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精華】幼兒園說課稿小班語言三篇

學問君 人氣:2.12W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說課稿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說課稿小班語言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幼兒園說課稿小班語言三篇

幼兒園說課稿小班語言 篇1

一、說活動教材

小鴨找朋友是一個簡單的故事,語言比較簡單,有重複性,有利於小班孩子的理解與學習。故事中根據不同動物的生活習性,讓幼兒知道有的動物能和小鴨在池塘裏玩,有的動物不能和小鴨在池塘裏玩。重複性的動物對話,適合小班孩子的語言發展水平。但是課程的提示中從另一個角度--學說拒絕別人的禮貌用語來理解故事,我覺得跳出了平常故事教學的侷限圈,是將語言與社會領域的有機結合,既可以在故事中發展語言,又可以在活動享受禮貌交往的快樂。

剛開學時,我們就開展了一系列有關“朋友”的活動,如:音樂活動:找朋友等,對朋友這兩個字眼孩子們還是很熟悉的,也很樂意做大家的朋友,但在這個活動中我看到“新”的交朋友的方式-拒絕別人時的禮貌用語,這也是我選擇此教材的很大原因,對於小班孩子而言,這個語言活動倘若能順利地實施開展,對我班孩子交朋友方面肯定是有幫助的。

二、說活動目標

(1)說活動目標

根據教材及我班孩子的特點,我就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制定了活動目標,活動目標如下:

1、透過模仿小動物之間的對話,培養幼兒完整的語言表述能力。

2、親近小動物,瞭解一些常見動物的生活習性。

3、能大膽運用有禮貌的語言拒絕別人。

分析:從三條目標來看,第一條是主導目標也是能力目標,意想透過這個活動讓幼兒模仿小動物之間的簡單對話,從而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我想小班初期要注重幼兒語言表達的完整性,所以也就在目標中體現了這一點。第二條是認知目標,在這個故事中,有的動物會游泳,有的動物是不會游泳的,因此不能下河,讓幼兒透過這個故事瞭解一些動物的習性是一個很好的契機。第三條目標是情感方面的,與以往的情感目標所不同的是,這次是婉言拒絕別人的藝術,拒絕別人時我們也要有禮貌,這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藝術。

(2)說活動的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中小動物的對話

分析:我們制定重難點時往往是從所定的目標出發,因爲是語言活動,又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現的,所以理解故事內容,學說小動物之間的對話就成了本次活動的重心,透過生動的flash帶動幼兒的表達慾望。

(3)說活動的難點:區分會游泳和不會游泳的動物

分析:在活動中出現的小動物有的會游泳,有的不會游泳,這也是每一個小動物的特有習性,讓孩子知道不會游泳的是不能下水的,否則要淹死的。

三、說活動準備

1、前期知識準備:我們的第一個主題就是《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在主題中培養幼兒喜歡上幼兒園的情感,其中有一個很主要的內容就是和每一個孩子做好朋友,所以朋友對孩子來說並不陌生。透過一個多月的幼兒園生活,孩子們也擁有了很多好朋友,也懂得了一些粗淺地禮貌用語:如老師早,老師再見等。

2、在活動中的準備:利用電腦、多媒體自制動畫故事,並對故事進行簡單的改編和加工,有利於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在加上幼兒表演用的小動物掛飾等材料,幫助幼兒明確自己的角色,增加興趣。這些材料可以在語言活動後,放在區角里讓幼兒進行操作。

四、說活動設計流程

本次活動我共設計了四個環節,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從一隻正在哭的小鴨子爲契入口引起幼兒興趣。通生動有趣的flash,讓幼兒瞭解故事,學說小動物之間的對話等等,第一環節語言匯入,引起幼兒興趣,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求異思維。第二個環節是完整欣賞,熟悉故事中的人物及它們的習性,主要針對第二個目標設計的,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難點。第三個環節是分段欣賞並學說小動物間的對話,主要是爲第一個目標也是本次活動的主導目標服務的,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第四個環節是讓幼兒模仿故事中的小動物進行表演,也可以說是整個活動的高潮和延伸,鞏固幼兒已掌握的對話,如未掌握的可延伸到區角。

幼兒園說課稿小班語言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將要爲大家展示的是一節小班的語言活動《葉子小屋》。

故事講述的是:一天小姑娘小馨在院子裏面玩耍,突然下起雨來了,小馨趕緊躲到樹葉下面的樹叢裏,這裏的樹葉很多,就像一間葉子小屋,在這裏她遇到了一個個“不速之客”:螳螂、蝴蝶、金龜子、瓢蟲、螞蟻等,小馨和它們成了好朋友,一起分享着這間特殊的小屋,分享房子裏的溫暖和快樂!

最後,雨停了,小馨和夥伴們說再見,回到了自己真正的家。整個故事非常簡單,但卻是孩子們非常喜歡和認同的;能夠吸引和打動幼兒的。我之所以選擇這個故事,主要是因爲在院子裏玩耍時,常常看見孩子們對院子裏的小動物、小昆蟲非常感興趣,有時還會和小動物們對話,這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想象遊戲。所以我選擇了這節小班語言活動《葉子小屋》,讓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對動物的愛心和責任心!

我爲本活動預設了以下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

1、愉快的欣賞故事,感受有趣的故事情節,能對故事情節展開豐富的想象。

2、願意幫助動物朋友,體驗用樹葉任意組合爲動物朋友製作葉子小屋。

活動的重點是:對故事感興趣,喜歡故事中活潑有趣的動物形象,能對故事情節展開豐富的想象。

活動的難點是:帶領幼兒進入故事空間,激發幼兒多說、多思考,活動過程流暢、完整。

爲完成以上目標,我採用了以下策略與方法:

1、設定懸念法。在活動的一開始教師沒有直接講述故事,而是幼兒先觀看《葉子小屋》的繪本封面,透過幼兒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去了解、去想象,增加了故事本身的懸念,也增加了幼兒對故事的興趣。

2、音樂襯托法。教師在啓發幼兒觀看圖片內容的同時,播放清新的,帶有雨點敲打聲音的音樂,讓幼兒彷彿身臨其境,很快就能走進小馨的意境當中。

3、幼兒先述法。接下來,教師還是沒有把要講的故事直接告訴幼兒,而是讓幼兒兩兩一組自由組合,透過分析想象後,由一名代表上前來把圖片內容講述給大家聽,增加了幼兒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4、情境表演法。由一名幼兒扮演小馨,其他的幼兒手持道具或戴頭飾表演小昆蟲,幼兒親自體驗小馨在葉子小屋裏和小昆蟲們一起活動、對話的情景。

5、手工實踐法。給幼兒提供各種各樣齊全的樹葉和小昆蟲即可貼圖片,放手讓幼兒自己製作心中所想象的葉子小屋,是孩子們非常樂意做的一件事。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作爲幼兒的支援者、引導者、合作者,我尊重幼兒,關注幼兒,運用多種手段和方法激發幼兒,鼓勵幼兒理解故事,大膽講述,積極思考,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同時結合音樂、表演、手工等活動增加幼兒的興趣,豐富幼兒的各種感官體驗!

活動的設計和過程肯定存在不足,請領導、老師們提出寶貴意見。

謝謝大家!

附:故事《葉子小屋》

有一天,小馨在院子裏玩耍,啪!突然一滴小雨點打到她的臉頰上。“哇啊——好涼喔!”接着,啪、啪、啪 ,雨滴又打到小馨的鼻尖和手腳上。“不過,沒關係!因爲小馨有個可以躲雨的小房子。” “你看,葉子做成的屋頂很棒吧!”

可是,有隻螳螂已經比小馨早一步躲進了房子裏。“討厭,討厭。不要過來,到那邊去。”

螳螂真的把臉轉過去了。這時候,突然……一隻白蝴蝶,翩翩地飛進小馨的房子。“在這裏安全噢,不會被雨淋到了。”窸窸窣窣,窸窸窣窣一隻小金龜子從葉子後面爬了出來。“原來是小金龜子呀,嚇了我一跳!沒想到你也在房子裏啊。”

正說這,一隻瓢蟲嗖地停在小馨的頭上。“大家好像一家人喔。” “啊,螞蟻。小螞蟻,你也進來休息一下嘛!麪包會淋溼呦。”

“啊,天晴了。”“你們看,雨已經停了。”小馨對葉子小屋裏的朋友們說:“我要回我真正的家了,大家也回去吧,媽媽在等着你們呢。”

附:《葉子小屋》教案

【活動目標】

1、愉快的欣賞故事,感受有趣的故事情節,能對故事情節展開豐富的想象。

2、願意幫助動物朋友,能用樹葉任意組合爲動物朋友製作葉子小屋。

【活動準備】

1、圖片14張(片頭大圖片、故事圖片)

2、《葉子小屋》課件一份

3、音樂磁帶

4、各種形狀、顏色的樹葉若干

5、膠棒、小昆蟲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師演示片頭圖片,請幼兒根據看到的圖片猜測要講的故事。

1、播放音樂,帶領幼兒自然的走進故事的情境。

2、引導幼兒說出從圖片上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二、教師分發圖片,請幼兒代表上前來講述故事內容。

請幼兒自由組合成8個小組,每組選一個代表,爲大家講述自己組拿到的故事圖片的內容。

三、教師把幼兒手中的圖片組合在一起,完整的講述一遍《葉子小屋》的故事。

1、請幼兒觀看圖片,想象小馨在院子裏的活動,在葉子小屋裏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2、提問幼兒:故事的內容和自己想象的一樣嗎?幼兒自由回答。

四、播放FLASH課件,請幼兒找找哪些昆蟲朋友到小馨的葉子小屋裏面躲雨了?

請幼兒分別用道具飾演小馨和葉子下面的小昆蟲,以及和小昆蟲們的精彩對話。

五、爲昆蟲朋友們製作葉子小屋。

1、請幼兒選擇各種不同的葉子,發揮想象爲動物朋友們製作葉子小屋。

雨還不停地下,許多小昆蟲想到葉子小屋裏來躲雨,可屋子太小了,我們一起來造一間更大的小屋,讓更多的.動物朋友們來躲雨吧!

請幼兒選擇不同的樹葉將它們粘帖成小屋,選擇不同的顏色將葉子裝扮起來,以及爲葉子小屋設計一些傢俱等。

2、幼兒手持自己製作的畫,給大家講述“葉子小屋”的故事。

【活動延伸】

1、 老師和孩子一起做一個仿真的“葉子小屋”,大家一起躲進小屋來玩葉子小屋的遊戲。

2、 觀察各種小昆蟲,看看它們下雨的時候都是如何避雨的。

幼兒園說課稿小班語言 篇3

一、說設計意圖:

語言是交流和思維的工具。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語言的發展貫穿於各個領域,也對其它領域的學習與發展有着重要的影響(1)幼兒在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同時,也在發展着人際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斷交往情境的能力、組織自己思想的能力。(2)透過語言獲取資訊,幼兒的學習逐步超越個體的直接感知。由此可見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作爲教師我們在進行各領域教學時應爲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援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並能得到積極迴應。由於剛升入小班幼兒,在語言的發展方面比較弱,以直接行爲爲主;當孩子想要去幫助同伴的時候,由於語言發展不是很完善,被同伴誤以爲是要去傷害她,所以這個活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讓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去感受在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後的快樂心情。同時,此故事具有很強的實施意義,現代的孩子們往往在遇到困難時,就退縮,不自己動腦筋想辦法解決,而以來於別人的幫助。另外,孩子們的自我中心現象嚴重,它們理所當然的接受別人的付出,而自己關心別人、爲別人着想的思想意識缺乏,而此故事,能讓幼兒在瞭解故事形象及人物對話中,受到良好的薰陶與激勵。

部分幼兒能說一段完整的句子,有的幼兒還需要老師的幫助才能完成,透過觀察幼兒最近發展情況,他們非常愛模仿,他們喜歡模仿老師、家長和夥伴。小班幼兒正處在模仿學習中。因此,設計了這節關於學說短句的語言課。

二、說活動教材:

《荷葉傘》這個故事選用了小朋友熟悉而且喜歡的小動物,小白兔、小雞、小貓爲角色,講述了小白兔在下雨的時候想辦法用樹葉當傘,並且幫助小雞和小貓的故事情節,既有趣又蘊含了許多的美德。現在的小朋友都是獨生子女,個個以自我爲中心,缺乏關心幫助他人的意識。《下雨的時候》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又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因此,我選用了這一教材。

三、說活動目標:

《綱要》指出:要"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透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根據《綱要》精神和我班幼兒已有的能力實際、知識水平以及教材需要,我確定了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活動目標1、情感目標:體驗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快樂。

2、知識目標: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3、技能目標:嘗試用不同的語調和肢體動作表演角色間的對話。

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學說短語"××××,快到荷葉下躲雨吧。"突破方法:以生動的故事情節和手偶表演調動起孩子學說話的興趣,分段紮實的進行學說"××××,快到荷葉下躲雨吧。"活動難點:在故事中學說短句。

突破方法:以提問的方式,幼兒自已說一說有哪些小動物淋雨了,小兔是怎麼幫助他們的。讓幼兒主動的說出短句。

四、說活動準備:

首先,活動準備是爲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透過已有的經驗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我從以下方面談我的活動準備:

1、物質上的準備我爲幼兒準備了生動有趣的PPT圖片,小白兔、小雞、小貓手偶。

2、知識上的準備我在活動前讓幼兒瞭解了下雨天需要的各種雨具。

由於年齡的關係,嬰班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非常短,而且又好動,要抓住這寶貴的幾分鐘來達到最好的效果,需要老師用多種有趣的形式來吸引幼兒,把孩子的目光抓住了,他們感興趣了,纔會積極地開口跟着老師說話,因此本次活動製作了flash動畫,以孩子喜歡的動畫調動他們學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