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懷念母親》

學問君 人氣:2.25W

 一、說教材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懷念母親》

《懷念母親》是義務教育課標版第十一冊第二組的第二篇課文。是我國著名文學家季羨林先生所寫,課文以回憶的形式,介紹了作者對兩位母親── 一位是親生母親,一位是祖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親生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國母親不變的愛意。

課文結構分明,層次清晰。作者開門見山,指出兩位母親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爲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調,同時引出下文對兩位母親的描述。接着,作者描述了自己與親生母親的關係:雖然相處時間不多,但母子感情卻絲毫未減,相反因爲母親的離世,更加深了自己對母親的歉疚,併爲此不斷懷念母親,這爲闡述自己對祖國母親的愛鋪墊了感情基調;然後,作者藉助日記、散文摘抄的語段,描述了在漫長的留學生涯中,對母親和祖國的懷念,將對兩位母親同樣的敬意、相同的愛慕表達得酣暢淋漓,這是文章的重點所在。最後,作者呼應文章開頭,說明爲什麼會有對兩位母親不變的情懷,使文章結構渾然一體。

根據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本課的具體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課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如下: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揣摩重點語句,感受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之情。

教學重、難點:抓住關鍵詞、句、段和日記,體會季羨林爺爺懷念母親、思念祖國的情感,感悟愛國情。

 二、說教法

教無定法,但科學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卻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本課教學我主要運用以讀爲主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開頭並輔以情景教學法。課堂中,透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訓練,將學生完全浸潤在文字的語言文字之中,盡情的觸摸作者的心跳,聆聽作者的心聲,感受作者對祖國、對母親的深摯的思念之情。讓學生在朗讀感悟中提高語言的感受力,豐富語言的積累,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思想的啓迪,力求實現“訓練與感悟並重,工具與人文共振”。

1、情景教學法:上課伊始,由《鄉愁》引出季羨林,課件出示:季羨林生平、主要經歷及季羨林的作品《賦得永久的悔》讓學生默讀,交流感受,揭示課題。

2、以讀代講法:葉聖陶老先生認爲語文教學最基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讀;朱熹也說過“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採用多種形式的讀,如:默讀、指名讀、自由讀、齊讀、範讀等,達到“讀中感悟”,以讀代講的效果。

 三、說學法

教與學是相長的,爲了老師更好地教,學生更好地學,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學法方面我主要採用朗讀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指導學生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透過讀悟結合,以讀爲主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過程,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質疑探究的能力。引導學生注意圍繞所設計的問題,扣住文中關鍵性語句,聯繫自身的生活,來體會理解文中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之情,將個別學習,小組學習,班級學習有機結合起來,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談話匯入

1、師:誰知道余光中的《鄉愁》?(指名學生背誦)這首詩寫出了臺灣人民的心聲,也道出了無數海外遊子的心聲——身處異鄉,思念親人,思念祖國,渴望早日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海外遊子傾吐心聲的課文-----季羨林的《懷念母親》。板書課題,朗讀課題。

設計意圖:余光中的《鄉愁》語言質樸,動人心絃。以此匯入新課,易於激起學生情感的波瀾,激發學生探究文字的慾望。同時,也爲學生朗讀文字做好了情感的鋪墊。

2、課件出示:季羨林生平及主要經歷。

3、課件出示:季羨林作品《賦得永久的悔》

4、學生默讀,交流感受。

5、師:季老的許多文章裏都談到了母親,都表達了自己對母親強烈的思念情感。讓我們再讀課題,讀出“懷念”的情感。作者懷念的僅僅是生他養他的母親嗎?讓我們一起走進《懷念母親》。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作者痛苦、悔恨的情感,奠定學習本課的感情基調。

(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指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朗讀課文,說說讀過課文你知道了什麼?(在自由交流的基礎上,讓學生明確作者懷念的“母親”,一個是生身之母,一個是祖國母親。)

設計意圖: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透過朗讀課文,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使學生從整體入手,把握全文。

 (三)抓住重點語句,品讀

1、首先是作者對親生母親的感情,重點研讀文章第2自然段。“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聯繫上下文,讓學生感受從六歲離開母親到母親去世,作者有十多年時間不在母親身邊,雖然中間有短暫迴歸,但畢竟時間短暫,沒有與母親促膝長談的機會,如今母親逝世,即使想報答養育之恩,也永無機會,因此心中覺得傷心難過:“我的願望沒能實現。”作者覺得,隨着母親的死,生活變得毫無意義,一切都變得空虛和寂寞了,腦子裏一片空白,不知道該做什麼,只有遺憾和悔恨一直充滿心頭。引導學生透過朗讀,體會作者因爲無法盡孝而心存自責、愧疚之情。

2、接着轉入對祖國母親的思念,這部分讓學生抓住難理解的語句,如,“然而這淒涼並不同普通的淒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 ”“想起自己長眠於故鄉地下的母親,真想哭!我現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一樣的!”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去感受作者的內心體驗;“我悵望灰天,在淚光裏,幻出母親的面影。”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感受在作者記憶深處的母親的身影,從而體會作者對祖國無比熱愛和思念的情感。

設計意圖:語文新課標提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取代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閱讀文字的過程中有所體驗。” “學生對作品的理解,能夠聯繫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能說出自己的體驗。” 在教學方式上提出了“要提倡靈活多樣”,“尤其啓發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式的學習方法”。所以,我在教學中主要採用朗讀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指導學生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透過讀悟結合,以讀爲主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過程,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質疑探究的能力。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充當好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應抓住契機進行適時的引導、點撥,梳理與歸納,從而突破本課的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