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小班說課稿範文5篇

學問君 人氣:2.74W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說課稿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說課稿範文5篇

小班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來源:本次活動來源於生活,我們都知道,球是幼兒比較喜歡玩的運動器械之一,在秋天這一季節,人們應該增強戶外體育活動,增強體質,以防秋天帶來的腹瀉、咳嗽等疾病,球在小朋友家裏、幼兒園裏到處可見,且取材方便。它的品種非常豐富,有皮球、足球、橄欖球、乒乓球、籃球、羽毛球、鉛球等,其中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玩法不同,可以滾球、投籃、拋接球、踢球、拍球等,幼兒雖然知道各種球,但是對球的種類、質地、作用、形狀、特點、玩法等還不瞭解,因此有必要引導幼兒正確認識有關球的知識,透過各種球類競賽活動,培養幼兒積極心態,體驗合作樂趣,激發幼兒集體榮譽感,增進家長與幼兒間的情感,體驗集體生活的樂趣。

2、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的特點及實際情況,確認了認知、能力、藝術、情感方面的目標,其中,有操作、探索的部分,有表達的部分,目標是:A、透過操作摸弄,激發幼兒對球在水中沉浮現象感興趣。B、學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操作和體驗。C、學習運用三種以上的油畫棒進行塗色、滾畫,從中感受多種色彩配合的效果。D、能用多種方法進行夾球,發展幼兒手的操作能力。E、能和音樂一起快樂的遊戲根據目標,我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幼兒分組探索,老師重點指導幼兒能分組探索,並用語言表達出來,能力較弱的幼兒能用正確的方法進行球滾畫。

二、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的師幼互動”。因此本次互動教師除了和幼兒一起準備豐富的活動材料外,還挖掘此綜合活動的活動價值,採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採用的方法有:

1、演示法:是教師透過講解談話,把實物和教具演示給孩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本次活動的演示法是運用實物展臺觀看各種球的圖片,引導幼兒充分認識和區分各種類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球,讓幼兒對球的種類有一個充分的認識,更吸引小班幼兒的注意力,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

2、操作法: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究學習,《綱要》指出,教師在提供豐富的才襖做材料時,要使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本次活動有幾組操作活動:A探索水中的球。B、滾球畫。C給球寶寶設計服裝。D、哪些工具可以把球取出來。本次活動主要引導探索球的外形特徵、特性、玩法的多樣性,讓幼兒透過看一看、摸一摸、記一記、畫一畫、滾一滾、夾一夾中來認識各種類型的球。

3、此外,我們還適時採用了交流法、鼓勵法、審美薰陶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獲得探索球的興趣,知道有的球水中會浮上來,有的球放在水中會沉下去,有的工具會把球夾出來……,達到了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的和諧統一:

三、說學法:

幼兒是學習的主人,以幼兒爲主體,創造性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探究能力,更讓幼兒獲得了學習的技能和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本次活動採用的學法有:

1、表達法:以幼兒爲主體,創造性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增加了幼兒的合作能力。在活動中,我們提供各種球的圖片,讓幼兒看一看球的外形特徵,然後用語言說一說表達出來,教師再出示準備的遊戲材料,激發幼兒探索球的興趣。

2、嘗試法:《綱要》指出教師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

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繫,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之中。在探索活動中,我們把材料分成四組:A玩水中的球、B進行滾球畫、C嘗試用各種工具夾各種類型的球,D給球寶寶穿上漂亮的衣服,透過分組探索,幼兒知道有的球放在水中會沉下去,有的會浮上來,有的工具能把球夾起來,有的工具不能把球夾出來……。

3、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的提高”。愛玩水是小孩的天性,老師讓幼兒體驗觀察球在水中的變化,增加幼兒探索球的興趣,同時,讓幼兒在遊戲學會自主探索、觀察、合作、分享等方法,體現“以幼兒發展爲本”的理念。

四、說教學程序:

本次活動我採用了環環相扣的組織程序,活動的流程爲:激發興趣、觀看圖片——分組探索——交流探索體驗,展示作品——遊戲《大皮球》。

(一)激發興趣、觀看圖片:《綱要》提出:教師要爲幼兒

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援、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的交流、體驗交流的樂趣,活動開始,教師以球寶寶來班級做客爲線索,透過實物展臺觀看球的圖片,讓幼兒說出自己看到球的外形特徵,從而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二)分組探索:

當老師帶領幼兒參觀準備的材料時,幼兒對投放的材料很感興趣,他們想動手試試看看水中的球是什麼樣子的,想用夾子玩玩球會發生什麼樣?想把珠子放在盒子裏滾一滾會出現什麼圖案……,幼兒就在動手操作中感知,在互相交流中得到分享,幼兒不知不覺的在邊玩中學到了知識和技能。

(三)交流探索體驗,展示幼兒作品。

《綱要》指出:教師要爲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援、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並發表不同意見,幼兒在分組操作完後,同伴間會互相交流自己玩完後的感受,因此及時設問:“你在玩時發現了什麼,你給球寶寶穿上什麼顏色的衣服,你用了什麼珠子進行滾珠畫……?”幼兒透過實際操作經驗的交流,知道了皮球在水中會浮出來,珠珠球在水中會沉下去,大夾子不能夾起珠珠球,並且把自己的作品拿出來讓大家看,從而發展幼兒手的操作能力,老師再透過實驗驗證,讓幼兒真正理解水中的球和夾子與球的關係,代替傳統的教學的方法,又能讓幼兒感受到活動的快樂。

(四)遊戲“大皮球”

活動結束,我讓幼兒一起跟着《大皮球》的音樂一起玩遊戲,

讓幼兒知道球除了很多玩法以外,還可以透過音樂《大皮球》來遊戲,增加幼兒活動的樂趣。

小班說課稿 篇2

活動由來:

現代家庭子女數不多,每個幼兒都是衆人關心、照顧的焦點。正因如此,容易養成幼兒以自我爲中心,忽略其他人想法,感受生活態度。所以如何讓幼兒走出自我,擁有一顆關懷、感恩他人的心,因此安排了本次活動,讓幼兒瞭解父母對自己的照顧。體會媽媽的愛,並學會怎樣感恩。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說出媽媽的模樣及特色。

2、培養幼兒有顆感恩的人,懂得惜福。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讓幼兒對“向幸福出發”節目有初步認識。

2、物質準備: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引導部分,播放PPT,以“主持人”的形式入場

1、“大家好,我是向幸福出發的節目主持人,歡迎大家!”

“向幸福出發,有愛就大聲說出來”有請我們的小嘉賓閃亮登場(幼兒入場)

2、“歡迎你們,知道你們今天參加的是什麼節目嗎?很高興你們成爲這個節目的小客人。”

二、教師引導幼兒,猜猜愛的人是誰?

1、師:你們知道嗎?“向幸福出發”這個節目是一個感恩和表達愛的一個節目,今天我們也要愛一個人?她是誰呢?讓我念一首兒歌,你們就知道了。(教師念兒歌《我的媽媽》)

2、師:你們猜到是誰了嗎?

幼:是媽媽

師:對了,今天我們愛的人就是――媽媽。

分析:此環節,使幼兒瞭解媽媽是最親近、最重要的人,併爲下一個環節做鋪墊。

三、利用“找遊戲”,講述媽媽的模樣及特色

(1)播放課件,讓幼兒一起“找媽媽”。

師:今天,還有幾位小客人也想參加我們的節目,可是在來的路上不小心跟她們的媽媽走散了,我們該怎麼辦呢?

幼:幫她們找媽媽。

師:讓我們一起幫幫她們。

(2)觀看PPT,引發幼兒的討論。

師:他是誰?他的媽媽在哪裏?

幼:大耳朵圖圖,他媽媽瘦瘦的。

師:對了,你知道你的媽媽長什麼樣子嗎?

幼:我媽媽也瘦瘦的,頭髮長長的。

幼:我媽媽的頭髮是短短的。

師:你們看,這是誰?他的媽媽在哪裏呢?(課件中顯示圖片)

幼:這是壯壯,壯壯的媽媽在這裏。

師:壯壯媽媽長的什麼樣子呢?

幼:壯壯媽媽胖胖的,頭髮是卷卷的。

師:誰的媽媽的頭髮也是卷卷的,請舉手。

師:這又是誰呢?這位媽媽又長的什麼樣子呢?你們媽媽跟他一樣嗎?

幼:這是小豆丁,他媽媽是帶着眼睛,個子高高的那一位。我媽媽也帶着一副眼睛……

師:你們太棒了,都幫小客人們找到了他們的媽媽!他們要謝謝你們。

小結:原來我們的媽媽都是不一樣的,有瘦瘦的,有胖胖的,有頭髮長長的,有頭髮短短的,還有帶眼睛的,她們都不一樣。

此環節選擇了最具有典型特徵,最貼近圖片給幼兒欣賞,引導幼兒具體描述媽媽的樣子,激發起想像力的慾望。

四、體會媽媽對自己的愛,並學會感恩

(1)師:說了這麼多你們媽媽的樣子,那媽媽愛你們嗎?媽媽是怎樣愛你們的呢?是怎樣照顧你?幫你們做哪些事情呢?

幼:媽媽幫我穿衣服,媽媽很愛我,

小班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紙朋友

紙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孩子們寫寫畫畫也離不開它。隨着幼兒活動的豐富,幼兒接觸到更多的紙。在水墨畫活動中小朋友提出:宣紙爲什麼特別軟?在手工活動中提出;卡紙爲什麼這麼硬?的疑問。

〈〈綱要〉〉科學領域目標中提出:讓幼兒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方式表達、交流探索過程和結果的目標。認識〈〈紙〉〉是選自大班領域或毆打能夠科學領域的內容,它不僅能滿足幼兒的好奇心,而且在探索的過程中能鍛鍊幼兒的動手動腦和語言表達能力。爲了達到此目的,我們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其中〈〈神奇的紙世界〉〉旨在讓幼兒初步瞭解紙的種類、特徵和用途。因此我認爲本活動的重點是瞭解不同紙的特點,難點是透過記錄的方法比較紙的不同特徵,爲解決這些問題,制定的目標如下:

1、透過動手動腦的活動了解幾種紙的特徵及用途。

2、學習記錄、比較的方法。

3、教育幼兒愛惜用紙。

二、說活動準備:

爲了順利的開展活動,我們與幼兒共同收集了各種的紙和紙的資料,在本活動中主要有:幼教

1、用各種紙佈置的“神奇的紙世界”

2、各種紙、顏料、記錄表、筆等。

三、說教學方法:

1、情境激趣法:

教師設計了有趣的情境來激發幼兒的興趣,以神奇的世界爲題讓幼兒到其中去探索。再以神奇博士的測試爲題,引導幼兒用比較記錄的方式尋找紙的祕密,保持幼兒活動的習慣,讓幼兒在遊戲的過程中學習。

2、自主探索法:

幼教歡迎您活動安排了三次的探索,三次探索活動的目的各不相同,但又是層層遞進的。第一次到神奇世界中尋找祕密,是讓幼兒發現不同種類的紙;第二次遊戲是爲了尋找出紙的特種,發現紙可以撕、揉、折等特徵;第三次探索爲神奇博士解迷,是讓幼兒比較發現不同的紙軟硬、吸水性也各不相同。

3、記錄表訴法:

活動中在每次的探索後都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幼兒還可以邊說邊演示,讓大家都知道自己的發現。在第三次的.探索中,讓幼兒運用表格繪畫記錄的方式,比較紙的異同,起到了一目瞭然的作用。

4、情景演示法:

教師在活動的最後,以實驗的方法演示燃燒的紙的過程,讓幼兒瞭解紙具有可燃性的特點。讓幼兒已經分散的注意力再次集中過來,給幼兒深刻的印象,並藉此機會教育幼兒安全防火。

四、說活動過程:

1、設定情境引題,引導幼兒觀察發現紙的種類。

活動一開始就以帶幼兒到神奇的世界參觀,引起幼兒參與的興趣,讓幼兒用手摸摸、看看、說說自己發現了什麼,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出示不同類型的紙,讓幼兒療飢餓紙的種類。

2、透過自由遊戲,發現紙的特徵:

本環節請幼兒自由的取紙,玩紙,並跟其他人說說自己是怎麼玩的,教師適當的提示幼兒:“你把紙揉揉看看有什麼感覺?”“你用這種紙折一折?”讓幼兒發現可以撕、揉、折的特點,並透過活動後的提問引起下一環節的重點:哪些紙硬?哪些紙軟?哪些會吸水?哪些不會?

3、操作記錄,比較紙的異同:

第三次活動,教師提出明確的要求,請小朋友比比紙的軟硬,吸水性,用自己的筆記錄下來,並介紹自己的發現,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小結紙的不同,進一步讓幼兒瞭解紙的特徵。

4、實驗演示:

活動結束前,透過教師的實驗再次引起幼兒的注意,真實的情境讓幼兒清楚的瞭解紙的可燃性,並藉此契機來教育幼兒安全防火。

5、活動延伸:

教師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動來完成這一主題,其中包括:看錄象、做實驗、紙藝製作等,因此我們在區角中準備了更多的紙和其他的材料,讓小朋友有更多的機會了解紙的特點。

小班說課稿 篇4

我說課的題目是中班綜合活動《天天來刷牙》,它選自明天出版社出版的《山東省幼兒園教育活動教材》(上冊)中主題網絡教育“健康的孩子”主題活動中的一個活動。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健康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內容,擁有健康的心理和強壯的身體纔是一個健康的孩子,而幼兒齲齒已非常普遍,嚴重影響了幼兒的生活,教育幼兒養成早晚刷牙的良好衛生習慣是預防齲齒的關鍵。本次活動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透過動畫、歌曲和兒歌來教育幼兒養成早晚刷牙的好習慣及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使幼兒成爲一個講衛生的好娃娃。

新《綱要》中明確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既要滿足幼兒受照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需要,鼓勵並指導幼兒自理、自立的嘗試。”本活動有效地滿足了幼兒的獨立需要,培養了幼兒的自理能力,使幼兒擁有健康的身體。

2、目標定位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主題網絡的活動目標是在生活中體驗快樂,知道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很重要,瞭解一些常見疾病的預防知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在主題目標的嚮導下,我制定

本次活動目標如下:

①激發幼兒學習歌曲的興趣,體驗自我服務的樂趣。

②培養幼兒初步的自我服務的能力。

③引導幼兒學習聽歌曲間奏,較自如演唱歌曲並能創編簡單動作,知道保護牙齒的重要性,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3、活動重點、難點

本活動注重健康、藝術領域的發展,所以我把重點放在引導幼兒聽歌曲間奏,自如地演唱歌曲,幼兒知道保護牙齒的重要性及正確的刷牙方法。難點是歌曲中的八分休止符及聽間奏演唱。小班綜合活動說課稿

4、活動準備

寓教於樂是幼兒掌握知識、學習技能的關鍵,如何使活動呈現出趣味性、科學性、活動性、綜合性,我做了如下活動準備:

①活動前的準備

家長工作:請幼兒在家中觀察大人是如何刷牙的,請家長配合教師正確引導幼兒刷牙。

環境創設:請每位幼兒從家中帶來牙刷、牙膏、牙缸一套,擺放在活動室。

資料收集:準備動畫表演《哎喲,牙疼》一段及蒐集相關資料。

物質準備:課件製作《刷牙》樂譜、節奏譜及《刷牙》的兒歌。

②活動中的準備:牙齒模型、牙刷及多媒體。

二、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努力建構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教師的角色定位是活動的核心問題,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讓幼兒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我採用的教法有:

1、示範講解法

是指將抽象的知識內容用直觀、生動的形式來示範講解,從而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達到活動目的。如何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是本活動的重點。在活動中,我結合牙齒模型,示範講解刷牙的方法,激發幼兒嘗試的慾望,讓幼兒在模擬刷牙的基礎上,按刷牙程序實際操作,教師隨時糾正幼兒不正確的方法,真正做到了教師爲主導,幼兒爲主體。

2、默唱法

在歌曲《刷牙》的教學中,幼兒要聽間奏演唱,而中班幼兒往往習慣於一句接一句的演唱,我創新的默唱遊戲法恰恰符合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即讓幼兒在間奏時心中默唱一遍前一小節的歌曲,從而使幼兒輕鬆攻克了本活動的難點。

3、媒體演示法

活動中我把故事、歌曲、樂譜、節奏譜及兒歌製成課件,從而激發幼兒興趣,直觀生動的將活動內容展示出來沒,使幼兒始終沉浸在活動的愉悅中。

此外,我還採用了交流討論法、分合演唱法、即興創編法等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獲得對此活動的理解和體驗。小班綜合活動說課稿

三、說學法

幼兒是學習的主體,我根據教材內容和幼兒年齡特點,讓幼兒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探究活動,採用瞭如下方法:

1、討論法

分組討論觀看動畫《哎呀,牙疼》和欣賞兒歌《刷牙》的感受,提高幼兒對事物的分析能力,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2、模唱法

在歌曲教學活動中,我發揮了彈唱的特長,以優美的聲音、歡快的伴奏音型吸引幼兒,使幼兒不由自主的模唱,這樣既學會了歌曲又帶着歡快的情緒去掌握刷牙方法。正所謂“藝術教育是教育領域之間聯繫的紐帶,藝術的各方面內容都能帶給幼兒愉悅,音樂相當於興奮的語言,它對年幼兒童的愉悅功能又是其他任何藝術形式都不能與之相比的。”

3、即興創編法

幼兒學習歌曲後,透過自由探討變換多種演唱形式,而一改以往幼兒先安靜再聽從安排,真正做到了幼教的互動原則,同時也增進了師幼的感情,使活動得到昇華。

其間,還透過幼兒間的互補學習、師幼合作共長的方法,體現“以幼兒發展爲本”的理念。

四、說活動程序

1、觀看動畫,激發興趣

興趣是一切活動的動力,抓住幼兒心理,貼近幼兒生活是激發幼兒興趣的關鍵。在活動開始先請幼兒觀看動畫《哎喲,牙疼》,幼兒自然而然地將自己融入故事中,初步瞭解保護牙齒重要性,並說出自己保護牙齒的方法。本環節採用提問、討論等多種形式,既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能力,又拓展了幼兒的思維,從而巧妙地匯入了本次活動的主題——刷牙。

2、結合模型示範講解

本次綜合活動的主題“天天來刷牙”主要告訴幼兒爲什麼愛護牙齒,如何保護牙齒,爲此我採用了最直觀的方式,用牙齒模型來示範刷牙方法(展示牙齒模型),教育幼兒上牙從上向下刷,下牙從下向上刷等,使幼兒輕鬆、快速地掌握了正確刷牙方法。在模擬基礎上,讓幼兒動手實踐,這一環節大大激發了幼兒的表現欲、嘗試欲。在這一活動中,教師要及時糾正幼兒的不正確方法。

3、即興創編,興趣盎然

“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是《綱要·藝術》的重大突破之一。

幼兒學習《刷牙》這首歌曲是本活動的一個重點環節,如何訓練幼兒正確聽間奏演唱及唱準八分休止符,我採用的節奏訓練法及默唱法把難點在學習歌曲前一一突破,使幼兒既掌握了新的技能又以飽滿歡快的情緒演唱,在歌曲表演中引導幼兒創編動作及採用多種演唱形式,使每個幼兒都發揮其獨特的才華,適時賞識又使每個孩子體驗到了創造的樂趣,較好的將藝術融入了健康,達到了完美的統一。

小班說課稿 篇5

一、設計意圖及教材分析:

水是我們生命組成必不可少的物質,雖然我們現在開啟水龍頭就能有“源源不盡”的水。但是目前大自然可供給人類使用的水資源卻逐漸匱乏。如果我們不從現在開始正視,培養孩子們節約用水的意識,那總有一天我們將面臨這樣一個畫面:地球上流下的最後一滴水將會是我們的眼淚。《綱要》中也明確指出:教育幼兒要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的環保意識。所以對幼兒進行認識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

水,在幼兒生活中隨處可觸,但幼兒對水的認識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很少有幼兒進一步去理解水和人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節約用水對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益處。因此,對“水”的深層次的探究致使我爲小班幼兒設計了一堂社會環保課————《節水小明星》。

二、活動目標:

接下來我來說說本次活動的目標。根據幼兒的發展水平、經驗和需要我設計了以下兩個目標,分別是多幼兒知識、情感、能力方面進行積極的引導。

1、知道水的作用,瞭解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水。

2、建立初步的節約用水意識,學會愛護和保護水資源。

其中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幼兒建立初步的節約用水的意識,學會愛護和保護水資源。

活動難點是:知道水的作用,瞭解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水。

三、活動準備:

這次活動的開展我主要是利用多媒體的資源,引發、支援孩子的各種觀察以及探索能力。同時也體現環保理念,儘可能避免物質的浪費。我爲活動做了一下準備:

1、髒手帕、清水一盆

2、各種水的用途照片PPT展示。

3、關於“節約用水”的視頻。

四、說教學法:

在教學方法上我並沒有刻意選用什麼方法,正如一位教育名家說的:幼兒是活生生的人,他們天天在變,日日在長,因此,無論用什麼方法,只要能促進幼兒的發展就是最佳的方法,雖說教無定法,但是較必有法,簡單的歸納一下主要有以下幾種:一、講解法,活動開始部分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的在集體面前闡述自己關於水的已知知識,能很好的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表現能力。實物投影儀的運用也更能形象直觀的幫助幼兒理解同伴的講解內容,能使幼兒更清楚觀察和交流,使幼兒產生學習的興趣。二、現場操作法:在幼兒的提示下我將髒手帕放進水盆裏進行清洗,進行驗證,滿足了孩子們探究的興趣,操作的結果也比簡單的說教具有很大的說服力,是本次教學活動的一個亮點。三、視頻交流法:在幼兒的思維達到最高潮時,我出示視頻,拋出提問,讓幼兒進行辨別“對”或“錯”的行爲,從而得到一個幼兒自省的教學目的。

五、教學流程

本次活動我把它分成三個部分,但這三個部分卻是有機的聯繫在一起的,層層深入、環環相扣。

一、開始部分

1、播放《灑水車》視頻。

2、師:你們知道這是什麼車嗎?它在幹什麼呢?

二、基本部分

(一)手帕變乾淨了

1、師:“哦,原來灑水車是在給馬路洗澡呢!灑水車後面有個大大什麼?裏面裝着什麼呢?這樣才能保證有足夠的水源來給馬路痛痛快快的洗個澡!原來水可以用來清洗。除了清洗馬路水還能清洗些什麼呢?”

2、師:“瞧這裏有一塊什麼樣的手帕?(髒髒的手帕)難看死了,小朋友們快幫我想個辦法吧!怎樣才能讓它變得乾淨呢?”

3、教師洗手帕:哦,我們可以將手帕放進水裏,揉一揉,讓水把它清洗乾淨。洗完後的的髒水我們可以幹嘛?

小結:水可以清洗馬路、清洗我們的手帕,它還能清洗什麼呢?

比如:洗衣服、洗襪子、洗水果、洗澡、洗………

(二)、神奇的水——啓發幼兒討論水在我們生活中的用處

教師:其實水和我們的生活非常緊密,它不僅可以用來洗東西,還有其它的用途呢,誰來說說看?

教師: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到底有哪些作用呢?

1、灌溉莊稼:讓植物長得更結實。2、人和、動物飲水:人和動物也需要喝水來補充體力。3、養魚。

(三)、播放視頻:孩子們在幼兒園用水的片段。

教師:我們知道了水有這麼多的用途,可是我們身邊能利用的水資源卻很匱乏(少),需要我們大家共同的保護和節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小朋友是怎麼做的?(播放視頻)

教師:這個小朋友在幹什麼?他做的對嗎?爲什麼?

剛纔小朋友們說的都很好,我們在平時活動中也會做的一樣好。

(四)、播放孩子在家的節水方式

教師:在小朋友們的家裏也發生了一段與水有關的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播放視頻)

教師:他做了些什麼?你們知道在家裏有哪些節水方法?

三、爭做“節水小明星”

1、水和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現在你們已經知道很多節水的辦法、這裏有一張“我是節水小明星”的表格,從現在開始我們來比一比,看看誰能當上節水小明星?

六、活動延伸:

根據開展班級《我是節水小明星》的活動,讓幼兒學以致用,加深環保意識,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