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初中歷史說課稿範文錦集八篇

學問君 人氣:3.05W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歷史說課稿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中歷史說課稿範文錦集八篇

初中歷史說課稿 篇1

一、背景說明:

“岳飛抗金“是舊教材七年級第二學期第十五章 第一節《南宋與金的對峙》中的一個子目。在最初的教學設計中我把引導學生感受岳飛盡忠報國的愛國情感和評價岳飛作爲了重點,爲了突出這個重點,我對本目進行了如下的設計:首先強調指出南宋最著名的抗金英雄是岳飛,學生介紹岳飛生平,學生閱讀課文,總結歸納岳飛的抗金事蹟,如“郾城大捷”、“精忠報國”、“十二道金牌”、“莫須有”等,結合岳飛的抗金事蹟,關注岳飛的命運,組織學生分析宋高宗殺害岳飛的原因,以及導致岳飛悲劇命運的深刻歷史原因,最後引導學生用唯物史觀正確評價岳飛。

在七(2)班授課的過程中,我發現學生對岳飛的興趣非常濃厚,完全超過了我在其他班級中所遇到的情況。我剛提到岳飛的名字,馬上就有同學說,他死的太窩囊了,真不值!看到學生的情緒如此激動,我忽然想到岳飛作爲愛國主義精神的象徵,對於初中學生的教育意義由此切入,不是一個很好的視角嗎?於是我立刻佈置了一個題目:岳飛爲什麼會死?我打破了教材的順序,對教材內容重新進行了整合。我首先把岳飛命運的終結方式呈現給大家——以“莫須有”的罪名被宋高宗和秦檜加害,並指出岳飛是著名的抗金英雄,他的抗金事蹟世代傳頌,直到今天,提到岳飛這個名字總會讓中華兒女心中的愛國激情盪漾。其次,我又以該題目作爲線索,充分利用課文,挖掘教學資源,設計了一系列層層推進的問題,透過學生對問題的分調動學生積極思維,

二、過程描寫(“岳飛抗金”片斷):

1、我首先要求學生從課文中找到形容岳家軍的語言,利用這些語言分析岳飛的抗金表現。“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撼山易,撼岳家軍難”說明岳飛領導有方,軍隊紀律嚴明,戰鬥力強,成爲抗金斗爭的主力軍。

2、其次,引導學生根據教材中嶽飛講過的兩句話,分析岳飛心理的變化,教師提出層層遞進的問題,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內容,透過分析、討論解決問題,體驗岳飛的盡忠報國的愛國情感。學生們很容易便從教材中找到了這兩句話:“大家努力殺敵,等到收復失地後,再與各位痛飲慶祝勝利!”;“十年之功,廢於一旦”。問題:功指什麼功?表現在哪些方面?引導學生歸納岳飛抗金的主要事蹟,經過幾年的艱苦奮戰,不僅使南宋的同志得以穩定,還重創進軍主力,奪回許多失地。爲什麼岳飛認爲“十年之功“會“廢於一旦”?請學生講述十二道金牌的史實,引導學生分析,十二道金牌的含義,並思考:“宋高宗爲什麼連發十二道金牌,目的何在?岳飛有沒有退兵,爲什麼會退兵,爲什麼在收到十二道金牌後岳飛才退兵?爲了幫助學生思考,便於解決這個問題,我請學生做了一次假設:“假設你是此時的岳飛,你該怎麼辦?”有的學生非常乾脆,說我就不退兵,看他們能怎麼樣?反正我手中有兵權。他的話一出,立刻得到了一部分男同學的支援,可也引起了一些同學的反對。反對方說岳飛根本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他是個忠臣。經過幾輪的舌槍脣戰,反對方的支援者越來越多。激烈的爭辯使學生認識到這是宋高宗和秦檜的陰謀,此時的岳飛已經因爲戰功顯赫而遭到同僚的嫉妒,同時也成爲宋高宗和秦檜他們謀求偏安的障礙。而一方面他痛恨宋高宗和秦檜的陰謀使得痛失抗金的大好形勢,使得多年抗金的成果毀於一旦,前功盡棄;另一方面身爲南宋的官員和一名忠君的愛國將領,又不得不聽從皇帝的命令。岳飛在內心十分矛盾和痛苦的情況之下,不得不退兵。他的退兵,是無奈的退兵,是不得已而爲之的退兵。

3、再次,組織學生對“岳飛爲什麼會死,你怎麼看待岳飛和岳飛的死?”的問題進行討論?問題一提出,教室便象炸了鍋一樣,因岳飛遇害而情緒低沉的學生再次七嘴八舌的發表個人的看法,有的說宋高宗和秦檜太無恥,有的說岳飛的死太不值。大家對岳飛的遇害非常不滿,既對宋高宗和秦檜的卑劣行徑表示不恥,又爲岳飛以“莫須有“的罪名而扼腕嘆息。我在這時及時介入,指出每一位歷史人物的行爲都發生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和特定的歷史環境之中,具有歷史侷限性。在對岳飛進行評價時,一定要放在當時大的歷史背景之中去理解,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超越歷史,超越當時的社會現實。岳飛抗金雖然代表了當時反抗女真貴族暴政的南北人民的利益,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宋高宗和秦檜只求求和偏安,岳飛已經成爲他們求和道路上的強大阻力。

4、最後,師生齊讀岳飛的《滿江紅》,再次體會岳飛盡忠報國的愛國情感。

三、說課反思: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岳飛是一面愛國主義的象徵,爲世代景仰;在中國人民的心目中,岳飛又是一座精忠報國的豐碑,被四海傳頌。塵封的往事雖然如過眼雲煙般逝去,但岳飛盡忠報國的愛國精神卻鼓舞和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這段歷史深深吸引了七年級的學生,他們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既對岳飛英勇的抗金事蹟而透露出敬重、崇拜的心理,同時更爲他的報國之志無法實現,最後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的命運而扼腕嘆息。經過重新設計和改動,從總體效果上看“岳飛抗金”的教學活動,應該是很不錯的。在相對有限的時間裏,我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了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學生大膽發言,激烈爭辯,使得岳飛的形象越來越清晰,透過對岳飛命運的關注,深切地感受和體會岳飛的愛國情感,對岳飛這個歷史人物能有比較恰當的評價。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收穫:

1、在授課過程中,能夠從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對教學設計及時進行適當的調整變動,對教材進行重新整合,是一次大膽的嘗試,體現了二期課改的新理念,從教學理念和教學實踐上做到了以學生的發展爲本。

2、以問題情境的創設作爲主導教學內容的線索,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透過層層推進的問題設定,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由於岳飛抗金阻止了金兵南下,有利於南方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的安定,受到人民的崇敬;而宋高宗和秦檜卻殘害忠良,謀己私利,不顧國家和人民的安危,岳飛的命運是時代的悲劇。尤其是“假設你是此時的岳飛,你該怎麼辦?”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帶到了頂點,學生積極發言,大膽設想,課堂上出現了第一個爭論的高潮。

3、透過組織學生討論:“岳飛爲什麼會死,你怎麼看待岳飛和岳飛的死?”將教學活動推向了第二個高潮。學生的情緒透過討論再次得到了釋放,毫不掩飾對南宋政府統治者的鄙夷和對抗金英雄、盡忠報國的岳飛由衷的讚賞,以及對岳飛悲劇命運的惋惜,此時,教師及時介入學生的討論,引導學生用唯物史觀分析歷史事件和評價歷史人物。

4、最後以師生齊讀岳飛的《滿江紅》的方式,再次感受作者對抗金大好局面及抗金形勢未來發展的樂觀展望,體驗岳飛準備收復失地的壯志豪情。學生們在聲情激越,氣勢磅礴的韻律美中感受岳飛掃蕩敵寇、還我河山的堅定意志和必勝信念,學生的情感因岳飛的愛國感情而昇華、激盪,在朗朗的頌讀聲中愛國的主題在學生的心中,慢慢浸潤,徐徐昇華。

初中歷史說課稿 篇2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大一統的漢朝》,它選自人教版歷史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統一國家的建立》的第三課時。

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三大板塊進行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課作爲本單元的第三課時,是由秦王朝的學習轉到漢朝的學習的過渡課,屬於概括性的篇章,向學生們梳理了漢朝興衰的基本脈絡。西漢的漢武帝時期,不僅是西漢強盛的一個頂點,也是中國封建時期的第一個鼎盛局面。它對於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課的內容在中國古代史的學習過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課標要求:

內容標準:列舉漢武帝大一統的主要史實,評價漢武帝。

活動建議:組織討論,比較秦始皇和漢武帝的歷史作用。

那麼根據教材內容和課標要求,我的教學三維目標制定爲如下內容:

(二)教學目標

1. 瞭解兩漢興衰的基本脈絡;掌握“文景之治”並列舉漢武帝大一統的基本史實。

2. 學會一分爲二地全面評價歷史人物;

3.透過談話法實現師生互動;藉助表格歸納法記憶基本史實;利用歷史短劇將學習難點簡單化。

4. 體會統一、安定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們維護統一的歷史使命感。

而要完成這些目標,則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漢武帝的大一統

確立依據:首先,這個重點的設定符合課標要求;其次,本課主要是從政治角度講述兩漢興衰的基本脈絡,時間跨度較大,涉及的史實較多。所以我根據教材內容,本課的教學重點的範圍縮小在西漢的興盛,而漢武帝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則成就了這一興盛,所以,將漢武帝的大一統作爲教學重點是比較恰當的。

2、難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確立依據:“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漢武帝在思想上加強中央集權,促成大一統的重要措施。而思想方面對於學生們來說是比較難以理解的,加上教材上對這一內容的闡述較爲簡單,不利於學生們形成全面清晰的認識,因而這一內容是學生們學習的難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至於如何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我會在後面的說教學過程中具體說明。

二、說教法、學法

(一)學情分析

授課對象:初一學生們

優勢:本課的授課對象是初一第一學期的學生們,這一年齡段的學生們思維較活躍,具有較強的表現欲,會比較積極地與老師進行互動學習。

不足:剛剛接觸歷史不久,還沒有積累一定的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所以需要老師進行正確的引導。

根據學生們的學情,我運用了下列的教法、學法

(二)教法和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談話法和講解法,對於重點內容將採用表格歸納法、由學生們表演歷史短劇的方式,加上多媒體的輔助,着重培養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和歷史思維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1課時)

(一)匯入新課 (3分鐘)

因爲學生們是第一次接觸“大一統”這個名詞,所以我會在進入新課的學習之前向學生們解釋清楚“大一統”這個名詞的概念,讓學生們對本課內容有一個大致的瞭解,明確學習方向。然後我會用語言過渡到新課的學習:那麼,漢朝是如何實現大一統的呢?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本課尋找答案。

這樣的匯入簡單直接,可以讓學生們在最短的時間內集中注意力,並且帶着疑問有目的地展開新課的學習。

(二)講授新課(34分鐘)

1.文景之治(10分鐘)

這一子目的內容比較簡單,首先我會讓學生們閱讀教材,歸納文景之治的背景,即西漢初的社會環境。然後利用這樣一個表格,與學生們一同完成對第一子目的學習。這個表格是秦王朝和漢初文景時期統治政策的對比。我將引導學生們回憶前面所學內容並利用本課教材內容完成這一表格。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們複習鞏固前兩課的內容,還可以在對比中加深對文景之治的認識。另外,表格內容條理清晰,有助於學生們記憶。

在完成這個表格歸納了文景之治的主要內容後,我會讓學生們試着用一句話定義“文景之治”,讓學生們提高歸納概括能力的同時對“文景之治”形成明確的概念。

接着我會用這樣一句話過渡到第二子目的學習:漢初文景時期休養生息帶來的經濟繁榮,爲西漢進入強盛時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也爲漢武帝得以實現大一統提供了客觀條件。

2.漢武帝的大一統(17分鐘)

這一子目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首先我會讓學生們閱讀小字部分,回答這一個問題:漢武帝完成大一統的主觀因素是什麼?——漢武帝年輕有爲,善於用人。

然後讓學生們進行小組討論,在3分鐘分別討論總結出漢武帝在政治思想兩大方面所採取的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至於經濟方面的措施,將在後面一課獨立單獨學習,這一點我會向學生們說明。在小組討論總結出答案後,我會給出我的答案。然後對學生們較難理解的推恩令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進行進一步講解。

這樣做的好處在於,老師在學生們小組討論後給出答案,可以讓學生們在已經思考總結過的前提下發現自己認識的不足之處,加深理解。老師也可以根據學生們討論得出的答案有針對性地進行糾正點撥。

那麼,對於推恩令的講解我將用這樣一幅圖表,直觀清晰,方便學生們理解認識。

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一內容,我會讓學生們表演課前準備好的歷史短劇,即由四個學生們分別扮演漢武帝,法家、道家和儒家的代表人物,分別說明自己的主張,由漢武帝選擇採用,扮演漢武帝的學生們要說明爲什麼這麼選擇。

然後我會進行小結: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立太學,大力推行儒家教育,是儒家思想成爲法定的封建正統思想,實現了思想上的大一統。

利用歷史短劇不僅可以重新集中學生們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將教學難點簡單化,加上教師的進一步總結,讓學生們較輕鬆地進行理解學習。

最後,我依舊會用語言過渡到第三子目的學習:漢武帝的大一統,使西漢進入了鼎盛時期。但是,百餘年後,西漢逐漸走向了衰亡。重新建立的漢朝,定都在洛陽,歷史上稱爲東漢。

3. 東漢的統治(7分鐘)

這一子目內容在教材中可以作爲自主學習部分,所以我會將其進行簡單處理。學生們在閱讀全文後,讓一名學生們試着對“光武中興”進行簡單定義,還有一名學生們簡單向大家講述東漢的滅亡。這種方式有助於培養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三)鞏固總結 3分鐘

做好課堂總結有助於學生們理清本課的歷史發展線索,也有助於老師重新強調重點和難點。這裏我將結合板書引導學生們整理本節課的基本線索。

(四)課後作業

寫一寫:

俗話說,功過自有後人評,秦始皇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漢武帝在位時,採取一系列措施,形成了中國封建時代的第一個鼎盛局面,但是秦二世而亡,而漢朝經歷了百餘年後才走向衰亡,你怎樣看待這兩位皇帝?

這一環節的設定是爲了對應課標要求“組織討論,比較秦始皇和漢武帝的歷史作用”,因爲課時的限制,我將其靈活處理,作爲學生們課後自主學習,可以培養學生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初中歷史說課稿 篇3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戰國時期的社會大變革》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教學內容。教材突出地講了“鐵農具、牛耕的推廣”與“商鞅變法”兩個史實,該課是本單元的重要內容,也是本冊教材的重要內容。是學生了解古代中國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重要題材,也是學生借古看今,深切認識改革開放是振興中華民族的重要戰略的好的學習材料。

2、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學生剛剛接觸歷史,知識層次,理解能力都不強。前面已經學習了“春秋戰國的紛爭”,學生對春秋戰國的社會形勢有了初步的瞭解和認識,知道周王室的衰微,諸侯爲爭奪人口,土地和對別國的支配權不斷地進行兼併戰爭,與此同時,紛紛進行改革,發展經濟,強化軍事,形成了社會大變革的趨勢。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透過對春秋和戰國時期鐵農具和牛耕得到推廣這一歷史現象的分析研究,培養學生收集處理歷史資訊的能力及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

透過對商鞅變法原因及後果的分析、培養學生運用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動力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透過討論商鞅變法對我們今天有何啓示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透過對鐵農具和牛耕產生髮展情況的討論研究過程,以及對商鞅變法的瞭解,研究過程,幫助學生感知人類生產進步與社會變革的艱辛歷程和偉大成就,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價值觀,初步掌握、歸納、比較、置疑等基本的學習方法入具有初步判斷、推理能力;養成自主探究的個性與習慣,逐步掌握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方式。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取向;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樹立科學的唯物史觀、世界觀,樹立凡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改革必定勝利的堅定信念,將來積極支援和投身到社會主義改革事業中去。

重點、難點:

本課有兩個重點:一是鐵農具、牛耕的推廣及意義;二是商鞅變法。

本課的難點是“生產力的進步推動社會大變革”,即鐵農具與牛耕的推廣與各國變法之間的關係。

教法與學法:

可採用“問題討論式教學法”或“學生自主探究式教學法”。因爲本課內容難度較大,爲啓發學生思考,可將所有教學內容均以提問置疑方式切入,然後透過師生共同討論,逐一解決突破重點、難點。

教學過程:

一、關於“鐵農具、牛耕的使用及推廣”這一目的可以分爲“鐵農具”和“牛耕”兩個部分來討論。

1、“鐵農具”可設定這樣一些問題

①中國境內大約在什麼時候開始製造和使用鐵器?其依據是什麼?(學生閱讀課文後思考回答)

②想一想:圖中的各種農具都有些什麼用途?它們與今天的鐵農具有何不一樣?原因是什麼?(多媒體演示《戰國鐵農具文物圖》,然後組織討論)。

③《戰國鐵器主要出土地點分佈圖》給我們提供了一些什麼資訊?說明了什麼問題?多媒體演示教材《分佈圖》,然後提問,組織學生歸納——鐵器分佈非常廣泛,說明鐵農具不僅開始使用,而且得到推廣。

2、“牛耕的使用推廣”可設定這樣一些問題:

①牛耕發明以前,人們是怎樣耕田的?②牛耕大概是在什麼時候出現的呢?③鐵農具和牛耕的出現有着什麼樣的關係?(組織學生閱讀課文,並展開想象,進行討論,然後回答。)

3、“鐵農具和牛耕推廣的意義”這一小目下可設定問題:

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有何重大意義?(組織學生拓深、拓寬教材內容來回答,教師作必要的分析補充)

二、關於“商鞅變法”可設定以下四個問題展開教學

1、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爲什麼要相信變法?(組織學生閱讀課文,進行討論)

2、你知道“商鞅舌戰”和“徙木立信”的故事嗎?請講給同學們聽聽。(對商鞅變法主要的經過補充一些故事,這樣能增強課堂的生動性和趣味性)

3、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有哪些?其中哪條措施最重要 ?爲什麼?

4、商鞅變法的歷史作用是什麼?(用多媒體的交互功能將內容與作用結合起來,由學生自由討論,自由發揮,教師隨機演示)

內 容 作 用

承認土地私有,准許自由買賣 廢除了舊制度 增強了國力

獎勵耕戰 促進了農業生產發展

建立縣制 增強了秦軍戰鬥力

總結:

1、使秦國成爲戰國後期最富強的諸侯國;

2、爲以後兼併六國、統一中國打下了堅實基礎。

三、拓展延伸

1、設定材料問答題:

(多媒體)有一次,前總理朱鎔基在北京觀看話劇《商鞅》。當該劇最後演到商鞅因變法被舊貴族們處以極刑車裂而死時,朱總理潸然淚下,感慨地說道:“改革總是要付出代價的!”

①設問:舊貴族爲何這樣仇視商鞅?商鞅遇害後,他的變法事業失敗了沒有?爲什麼?朱總理的話表達了他一個怎樣的信念?

②問答題:

爲什麼“商鞅雖死,而秦法未敗”?它給予我們怎樣的啓示?

初中歷史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1、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及結構:本課主要向我們介紹了在夏商西周時期,最高統治者維護自己和本階級統治的手段以及當時的社會階級狀況,是學生了解夏商西周時期社會與國家概貌的極其重要的一課, 對以後歷史知識的學習與理解也有很大幫助。

本課內容共分爲三個子目:“西周的分封制”、“貴族、平民與奴隸”、“軍隊、刑法與禮儀教化”。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這三目的不同側重點和內在聯繫,纔能有助於學生了解夏商西周的社會與國家的概貌,並能對西周的社會網絡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

2、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能力:

透過學習“西周的分封制”,能夠說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內容,大致瞭解周王是如何透過分封制加強自己的統治。

透過對本課的學習,瞭解夏商西周統治階級是以透過軍隊、刑法的暴力鎮壓與思想上的禮儀教化等雙重手法來統治人民的。

透過“西周分封形勢圖”,增強一定的識圖能力,並能注意古今地名的對照。

②過程與方法:

透過模擬西周分封情景,增強學生合理的歷史想像能力;

透過參與設計“西周社會網絡示意圖”的教學活動,學習採用多種方式表達觀點的方法,增強表達能力;

透過識讀“西周分封形勢”圖,增強識圖能力和根據圖表捕獲資訊、分析問題的能力。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透過對“分封制”、“禮儀教化”等內容的學習,瞭解到它們的實行既有利於奴隸主階級的統治,又是中國古代“尊祖敬宗的孝親觀念”這一優良傳統形成的淵源。

3、教學重點和難點:

①本課的重點是說出分封制的主要內容。爲什麼它是本課的重點呢?這是因爲它是本課的主幹,牽涉到整課知識的教學,對以後的歷史知識的學習也有很大的關聯,所以它是本課的重點。

②本課的難點有三個:理解分封制的內容和作用;認識禮儀教化對於維護奴隸制統治秩序的重要意義;以及在學習的基礎上設計出西周的社會網絡圖。爲什麼它們是本課難點呢?這是因爲分封制及禮儀教化對初中學生來講是一個比較枯燥、抽象的概念,較難理解;而設計西周社會網絡圖涉及到學生動手能力、表達能力的培養,也是較困難的一個教學環節,因此這三者都是本課的難點。

二、說教法

1、本課採用的教學方法有:講述法、談話法、閱讀指導法、情景設定法、圖表法等五種方法。

爲什麼要採用這五種教學方法呢?這是因爲七年級學生大都是14、15歲的年齡,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但興趣點也較容易轉移,對感性直觀的知識較易接受;對理性的知識就不易理解。再加上本課概念性的知識偏多,內容較爲枯燥和抽象,因此,針對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使用這幾種教學方法,既能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探究、自主性學習能力,完成各項教學目標;又能使整堂始終保持輕鬆活躍的學習氣氛,在教學上做到鬆緊有度、順暢自然。

2、本課採用的教具有:地圖冊、插圖、多媒體輔助教學。

地圖冊是採用北師大版歷史地圖冊七年級(上)的《西周分封形勢》圖。

插圖是課文中插圖:《大盂銅鼎》、《商朝墓葬中的無頭骨架》、商朝文字;圖表是《西周分封示意圖》(2幅)、《西周社會網絡圖》(2幅)。

練習題、史料引文及插圖、圖表、地圖均用多媒體投影儀播放。

採用這些教具輔助教學,可以節省時間,加大課堂容量,有利於提高教學效果。

三、說學法

依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掌握多種學習方法,使學生的各項能力都能得到鍛鍊和提高。如透過啓發引導,使學生學會如何深入觀察和思考問題;透過識讀《西周分封形勢圖》及有關插圖,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識圖方法,以及如何有效提取資訊;透過設計《西周社會網絡示意圖》,使學生學會用多種方式表達觀點,以及如何對已學知識進行分析歸納;透過“模擬西周分封時的情景”的歷史劇表演,使學生學會如何運用合理的歷史想像力,以及如何與他人合作;透過對課文有關內容的閱讀指導,使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透過做課堂練習,學會如何運用所學的歷史知識,提高實踐能力。

四、說教學程序

新課匯入(擬用3分鐘):

首先,採用談話法複習上一課知識,瞭解夏商西周奴隸制國家的建立和更迭的情況。

然後提問:“國家產生之後,面臨着一個嚴峻的現實,那就是如何管理廣大地區,統治人民,鞏固政權。你知道夏商西周是怎樣解決這些問題嗎?”由此匯入新課。寫出小目標題。

一、西周的分封制

1、實行分封制的原因:爲了鞏固對周邊的統治 (本目擬用4分鐘)

首先指導學生閱讀小字部分,讓學生了解夏商是透過本部族對周邊部族建立臣屬關係,號令天下。

然後問:“西周又是透過什麼手段號令天下呢?”學生答:“分封制”,教師又問:“西周爲什麼要實行分封制呢?”學生開始閱讀課本有關內容,從中提取有用資訊。這樣上課一開始就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培養學生自主性探究學習能力。

接着,又提問:“分封制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從而過渡到下一目的教學。

2、分封制的主要內容(本目擬用13分鐘)

分封制的主要內容是本堂課的重點,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要能夠知道和說出,因此一定要讓學生說出來。

對於內容的第一部分,即“周王對諸侯授民授土”這一點,學生容易說出,而學生要說出“受封者的義務”這一點就比較困難了。這時,就要指導學生注意課文上“分封制規定了”這幾個字,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指導,同時也可就此觀察學生的反應能力,以利於對學生做出比較客觀準確的評價。

指導學生閱讀小字部分,然後觀賞學生歷史短劇表演,從中感悟歷史。

學生劇表演:採用“學生模擬表演西周分封時的情景”的教學方式來幫助學生了解和說出“西周分封制”的內容。課前,先找六位同學進行演出培訓。這六位同學分別扮演周王、嫡長子、周王的兒子、侄子(代表同姓)、功臣以及夏、商等前代貴族的後裔。要向這六位同學交代演出的內容,如周王如何授民授土,受封者如何接受分封並對周王表示效忠。臺詞包括爲什麼要對受封者進行分封,分封給他們的東西(土、民、禮器等)以及周王對他們的希望(如治理好封地、效忠王室、保衛周王,還要朝覲、納貢、服役等);受封者的臺詞包括對周王的感激以及對周王表示忠心。演出時,社、白茅等都要用一些物品表現出來;裝束上可簡單一些,只需別上一塊號牌表明身份即可。演出前,教師將要學生思考的問題展示出來:“周王對哪些人進行分封?”,“分封制的內容有哪些?”讓學生邊看演出邊思考,演出後讓學生回答這兩個問題。然後教師繼續提問:“周王分封的主要是自己的子弟和同姓,爲什麼還要分封功臣和夏商等前代貴族的後裔?”(答:可以團結很多部族,對穩定全國起到重要作用。)

指導學生看地圖冊中的《西周分封形勢圖》(用多媒體播出),結合地圖向學生介紹周初的主要封國,並提醒學生注意這些封國主要集中在哪條河流附近,最北、最南、最東的封國各是哪個?同時提醒學生注意古今地名的對照,從而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

接着,教師繼續提問:“諸侯以及諸侯以下,又是如何在自己封地內進行統治呢?”透過這一問題的解答,讓學生對分封制有較全面的認識,爲下面的教學打下伏筆。然後展示教師設計的《西周分封示意圖》,進一步揭示其內在關係,以便說明周王透過分封制還建立了嚴格的等級從屬關係。如圖(用多媒體播出)。

初中歷史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從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的大變革時期。本課上承《第6課春秋戰國的紛爭》,下啓《第8-9課 中華文化的勃興》和《第10課 秦王掃六合》,是理解封建制度確立和起步的重要一課。教材已經在第6課介紹了春秋戰國時期在政治、軍事等方面的變動,但是,經濟是基礎,只有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的變革纔是最根本的變革,也纔會導致春秋戰國時期中華文化出現生機勃勃的繽紛局面,也爲秦國最後統一六國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教材首先簡要介紹了社會性質發生變化的根本原因——生產力的發展(包括鐵器、牛耕的推廣和水利工程的修築);生產力的發展使大量荒地被開墾爲私田,私田主人改變了剝削方式,封建剝削方式出現;新興地主階級產生,他們爲爭取政治、經濟利益,先後在各國掀起變法運動,特別是以商鞅變法爲代表的變法運動使各國封建制度得到確立。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瞭解春秋戰國時期鐵器和牛耕的廣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況,掌握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和歷史作用。

透過分析戰國時期農業迅速發展的原因,培養學生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初步運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理論解釋歷史現象的能力。透過故事講解、分析比較和小組討論,讓學生掌握商鞅變法的背景、內容和意義,使學生認識到變法是新興地主階級爲鞏固自身利益而進行的政治改革,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評價變革及歷史人物的能力。

(2) 過程與方法:

課前佈置學生蒐集和整理相關歷史圖片、視頻,或者指導學生製作簡單的flash動畫、課件的展示,使學生直觀感受到鐵器、牛耕的推廣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築對農業發展的重要性(特別是鐵器的廣泛應用的意義);透過"立木爲信"、"舌戰羣臣"等角色扮演,和"商鞅變法使秦國強大,()最後自己卻被秦國以‘謀反罪’車裂而死,他爲變法獻身值不值?"進行課堂辯論等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透過資料的查找、篩選、歸類和分析、討論、比較等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及合作學習的精神。

(3)情感態度價值觀:

生產工具的改進、農業技術和農業科學的領先地位、聞名世界的都江堰,說明我國古代經濟、技術都處於世界先進行列,也說明我國勞動人民有着高度智慧,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感,從而也加深對當前我國改革開放事業推動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生活方面的認識。

透過對都江堰防洪灌溉工程的學習,倡導科學利用自然資源的觀念。強調只要利用得當,就可以化害爲利,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節約用水、科學用水等環保意識。

透過學習商鞅變法,激勵學生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勇於實踐,並理解改革是需要勇氣和毅力的,並不都是一帆風順的。

3.教學重點與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和歷史作用。各國的變法運動,是春秋戰國以來,封建制代替奴隸制的社會變革的最集中反映。變法運動最大的歷史作用,在於促進了我國封建社會的形成。其中,秦國的商鞅變法效果最顯著,爲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本課的難點是我國封建社會的形成。一個新的社會制度的產生,是一個複雜的演變過程,它是社會本質的變化。初中學生對這樣的歷史轉變感到很抽象,理解有些困難。教材只交待了地主階級的統治代替了奴隸主貴族的'統治,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成爲社會的主要矛盾,封建社會形成了。

二、學生情況分析:

1.有利因素:

本課面對的是七年級學生。這個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樂於表現、求知慾望強烈,對事物充滿了好奇,有主動學習的願望。這樣便於老師從學生的年齡特徵及知識結構出發,透過較多圖片、小故事、小常識等資料入手,抽絲撥繭,逐層深入,使學生在學習和探究過程中有所收穫。而且,廈門市區的中學生普遍能夠熟練使用網絡來蒐集和整理資料,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這樣便於老師提前佈置課前預習。

2.不利因素:

七年級學生經過只有一個月的中學歷史課程學習,還沒有形成比較規範、有效的歷史學習能力和方法。而且知識積累有限,對理性的知識較難領會,但同時又存在着看問題重表象、輕本質等特點。

三、教學設計思想:

在歷史教學中,《歷史課程標準》要求應該"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轉變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拓展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問題的空間;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觀,進而使學生學會辨證地觀察、分析歷史與現實問題,加深對祖國的熱愛和對世界的瞭解,從歷史中吸取智慧,養成現代公民應該具備的人文素養。"學生歷史知識積累較少,要掌握較抽象的歷史概念,就必須運用淺化機制,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教學中,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逐漸培養起他們的學習歷史的興趣。

初中歷史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課上承第18課《三國鼎立》中吳國對南方經濟的開發,下啓南方經濟在兩晉、南北朝時期得到了第一次大規模的開發,爲以後講述南方經濟在南宋時期全面超過北方做好了鋪墊。本課介紹了西晉的短暫統一,少數民族的內遷、淝水之戰以及江南地區的開發,始終圍繞着民族融合與社會發展這一歷史線索,在經歷了長達三百多年的巨大歷史災難的同時,也孕育着新的歷史進步因素。由此可見,本課在上下章節中起到了承上啓下的作用,具有重要地位。

2、教學目標:

依據:A、初中歷史教學大綱有關要求

B、初一學生的身心特點、知識水平

知識與能力:

(1)學生透過學習,瞭解西晉、東晉、前秦、南朝的建立及更替,知道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數民族內遷的史實。以及淝水之戰的時間、背景、經過和影響。

(2)學習瞭解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得到開發,農業、水利、手工業等較快發展的史實。

(3)知道淝水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戰役,人心的向背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

(4)透過探究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瞭解到自東漢末年以來由於內亂不已,戰火遍野,北方人口大量逃亡,形成了人口流動,其人數之多、規模之大、時間之長,是我歷史上罕見的,它促進了民族融合,使我國人口布局日趨合理,也開始改變了北方黃河流域爲重心的經濟格局,從而促進了中國古代社會的發展進程,爲國家的重新統一和繁榮昌盛奠定了基礎。

過程與方法:

(1)學生分組研讀“江南地區的開發”圖,進一步瞭解閱讀歷史地圖的方法--透過圖例讀地圖,感知歷史地圖中一些直觀的有效資訊。

(2)組織學習探究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一方面有利於學生積極性的調動,另一方面用“問題解決”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相關歷史知識,自主解決問題。

(3)透過創設歷史情境話題:“假如我生活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會不會南遷?”讓學生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戰亂的嚴重程度,並對新知識進行遷移。

(4)啓發學生思考“如果你是西部大開發中的一位建設者,西部開發應注意什麼?還一定具備什麼條件?請你爲故鄉的發展出謀劃策。”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同時指導學生關注本地的歷史,關注身邊的歷史,懂得學習歷史以更好的爲現實服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生在探究江南地區的開發原因過程中,認識到和平、安定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

(2)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環境爲代價,北方人口大量南遷,除戰亂因素外,還因爲北方長期以來過度的土地開墾和森林砍伐,使得人們嚮往資源豐富的江南地區。因此進行知識遷移時,要讓學生具備“經濟要發展,環境要保護”的環境意識。

3、本課重點:“淝水之戰”和“江南地區的開發”

4、本課難點:闡明江南地區開發的因素

5、關鍵點:人口南遷,淝水之戰成爲江南地區經濟開發的原因。

採用小組先研讀“江南地區的開發”圖,從瞭解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開發的情況入手,突出“江南地區的開發”這一教學內容。以引導學生探究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爲主線,將西晉的興亡和內遷的各族、淝水之戰視爲背景原因來處理,既抓住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

二、教材處理

1、學情、知識點的心理因素分析:

對於剛剛從小學畢業跨入中學的初一同學們來說,他們有強烈的好奇心,更有很多奇思妙想,既需要及時鼓勵,也需要正確引導。而且學習習慣處於轉型時期,認知也基本上處於感性認知階段,需要不斷的予以啓發、提示。經過半學期的訓練,大部分學生掌握了歷史事件的基本方法和辯證看待歷史人物及簡單的評價。就本課而言,理解西晉的興亡和淝水之戰並不困難,難就難在理解西晉滅亡的後果和淝水之戰的影響成爲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因此我大膽地調整了教材順序,精心設計匯入語,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研究問題的興趣,並連續設問,這樣就能使問題迎刃而解。之後,把他們的好奇心引到現實中來,用學過的歷史知識來解決現實問題,“如何開發西部、建設家鄉?”這樣學習歷史的目的就達到了。

2、教學內容的組織和安排

歷史學科有很強的時間性和空間性。所以,教學中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歷史的因果關係等思維方式講述歷史、學習歷史的方法很好,可是這樣做的最大弊端是缺乏對學生思維的挑戰。

從教育學的研究來看,具有挑戰性思維的問題,能夠極大地調動人類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爲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最終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我大膽地調整了教材的順序,將教材的第三目調到最開始講授,將前兩目調整到後面來學習,既先講江南地區的開發這個“果”,後談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將因果關係的慣性思維方式,改變爲逆向推理思維方式,由結果探究原因,挑戰學生的思維,力求讓學生們在挑戰中以積極主動的狀態學習本課的內容。

三、教學方法的採用:

1、採用問題教學法

圍繞本課的重點、難點設定了很多個問題,以圖說文,聯繫現實,讓學生在討論中,在教師的引導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2、啓發式教學法

採用啓發式教學法,講、讀、觀察相結合,透過學生思考來突破課文難點,以學生髮展爲中心。

3、自學討論,師生合作教學法

提倡合作性學習,自主性學習,研究性學習,使學生掌握終身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學習方法,從根本上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法,這是新課程的最終目的,我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活動時,力求在這方面有一定的體現和反映。

4、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運用多媒體課件,提供有關歷史資料,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加深學生對各知識點的印象。

5、加強學科滲透,增強學習歷史的現實性

歷史的內容包羅萬象,學科間的知識是相互滲透的,需要引導學生應用已掌握的知識技能實現知識遷移,這是提高學生素質的有效途徑,順應教改趨勢。如淝水之戰前後蘊含三個成語故事,引導學生講出來,就是語文知識的滲透,探究“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時,就要啓發學生從地理的角度來考慮。

初中歷史說課稿 篇7

▲說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貞觀之治》是人教版初級中學歷史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繁榮與開放的社會》的第二節內容。《繁榮與開放的社會》這一單元講述了隋唐時期我國封建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外交等等各方面的情況。隋唐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的鼎盛階段。因此,是我國封建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這時候的中國,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中國文化對世界特別是亞洲產生了深遠影響。世界學者們公認的“中華文化圈”的總體格局就是這時候形成。所以,學習這一時期的歷史,可以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愛國熱情。具體到本課,本課介紹的正是唐太宗和武則天統治時期唐朝的政治經濟情況。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和武則天“政啓開元,治宏貞觀”的統治,使唐朝出現了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經濟發達的景象,爲唐朝進入鼎盛時期奠定了雄厚的基礎。它上承隋朝文明,下啓盛唐新氣象,應該說,學好《貞觀之治》是學好這一單元和整個唐朝歷史的基礎。再者,貞觀之治上承文景之治、開皇之治,下接開元盛世、康乾盛世,所以學好本課,還可以幫助學生梳理掌握封建社會盛世這個專題知識,爲當今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借鑑。

2、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要求,本節課的知識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我制定教學目標爲:

知識與能力:

①透過學習,瞭解唐朝的建立,貞觀之治和女皇武則天的基本史實。

②掌握“貞觀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透過材料分析和歷史故事,加深對唐太宗和武則天的認識,培養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採用多媒體展示影視圖片,引導學生自主獲得歷史題材的文學藝術作品與真實歷史之間的關係。

透過分組討論“貞觀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1) 透過學習,明白“成由勤儉,敗由奢” 的道理。認識虛心接受他人正確意見的好處。

(2) 從唐朝的強盛中,增強民族自豪感,樹立爲今天中華民族的振興而奮發讀書的決心。

▲說重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貞觀之治”。唐朝是我國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爲鑑的開明思想和政治遠見,在中國封建帝王中是罕見的。唐太宗採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於社會的發展,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促成了“貞觀之治”的出現。貞觀之治爲唐朝進入鼎盛時期——“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

本課的難點是:如何幫助學生對唐太宗、武則天等歷史人物做出恰當的評價。對於初中學生,他們評價一個人物,往往會帶有感情色彩,從“好”或“壞”出發,而不能客觀地分析,這就需要教師加以引導,使學生能夠掌握評價歷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看他對歷史發展,尤其是經濟發展所起的作用。

▲說教法

歷史知識的掌握離不開教師的教授,所以講授法是必不可少的,同時,新課程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採取多種教學方式,因此,本節課還要採用分組討論法,自主探究法,多媒體展示法,材料分析法、練習法等。

▲說學情學法

七年級的學生,他們好奇心和求知慾強,思維活躍,所以要引導學生觀看圖片、分析資料,培養他們自主獲取資訊能力。引導學生閱讀課文,進行分組討論,合作學習。因爲初一學生知識積累較少,還未形成正確史觀,所以應該引導學生正確評價唐太宗和武則天,初步學會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

▲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約3分鐘)採用故事引入法導課。選用“魏徵逝世後,他的家人託人給唐太宗送去一個魏徵未寫完的奏章” 的故事匯入。該故事緊扣本課內容,可以實現有效匯入,同時因爲故事本身趣味性特點,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附故事:魏徵逝世後,他的家人託人給唐太宗送去一個魏徵未寫完的奏章。上面寫道:“天下的事情有好事壞事。人,有好人壞人,任用好人,則國家安泰,任用了壞人國家就要大亂;朝中大臣之間有愛有憎。往往對他愛的人,只看見長處,對他憎的人卻只能看見短處,這是不正確的。應當是:能看見所愛的人的短處,看到所憎人的長處。如果這樣,就能去掉真正的壞人,任用好人,天下就興旺了。”唐太宗看了這段話以後,非常感動,他對大臣們說:“今後,我難免會遇到這樣的事,你們把魏徵的語言寫在笏上,看到我有錯時,隨時給我提出來,幫助我改正。”

然後透過設計過渡語:唐太宗爲什麼能虛心聽取臣下的意見?他統治的時候,唐朝是一種怎樣的局面呢?現在我們來學習本課內容。來匯入新課(出示課題)

二、教學新課:

(一)、唐朝的建立(略講)

1、透過設計問題:① 隋朝是怎樣滅亡的?②唐太宗是唐朝的建立者嗎?指導學生閱讀課文第一目的內容,找出答案。讓學生掌握唐朝的建立者、建立時間和都城,(教師板書概括)

2、讓學生髮問,師解疑釋難。

(二)、“貞觀之治”(重點)

新課程倡導“用教材教”的理念。我按照“明晰概念DD瞭解表現DD探析成因”這樣的脈絡予以教學該目內容。

先用多媒體展示唐太宗畫像,簡介唐太宗其人,指出他因目睹隋亡過程,前車之鑑,勵精圖治,成爲一代明君,形成“貞觀之治”的局面。然後聯繫藉助教材第九頁第一段的內容,指導學生理解“貞觀之治”的概念及其表現。

而在探析“貞觀之治”的原因時,我擬用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共同合作,並在教師的引領下,概括出5點原因,並板書出來。此後,教師可以以史爲鑑,聯繫時政(點到爲止)繼這個環節結束後,展示《唐朝雨中耕作圖》感受經濟繁榮景象,讓學生認識到治世局面形成離不開人民的辛勤勞作,讓學生知道,這也是“貞觀之治”得以形成除開明政策外的另一重要原因。

完成了該目教學任務後,我選取《課課精練》(練習冊)和近些年的中考習題中的一些對應題目及時鞏固知識,提高效果。同時,也可藉助習題彌補完善本課教學,對題目的解答,關注層次教學,因材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回答,有意讓差生體驗成功,樹立信心。

(三)、教學“女皇武則天”

(1)放映《大明宮詞》有武則天登基場面的電視劇片段,讓學生知道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的唯一一位女皇帝,同時讓學生自由發言,說出自己印象中的武則天。教師加以點評,讓學生知道“儘管武則天是一個爭議很多,衆說紛紜的歷史人物。她專斷、剛烈、愛才、狠心、毒辣等,但她對歷史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武則天的政績主要有哪些?”由此要求學生讓閱讀教材後歸納,得出答案。而後教師進一步引用郭沫若對武則天評價:“政啓開元,治宏貞觀”。(這句話的意思是她爲後來的開元盛世開闢了道路,弘揚了貞觀之治。她不失爲一位有作爲的女皇帝,女政治家。)來論證。

(2)同步鞏固:當場完成《課課精練》中的適應題和摘錄的中考相關考題予以鞏固訓練

(四)、評價唐太宗和武則天

引用范文瀾先生的話“唐朝只有兩個半明君”讓學生思考:這兩個半明君是誰,並說出理由。這樣處理,既可以複習對唐太宗和武則天的正確認識,也爲下課教學設定了懸念。

三、全課總結 用歌謠進行總結:

(一)

唐太宗 李世民,隋亡教訓記在心, 輕徭簿賦重生產, 君臣廉潔又勤政,

“房謀杜斷”重賢能,虛心納諫用魏徵,政治清明國強盛, “貞觀之治”真繁榮。

(二)

唐朝有個武則天, 後宮之中掌大權, 晚年稱帝國號周, 唯一女皇她爲先,

弘揚“貞觀”有政績, 引出“盛世”到開元。

四、課外作業: 設計一張表格,列出漢武帝與唐太宗的歷史功績。佈置下一課的預習提綱。

▲說板書設計:一、隋亡唐興

1.隋煬帝的暴政 2.李淵建唐代隋(618年) 3.李世民登基(626年)

二、“貞觀之治”

(一)“貞觀之治”的局面形成

(二)“貞觀之治”的原因:

1.以隋爲鑑,以民爲本 2輕徭薄賦,發展生產 3.勤於政事,善於納諫 4.精兵簡政,吏治清明 5.不拘一格,唯纔是舉

三、女皇武則天(政啓開元,治宏貞觀)

初中歷史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1、說本節課的地位和作用

《世界經濟的“全球化”》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九年級歷史下冊第七單元《戰後世界格局的演變》的最後一課。

隨着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二戰後形成的美蘇兩極格局不復存在,國際形勢趨於緩和,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極化方向發展;加上現代科技的進步,特別是交通運輸和資訊技術的迅猛發展,世界經濟出現全球化趨勢,世界正處在向新格局的過渡之中。本課以世界經濟的“全球化”爲主題,以經濟全球化趨勢出現的主要原因、具體表現和影響爲主要內容,反映了世界日益成爲密不可分的整體的趨勢。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出現既是當代世界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和必然結果,又將成爲新的世界格局的基礎,它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歷史趨勢。因此,本課對戰後世界格局的演變這一主題起到了總結的作用。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離不開中國。透過本課的學習,既可以使學生辯證地看待經濟全球化趨勢,又可以使他們增強面向世界,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信念與責任感。

2、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具體表現和影響。

因爲只有使學生掌握了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具體表現,才能把握經濟全球化趨勢本身的內涵併爲學習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做準備。只有掌握了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影響,才能認識到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從而理解我國爲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積極融入世界的原因和意義,才能使學生增強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信念與責任感。

難點: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加速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繁榮,也加劇了全球競爭中的利益失衡,使發達國家成爲最大獲利者,拉大了與發展中國家的差距,使發展中國家面臨巨大的挑戰,凸顯了它給世界發展帶來的弊端。

由於目前對全球化的態度,世界存在着不同的聲音,要求初三年級學生從利、弊兩方面認識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歷史趨勢,確實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師生共同透過對已有材料進行挖掘和廣泛地收集資料進行必要的探究。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透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含義和出現的主要原因,掌握經濟全球化趨勢發展的具體表現及經濟全球化的影響,理解經濟全球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還要讓學生能透過對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和利弊的分析,增強論從史出的能力、提取有效資訊的能力和提高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

2、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透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識到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出現是當代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和必然結果。透過學習理解經濟全球化的利弊和中國的對策,讓學生理解中國在全球化趨勢的大背景下面臨着難得的機遇與巨大的挑戰,使學生增強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的意識,增強面向世界,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信念與責任感。

3、過程與方法

材料解析法:透過收集的材料引導學生對經濟全球化的具體表現和影響得出正確的認識。

合作探究學習法:經濟全球化是當今的一個熱點問題,還是一個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問題,已深刻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指導學生自主收集相關學習資料,感受經濟全球化。透過學生自主閱讀教材,收集相關資料,參與對經濟全球化影響的課堂辯論法進行合作探究學習。

在學生辯論後指導學生得出對經濟全球化影響的評價標準:①是否符合生產力發展的標準;②是否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標準。

中外聯繫法:引導學生聯繫我國改革開放的實際和順應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對策,理解中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三、說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

1992年10月,聯合國祕書長加利在聯合國致辭時說:“第一個真正的全球化的時代已經到來”。

教師提問:加利的話說明當今世界經濟發展呈現什麼趨勢?

學生回答:經濟全球化趨勢

教師設問,匯入新課:什麼是經濟全球化?它是如何到來的?它對世界的發展產生了哪些影響?

2、新課學習

(一)經濟全球化的含義

(透過讓學生從身邊的事物感受經濟全球化趨勢,從而瞭解經濟全球化的含義。)

課堂搶答:當經濟全球化浪潮襲來,我們身邊的哪些事例能證明我們在不斷採擷經濟全球化的浪花?

學生回答:肯得基、麥當勞、可口可樂、海馬汽車、奔馳轎車、家樂福、耐克、海爾集團、波音飛機……

教師總結:經濟全球化的含義就是指商品、服務、生產要素與資訊的跨國界流通和優化配置,從而使各國經濟聯繫越來越密切,世界經濟逐漸形成一個整體的趨勢。

(二)經濟全球化趨勢出現的原因

(透過閱讀教材、獲取有效資訊,讓學生認識經濟全球化趨勢出現的原因。)

教師提問:我們當前的生活中時時處處體現着經濟全球化趨勢,它出現的原因是什麼?

指導學生根據課本第一個子目“經濟的全球化趨勢”的正文和小字部分,提取有效資訊,找出經濟全球化出現的原因:(1)冷戰結束後,和平與發展成爲世界發展的趨勢,爲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客觀環境;(2)各國積極尋求國際合作,發揮優勢,彌補不足;(3)第三次科技革命以來,交通運輸和資訊技術的迅猛發展,爲經濟全球化提供了便利條件。

教師提問:可見,經濟全球化的出現是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趨勢,那麼它有哪些具體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