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關於幼兒園小班說課稿範文錦集7篇

學問君 人氣:1.75W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說課稿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幼兒園小班說課稿範文錦集7篇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1

一、說學習需要分析

“幼兒關注和發現生活中的科技成果。”這個目標屬於科學領域的範疇。《綱要》中提出:從生活或媒體中幼兒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導幼兒感受科學技術對生活的影響,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對科學家的崇敬。這裏提到了幾個關鍵詞:生活、熟悉,可見我們選擇的科技成果的內容應該是從孩子的生活出發,爲幼兒所熟悉的。

根據這個指導思想,我選擇了“手機”,因爲現在的家庭中至少有兩部手機,有的甚至更多,孩子用手機打過電話、拍過照片、玩過遊戲、聽過音樂,他們對手機有一定感性認識,教師把課的重點定位在引導幼兒感受科學技術對生活的影響。

手機作爲現代科技成果有着自己獨特的功能,它相比於固定電話在外形上更爲輕巧,攜帶方便,使人們隨時隨地都可以使用它,在功能上比固定電話更爲齊全,除了最大的功能:打電話外,還附加了照相機、攝像機、隨身聽、遊戲機、鬧鐘,甚至電腦的功能。但作爲小班第一學期進行的教學內容,我選擇了幼兒最爲熟悉的兩大功能:打電話與拍照入手,引導幼兒去關注和發現手機的其它功能,讓孩子感受科學技術對生活的影響。

二、說活動目標:

1、透過觀察、比較、討論等手段,讓孩子瞭解手機的部分功能,使幼兒知道手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方便。

2、透過打電話遊戲,讓孩子初步感知點與數的對應,學習打電話的方法。

三、說活動重點:

透過觀察、比較、討論等手段,讓孩子瞭解手機的部分功能,使幼兒知道手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方便。

四、說活動難點:

學習打電話的方法。

五、說活動方法:

觀察法、比較法、討論法

六、說活動準備:

固定電話一部、智能手機一部、手機圖片、視頻

七、說活動過程:

1、透過觀察、比較、討論等手段,讓孩子瞭解手機的部分功能。(解決重點目標)

(1)、觀察比較固定電話與手機的相同點與不同點,知道手機的功能之一:打電話。瞭解手機的特性:小巧、攜帶方便,人們隨時隨地都可以使用它。

此處用到觀察法,好處是激發幼兒的興趣,引導幼兒主動積極探索。

(2)、比較照相機與手機,並進行討論,瞭解手機的功能之二:拍照片。(出示平時用手機給寶寶們拍的照片進行引導。)

此處用到比較法和討論法,好處是學習的主動性強,不斷積極探求而推動活動進一步深入發展。

(3)、瞭解手機的其他功能:(如打遊戲、聽音樂)

師:科學家可聰明瞭,他們發明的手機本領越來越大,除了可以打電話、拍照以外,你還知道手機有什麼本領嗎?(如聽音樂,可現場演示)引導幼兒去關注手機的其他功能,進一步感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變化。

2、運用手機的最大功能學習打電話:(解決難點目標)

師:寶寶現在想不想爸爸媽媽,可是,我們在幼兒園,爸爸媽媽在上班,怎麼辦呢?(教師在這裏要注重情感的引導)

教師有選擇性地提供一組號碼的小圓點,讓孩子數數小圓點的數量,數對了,電話就通了,並讓孩子真實地與家長進行對話。

教師在小結時要提醒幼兒不能隨便打電話。

八、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繼續去關注手機的其他功能(如攝像、鬧鐘、上網等功能),進一步感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變化。

九、活動思考:

1、能從生活中幼兒熟悉的科技成果中選材。我們對孩子的教學既要來自於生活,又能迴歸生活,爲生活所服務,我所選擇的“手機”孩子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爲孩子在家中經常接觸父母的手機,對它有一定的瞭解,陌生是因爲手機中有許多功能是孩子不熟悉的,因爲父母怕孩子弄壞自己的手機而不讓他們玩,所以這裏就有許多教師可以挖掘的教育價值,引導孩子感受科技成果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2、注重各領域的結合。在第二環節中我設計了打電話,透過打電話遊戲,讓孩子初步感知點與數的對應,透過真實地打電話學習打電話的方法,在這裏,既注重了各領域間的整合,又培養了孩子的口語能力。

3、手機作爲一種通訊工具,除了爲我們的生活提供方便外,還有其情感因素在裏面,我們可以透過手機打電話、發短信,向朋友或家人表示問候,是人們情感交流的工具。在活動設計中我注重了對幼兒情感的引導。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活動來源:該活動與幼兒的現實生活緊密結合,可運用於主題活動之中。眼睛、鼻子、

嘴巴、耳朵、手、腳,在我們主題活動中稱之爲“六個寶”。這六個寶,正是孩子們每天來感知周圍世界的重要感官。這次活動並不是單純地給予幼兒關於感官知識的現成知識。而是讓孩子在各種感官的運用中獲得真切而具體的感受和體驗。果實,在秋天這個豐收的季節,是隨處可見的,且取材方便。對於他們孩子們都有一定的感知和體驗。它們的形狀、顏色、味道都是獨具特色的,深受着孩子們的喜愛。每天午餐後的水果品嚐,顯然是孩子們所期盼的快樂時段。

2、目標定位: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中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結合主題《快樂六個寶》目標的實現。確立了情感、能力、感知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一面,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爲:

(1) 透過各種方式,提高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體驗動手的快樂。

(2) 在操作中,用口、鼻、眼、手各種感官,感知實物,並能用簡短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 能瞭解幾種常見的剝的水果和乾果。

在這三個目標中,我從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及規律出發的,將情感方面列爲首位,依次是能力和知識獲得方面,這是考慮了小班幼兒的特點學習規律出發的。

根據目標:我把重點定位於,在實際操作中,用口、鼻、眼、手各種感官,感知實物,並能用簡短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透過實物觀察、多媒體、實踐操作、食物品嚐、及音樂配合、遊戲情節的貫穿來實現活動目標。

活動難點:在剝橘子和剝幹核時,由於孩子們的小肌肉的動作協調能力、動作力度尚未發展到一定程度。在操作過程中,孩子們很有可能提出“老師我不會剝”、“老師剝不開”的問題。(因爲,在平時剝橘子、香蕉皮的時候,我班每次都會有這種現象)。當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們老師如何正確地孩子們運用各種方法,透過各種渠道去求得剝開殼或皮的方法,體驗到自己動手後,獲得成功的快樂,這是個關鍵。它對於孩子和老師來說都是一個難點。

活動的準備:分爲

活動的經驗準備: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水果有一定的經驗,吃過或看過。

活動的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找找剝皮或殼的果實〉〉、橘子若干、毛巾、盤子、有殼的乾果若干、輕鬆愉快的音樂。

二、說教法

在新課程理念中要求建立一種“對話、互動”的新型師生關係。在這種對話的氛圍中,教師和學生處於平等的地位,都可以不受框框的束縛,充分表達各自的意見,促使雙方都進行積極的思考。在這種師生關係下,孩子的學習方式也要發生轉變,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教學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各種學習方式,本次活動我採用的教法有:

1、操作法: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

的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進探索學習。本次活動安排了兩次操作活動。第一次是引發興趣後,品嚐橘子前的一次剝橘子操作活動。第二次操作是在剝乾果的活動中。

演示法:是指教師透過講解談話,把實物或教具展示給孩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

的理解。在本次活動中,透過實物投放及多媒體動畫“各種各樣的果實”孩子們對各種有殼和無殼的果實進行分類。讓孩子結合生活經驗,在辨證中得出結論,對含糊的結論也可留於課後進行調查。

2、遊戲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本次活動,在引入和結束活動中都滲入遊戲的形

式。在橘子和乾果出現的時候,都讓孩子們去摸一摸猜一猜,這樣既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又讓孩子們體驗了不用眼睛光用手的本領。

此外活動中還採用交流討論(小組、個別、集體)、賞識激勵法,使幼兒對小手等其他感官的運用都有一定的經驗。

三、說學法

以幼兒爲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索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採用的學法有:

1、多通道參與法:在《新綱要》科學領域的目標中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中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要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與結果。“因此活動中我們引導幼兒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分一分、嘗一嘗、說一說等多種感官的參與,在剝與品嚐的過程中,體驗到了無窮的樂趣。

在第二、第三環節中,就完成了感知特徵操作分類和語言表達的目標,同時目標一和目標三,也同時得到了體現,主要是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及常見乾果和水果的瞭解。

2、品嚐交流(嘗試法)

在體驗小手剝一剝的過程中,孩子們的控制能力弱,爲了孩子們的需求,我及時讓他們進行品嚐,大家吃吃將講講、在愉悅的狀態中,幼兒也逐步意識到了小手、小嘴巴的能幹。同時也瞭解了不同水果和乾果有着不同的剝法和口味。幼兒在遊戲的情節中,在輕鬆的氛圍中結束了該活動。

四、說教學流程

在這次活動課中,各個環節可以說是環環相扣、動靜交替的,它多次給了孩子們手口並用的機會。

遊戲匯入、激發興趣——自由探索、交流感想——動畫觀賞、果實分類——提升探索、果實品嚐——遊戲結束、延伸活動

本次的結束活動中也滲入遊戲的形式,與開始到小豬家做客,情景相扣,比較自然,並且延伸活動對孩子們的手指運用也是一個提升,讓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獲取知識,提高能力。

學習運用感官感知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現象,是小班幼兒發展的一個基本目標。對小班年齡段的孩子來說,他們更爲喜歡的是在遊戲的情景中,在吃吃玩玩的過程中,在快樂的體驗中進行學習。對於 六個寶的認識,在本次的活動中,孩子們都能得到一定的`感受和體驗。孩子們對自己喜歡的水果和乾果,用眼睛去看看、用鼻子去聞聞,用小手去剝剝,在輕鬆愉快的音樂聲中,再用小嘴巴去嚐嚐。從始至終,應該說孩子們都處在一種輕鬆愉快的,自主操作、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去體驗着六個包寶的能幹,在不知不覺中,拓展着自己的知識面與經驗。因此,我認爲此活動能夠結合季節性,能夠從孩子的已有經驗出發,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孩子們感興趣的事物,運用孩子們喜歡的方式,引領孩子們積極的運用自己的各種感官去感知周圍的世界。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我從三方面來說一下教材:

1、社會現狀:

當今社會,拐賣少兒的現象屢見不鮮。特別是幼兒園孩子,有的幼兒因爲貪圖好玩的玩具或美食的誘惑而被騙到遙遠的山村;有的幼兒因爲分辨不清真假太聽信陌生人的話而遭綁架;還有的幼兒分不清真假,而使家庭財產受損,更嚴重者直接失去了幼小的生命,以上種種情況時刻提醒教師要對幼兒加強安全教育。

2、幼兒的年齡特點:

小班幼兒年齡小,無辨別是非好壞的能力,無防範意識,很容易上當,經不起誘惑。如果生硬地和他們說道理,讓他們注意保護自己,幼兒不易接受。但如果透過故事,讓他們把故事中得到的經驗遷移到生活中去,這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律。

3、教材本身的特點:

《小兔乖乖》這則故事非常短小,且內容生動易懂,故事中兔寶寶和大灰狼的對話充滿了童趣,易於模仿,最重要的是小朋友非常喜愛“小兔”這一角色,所以選擇這一故事正體現出了綱要中所提出的“教學內容要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要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

二、活動目標

基於教材的綜上特點,我從認知、情感、能力三方面來制定這次活動目標。

1、在聽聽、說說、唱唱的過程中瞭解故事《小兔乖乖》,練習大灰狼和兔媽媽不同的唱歌聲調。

2、能遷移故事中的經驗,明白不能讓陌生人隨便進門這一道理。

3、在唱唱、演演的過程中鼓勵幼兒勇敢地表現自己。

三、活動準備

我從兩方面來準備:

1、前期經驗準備:只有瞭解了幼兒原有的經驗,才能提升幼兒的已有經驗,所以以下兩經驗是這次活動成功開展的有力保障。

①幼兒有模仿故事對話的經歷,並已形成一定的秩序;

②從平時與家長、教師的談話中,已知父母要出門前會對自己交代些什麼話;

2、物質準備:

小班幼兒對色彩鮮豔,生動形象的事物感興趣。爲此,我準備了森林背景圖(圖上有一座能開門的蘑菇房子),三隻兔寶寶和兔媽媽、大灰狼形象各一個,配樂音樂、錄音機。

四、活動程序

這次活動我分爲以下五個環節:激發興趣→瞭解故事→加深理解→情境表演→延伸活動

下面我具體來說一下每一個環節:

(一)、激發興趣:

我透過以下三個小環節來實施:

1、出示背景圖,引起幼兒注意

問:“你知道蘑菇房裏住着誰嗎?”幼兒展開充分的想象

2、師開啟蘑菇房,揭示故事主角:“哦,原來是小兔子一家。”

3、引出故事:“今天,小兔子一家發生了一件事,想聽嗎?”

(我採用直接提問法,引導幼兒進入故事情境,知道故事的主人公,在設疑的基礎上,激發幼兒深入瞭解故事的慾望。)

(二)、初步感知故事內容

這一環節我分爲以下兩個環節來實施:

1、初聽故事,瞭解故事第一段,解決難點。

師聲情並茂講述故事開始部分(背景音樂略起)

(因爲小班幼兒的反應慢,接受新知識的速度也較慢,所以第一遍故事必須由教師親身講述,以便幼兒聽清故事內容,因爲只有在聽清的基礎上才能去了解故事。)

我從以下幾個問題着手:

①“兔媽媽要去幹什麼?”

②“出門前她對三隻小兔說了什麼話?”

③“你媽媽出門前會對你說些什麼?”

④“那兔媽媽爲什麼會對小兔這麼說?”

(“兔媽媽爲什麼會對小兔子說那些話”這是一個難點,爲了解決這一難點,我遷移了幼兒生活中的經驗“媽媽出門前爲什麼會交代自己一些話。”從而把生活中的一些經驗遷移到作品中,讓幼兒理解兔媽媽說那些話的用心。這體現了綱要中所指出的教學活動要運用幼兒的已有生活經驗。)

2、繼續聽教師將故事,整體感知故事內容。

聽完後,我提以下幾個問題來幫助孩子梳理內容。

①“媽媽走後,誰來了?”

②“大灰狼有沒有騙過小兔子?”

③“小兔子想了什麼辦法打敗大灰狼?”

④“大灰狼最後怎樣了?”

(這一環節中我從上一環節的局部拉出了整體,透過四個有徵對性的問題,初步幫助幼兒理清了故事的脈絡,瞭解故事的情節。)

(三)、深入理解故事,練習大灰狼和媽媽不同的唱歌聲音。

1、第二遍整體聽故事。

師講完故事問:

①“兔媽媽出門前對小兔子說了什麼?”

②“你會唱《小兔乖乖》的歌嗎?我們一起來學學兔媽媽的聲音。”

③“那大灰狼又是怎麼唱《小兔乖乖》的歌的?我們也來學學。”

(在這一環節中,透過我自身的感染力、表現力完整地講述故事,幼兒在我動情的講述下感受着故事的本身特點幾魅力。同時我突出了這一活動的重點,感受大灰狼和兔媽媽不同的唱歌聲調。我運用啓發引導法,引導幼兒學習兔媽媽溫柔好聽的聲音及捏着鼻子學習大灰狼沙啞粗曠的聲音。讓幼兒透過親身體驗去感受兩者聲音的本質區別。)

2、分組練習,進一部分辨大灰狼和兔媽媽不同的音質。

3、個別幼兒上臺試表演。

(綱要中指出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我請幼兒自由選擇角色,分組練習,讓他們在唱一唱、比一比中體驗活動的快樂,同時我運用賞識激勵法,鼓勵幼兒個別上臺表演,使情感目標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4、集體跟錄音試講故事。

(在幼兒大多已經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下,我組織幼兒集體跟講故事,把活動推向高潮。)

5、小結:“小兔子有沒有被大灰狼騙到?”

(透過這一提問,我揭示了這次活動的主題;不能隨便讓陌生人進門,也爲下一環節打下了基礎。)

(四)、生活情境表演。

師扮演媽媽,請一陌生的教師扮演陌生人進行生活情境表演。

(我透過“如果媽媽不在家,你們也能象聰明的小兔一樣看好家嗎?”這一過渡語將幼兒在故事中所得到的經驗又遷移到生活中,幼兒在情境遊戲中,生活經驗又得到擴展。)

(五)、延伸活動,故事續編。

由師講述故事前提;“大灰狼這回沒吃到小兔子,很不甘心,他回家把聲音學得和大灰狼一模一樣,而且把尾巴也裝成兔尾巴了,那它會不會騙過聰明的小兔呢?”

(故事教學目標中指出:要讓幼兒嘗試在作品原有的基礎上擴展和續編故事,而我這一環節正體現了這一目標,同時我留給了孩子充分的想象空間,發揮他們的創造潛能。)

在這次故事教學活動中,我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1、教學內容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2、各環節環環相扣,層層遞進,以互動的方式進行。

3、教學程序是啓發導學、自主探究、遷移運用、擴展想象。

4、幼兒在“玩”、“唱”、“動”中快樂學習。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分析:

水果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它富有營養,又貼近幼兒的生活,可以給幼兒帶來豐富的感官之旅。這個活動我選了蘋果、梨和香蕉作爲主體,因爲這三種水果都是秋天常見的,孩子們也比較熟悉。我利用幼兒喜歡玩的捉迷藏遊戲,引導他們對常見水果從整體到局部地進行認知梳理,從而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爲今後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整個活動巧妙地運用閱讀大書的形式引導幼兒從蘋果、梨、香蕉的外形、顏色和從局部觀察整體來區分三種水果的不同。讓幼兒對三種水果從直觀形象到影子形象逐步昇華。整個活動讓幼兒在輕鬆的遊戲中渡過,並且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時激發了幼兒對大自然的探索慾望。正如《綱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的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2.幼兒現狀分析:

小班幼兒年齡小,語言表達能力較差,動手能力也較差,他們的思維仍帶有直覺行動性,他們喜歡直觀的、真實存在的東西,需在親身體驗、探索中去發現事物的特徵。

3.目標定位:

活動的目標,貫穿於一個教育活動的始終,對活動起着主導作用。

在生活中,小年齡的幼兒對吃的、玩的東西很感興趣。爲此,我們常常以他們的興趣爲出發點,設計一些教學活動,巧妙地將教育目標蘊含其中,讓幼兒在生活化的活動中獲得有益的發展。根據小班幼兒的這一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們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表達交流,又有親身體驗的部分。目標爲:(1)嘗試從整體到局部觀察常見的水果,提高觀察能力。(2)樂於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觀察和發現。

4.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這個活動是一個綜合活動,其滲透了語言領域、科學領域及美術領域等方面的內容,但活動的重點仍以觀察想象、判斷及語言領域的表達爲主,主要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大膽運用語言表達想象結果;難點在於引導幼兒從水果的輪廓——>影子——>顏色——>局部,去觀察、判斷,從而得出水果的整體。

對於突破重點所採用的方法: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以遊戲的形式貫穿始終,引導幼兒輕鬆學習;對於突破難點所採用的方法:注重多觀察多實踐,使幼兒在親身體驗中感知事物的漸變過程5.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爲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透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爲使活動呈現出趣味性、綜合性和實用性,寓教育於實際操作和遊戲中,我做了以下準備:1)自制大圖書;2)用紙盒做成“蘋果的家”,裏面裝入紅、黃、綠蘋果;3)用多張大圖書的頁面遮擋蘋果、梨、香蕉的圖片,在遮擋的頁面上挖洞,越往後洞越大,露出的水果面積越大。4)幼兒操作材料:①用黑色手工紙做成蘋果、梨、香蕉的影子,放於幼兒身邊的桌子上;②用透明塑封紙做成的蘋果、梨、香蕉,藏於大圖書內的信封裏,多種顏色的底板紙。③活動室一角佈置成“水果樂園”

二、說教法:

新《綱要》提出:創設一個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探究活動,進行嘗試,感受參與的樂趣,並能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因此,本活動教師將充當幼兒的支援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根據小班幼兒思維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始終貫穿直觀性原則,結合多種教法進行活動。

1.觀察法在整個活動中一直都利用捉迷藏的遊戲讓幼兒去認真仔細地觀察,在幼兒觀察的同時教師不斷地用語言幫助幼兒去完成任務,並把觀察與判斷更好地結合起來。

2.直觀法在活動中有兩處用到了直觀法。在第一環節中出示三種水果目的讓幼兒更有效地建構有關水果形狀的認知經驗;第二環節中出示“蘋果的家”請出三種不同顏色的實物蘋果,拓展了幼兒對水果顏色的認知。教師出示實物進行小結,既讓幼兒有了一個直觀的印象,也起到了小結的作用。

3、談話法在活動中適當的問題有助於活躍幼兒的思維,啓發學習,有利於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力,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和較好的語言習慣。

4、遊戲法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這個活動我始終以水果寶寶和我們捉迷藏爲主線,給幼兒創設了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既能更好地達到活動目的,又能更好地激發出幼兒的豐富想象力,並幫助幼兒鞏固想象結果。

4、操作體驗法它是幼兒建構知識的基本方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親身體驗,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安排了三次操作體驗活動:第一次是用捉迷藏的方法讓幼兒把找到的影子與相對應的水果聯繫起來,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力,主要是讓幼兒從直觀形象轉變成影子形象,並大膽運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第二次是讓幼兒尋找三種水果的顏色,爲水果寶寶找衣服的顏色,從而提升了對顏色的鞏固;透過展示“蘋果的家”拓展了幼兒對水果顏色的認知,並激發了幼兒進一步探究水果與顏色之間關係的願望。第三次透過尋找躲在門後的水果讓幼兒從局部到大體再到整體來提高幼兒的觀察、判斷能力。

此外,我還在各個不同的教學環節中穿插運用了啓發聯想法,賞識激勵法等教學方法,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做到寓教於樂。

三、說學法:

以幼兒爲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採用的學法有:

1、多種感官參與法新《綱要》科學領域中,目標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我在活動中引導幼兒眼看(觀察)、耳聽(傾聽)、腦想(想象)、學一學、說一說、動一動多種方式來獲得知識體驗,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判斷,發揮想象、大膽表述及表現。多種感官參與的活動給幼兒創造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留下了更爲深刻的印象。

2、體驗法心理學家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我在活動中就採用了遊戲體驗法,以遊戲貫穿整個活動,讓孩子們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去體驗自己或別人的想象結果。

四、說活動過程:

活動共分三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尋找蘋果、梨、香蕉的影子。幼兒對操作性較強的遊戲活動較感興趣,尋找水果影子的環節爲幼兒提供了直觀生動的操作機會,使幼兒在找一找的過程中將影子形狀與水果形狀一一對應,以外形特徵爲依據區分蘋果、梨、香蕉。

第二個環節:尋找蘋果、梨、香蕉的顏色。小班幼兒在思考問題時缺乏全面性,這一環節讓幼兒在爲蘋果、梨、香蕉尋找顏色的過程中喚醒已有經驗,搭建有效的交流平臺使他們在充分互動中產生認知衝突。

第三個環節:尋找躲在門後的水果。這個遊戲是在幼兒對水果的形狀、顏色有了一定的認知經驗後進行的,具有挑戰性。三扇門中分別出示三種水果的局部,讓幼兒透過推理猜測是什麼水果,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解決問題。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如今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長期處於衆星捧月的地位,加上家長重智輕德的教育傾向,使多數幼兒形成了自我中心,只知獲取、不懂給予的衆人爲我的心理傾向。前不久,一項現代兒童生存狀況調查顯示:90%以上的孩子有惟我獨尊的傾向。

具體表現爲:他們很少幫父母做家務,沒有覺得父母掙錢辛苦,也很少幫助別人。這是我國現行教育的一種悲哀,即在爲孩子付出大量愛的同時卻忽略了最重要的東西讓孩子學會愛、學會如何去愛自己的父母、學會如何去愛親人、學會如何去愛周圍的人、愛大家。結合幼兒園建構式課程大班主題活動《七彩世界》我們設計了這個大班綜合活動《愛意濃濃》。在這節活動中我們是以母愛爲支點,逐步延伸到愛親人、愛周圍的人、愛大家。

二、說目標

新《綱要》指出,活動要以幼兒發展爲本,要關注幼兒的情感、認知、能力、態度。《愛意濃濃》這個活動共設定了三個目標:

目標一:引導幼兒透過觀察、瞭解媽媽的辛苦,激發幼兒熱愛媽媽、家人及周圍人的情感。

目標二:透過活動了解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媽媽及周圍人的關懷,懂得感恩。

目標三: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傾聽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其中目標一、目標二對於幼兒來說,情感是一種內心感受,也是教師難以把握的,所以這也是活動的難點。

目標三的難點是可以逾越的,但也需要教師多方面的啓發和引導,所以這個目標是活動的重點。

三、說準備

爲了引起幼兒的情感共鳴,使活動呈現綜合性、活動性,我們作了如下的準備:幼兒愛聽愛看的多媒體課件,小熊娃娃,爲模擬情景的生日蛋糕,製作愛心禮物的一些手工材料,愛心氣球。

四、說教法、學法

要讓幼兒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

教師注重輕鬆的教――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我們採用了激情教學法、電教演示法、師幼互動法、情景教學法,給幼兒提供了自我感受、自我表現的機會。

幼兒注重自由地學――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我們採用了多通道參與法、操作法、觀察法、體驗法,引導幼兒看一看、說一說、想一想、學一學、做一做,使活動變得豐富,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五、教學過程

爲了完成本活動的教學目標,抓住重點,突破難點,解決關鍵問題,我們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

(一)情景感染

幼兒的學習氛圍是很關鍵的,活動一開始情景就很感人,教師充滿激情,富有感染力地用自己對幼兒的愛感染幼兒,透過摸一摸、抱一抱、親一親、牽一牽等親密動作營造了愛的氛圍,拉近了師幼之間的距離,注重了教育內容的情景化。

(二)說說媽媽的愛

教師聲情並茂地講述故事《猜猜我有多愛你》,運用肢體語言:小熊愛媽媽那麼多―,媽媽愛小熊那麼多――,誰的愛多一些?讓幼兒明白媽媽的愛多於寶寶。緊接着教師啓發式提問:你們的媽媽是怎樣關心、愛護你們的?她爲你做了什麼事?引導幼兒回憶日常生活中的各個片斷和細節,並大膽地、自由地說出來。

(三)體驗媽媽的愛

僅僅憑幼兒回憶媽媽的愛是不夠的,爲了深化情感,教師展示課件《我的媽媽多辛苦》,視聽結合,引導幼兒在《燭光裏的媽媽》這首旋律中觀看媽媽照顧寶寶的圖片:圖片內容有媽媽懷孕、給寶寶餵奶、洗澡、教寶寶學說話、學走路,生病時照顧寶寶等一系列圖片,這麼多貼切的生活場景使幼兒明白媽媽是那麼辛苦,從而引導幼兒關愛媽媽,懂得感恩,並透過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進一步體驗媽媽的愛。

(四)愛意濃濃,表達愛意

幼兒在情景中體驗媽媽的愛以後,一定感觸很深。於是,我們設計了一個情景摸擬活動――爲媽媽過生日,透過唱生日歌――說祝福語――分享蛋糕,讓幼兒把濃濃的愛意盡情地表達出來。接着唱出愛意,跳出愛意,讓幼兒把愛親人、愛朋友、愛大家的愛意配上熟悉的兒歌旋律即興表演出來。正當幼兒充滿濃濃愛意時,教師引導幼兒分享這份愛意,把愛製作成禮物送給大家。幼兒在自由操作活動中帶着一顆感恩的心在動情的《感恩的心》音樂聲中進一步抒發對親人、對朋友、對大家的愛,沉浸在濃濃的愛的氛圍中。

整個活動的安排,遵循了新《綱要》中教育性、互動性、針對性的原則,注重了教育內容的情景化、過程化、活動化、經驗化,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情感發展,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幼兒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情感態度。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6

一、設計意圖:《黃豆寶寶變魔術》是主題活動《營養的食物》中的活動之一,我們都知道豆漿、豆製品營養豐富,是幼兒園經常要吃的食品,但也常常有小朋友不愛吃豆製品。針對這一情況,我設計了小班科學活動:黃豆寶寶變魔術,這是依據新頒佈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選擇了適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學習特點的活動內容,注重教學的趣味性,運用擬人化的口吻,用變魔術的方法,來激發孩子的興趣,教育孩子愛吃豆製品。

二、說活動目標:在制定活動目標時,我根據《綱要》對科學領域的要求,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注重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注意了面向全體、因人施教的原則。

根據設計意圖我制定了以下具體目標:

1.知道黃豆可以製作豆漿、豆腐、豆腐乾等豆製品。

2.透過觀察比較黃豆的外形特徵,提高感知事物的能力。

3.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活動的重點:透過觀察比較黃豆及豆製品的外形特徵,提高感知事物的能力。

整個活動的設計都是以這個重點爲主的,主要是透過“瞭解黃豆的外形特徵”、“比較乾溼黃豆的不同”、“瞭解黃豆能做各種豆製品”這幾個環節完成。

三、活動準備:活動準備是爲了完成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透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所以我既進行了物質準備並又考慮到幼兒的知識經驗準備。

(一)物質準備:主要有幹黃豆、溼黃豆、豆漿機、豆漿、豆製品錄象、滷汁豆腐乾等等。

(二)知識經驗準備:事先請家長帶孩子參觀菜場。

四、說活動過程情境匯入-觀察比較-知識深入-活動延伸關於引出活動,我考慮了很多。在以往的活動開始部分,大多采用遊戲、角色對白,引出活動,爲了更好地領會《綱要》,將各大領域內容相互滲透、有機結合。在本次活動中教師有意的創設情境(將黃豆倒在地上,)讓幼兒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將科學教育和品德教育相結合,自然的引出課題。在旁觀者眼裏看來,這樣設計也許要亂一些,但我覺得對幼兒收穫更大,對我來說這也是一種嘗試。

1、基本部分是:

(1)透過觀察,初步瞭解黃豆的外形特徵

(2)透過進一步觀察比較幹、溼不同的黃豆的外形特徵,發展幼兒感知事物的能力。

(3)觀看豆漿的製作過程,知道黃豆可以做成豆漿。

(4)透過看錄象,瞭解黃豆還能做成其他的豆製品。

2、結束部分:聽優美的音樂,幼兒吃豆漿、豆腐乾、滷汁豆腐乾。請小朋友一起品嚐用黃豆寶寶做出來的東西。並教育幼兒它們不光味道好,而且還很有營養,是我們的好朋友。

3、活動延伸:去自然角觀察黃豆寶寶的又一個魔術(黃豆發芽)。

整個活動由淺至深,從易到難。

五、設計亮點:

1、重視幼兒科學活動的操作過程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幼兒是透過與環境中的人和事相互作用獲得知識,形成概念的。幼兒只有透過探索、操作實踐,才能獲得豐富的科學知識和經驗。由於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幼兒探索科學的操作過程,而急於把答案告訴幼兒,使活動過程流於形式,沒有起到真正的效果。在操作過程中,幼兒獲得了探索成功的喜悅,從而進一步激發幼兒的科學探索興趣,科學活動不侷限於知識的傳授,對於幼兒來說,操作過程遠比獲得知識更重要。因此,重視幼兒的科學活動的操作過程尤爲重要。如在本次活動中,我爲幼兒提供了操作活動的材料:幹、溼黃豆,首先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給他們充分的探索時間,並讓自己去看、自己去探索,同時爲幼兒創設安全、和諧的心理環境,解答幼兒的疑問,爲他們的好奇好問的探索加以鼓勵和支援,幼兒得到了老師的尊重和支援,就會態度積極主動去嘗試,探索。和諧寬鬆的氣憤能活躍幼兒的思維,有效地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2、重視幼兒探索活動的評價評價活動的好壞直接影響幼兒以後探索活動的興趣,對那些認真參與探索活動的幼兒要給予表揚,對每個能很好參與活動的幼兒要予以鼓勵,提出建議,鼓勵膽小的幼兒要樂於參與活動,使幼兒真正感受到探索科學活動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恰當的評價活動能增強幼兒的自信心,激發幼兒再探索的願望。

3、教法的科學化、多樣化我根據活動的內容,幼兒的年齡特點,在面向全體幼兒的同時,注重了幼兒的個別差異,促進不同水平幼兒的發展。透過觀察法、比較法、操作法、遊戲法、引導發現法,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使幼兒能主動進行學習。

總之,在整個活動中,我追求一種“寬鬆、自然、科學、愉快”的活動氛圍,讓孩子在合作中成長,在分享中體驗快樂,在成長中擁有自信。這是我在進行科學教育活動的忠旨。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7

說教材:

《我愛漱口》選自小班下學期,設計思路:小班幼兒年齡小,在生活自理能力和衛生習慣方面比較欠缺,缺乏自我服務的意識,而小班第二學期的培養目標主要是培養其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的養成,然後針對我們班幼兒在近階段的出現的飯後、點心後不會主動擦臉、漱口等現象,並根據我園近階段的要求,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本次活動利用品嚐食物的方式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並利用歌曲的的形式幫助幼兒瞭解正確的漱口方法。

說活動目標:

願意漱口,學習正確的漱口方法。

2、知道漱口可以保護牙齒,養成飯後漱口的好習慣活動重點:知道漱口的重要性分析:小班幼兒理解能力有限,還不能很好的理解漱口的重要性,只是覺得好玩,因此在本節課中,可以使幼兒瞭解到漱口的重要性。

活動難點:掌握正確的漱口方法,養成飯後漱口的習慣。

分析:小班幼兒動作學習帶有很大的模仿性,有一首歌來表現比較好。

說教學具的準備:

爲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

說活動過程:

環節一:出示芝麻糕,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環節二:用提問的方式引出活動內容,透過遊戲化教學形式爲幼兒營造寬鬆自由的學習情景,化解了學習的難點。像“吃芝麻糖、漱口”的環節,就源於孩子們經歷過的、熟悉的事情,是在孩子自身生活體驗上的一種學習和反思。“用鏡子觀察自己和別的小朋友的牙齒”環節,是讓幼兒進行自主體驗和自主探究;然後教師小結,牙齒裏有髒東西,該怎麼辦?

環節三:用“掛圖的引出”引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的興趣,讓幼兒自己發現問題,自由討論解決,也使小班幼兒的學習更有趣。

環節四:學習漱口,利用掛圖和歌曲,運用示範法和跟唱法,學習漱口的方法。最後表演歌曲《漱口》,這個環節是根據活動內容而設計的,它既可以讓活動的情節發展得比較完整,又可以滿足幼兒的表演慾望,並能讓幼兒在表演中充分地抒發他們的快樂情感,最終達到實現活動目標的目的。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歷年的薰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謝謝!

1、願意漱口,學習正確的漱口方法。

2、知道漱口可以保護牙齒,養成飯後漱口的好習慣活動準備:

一盒芝麻餅、掛圖、紗布、小毛巾人手一份:小鏡子、小杯子、漱口水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1、猜一猜:禮盒裏可能是什麼?

2、嘗一嘗:芝麻糕好吃嗎?是什麼味道呀?

二、發現問題

1、提問:芝麻糕都吃完了嗎?嘴巴里還有嗎?肯定嗎?

2、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做個小遊戲。(出示塑料盒子)3、讓我們來漱漱口,漱口的時候要輕輕的不要吐到外面去,漱口時發現了什麼?哪來的?

小結:原來吃完東西,看起來都好像嚥下去了,其實還有一些小小的、碎碎的東西粘在我們的牙齒上,留在我們的牙縫裏,時間長了,會怎麼樣?

三、解決問題

1、出示掛圖一。提問:你們有蛀牙嗎?看看這個小朋友怎麼了?(哎呦呦,我的牙好疼。)提問:爲什麼會牙疼?

2、出示掛圖二。請他把嘴張開,看看他的牙到底怎麼了?

師小結:蛀蟲在我們的牙齒上咬出一個一個黑黑的小洞洞,這樣我們的牙齒就生病了,小朋友就會覺得牙齒很疼很疼。所以,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牙齒。

四、學習漱口

1、出示掛圖三。提問:他是誰?笑得漂亮嗎?他的牙齒怎麼樣?

2、請你們猜猜他用什麼好辦法把牙齒變白的?聽聽他是怎麼說的?

3、除了刷牙,還有什麼保護牙齒的好辦法?(個別回答)

4、你們有誰會漱口嗎?個別幼兒示範,教師邊講解。

5、出示漱口順序圖,配合兒歌模仿動作:我們一起跟着小哥哥學漱口。

兒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閉上嘴,擡起頭、咕嚕咕嚕吐出水。

6、幼兒實踐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提示:用小哥哥的方法漱漱口,然後用小鏡子照照,看看牙齒變乾淨了嗎?

7、跟音樂一起學習歌曲《漱口》。

8、歡快的歌聲結束。

師總結:今天寶寶學會了漱口幫助我們保護牙齒,你們知道還有哪些辦法也能保護我們的牙齒,使牙齒變白變健康?對呀,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睡覺前不吃甜食、不咬硬的東西都能使我們的牙齒白白的、亮亮的,吃東西來香香的,這樣我們的身體就會長得棒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