cat miao miao dog wang wang wang.這樣孩子們就會在簡單而有趣的兒歌學習中,複習鞏固了剛剛學習的單詞。

4.在鞏固延伸環節,小朋友變成小超人和兩個可愛的小動物一起出去玩,然後再有意識地引導他們繼續練習說兒歌,達到複習、鞏固的目的。因爲小小班孩子的興趣保持時間短,在活動結束部分,我選擇小超人這個律動,再次激發幼兒在延伸活動中的興趣。

附活動設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熟悉並適應英語的活動環境,對英語產生興趣。

2.聽懂、理解並會說出單詞“dog”。

3.進一步學習運用“Hello”與他人打招呼。

活動準備:

小狗、小貓的手偶各一。

活動重、難點:

學習單詞“dog”。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手指遊戲 《Little Bee》

Little bee little bee,

Round round round,

Little bee little bee ,

Sound sound sound ,

zzzzz...

(二)單詞學習:

1.出示手偶cat,引起幼兒注意:看,今天是誰到我們班來了?(cat)

對了,是一隻可愛的cat。小朋友高興嗎? 打個招呼吧!Hello!Little cat還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位好朋友,小朋友想知道它是誰嗎?(讓小朋友猜)

小班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本次活動是兩個主題的交匯,又是兩主題之間的橋樑:本次活動是《我愛我家》和《冬天來了》兩個主題的有機融合——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其樂融融的吃着火鍋,即溫馨又熱鬧;即暖身又暖心;同時也因爲本次活動“吃火鍋”的情景,很自然的將“冬天裏怎樣讓自己暖和”的話題拋於孩子們,自然“冬天”的主題也就由此拉開序幕,因此可以這樣說《吃》是《家》與《冬》過渡中的必要橋樑。

教學活動內容的多元性與整合性:《指南》中指出:“學習活動內容的選擇和安排,應充分體現全面、整體的要求,有利於對幼兒經驗的全方位、多層次的拓展和基本學習能力的全面培養。”因此活動中有許多的顯性與隱性教育內容,體現了以上的教學理念:認知上的——認識各種常見的食物;初步瞭解並會區分葷蔬菜;知道吃火鍋能讓自己變得暖和;行爲習慣上的——知道樣樣東西都是有營養的,不挑食;嘗試着與同伴合作着玩,學會協商、謙讓、合作的遊戲;情感體驗上的——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其樂融融,感受家的溫馨與溫暖;在扮演遊戲中體驗做爸爸媽媽的快樂,滿足長大的情感傾向;語言表達上的——學說完整的話;樂意將自己的想法與行爲用語言表達出來;能說完整話“我喜歡……,火鍋裏要放……” ;創新思維上的——“與別人說的不一樣”的引導,激發幼兒積極的思考,再現並調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主動運用並解決學習中的問題。

教學目標的定位: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雖然在以上內容的闡述中有許多的教育價值,但相對來說在一次教學活動中總是有側重點的,因此本次活動的目標爲:1、喜歡聽故事,樂意嘗試仿編故事。2、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其樂融融,在模仿中體驗一起玩的快樂。以“體驗”“嘗試”爲主的教育目標對小班幼兒來說是較爲適宜的。

對教材的改編順應幼兒的認知特點,適宜小班幼兒對故事的仿編:將原教材中的人物“小貓”“小狗”“小兔”改爲“妞妞一人家”,因爲《家》的主題是孩子們熟悉的,又是孩子們樂意模仿的,因此本次活動的開展是建立在孩子們豐富認知經驗之上的,由此在活動中寶寶能結合自己的已有經驗大膽的說、與別人說的不一樣,仿編故事的教學目標也在自然而然中得以實現。

二、說教學法:

二期課改賦予我們這樣的理念——以幼兒發展爲本;課程應與幼兒階段的學習特點與身心發展水平相適應,激發幼兒積極、主動地學習。爲此在整個活動中運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生活化情景創設法:在《指南》中說道:3歲兒童可以敘述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只是在敘述時不很流暢,帶有很大的情景性。本次活動是以語言爲主的學習活動,結合小班幼兒這一年齡特點,爲孩子們創設了與自己熟悉的生活相仿的情景——一家人在冬天裏吃火鍋。

角色扮演法:《綱要》中指出:3歲兒童愛模仿的特點非常突出,模仿是這一時期兒童的主要學習方式,他們透過模仿來學習別人的經驗和行爲習慣。因此,整個活動中讓孩子們透過扮演家人來再現“吃火鍋”這一故事情景,在角色扮演與模仿中自然的學着講故事,甚至是仿編出故事。

遊戲體驗法:3歲幼兒得年齡特徵中有明顯得一點,即很大程度上認識依賴於行動。他們得思維大多是由行動引起得,往往會先做後想,或邊做邊想。結合這些年齡特徵,在活動中運用了遊戲體驗得教學方法,旨在讓孩子們在親自操作、遊玩中認識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葷蔬菜;在遊玩中樂意開口說一說;在與同伴一起的遊戲中體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從自我中走出,更自然的接納同伴……種種的教學目標由於遊戲的介入更容易被孩子們主動的內化。

三、說過程:

本次活動共有四個部分組成:情景感知 —→ 交流體驗 —→ 遊戲遷移 —→ 延伸

第一部分直接以“妞妞家真熱鬧,讓我們去看看”的情景性語言開門見山,直入主題。緊接着多媒體的演示,給孩子們直觀形象的視覺衝擊,而故事內容也在演示中自然而然的躍入寶寶的耳中。爲了瞭解孩子對故事的掌握程度,更爲了幫助寶寶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就以兩個緊扣故事內容的問題幫助幼兒儘快的透過理解故事來進入故事情景中,爲後續的活動做好鋪墊。

老師在對幼兒的回答做相應的小結時,又自然的引出“我也很想吃火鍋”這個情景,以情景化的言行爲仿編故事起到了規範示範的作用,而後緊接着問“誰想和我一起吃火鍋”這樣的情緒調動,又將孩子之間的榜樣示範作用激發了出來;在這一過程中,因爲幼兒的個別示範也讓老師有機會看到不同能力幼兒的不同表現,並及時做出反應與調整,將“在人數較多的集體活動中很難兼顧集體”這一現實問題的解決有所緩解——多個同伴的示範,給了幼兒在自己遊戲時的模仿雛形。

當幼兒個個想上來與老師一起吃火鍋時,在激起幼兒迫切想參與的內區動力時,“你們想吃火鍋嗎?”更爲幼兒對活動的主動參與推波助瀾,於是將“人太多怎麼辦?”的現實問題拋給這些小班孩子時他們也能積極的調用自己的已有經驗嘗試解決。而分家家,扮演家人一起吃火鍋的情景遊戲也在幼兒濃厚參與的興趣下拉開序幕。孩子的遊戲體驗是本次活動的高潮部分,老師以做客的情節、客人的身份參與活動並給予及時、適時的指導。最後的分享是對孩子們整個遊戲行爲的梳理,特別是形式多樣的、結合整個情景的分享,如以“家庭”爲單位的介紹,旨在激發每個孩子對自己遊戲行爲的回顧、關注;在情景中培養幼兒傾聽他人說話的習慣;更是在這一環中,結合自己的已有經驗嘗試仿編故事,體驗仿編故事的快樂。

此活動對我班幼兒來說是較具吸引力的,而活動本身也很有教育價值可以挖掘,如葷、蔬菜的識別,分類;運用各種材料製作火鍋料來豐富吃火鍋的遊戲等等,因此活動並沒有因爲這次集體學習活動而結束,可以說,本次活動只是“我愛我家”主題活動的一個延伸;也是“吃火鍋”活動的一個匯入;更是進入冬天主題活動的一個引子。

活動名稱:吃火鍋

活動目標:1、喜歡聽故事,樂意嘗試仿編故事。

2、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其樂融融,在模仿中體驗一起玩的快樂。

活動重點:嘗試仿編故事,能和別人說的不一樣。

活動難點: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其樂融融。

環境與材料:

經驗準備:

1、在小社會中重點引導“小菜場”活動,熟悉各類菜名,對葷蔬菜有初步的瞭解。

2、每個孩子在家都有過吃火鍋的經歷。

材料準備:

1、廣告紙上剪下的各種食物圖片。

2、圓形鐵盒7個、各種食物仿真玩具、紙杯、碟子、筷子、小勺

3、實物投影儀、妞妞、爸爸、媽媽、火鍋等圖片

活動流程:

情景感知 ——→ 交流體驗 ——→ 遊戲遷移 ——→ 延伸

活動過程:

一、情景感知:

1、匯入“今天妞妞家真熱鬧,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多媒體演示,欣賞故事:冬天的天氣真冷呀,爸爸媽媽說:“我們來吃火鍋吧。”媽媽說:“我喜歡吃青菜,火鍋裏要放青菜。”(邊說邊將青菜放入“鍋裏”)……爸爸——魚;妞妞——肉

3、問題:妞妞想考考我們小朋友的眼睛亮不亮,耳朵靈不靈。

今天妞妞家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吃火鍋)

火鍋裏有些什麼東西?這些東西是誰愛吃的?(引導幼兒學說故事中的話)

二、交流體驗:

1、過渡:火鍋可真好吃,裏面的菜又多,吃着又暖和,我也很想吃火鍋。瞧,今天我也帶來了火鍋。沈老師說“我喜歡吃香菇、蘿蔔和貢丸,火鍋裏要放香菇、蘿蔔和貢丸。”誰也想來和我一起吃火鍋的,一定要把你喜歡吃的菜的名字說出來,才能把菜放近火鍋裏哦。

2、個別幼兒上前示範演示。

要求①幼兒說出要吃食物的名稱後才能將相應的菜放入鍋裏。

②能說完整話“我喜歡……,火鍋裏要放……”

③鼓勵幼兒說的和故事裏的、和別人說的不一樣。

3、老師結合幼兒的表現用故事中的語言小結:天氣真冷,沈老師說……

三、遊戲遷移:

1、問題:你們喜歡吃火鍋嗎?爲什麼?(引導幼兒說說吃火鍋的心情——暖暖的、熱熱鬧鬧的)

2、小結並過渡:原來吃火鍋是件這麼快樂的事情: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把大家喜歡吃的食物放在一個鍋裏,大家一起吃,親親愛愛、熱熱鬧鬧,而且菜總是熱熱的,不會冷掉。你們想吃火鍋嗎?

3、過渡:人太多了,我們就分成7個家吧。蘋果家、桔子家……家的名字有了,那先來商量一下,你做這個家裏的誰?(以組爲單位,幼兒相互商量所扮演的角色)

4、“家裏的人挺多的,所以在把吃的東西放進火鍋裏之前先要像我們剛纔吃火鍋那樣說說自己喜歡吃什麼,把什麼放進了鍋裏,否則鍋裏的菜太多了,等一會兒你會吃不到自己喜歡吃的東西的。”走,讓我們一起回家吃火鍋咯!

5、幼兒遊戲,教師巡迴觀察並適時指導。

不開口的幼兒:教師多以問答的形式引導幼兒開口說一說。

能力一般的幼兒:引導幼兒將多種菜名在一句話中說出,如爸爸喜歡吃青菜、粉絲、雞爪,火鍋裏要放青菜、粉絲、雞爪。

能力較強的幼兒:嘗試着在自己喜歡的食物上關注“家人”的喜好,會將同伴的話編進故事中。

6、分享:以組爲單位,交流分享:如“請蘋果一家來介紹一下”

形式:一組內能力弱的說說自己扮演的角色,和喜歡吃的菜、在火鍋裏放的菜;能力強的,將一家人的行爲編成故事。

四、延伸:

在區域活動內投放,並開展美術活動“吃火鍋”,利用各種材料和替代物豐富火鍋內的食物。

活動亮點:

幼兒對活動的熱情、主動的參與;在活動中勇於表現,大膽的表達;由此可見本次活動是較爲成功的。

教學內容來源於生活,注重活動是在幼兒的已有經驗上的建立,真正體現“尊重幼兒”“以幼兒發展爲本”的理念。因爲“吃火鍋”的內容是小班寶寶所熟悉的,又因爲與實際生活的的緊密聯繫——冬天到了,在家裏經常會吃火鍋。因此在活動中,孩子們會爭先恐後的說,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想法。這種積極調用自己已有教研的過程,正是幼兒主動學習的體現,與二期課改精神所要賦予我們的。

活動是教師爲幼兒學習、發展搭建的平臺,幼兒纔是活動中的主體。縱觀整個活動,孩子們在其中有許多的亮點之處是老師在預設活動中沒有想到的。這並不是說老師的預設活動沒有價值,相反的,如果一次活動,孩子的所有反應、行爲與老師的預設相一致,那麼孩子的“創新”又如何得以體現?如文靜這個“媽媽”在遊戲後會說“我把喜歡吃的雞腿給寶寶天淇吃”,這樣的語言表達不僅是對故事內容的仿編,也是孩子積極思維的呈現,同時這種“及他”的情感更是作爲小班寶寶難能可貴的精神體現。

由此思考:教學活動不在於老師教給孩子什麼,而是孩子在老師預設的活動中;在老師創設的環境中透過自身的參與、互動,在集體的交流、展現中,將個人的經驗化爲集體的經驗;在師幼互動、生生互動、與環境的互動中每個幼兒有所獲得,有所發展。

不足:

作爲一個引導者,老師將關注更多的放在目標的達成上,因此在活動中未能更好的根據幼兒的現實表現,將更多更有價值的教育理念有機融合。如在遊戲時,發現孩子用手抓起“鍋”內的食物時,老師只是用情景性語言對這名幼兒進行引導,導致在觀察中發現其實這是個比較共性的問題,但也沒有及時的在集體中交流,失去一次很好的與生活經驗相整合的教育時機。

思考:

“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問題。”是二期課改的精髓,於我,在思想上有了這樣的認識,但如何將這種意識轉換成可操作的、行之有效的實踐,還需要我在今後的各種教學實踐中不斷的摸索與反思。

小班說課稿 篇3

活動

隨着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交通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之而來的便是交通問題的日趨嚴重。在如此快節奏的背景下,可以說從你到我、從司機到行人,每一個人都穿梭在紅綠燈的交替變換中。然而,也就是在這紅綠燈下,多少粗心大意者飛濺鮮血;多少人爲了趕一點時間自毀了前程;多少亡命之徒在推杯換盞後命喪黃泉……您又是否知道,中國每年有1.85萬名14歲以下的兒童死於交通安全事故,死亡率是歐洲的2.5倍、美國的2.6倍,交通事故已成爲14歲以下兒童的第一死因……而這些數據還在不斷的更新。近年來,我國也發生了多起幼兒園校車安全事故,受到傷害最大的還是我們的孩子。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我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平安健康的成長!因此,交通安全教育勢在必行!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生命和促進幼兒健康放在首位,要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和活動進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小班孩子由於年齡小,缺乏生活經驗,自我保護能力和安全意識較差,因此,對孩子進行交通安全方面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紅綠燈眨眼睛》這一安全教育活動就是爲了幫助孩子養成遵守交通規則,學會在紅綠燈的指示下安全過馬路而設計的。活動以“紅綠燈”爲切入點,以多媒體動畫和自制教學具爲載體,引導幼兒在動畫中學習、在遊戲中學習,從而增強幼兒的交通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可以說,這一活動既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幼兒的生活。

活動目標:

爲體現生活就是課程的教育理念,我根據小班幼兒的現狀和活動需要,從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入手,確立了以下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知道“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我將它設定爲本次活動的重點目標)

2、能力目標——會在紅綠燈的指揮下安全過馬路,提高自我保護能力;(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難點目標)

3、情感目標——體驗扮演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活動的順利開展離不開適宜的環境、材料的支援。豐富的教學具可以使活動變枯燥爲有趣,變抽象爲形象。爲使活動更具趣味性,讓幼兒體驗快樂的學習,我作了以下準備:

1、多媒體動畫《小汽車嘟嘟過馬路》

2、自制教學具——紅綠燈、小汽車、方向盤

3、音樂《小汽車》

教法學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本次活動我除了以自己親切的形象、飽滿的情緒感染孩子,還適宜地採用了直觀展示法、扮演遊戲法、啓發提問法等教學方法,輕鬆引領師幼互動。

同時,我還精選了“觀察法、討論交流法、遊戲體驗法”等有趣學法,讓幼兒在輕鬆愉快地學習氛圍中,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玩一玩,感受成功建構知識的喜悅。

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我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爲依據,充分考慮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方式,透過“設定懸念、激發興趣;動畫釋疑、引出主題;展示教具、討論交流;扮演遊戲、鞏固知識;延伸活動、繼續探索”層層遞進的五個環節,引導幼兒在“看中學、玩中學、樂中學”。下面我就將這五個環節做一個詳細的說明。

一、設定懸念,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我出示一輛自制小汽車說:“它是小汽車嘟嘟,它有一件最害怕的事情,你們猜會是什麼事呢?”可愛的小汽車形象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適宜的提問更是啓發了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在幼兒大膽猜測後,我故作神祕:“要想知道小汽車最害怕的事情,我們一起來看下面這個動畫吧。”輕鬆進入下一個環節。

二、動畫釋疑,引出主題

帶着上一環節制造出來的懸念,我和孩子們一起觀看動畫——“小汽車嘟嘟過馬路”的前半部分。引導幼兒大膽表述:小汽車最害怕的事就是過馬路了,每次過馬路它總是嚇的躲在一旁發抖。並由此發現不遵守交通規則,橫衝直撞過馬路是非常危險的。順利地解決了最初的疑問。緊接着我又提出問題:“你們有什麼好方法可以幫助小汽車不再害怕過馬路嗎?”引發幼兒大膽地討論,想出各種辦法來幫助小汽車嘟嘟。對於幼兒的回答,我都給予充分的肯定,大大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最後播放動畫的後半部分進行揭祕,讓幼兒明白:只有在紅綠燈的指揮下才能安全過馬路。從而引出本次活動的主題——紅綠燈。

懸念的設定、動畫的匯入,猶如樂曲的前奏,它會緊緊抓住孩子們的注意力,引起孩子們的興趣並很快地切入主題引出活動,我認爲這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也是活動取得成功的首要保證。

三、展示教具,討論交流

此時,孩子們的注意力已集中到了紅綠燈上,我趁熱打鐵,進入到第三個環節“展示教具,討論交流”。這也是活動的重點環節。

在這一環節中,我會出示自制玩教具——紅綠燈,結合上一環節的知識經驗展開活動。“這是什麼?你在哪裏見過它?”實物教具的展示引發了一個新的興趣點,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也更高了。緊接着我按動開關,使紅綠燈的燈光交替閃爍,孩子們看到真的可以發光的紅綠燈,興致更加高昂了。這時,我一邊演示紅綠燈一邊提出問題:“紅綠燈有什麼用?紅燈亮了表示什麼?綠燈亮了又該怎麼做?如果馬路上沒有紅綠燈會怎麼樣呢?”由於孩子們已經有了相關的知識經驗,因此能很快地說出紅綠燈是用了指揮交通的,它會幫助我們安全過馬路以及“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最後,我操作紅綠燈,並用自編的兒歌幫助幼兒加深印象進行小結:“過馬路,要小心;紅綠燈,眨眼睛;紅燈亮一亮,請你停一停;綠燈亮一亮,請你快快行。”順利地完成了第一個活動目標,突破了重點。

四、扮演遊戲,鞏固知識

這是活動的高潮部分。由於小班孩子年齡小,說和做的行爲很多時候達不到一致,因此爲了讓孩子們牢牢地記住“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並在實際生活中得到良好的運用,我創設了“小汽車過馬路”的情境,利用自制教學具——紅綠燈、小汽車、方向盤開展遊戲。請幼兒扮演汽車小司機,我來控制紅綠燈。隨着《小汽車》的音樂,幼兒在紅綠燈的指揮下開車,一會兒停,一會兒行,歡快地進行遊戲。整個遊戲過程中,每個孩子都爭着做合格的小司機,體驗遵守交通規則帶來的快樂。

心理學指出:“凡是幼兒積極參與體驗過的活動,他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在這個環節中,我正是運用遊戲這個直觀而又生動地過程幫助孩子親身體驗“紅綠燈”對我們的重要性,以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良好合作順利地完成預設的活動目標,突破重難點。整個活動也在這輕鬆愉快地氛圍中結束。

五、延伸活動,繼續探索

受小班孩子的年齡和實際水平的限制,僅僅開展這樣一次活動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活動結束後,我會把自制教學具投放到區角中,引導幼兒運用遊戲體驗法,透過與同伴的互動、與教學具的互動、與環境的互動,繼續豐富相關的知識經驗;同時,與家長取得聯繫,爭取家長的配合,讓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利用適當的時機對孩子進行交通安全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兒的交通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總之,整個學習過程中,師幼之間是平等的,氛圍是寬鬆的,學習是快樂的。相信透過快樂的學習,孩子們一定能夠牢牢記住“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安全過馬路。

小班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一說到小猴子,孩子們異常興奮!《猴子爬樹》這段音樂輕鬆、活潑、旋律歡快,且幽默風趣。依據小班幼兒思維的特點決定了他們喜歡在動作模仿和遊戲情景中學習。所以在本活動中,我以遊戲的形式,讓幼兒扮演小猴,我來當猴媽媽在唱唱玩玩中,反覆感受音樂的旋律。在情境創設中,真實的再現小猴爬上樹——樹上玩耍——和滑下樹等小猴靈巧、頑皮的一面。真正做到了玩中學,玩中樂,玩中獲發展!這樣也比較符合小班孩子的理解水平,有利於孩子充分地感受和體驗音樂的趣味性,激發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正如新綱要所提出的“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二、說教法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該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特別是現在大家所提倡的希望教師的角色能由指導者變爲促進者,形成一種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教學模式。因此, 本次活動僅僅用生 動的語言還是不夠的。我還採用了情境教學法、言語提示法、提問法、探索創編法等教學法。

三、說學法

活動中爲了使每個幼兒都參與其中,我還採用了師幼合作法、音樂遊戲法、交流討論法等學法。同時我還透過幼兒間的互補學習,師幼合作共長的方法,表達着各自豐富的多樣性的認識,極大的體現了“以幼兒爲本”的教育理念。

四、說目標定位

活動中,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整個活動都起着一個導向作用。我以新《綱要》中藝術領域的目標爲依據,跟據布魯納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確定了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部分,也有相互融合的一面。我把活動的目標定位於:

1、感受音樂的上行和下行,能有節奏地做猴子爬樹和下樹的動作。

2、嘗試用不同動作表現猴子爬上樹、玩耍和滑下樹等靈巧、頑皮的樣子。

3、鼓勵孩子積極參與韻律活動,大膽創編動作,有與衆不同的意識。

五、說活動重難點

雖然小班幼兒經過上一學期的學習,各方面協調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讓他們將自己的生活經驗,運用到實際中去還有一定難度。根據我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徵爲出發點,確定教材的重點爲幼兒在熟悉音樂旋律的基礎上,願意嘗試用不同動作表現猴子頑皮的樣子。難點爲幼兒能根據樂曲旋律大膽創編動作,具有與衆不同的意識。

六、說活動準備

爲了使活動的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協調統一,寓教育於生活情境、遊戲之中,我特做了以下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去動物園觀察過猴子

2.物質準備:音樂磁帶《猴子爬樹》、錄音機;小猴子的頭飾每人一個、大桃樹一棵。

七、說教學流程

新《綱要》中強調:“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嘔吐能夠的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本次活動我以新綱要爲指導,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直觀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地、創造性地學習,因此,我將本次活動設計如下:

1、匯入部分

(1).我是這樣安排的:我和幼兒每人帶上一個頭飾,準備入場。

這時我會對小朋友說:寶寶們,今天媽媽要帶你們到小樹林去玩,我們出發吧。(放背景音樂,幼兒隨教師學做小候進入活動場地。)《這裏我主要是運用情境式教學法,一開始就讓小朋友進入了角色。目的是激發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使活動一開始就充滿了無窮的趣味性。》

(2).待進場後,我會運用言語提示的方法對小朋友說:寶寶門快來看,樹上有什麼?這時幼兒就會發現大大的桃子,進而我會引導他們思考:我們怎樣才能吃到桃子呢?讓幼兒進行討論,目的是讓幼兒大膽的去說、去想、去思考。這一環節我主要是運用了啓發式教學法,充分引發幼兒的想象力。

2、嘗試用動作表現猴子爬樹。

這一環節是本次教學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部分。

這裏我主要運用了啓發式教學法、提問法、交流討論法、以及探索仿編法引導幼兒進行大膽的想象創編猴子爬樹的動作。

(1)首先我會設計提問對小朋友說:

猴子是怎麼爬的?我們怎樣才能吃到它呢?它在哪裏?最後爬到哪裏?是一下子爬上去的嗎?

這裏我主要是運用了啓發式教學法以及言語提示法,目的是引導幼兒用自己的動作表現猴子爬樹,並且表現出由低往高處爬的動作狀態。

⑵待幼兒反饋給我動作後,我會在幼兒中選擇比較好的動作進行個別示範師幼共同學習。

引導幼兒練習有節奏的爬樹。待幼兒熟悉動作後,我會配樂練習。

這裏我主要是運用榜樣示範的方法,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再引導幼兒多方位的參與。讓幼兒在音樂聲中切身感受到了猴子由低往高爬。

⑶其次我會引導幼兒遷移觀察經驗,創編猴子玩耍的動作。

師:猴子在樹上玩什麼?它們會做什麼?(抓癢、摘果子、吃果子、睡覺)引發幼兒思考,進行大膽創編動作。在引導幼兒探索創編的同時,我會聯繫實際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幼兒在探索中自主的學習。

同時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發揮榜樣示範的作用,反饋個別兒童的典型動作,指導全體幼兒練習:

9—16抓癢—摘果子—吃果子—睡覺 (配樂)

這裏我以談話的形式,達到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教學模式。

⑷幼兒從1——16小節中對音樂旋律有了初步的認識,17——20小節我準備先讓幼兒聽,再讓幼兒根據音樂進行大膽的創編動作。

這時我會對小朋友說:聽了這段音樂你覺得小猴子在幹什麼?幼兒根據音樂旋律1765165一下就聽出是猴子下樹,這時我會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猴子下樹,鼓勵幼兒大膽的自由的表現。

(幼兒雙手快速繞動着自上向下移動,表示猴子很快的從樹上滑下來)。

3、音樂遊戲猴子爬樹

1 第一遍音樂我會讓幼兒自由表現

2 第二遍音樂我會引導幼兒有意識地集體表演

4、結束語:

師:“今天玩的開心嗎?”天快黑了,我們一起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