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推薦】小學說課稿範文彙總五篇

學問君 人氣:2.17W

作爲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說課稿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小學說課稿範文彙總五篇

小學說課稿 篇1

說課的內容分五部分:一、說教材;二、說教法;三、說學法;四、說教學程序;五、說板書設計。

一、 說教材

(一) 教材地位、作用

本課內容是《牛津小學英語》4B 中的Unit 4 《Buying fruit》.本單元的核心教學內容是 “認物”,主要學習句子What are these /those ?They are … .本單元出現了八個單詞,除了一個“grapes” 這個水果單詞是第一次出現,其餘七個單詞在3A 中均已出現過。今天這一課是第二課時。在第一課時中,我們已學習並進行句型What are these /those ? They are ….的操練。所以今天的內容主要是呈現並操練八種水果單詞,順便結合第一課時的句型What are these /those ? They are … .以及商場裏的常用購物用語Can I help you ? I’d like some … . How many kilos ?等語言進行交際活動。

(二)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根據新課標以及大綱要求,結合以上分析,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 認知目標:

(1) 能正確聽、說、讀、寫詞彙apples、bananas、peaches 、grapes、 oranges 、pears.

(2)進一步正確聽、說、讀、詞彙 pineapples mangos watermelons

(3)正確聽、說、讀、句型 What are these /those ? They are … many kilos ? … kilos ,please .

2、 能力目標:

(1) 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分析能力。

(2) 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發展學生個性。

3、情感目標:

(1)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2) 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綜合運用語言知識的意識,團結合作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

能正確聽、說、讀、寫詞彙 apples、bananas、peaches 、grapes、 oranges 、pears.

(四)教學難點:

正確聽、說、讀、句型 What are these /those ? They are ….

二、說教法、學法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英語教學一開始,就應當注意培養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慾。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我採用情景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交際法等進行教學。

1、 情景法

情景法強調語言在情景中的應用,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學習英語,使教學在生動活潑的情景中進行。學生在輕鬆的情景下,容易學到知識與運用知識。

2、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多媒體輔助教學集圖象、聲音、文字於一體,使教學內容更生動、形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新的知識。

3、 交際法

學習英語,目的在於用英語進行交際。英語要作爲交際工具來教,也要作爲交際工具來學,做到學用統一。在教學中,我遵循這一原則,提供較真實的情景。如:學完本課內容後,我讓學生扮“售貨員”,練習買水果,活學或用所學知識。這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培養了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本堂課主要以現代化電教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增加了直觀性和趣味性,加大了課堂密度,提高了教學效果。我根據本堂課的教學目標、要求以及購物這個話題的實際應用性,設計了生活化的情景,讓學生在實際情景中運用所學知識。同時透過多媒體的運用,設計各種小遊戲,猜猜看等多種形式的演練,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學。

小學說課稿 篇2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22課《窗前的氣球》。

首先我來說一說這篇教材:

這篇課文敘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天真活潑的科利亞因患有傳染病而被醫院隔離治療,躺在病牀上的科利亞特別孤單,非常想念以前的夥伴,想和他們一起在操場上奔跑、歡笑。心有靈犀的夥伴們感受到了科利亞的孤獨,給他送去一個飄在窗前的氣球,氣球給科利亞帶來了一聲問候、一張笑臉,更是一陣驚喜。透過這篇課文讓我們看到了孩子們之間那一份真摯的友誼,這正是一篇面向孩子們進行情感薰陶的的好教材。

說教學目標:

本課由兩課時完成,我認爲閱讀教學最重要的是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準、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其次就是認字,同時積累語言的運用,在這個理念指導下,我定下以下課時目標:

1.認識會讀“科、亞”等7個字。會寫“病、角”等八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值得重視的是透過學習閱讀課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語言的積累和運用。

3.體會同學之間的真摯友誼。

說重點、難點:

根據學習目標和孩子的認知水平、心理特點,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在學會生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透過朗讀課文,體會科利亞的心情變化。

2、教學難點:能展開想象,想象如果你是科利亞,你躺在病牀上會想些什麼?想象小夥伴們透過氣球想對科利亞說什麼?

下面我就簡單地說一說我的教學步驟以及各個步驟的教學理念

說教學步驟:

一、設定懸念,匯入新課

因爲本課的難點是體會人物前後的情感變化進而讓孩子們感受到同學之間的深情厚誼,特別是科利亞一開始的那種真沒意思的心情二年級的孩子不一定能完全體會,所以一開始,我透過課前談話,讓學生生說說開心的事,引出假如有一天你不能再享受這些快樂了,你有什麼感受,引導學生透過對比初步體會失去這些快樂後的孤獨、難過的心理,爲課文的情感體驗做好一定鋪墊。

二、自主識字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但是二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初步的識字方法,我覺得應該把識字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突出學生富有個性化的識字方法,因此,不僅在本課,以後的生字教學中我會拋棄了原先的要學生先看拼音讀、再去拼音讀、然後記字形這樣按部就班的方法教學,而是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四人一小組,每一小組各自選一個生字寶寶,兩人講講是如何記住它,另外兩個小朋友想想組詞,這樣給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空間、時間,讓他們自己突破識字難關, 之後再互相做交流。

三、以角色體驗來解讀文字、朗讀課文。

由於本篇課文的重點是需要孩子走進科利亞的內心,懂得科利亞的內心情感變化。但是健康快樂的孩子不一定能體會病牀上的科利亞的孤單與寂寞。因而,可能有些學生只是浮在語言的片面上,不能真正理解課文的用意。因此我在設計這一環節的時候我會運用直觀教學,先用課件出示科利亞一個人靜靜地躺在病牀上,呆呆地望着窗戶的情景圖,加上科利亞的獨白:我生病住在醫院裏覺得真沒意思。當學生進入情境後,讓學生結合課文中的詞句談談爲什麼科利亞會覺得沒有意思?接着馬上出示自學提示,讓學生自主學習課文第一第二自然段。同時引導學生說說科利亞在醫院裏不能做什麼,只能怎麼樣?來體會科利亞的孤獨、沒意思。在這方面我需要學生不僅亞歐走進科利亞“沒意思”那種心情,同時培養學生語言的積累和運用,比如用上關聯詞因爲,所以來說一說科利亞爲什麼會覺得沒有意思。在這個基礎上,開始趁熱打鐵,進入第四環節。

四、激發想象,鼓勵創新

基於本課文的難點,同時也爲了培養孩子們的語言的積累和運用,我在第一第二自然段進行了第二個自學提示:如果你是科利亞,你躺在病牀上會想些什麼呢?讓孩子們發揮想象的空間,各抒己見。然後我給學生一個句式,進行隨堂練筆:科利亞靜靜地躺在病牀上,呆呆地望着窗戶,他想起以前……而現在……這樣一個句式去寫。

五、略讀課文,感悟情感

就在學生們走進科利亞那種“沒意思”的內心後,馬上進行轉折,學習第三第四自然段。因爲課文3、4自然段內容淺顯易懂,根本不用老師多講。所以在處理這兩段文字的時候我會採取略處理,請孩子們自讀3、4兩段,然後讓學生重點讀讀第四自然段想想此時科利亞的心情又是怎樣的,你從哪裏體會到了?進而引出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小夥伴們透過氣球給科利亞送去的是什麼?讓學生體會同學之間的那一份真摯的友誼。在交流中引出課文最後一自然段,讓學生一起走進科利亞的內心,開心地笑了。

六、傳遞友情,情滿課堂

由於本文的價值在於教育學生“懂得珍惜友情,獲得美好的人生體驗”。所以在最後一環節我還會讓學生在紙氣球上爲科利亞寫上自己的祝福,同時播放一段《歌聲與微笑》的音樂,讓學生能在輕鬆快樂的氛圍中表達自己的心聲,而後可以進行交流。

以上是我粗糙的教學步驟,我的課堂還很稚嫩,課堂中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希望各位老師多多批評指正,讓我儘快地站穩我的語文課堂,這是我的板書,謝謝大家!

小學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我愛我的家》是小學三年級《品德與社會》第一單元“家庭、學校和社區”的第一課。本單元以家庭、學校、社區這些學生的生活舞臺爲範域,以兒童所熟悉的生活爲教學的基本素材,引導學生在對生活的認識和體驗中,學會做人和做事。本課注意體現綜合課程的特點,將學生熟悉的家庭生活與時空相結合,引申出相關知識,以逐步形成學生看問題的整體視野。本課是本冊書第一單元的第一課,要對學生進行該門課程學習方法的指導,以利於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本課總目標爲讓學生體會家庭生活的溫馨、家庭成員之間的關愛,增進對家庭愛的情感。本課由兩個話題“人人都有自己的家”、“我的一家人”和兩個活動天地組成四部分內容組成。

二、說設計理念:

1、科學整合重組教材,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品德與社會課程內容爲教師結合教學實際,創造和開發課程留有一定的空間,是教師設計、組織活動,引導兒童透過自己的活動去獲得知識的一種資源。在進行教學活動中,根據實際情況,根據教學需要,對教材進行補充,進行再創造,從而提高教育的針對性。

2、創設情境,重視情感的陶冶。本節課注重培養兒童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情感,重視實際生活中現實性的、情景性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透過多種教學手段創設情境,加深學生對家庭的瞭解和對家深深的愛。

3、體現參與性,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品德與社會》教材作爲一門思想教育意義的綜合性課程,其教育效果如何,學生的參與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本節課透過看溫馨家的圖片情境匯入、介紹家庭生活、講述我家的故事、彙報家庭調查表等活動,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這種積極參與有意義的、真實的活動過程加深對家的瞭解,認識到人的生活離不開家,激發愛家的情感。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知道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家庭。體會家庭成員間的親情。以恰當的方式表示對他們的感激、尊敬和關心”確定本課的知識目標: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離不開家講述日常家庭生活,

瞭解家庭過去和長輩們小時候的生活,進一步加深對家庭的認識和了解。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與人合作交流、觀察事物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對家的親近感和歸屬感,激發愛家的情感。

四、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離不開家,培養對家的親近感和歸屬感。

難點:透過瞭解家庭的過去和長輩們小時候的生活,進一步加深對家庭的認識和 瞭解,體會家人之間的關愛,懂得人的生活離不開家。

五、說教學準備。

學生:畫一張自己家居的圖畫或拍攝自己家居的照片,並做好介紹自己家故事的 準備。

教師:蒐集人們的家居圖片、準備音樂《回家》、《讓愛住我家》、家庭資料、照 片;做課件。

六、說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一)活動一人人都有自己的家。(預計用時7分鐘)運用多媒體幻燈再現一個溫馨的家居圖片,創設情境,激發情趣,在優美 的“回家”背景音樂下,展現溫馨的家居圖片,引導學生談對家的感受,從而引出本課的話題之一“人人都有自己的家”貼出家的圖片,說一說自己、家人什麼時候最想家?

[這樣的設計,與自己的科研課題相結合,用直觀的圖片、學生生活中的事例來幫助學生體驗,獲得對家的認知與感悟。]

(二)活動二介紹自己家的環境與日常生活。(預計用時11分鐘)先由老師拿一張自己小時候的照片,介紹自己家庭的環境,再引導學生在四人小組中交流課前蒐集並整理的自己家庭環境的.情況,然後讓學生全班交流,將家庭的圖畫貼在黑板中。[《品德與社會》課程準指出,“兒童的生活是課程的基礎”,教學要從生活中來,又要到生活中去。此設計緊扣“生活”二字,同時,讓孩子們從同伴的情景到自己真實的生活中來,在師生平等交流的課堂氛圍中,加深對家的認識、瞭解,]

(三)活動三講述“我家的故事”。(預計用時12分鐘)教師出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介紹自己的家庭故事;然後學生在小組中交流各自家庭照片背後的故事,教師要注意從照片和學生的語言中找到深挖下去的切入點,引導學生髮現家人之間的關愛、家庭的溫馨。並提出問題,引發思考[ 品德與社會課程以學生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爲主要教學活動形式,從自身的生活出發在與教師的平等互助交流中,透過直接參與各種實際活動,獲得對自我、對世界、對生活的認識和理解,發展各種能力。本設計根據這一思想,設計了師生的互動活動,讓學生不再成爲被動受教育者,而是成爲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

(四)活動四

彙報調查內容,主題昇華。(預計用時10分鐘)首先讓學生彙報自己在對家人的調查中印象最深刻、最感興趣的事,接着明確這使我們更愛自己的爸爸媽媽,更愛家人。然後引導學生思考:那我們怎樣表達對家人的愛,做一個爸爸、媽媽的好孩子呢?再集體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師小結,同時播放背景音樂《讓愛住我家》[品德與社會課程,其內容來源於生活,還要回到生活中去,去指導學生的生活,以兒童現實生活爲切入口,以獲得真實的體驗與感悟,遵循兒童認知規律,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的情感因素,提高課堂的針對性、時效性。]

小學說課稿 篇4

一、 說教材

(一)教材的內容

“圖形的旋轉”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圖形的運動”的第一課時。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圖形的旋轉”這部分教材是在二年級下冊“平移和旋轉”初步認識了生活中的旋轉現象,能夠較爲準確的判斷出某一物體的運動現象是“平移還是旋轉”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旋轉的含義,探索旋轉的特徵和性質,並讓學生學會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旋轉90°。是空間與圖形領域的重要知識點,對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是一個滲透,是後續學習中心對稱圖形及其畫出旋轉後的圖形的基礎,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同時,旋轉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也非常廣泛,利用旋轉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實際問題。

(三)說學習目標

根據上面的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我覺得應該進一步發展學生的觀察、歸納、概括等能力,發展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及語言表達能力。爲此,我覺得本節課應關注學生對旋轉的特徵的探索過程,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實踐、推理、歸納能力,真正理解旋轉的特徵。

由此,根據以上分析和課程標準要求,我將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定於如下:

1。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變換,明確旋轉的含義,及旋轉的三要素。

2。 能在方格紙上把三角形旋轉90°進一步認識在旋轉過程中旋轉圖形的特徵。

(四)說學習重點、難點

本節課是聯繫具體情境,讓學生觀察鐘面的指針旋轉的過程,認識物體是怎樣按照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旋轉,因此明確旋轉的含義,說清“指針是繞哪個點旋轉”“是向什麼方向旋轉”“轉動了多少度”成爲本節課的重點。對於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徵是本節課的難點,只有認識到“圖形旋轉後形狀大小都沒變,只是位置變了”,那麼旋轉方法的研究和提煉才能成爲一種自主活動,同時也爲畫出旋轉後的圖形打下牢固的基礎。

二、 說教學法

根據本節課教材內容和編排特點,按照學生認知規律,遵循高效課堂先學後教的指導思想,我主要採用了自學互動式討論、教師點撥反饋式練習等方法進行教學。從而使學生達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應用新知、鞏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在學法指導上,我採取讓學生自主探索、觀察發現、合作交流的方法。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實踐活動,以獨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總結歸納出圖形旋轉的特徵,在引導探索時,給學生流出足夠的思考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聯想、探索,從真正意義上完成對知識的自我建構。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直觀呈現教學素材,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三、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第一環節是新知引入的過程,我首先課件出示圖片,讓學生透過觀察圖片,從而發現圖形的變換——旋轉。師相機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圖形的旋轉”。

板書課題:圖形的旋轉

[設計意圖:由學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引入,使學生感知旋轉現象,建立旋轉的表象。]

(二)自學互動

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爲了突出這些重點和分散化解這些難點,我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主要從這幾步驟來引導學生學習,即:⑴理解旋轉的含義,知道旋轉的三要素。⑵認識圖形的旋轉,探究旋轉的特徵。

1、首先讓學生說說生活中,還見過哪些旋轉的例子?

【設計意圖:透過生活事例,使學生初步瞭解圖形的旋轉變換。】

2、接着讓學生觀察圖片,然後小組討論旋轉現象有哪些共同點。學生彙報師相機板書。

師板書:旋轉中心 旋轉方向 旋轉角度 順時針 逆時針

【設計意圖:體驗旋轉現象,初步認識旋轉的三要素爲學習例1做鋪墊。】

3、觀察、描述旋轉現象

小組合作操作,仔細觀察指針的旋轉過程並把例1下面的三句話補充完整。

(出示動畫:指針從12指向1)

用一句話完整地描述指針的旋轉過程,教師引導學生敘述完整:指針從“12” 到“1”繞點O 按順時針旋轉30。

出示:指針 從“12” 到“1”繞點O 按順時針旋轉30。

(出示動畫:指針從1指向3)鞏固敘述指針的旋轉過程:指針從“1” 到“3”繞點O 按順時針旋轉60。 。

(出示動畫:指針從3指向6)

接着透過知識遷移類推要求學生同桌互相獨立描述指針的旋轉過程

進而深化知識,如果指針從“6”繼續繞點O順時針旋轉180。會指向幾?

(出示動畫:指針從6指向12)

小結,明確旋轉的要素

引導學生概括出旋轉的意義。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來加強直觀教學,讓學生加深對旋轉含義的理解,降低理解上的難度。引導學生透過對具體實例“鐘錶指針的旋轉”的直接觀察,師生互動式交流,進行歸納推理,得出結論。突出旋轉的三要素讓學生及時鞏固並理解旋轉的含義,使學生的認知結構得到優化,知識體系得到完善,使學生的數學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維的難點。]

2。認識圖形的旋轉,探究旋轉的特徵和性質

首先我讓學生觀察例2的主題圖。

然後小組合作動手操作將直角三角尺固定在方格紙上繞點O每

次按順時針方向旋轉三角形90°,觀察每次旋轉後三角尺的位置是如何變化的?

學生彙報結果。

最後揭示旋轉的特徵:三角形旋轉後,每個三角形的位置都發生了變化,而三角形的形狀、大小沒有變;點O的位置沒有變。

對於旋轉的特徵學生已初步建構知識,但還不成熟,因此趁熱打

鐵我設計了換另一把三角尺,在方格紙上按逆時針方向像上面那樣轉一圈並說一說。三角形應該轉到什麼位置?

【設計意圖:現代數學教學論指出,教學中必須展現思維的過程性,應讓學生自主探索,歸納經驗,在這裏,我透過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合作交流的活動是一種主動的學習活動,在這個活動的過程中,學生自主研究式探索,師生、生生交流,同時教師引導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和表達,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引導學生歸納圖形旋轉的特徵。進一步鞏固這一教學難點,讓學生充分理解並掌握。】

(三)達標測評

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鞏固新知識

【設計意圖:】

(四) 全課小結。

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設計意圖:小結歸納不應該僅僅是知識的簡單羅列,而應該是優化認知結構,完善知識體系的一種有效手段,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學習的知識、方法、體驗進行歸納。

小學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遼師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我是“大”學生了,第三課《珍惜時間》。這一單元分爲三個主題活動:我懂事了、我與小夥伴、珍惜時間。在學習生活中能夠珍惜時間,合理地安排時間,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學生在校園中雖然已經生活了三年,養成了一定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但是對於自己的學習和作息時間不能自覺、合理的安排,常常出現拖拉、浪費的情況,對於時間沒有概念和認識,不懂得時間的寶貴。

《品德與社會》所要學習的道德規範、社會知識、生活常識等都是從生活中來的,因此,他的教學內容和教育形式都必須貼近孩子的生活,反映他們的需要。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將教學內容整合成3個部分:感受一分鐘的長短、體會時間的寶貴、學會合理利用時間。每個教學環節都從生活的實際需要出發,從內容上體現了源於生活的理念。在認真鑽研新課標和教材後,我設定了以下3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只有珍惜時間才能提高學習、做事的效率,學會制定學習計劃,並能夠嚴格地按照自己的計劃去做。

2、方法與過程:透過直觀感受、激趣遊戲、小組交流、辨析討論等教學活動,使學生知道時間是寶貴的,懂得珍惜時間的意義。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重點:感受在生活中時間的寶貴。

難點:學會合理安排時間。

二、說教學方法

(一)說教法

教師應當擁有講授不同內容,訓練不同項目,攻克不同難點的衆多教學方法,才以遊刃有餘,從容施教。根據本課教學內容,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談話法、直觀教學法、辨析討論法、激趣遊戲法等。爲使學生感受時間的寶貴激發學生珍惜時間的願望。我採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加深學生的感受,攻克重點,提高教學的效果。

(二)說學法

教會學生學會學習時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學生獲得知識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很重視讓學生主動參與互相學習,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在相容並舉中力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合作性、發展性、創造性,從而達到激發興趣、理解陶情、啓迪心智、感悟積澱的四重境界。學法有自主探究法、交流法、觀察法、情感體驗法。加深學生對時間寶貴的認識,使學生懂得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教學目的。

三、說教學過程: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指出:“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性源於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兒童的現實生活對其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具有特殊的價值。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引導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因此,本節課的設計緊密聯繫學生生活實際,透過學習者自身的生活經驗來學習,在生活中學習生活,學習知識,切實增強課堂實效性。

(一) 情境匯入,體會時間的寶貴。

根據學生喜歡遊戲,樂於競賽的特點,上課開始讓學生在一分鐘的自由活動中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然後及時總結,發現有的學生做了有意義的事,而有的同學什麼也沒有做。老師提問:你認爲一分鐘時間長嗎?從而引出一分鐘數據庫,透過數據庫使學生知道如果珍惜時間一分鐘可以做許多有意義的事,最後讓學生再一次在一分鐘做喜歡的事,並暢談感受。教師總結,揭示課題:《珍惜時間》

(二) 創設情境,感受時間寶貴。

對於孩子們來說,他們的學習過程本身就是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那麼讓他們透過生活主動學習就需要我們去精心設計,共同營造。

我營造了醫院裏的醫生搶救病人、遊戲中小夥伴激烈的競賽等情景,讓學生感受時間的寶貴,知道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勝利、時間就是知識和金錢等等。並讓學生自己總結交流時間對於生活中自己的意義。

(三) 深入感知時間寶貴,合理安排時間。

兒童的生活是課程學習的基礎,因此,在本課設計中我注重讓學生在走近生活的過程中獲得精神的體驗,在迴歸生活的過程中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首先讓學生判斷一些同學的做法是否合理,這樣安排時間會有什麼後果,你有什麼合理安排的方法告訴他們。然後,請學生自己制定出每天回家後的時間安排,並在小組中交流。並鼓勵學生珍惜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 總結昇華,延伸課題。

最後一個環節是總結昇華的環節,教師爲學生設計精美的書籤,並啓發學生寫出自己收集到的時間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