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貓》說課稿

學問君 人氣:2.73W

一、說教材

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貓》說課稿

《貓》這篇課文細緻、生動地描述了貓的古怪和它滿月時的淘氣可愛,全文字裏行間流露出對貓的喜愛之情。本文的語言優美,淺顯易懂。

課文先從三個方面具體表現貓的性格古怪:講它既老實又貪玩,既貪玩又盡職;講它高興時和不高興時絕然不同的表現;講它什麼都怕,但又很勇猛。這三個方面的表現,看起來相互矛盾,但都是事實,所以說貓的性格實在古怪。再講它小時候十分淘氣。表現在:一是剛滿月,腿腳還站不穩時就愛玩;二是稍大一點膽子越來越大,也就更加淘氣。

課文在描述貓長大後的古怪性格和小時候的淘氣時,處處流露對貓的喜愛之情,有的是直抒胸臆,有的是間接體現。本文語言淺顯易懂,優美樸實。這是課文在表達上的兩個特點。

透過語言文字的學習,瞭解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時候的可愛,學習作者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是本課學習的重點,也是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

二、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13個生字,正確讀寫“無憂無慮、任憑、屏息凝視、抓癢、稿紙、豐富多腔、摔跟頭、跌倒、膽子、開闢、遭殃、責打”等詞語。其中重點是“任憑、豐富多腔、開闢、屏息凝視”。最難的是“屏息凝視”的理解。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花貓的古怪性格,小時侯的可愛,體會作者對花貓的喜愛之情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課文。

(一)能力目標

1、在“猜”中繼續練習學會結合上下文理解課文內容。

2、在猜中進行創新思維方法的訓練。

3、學習真實具體的寫作方法。

 (二)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喜愛之情

2、培養學生熱愛小動物的感情和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

難點:體會真實具體的寫作方法

四、教學方法與學習方法

 (一)猜——猜中有比較

猜中結合上下文讀書——發展與創新是我們的課題,也是新課標的核心所在,也是語文教學中的兩大主題。藉助課題研究的良好氛圍,我在平時大膽地嘗試。

我教學這篇課文的主要方法就是一個字,就是一個“猜”字。“猜”既是本節課的教法,也是學生的學法。猜沒有問答那樣嚴肅,要求一板一眼,必須正確。問題無論是老師提出還是學生提出,似乎都要求答出正確的答案,心理壓力較大,學生思維受到一種目的的限制,放不開,個性得不到張揚,語言理解和語言表達的創新性得不到良好訓練,與我們創新的主題不相符。

猜常用於各種遊戲之中,識字教學中也常用。在閱讀教學中進行應用,有很多好處。猜的形式較多,師說生猜,生說師猜,生說生猜(小組進行,全班進行)。猜的內容包羅萬象,猜字詞的理解,猜句段的理解歸納,猜思想感情的把握,猜體會到的寫作方法,猜未弄懂的問題……無論那種形式,無論那種內容,學生都是在一種比較開放的,比較輕鬆的交流環境中進行閱讀、思考。

猜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融爲一體,就是猜的學生,在猜的時候,也不象“答”那樣被動,而是主動去猜。遊戲的經驗,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即使是成績平平的的學生也敢來猜。沒有壓力,“猜”不是“答”,猜自然可以不正確,不怕犯錯誤。猜可以發現學生的答案多種多樣,思路開闊,這正好給教師分析學生學情提供了實據,便於教師正確引導學生。教師從學生的猜中,準確地把握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對語言的理解水平,找到恰當的引入可能知識世界的方法。猜可以更好的`發揮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他們爭對同學的猜題,老師的猜題,可以大膽的發表意見,特別是自己獨特的見解。有時還能面對大作家的作品發表不同見解,理由還很充分,這纔是創新的培育氛圍。

當學生的意見與書上有較大出入時,這正是老師利用比較的方法進行語感訓練的好機會。學生對相近的詞進行比較,對自己猜的詞與書上的詞進行比較。猜可以將許多學法用於其中。

(二)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任何教學手段都是爲教學服務的。因爲本文語言淺顯易懂,爲了不沖淡學生在語言中的豐富想象。所以,我用這樣的課件對課堂加以形象,補充。

(三)教學環節

1、猜前初讀引學法

自學初讀生疑問——因爲這是第八冊的課文,學生手中沒有書,藉此機會,我將課後填空練習流在課文之中。學生自讀不完整的課文,發現空白,產生疑問。

依據疑問引出猜——師問:讀了竟今天這篇課文,大家發現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嗎?學生自然會回答出課文的不完整。然後我就說:“今天,我們就來猜猜空白處原文是什麼樣。”這樣的設計讓學生在讀書中自發產生疑問,爲把握全文主要內容,爲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對課文充滿個性的理解,奠定了基礎。這是對學生進行語言創新訓練和思維創新訓練的開始。

猜前引出讀書法——大家說說要猜着,你想到採用什麼辦法?(結合上下文讀書思考)猜是一種讀書方法,也在這營造出一種氣氛。要學生自主猜出原文,得靠他們已有的讀書經驗,讓學生說出讀書方法,互相提醒,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讀書思考。

2、猜中交流解文意

猜中品讀練填空——學生採用各種方法讀書,猜測文中空白處是什麼。猜的形式多種多樣,老師讓學生猜,學生讓學生猜,學生讓老師猜,小組內互猜,全班一起猜。邊猜邊評,評中思考,一邊思考一邊讀書,答案就在這互動的過程中接近。本課語言淺顯易懂,猜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遇到困難時,應多讀書思考,在讀書思考中,在探究中,在比較中,始終讓學生飛翔在語言情景中,發展語感水平。學生不正確的答案是教師引導學生的大好機會。老師根據學生的猜測,分析學情,選擇引導方法,巧妙地將學生從已知知識世界引入未知知識世界。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學生學習的幫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