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幼兒園大班的音樂教學說課稿

學問君 人氣:2.81W

音樂教學可以透過各種快樂、有趣以及方式新穎的教學互動途徑,有效的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說課稿,供您參閱。

幼兒園大班的音樂教學說課稿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說課稿範文

一、說活動教材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它帶給我們豐富的情感,藝術是引人入勝的,它用生動的、美的形式裝點着生活。音樂教育作爲引導幼兒感受和表現藝術的重要活動之一,可以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的特點,激發幼兒的共鳴,促進幼兒的發展。

音樂欣賞是一種審美活動,是向幼兒進行音樂教育的重要手段。在音樂欣賞活動中,幼兒是欣賞者,作爲欣賞教材的音樂作品是欣賞對象,選擇適合幼兒欣賞水平,有助於發展幼兒欣賞能力的教材是促進幼兒欣賞能力提高的關鍵之一。

我班幼兒已能把自己的經驗與音樂結合,產生聯想,體驗音樂的情緒,而這些發展都以聽爲基礎。大班幼兒聽覺分化能力更精細,對力度、速度等音樂要素的感知力逐漸增強,他們的發展方向是從音樂的表面深入其內部,聽便音樂中有趣的變化,發展音樂感受力。

基於以上對幼兒實際水平、年齡特點和發展需要的分析,我選擇了音樂作品《撥絃》。

二、說活動設計思想

該作品爲德國作曲家德立勃所作舞劇中的一個片段,原爲ABA結構。由於其A段是由小提琴用撥絃的方式演奏的,別具特色,加之旋律活潑,被稱爲"撥絃",現在提供給幼兒的就是A段。該段又可分成四個大句,每個大句又可再分爲小句,各小句一般都以帶重音的跳音結束。其中的規律是:第一大句的第1、2、3小句有重音結束,第二、四大句的第1、2、4小句有重音結束,第三大句只有兩小句,它的第1小句有重音結束。本段音樂尤其能培養幼兒的聽辨力。

我爲該樂曲的欣賞編配了故事和遊戲"聰明孩子和笨老狼",目的在於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內驅力,萌發其感受和表現音樂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聽辨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性,這些都是我班幼兒所需要的。

三、說活動目標

1、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樂曲跳躍的性質,透過層層遞進式的反覆感知初步把握樂曲中的重音和樂句結構。

(2)啓發幼兒嘗試用個性化的動作或遊戲結果表現對樂曲重音的感知。

(3)在遊戲化的教學情境中,讓幼兒感受音樂活動的快樂。

分析:目標(1)是教學的重難點所在。這是因爲:1、從音樂本身的角度分析,本首樂曲的教學價值就是讓幼兒充分感知樂句中的重音,從而感知整首樂曲的特殊樂句結構,提高聽辨能力。可以說化解了"重音"就化解了幼兒理解樂曲的障礙。2、從幼兒的發展狀況分析,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要讓幼兒對樂曲有所感知、有所理解、有所想象、有所創造,首要的途徑就是聽,唯一可感知的就是各音樂要素的特徵。雖然幼兒的現有水平已能區分音的重輕,但在本次活動中,要有從所有的跳音中感知帶重音的跳音就有一定的挑戰性。這就必須藉助生動形象、直觀有趣的手段方法來解決。我將運用反覆欣賞感知與圖示相結合、與操作參與相結合的方法,讓幼兒逐步把握樂曲中的重音。

目標(2)的提出是爲幼兒更好地、更豐富地表達自己對樂曲中重音的感受,也是藝術活動情感性的要求。

目標(3)具有整合性,因爲緊張、興奮而又冷靜的情緒是一種積極情緒,也是活動主題帶給人的情緒,可以讓幼兒感知。

新《綱要》指出:藝術活動是一種情感和創造性活動,所以,教學活動的過程必須注重幼兒藝術感受力和創造力的發展,注重幼兒活動的過程。因此本次活動的設計遵循了兒童學習的心理過程,以聆聽引導模仿,借模仿導致運用,以運用誘發創造。

四、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包括教師對樂曲的熟悉,根據樂譜畫出節奏圖譜,節奏圖譜要能幫助幼兒感知,我用傾斜的腳印代表走路的狼,用相反方向的狼頭表示狼回頭看,即帶重音的跳音。爲給幼兒更明顯的提示,我對錶示音時值的橫線也作了處理,用綠色表示可以走,紅色表示停止動作,這是一種經驗的遷移,也是對幼兒學習能力的尊重。此外還有音樂磁帶、狼的'頭飾、配合故事內容的圖片。

五、活動準備

第一環節是激發興趣,初步感知。我用充滿神祕感的故事爲引子,一開始就爲幼兒創設本次欣賞活動必須的良好氣氛和樂於傾聽的心情,同時解決音樂跳躍的性質問題,爲進一步感知留懸念、作準備。

第二環節是理解內容,感知節奏與重音結束,分三個步驟。第一步,運用配圖的演示將視聽結合,讓幼兒在觀察中找到音樂進行和任務活動之間的規律。這個規律既是故事的懸念的答案,又是遊戲的主要規則,更是音樂節奏的形象化表現,而且它來自於幼兒自己的感知實踐,包含了形象感知、歸納內容等多元智能的培養。第二步,用形象的狼走和狼停下來回頭看揭示節奏、重音及其特點,以提問:狼走的時候音樂是怎樣的?狼回頭看時音樂是怎樣的?有什麼不同?既而引入重音概念的方式引導並推進幼兒在音樂經驗上的發展,讓幼兒在反覆感知樂句的過程中發現了音的力度不同。第三步,用手指遊戲來感知節奏和重音,這既是對第二環節活動的總結,也是讓幼兒體驗探索發現藝術美的成功和樂趣,還是下面活動的難點分解。整個第二環節解決了句末重音這個難點。

第三環節是初步感知樂曲結構,是部分轉向整體的過程。因爲該段樂曲的結構規律不易爲幼兒感知,所以只是初步感知。我將用"狼總是走一點兒就回頭看嗎?"自然地把幼兒的思緒和注意轉移到全段樂曲的欣賞上來,並運用反覆感知與圖譜相結合的方法使全曲完整、形象地展現在幼兒面前,讓幼兒感知重音的間隔,瞭解樂句中有的地方沒有句末重音,從而強化幼兒對重音的感知。然後用模聲的方法讓幼兒響應和表現全曲中的重音。

第四環節是充分感知,主要運用遊戲幫助幼兒在動態中感知重音,表現樂曲結構。有了前三環節的鋪墊,幼兒已產生了緊張、興奮而又冷靜的情緒,對句末重音和樂曲結構也有了一定認識,所以有遊戲的基礎,但他們在遊戲中將脫離圖譜的幫助,完全處於活動狀態中,因此,對重音的把握,對情緒的控制都有了新的挑戰。爲此,我將安排兩個層次的遊戲幫助幼兒達到自主感知、自主遊戲。第一層次是一般玩法的遊戲,直接按照遊戲方法進行,可以讓幼兒再次感知句末重音,第二個層次是創造性的遊戲,即在幼兒有一定水平的感知力後根據幼兒的反應,適時加入重音處造型、多個幼兒扮演狼等方式,既順合幼兒的心理和活動的創新需要,也使本活動更有生命力。另外,整個遊戲過程教師都將作爲幼兒活動的支援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參與到其中,發揮師幼互動、優化活動的作用。

延伸活動:繼續讓幼兒玩這個遊戲,深入感知樂曲句末重音和特殊的結構。

六、活動特色

1、縱觀整個活動,始終以情境化的教學、遊戲的方式,引領着幼兒由表及裏、由淺入深地感知樂曲,體現着愉悅性、發展性。

2、橫向分析各個環節,或給幼兒拋出問題,讓幼兒自己去發現,或根據幼兒的發展需要層層遞進,讓幼兒在自身原有基礎上進步和發展,體現了創造性和主動性。

3、剖析教學方法和手段,二、三、四環節中的手指遊戲、模聲和兩個層次的遊戲,都使幼兒從看和聽的表面的活動轉向了親身的體驗與感受,體現了操作性。

4、整個活動注重幼兒素質、能力和個性的培養,注重幼兒的主動活動,強調幼兒的活動過程,使幼兒在音樂的審美教育過程中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與探索的樂趣,簡單的技能和審美情趣,在與環境和教師的互動合作過程中,幼兒透過自己的語言、動作、思維主動感知、豐富經驗和積極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