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小學數學《玩一玩做一做》說課稿

學問君 人氣:1.98W

一、說教材

小學數學《玩一玩做一做》說課稿

1.說課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三冊第62~63頁《玩一玩,做一做》。

2.教材簡析 :"玩一玩,做一做"這一內容是根據學生前面學習的"除法初步認識"和"角的認識"以及對平面圖形的基本認識而設計的兩組活動。第一組是根據要求按人數和組數做分小組的活動,第二組是學生利用學具進行量、畫、拼、擺幾何圖形的活動。分小組是學生日常學習和遊戲經常用到的一種形式。按照不同的要求分小組,實際就是對除法的具體應用。透過遊戲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除法含義的認識。同時透過運用知識,可以使學生初步認識到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並逐步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拼、擺 、量、畫幾何圖形的活動,主要透過具體的"做",使學生鞏固對所學常見平面圖形的認識,體會圖形之間聯繫和區別,感受圖形變化的樂趣,提高學習興趣。同時,透過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用直尺畫角,可以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使用數學的能力,此外,根據拼擺出的不同圖形,教材還提出了一些啓發性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判斷、推理,以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教學目標:

(1)經歷玩一玩、做一做的活動,加深對除法含義的認識和應用,初步培養分析比較的能力,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透過參與動手實踐,加深對圖形的認識,提高動手操作和語言表達能力,養成認真觀察、動腦思考的良好習慣。

(3)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體驗到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教學重點:在實踐活動中運用除法的含義,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和透過動手操作加深對平面圖形的認識。

5.教學難點:能夠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運用所學知識。

二、說教法:

本節課,在教學方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方面:

1.從生活情景出發,爲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情境。

"注意是知識的門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和興趣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這節課,我力求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出發,爲學生的學習創設一個探究的情境。

2.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師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爲基礎,營造和諧,平等的合作的學習環境,這樣有利於發揮教和學的主動性、積極性。學生能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相關問題,這充分顯示了數學和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

3.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轉變教師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並與同伴交流,親身經歷問題提出、問題解決的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4.採用靈活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

教學內容是豐富的、生動活潑的。數學教學也應該是靈活多樣的、精彩紛呈的。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積極探索與創新,善於合作與交流,讓更多的學生對數學的情感與態度達到較高層次。

三、說學法:

新課標指出,必須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

1.聯繫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2.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數學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

3.透過動手操作、獨立思考和開展小組合作交流活動,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

四、說活動過程

(一) 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我用這樣的語言引入:

同學們,前面我們已經對除法有了初步的認識,並認識了一些基本的圖形,今天,老師帶大家到數學樂園裏玩一玩,動手來做一做,你們說好不好啊?(板書課題:玩一玩,做一做)

提出活動要求:在活動中大家要多發現數學問題,並注意用動腦、動手、合作等方法來解決這些數學問題。

俗語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低年級中開展活動,要使學生在活動中能夠積極主動的發現數學問題,使學生感覺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重要。

(二)分組活動

我創設這樣的情景:

1.上體育課了,體育老師帶來了毽子、跳繩 、乒乓球等體育器材,想請同學們一起來做做健身運動。不過,做運動之前我們得先來分一分組。

這樣透過創設與學生日常生活實際息息相關的情境,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他們帶着愉快的情緒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來。

2.提出活動規則:小組合作,由組長主持,以比賽的形式進行,先分好的把手舉高給大家看。

3.開始活動

老師發指令,學生分組:

(1)把12個同學平均分成3組,進行踢毽子活動;

(2)把12個同學平均分成4組,進行跳高比賽;

(3)12個同學按每6人一組,進行跳繩活動;

(4)12個同學,每2人一組,進行打乒乓球比賽;

(5)12個同學平均分成6組,進行打乒乓球比賽。

4.比賽評價:表揚分得又快又對的一組,並請代表說說:你們組爲什麼分得這麼快?是怎麼分的?做完了(4),爲什麼(5)你們不用再分?

透過對活動的評價,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感受到用數學的樂趣。

5.師生交流:

(1)學生口頭編應用題,列式。

(2)提問:分成了幾組?(3)和(4)分得的組數一樣嗎?爲什麼?

(3)想一想:還可以怎樣分?

6.引導學生小結得出:無論按人數分還是按小組的數目分,只要是"平均分",就都可以運用已經學過的除法知識來解決問題。

分小組活動是學生日常學習和遊戲中經常用到的一種形式。活動項目中孩子們按照不同的要求分小組實際就是對除法的具體運用。透過活動,不僅可以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除法的含義,還可以使學生初步認識到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小組協作的精神。

(三)角的樂園

做完了分組遊戲,我設定了這樣的引入把學生帶入角的樂園:

1.我出猜謎語:"一頂點,兩條邊,日常生活處處見",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指名說謎底,再出示一個角讓一名同學指出角的頂點和邊。給予肯定後告訴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物體,它們身上都藏着角。現在我們來看看下面這些角,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是直角?請一位同學演示判斷直角的方法。

透過猜謎遊戲,更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2.畫角。請同學們也來做一個"小小魔術師",利用直尺和三角板"變"出:一個任意角和一個直角。

畫角在學生學習角的認識時,已經有所接觸,這裏設定"小小魔術師"的遊戲,關鍵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體驗到學數學的樂趣,在愉快的情緒體驗中進一步讓學生明確畫一個角的步驟。

(四)拼擺圖形

1.擺學過的圖形。拼擺學過的圖形,實際是對學生已有的圖形的表象的具體化。這樣有助於學生加深對已學的平面圖形特徵的認識。這裏我要求學生拼擺以下四種圖形:

(1)擺三角形; (2)擺正方形; (3)擺長方形; (4)擺六邊形。

2.學生擺完圖形,我出示以下填空題讓學生回答:

(1)三角形有( )個角。

(2)正方形、長方形都有( )個角,它們都是( )角。

3.學生根據剛纔的拼擺,嘗試提出數學問題

引導學生從所拼擺的圖形的特徵或聯繫乘除法的知識提出數學問題,如:擺一個三角形要用3根小棒,9根小棒可以擺幾個三角形?擺4個三角形需要幾根小棒?……

讓學生提出數學問題,可以逐步培養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能力。

4.拼擺組合圖形

(1)擺兩個同樣的三角形需要幾根小棒?(6根)現在,請同學們想一想,能不能用五根小棒擺出2個三角形?擺擺看,並說說爲什麼?(兩個三角形共有的邊就叫做公共邊,有一條公共邊就可以少用一根,所以只要5根。)

以上活動透過學生嘗試操作,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空間想象,培養了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的能力,同時滲透用幾條公共邊,使所用小棒減少幾根的道理,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更深層次的發展,避免思維定勢造成的負遷移。

(2)根據要求擺小棒。爲使公共邊這一思想得到鞏固,我設計了下面的拼擺練習。

①下圖,增加一根小棒,使擺出的圖形有2個正方形。你能擺嗎?

②下圖,添加兩根小棒,你能擺出幾個三角形?擺擺看。

③下圖,增加三根小棒,使擺出的圖形有5個三角形。你能擺嗎?

拼擺組合圖形這種形式是在學生拼擺基本圖形的基礎上,將圖形適當組合,擺出有趣的圖形,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且還感受到圖形與圖形之間的關係和變化。

5.擺五角星。

6.任意拼擺。

這部分活動,是在基本圖形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擴展。學生用小棒擺出自己喜歡或日常生活中見到的物體的形狀。可以爲學生的思維提供更大的空間,使其想象力得到更好的發展,從而培養創新意識。

7.拓展練習:能不能用12根小棒擺出5個正方形?6個正方形呢?請你擺擺看。

(五)活動小結

你們喜歡今天的活動嗎?在活動中你學到了什麼?應用了哪些知識,有什麼新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