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小學說課稿範文六篇

學問君 人氣:5.05K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說課稿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說課稿範文六篇

小學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屬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五個主題單元“往事”的第一篇課文。這是周曄在伯父魯迅逝世九週年之際回憶寫下的紀念性文章,全文共回憶了她與伯父魯迅先生在一起的“笑談《水滸》,趣談‘碰壁’,關心女傭”以及從女傭阿三口中得知的“關心女傭”四件事,字裏行間無不飽含周曄對伯父魯迅先生的無限懷念與崇敬,以及感謝!透過文字,一位愛孩子、愛憎分明、堅持鬥爭,爲自己想得少、爲別人想得多的魯迅形象躍然紙上。文中有許多含義深刻的句子,如:“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他沒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頭上,半天沒動,最後深深地嘆了一口氣。”……教學中需引導學生反覆朗讀,並藉助當時的社會背景細細體味魯迅帶給我們的光芒。

二、說教學目標

有道是“讀是語文教學的法寶”,教學中引導學生反覆讀文,有感情地朗讀是理解文字、感悟文字的有力保證,同時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教學本課,我確立的第一個教學目標是: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2、透過含義深刻句子的解讀,充分感悟魯迅先生愛憎分明,爲自己想得少、爲別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質。(語文是感性的存在,透過讀文悟文,在學生心中樹立一個形象,這是我們語文教學義不容辭的責任,故此,我確立這樣的教學目標。)3、學習作者透過動作、神情等細節描寫表現人物高尚品質的寫作方法。(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兩者缺一不可,因此學習文字同時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也是增進學生知識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本課,我重點引導學生學習作者透過人物動作、神情刻畫人物形象的寫作方法,難點爲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魯迅高尚品質。

爲有效達成以上教學目標,落實教學重難點,教學本課,我預計分兩課時與學生共同學習交流本課內容:第一課時:側重整體感知文字,重點研讀“救護車伕”部分,感受魯迅愛憎分明,爲自己想得少、爲別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質。第二課時:研讀“笑談《水滸》、趣談‘碰壁’、關心女傭”三部分內容,進一步引領學生感受魯迅高大形象,對魯迅有較爲全面的瞭解。

四、說教法、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與習慣,因此教學本課之前,我預先設定這樣的預習內容,引導學生對文字先作初步全面的整體感知: 1、認真讀文,讀正確讀通順,注意幾個多音字,如冠、號、血,給它們註上拼音;

2、思考:文字主要寫了什麼?試着給每一部分歸納一個小標題;

3、想一想:讀過文字,魯迅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特別由哪裏感受到他的這一形象的?試着劃一劃,寫一寫。

2、讀讀悟悟,讀悟結合

讀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主要方式與重要方式,教學中努力引導學生讀讀悟悟,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思想的啓迪,能幫助學生很好地感悟魯迅高大形象。

3、引導發現法

五、說學情

六年級學生已經有五年多的學習經歷,掌握了一些學習語文的方法,具備了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本課又與學生的生活十分接近,很容易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文中一些含義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是學生學習、理解上的重點、難點,也是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興奮點。因此,對本課的教學,老師從“悟”字出發,以讀爲本,着眼於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感悟,悟情明理,讓有不同風格的學生都參與學習,讓課堂真正動起來。

良好的教學設想要透過教學實踐來實現。根據本班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認知水平,再立足教材本身的特點,我們安排了以下教學程序:

六、說教學流程

下面我主要就本課第一學時的學習來作交流:

教學目標:

1、讀通讀順文字,初步交流魯迅留給自己的印象;

2、深入研讀“救護車伕”部分,感受魯迅崇高品質;

3、學習作者抓住動作、神情等細節描寫刻畫人物高大形象的寫作方法。

學習重點:研讀“救護車伕”部分,學習作者抓動作、神情刻畫人物形象的寫作方法。

(一)、直揭課題,檢查預習,感知整體

1、引導讀好課題

孩子們,這節課開始我們要共同學習的是魯迅侄女周曄的一篇文章――《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課前我們都讀過文字,魯迅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預設:(生)爲自己想得少,爲別人想的多;

(師)這樣的魯迅讓你――,帶着這種心情讀題!

(生)幽默、同情勞動人民……

(師)……

在學生充分交流之後,我欲引導學生讀好課題:周曄同我們一樣,也感謝、敬佩,感動於她的伯父魯迅先生,讓我們同周曄一起,再叫一叫――,能叫得更深情、親切些嗎?

2、歸納小標題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是周曄在伯父逝世九週年之際回憶寫下的紀念性文章,文中字裏行間均飽含她對伯父的無限懷念與敬佩。孩子們,周曄於文中主要回憶了伯父生前的幾件事情,分別在哪幾段?師生共同提煉小標題並板書;

3、小結並過渡:文章主要回憶了這四件事,解開了周心中的疑惑:伯父爲什麼得到那麼多人的愛戴?引導給“愛戴”換詞。

爲什麼呢?我們到文中找答案去!“救護車伕”片段內容最長,我們就先來讀它!

(設計以上環節,一主要爲檢測學生的預習情況。都說“語文學習,功夫在課外”。已至高段,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加之教師的任務驅動,相信學生能讀好、學好,這樣課堂上就可節省許多時間,爲研讀重點部分留有時間與空間;2、對文字的整體感知有利於幫助學生理清文字脈絡,以順利且輕鬆進入文字重點內容學習。)

(二)、重點研讀“救護車伕”

1、走近魯迅

要求:用心讀課文第四部分前四個小節,思考:

a、

你看到了一位怎樣的車伕?他的哪一個動作或神態特別讓你有話想說?

b、面對這樣的一位車伕,爸爸和伯父是怎麼做的?伯父的尤其哪一個動作也特別讓你有話想說,把它圈劃出來,寫上批註。

1)、學生讀文,圈劃、批註;

2)、交流:……

預設學生的回答1、受傷的車伕,引:車伕傷得重嗎?特別從――讀出?待學生找出相關語句後,引導學生給“捧”換詞,品味;2、飽經風霜的車伕,調侃:飽經風霜是說車伕風裏來,日裏去,吃飽了風和霜嗎?那這個“飽經風霜”我們可以怎麼理解?待學生交流到一定階段,教師作小結:是的,生活的艱辛、困苦,無形中寫在了車伕的臉上,加上她此時的痛,致使車伕心力交瘁!再讀,感受車伕的痛與苦。

引領:①扶、半跪,――“俯首甘爲孺子牛”;

2、導讀:此時此刻,在車伕的心中,魯迅已不僅僅一位陌生人,而如同車伕的――

魯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還與他的一段經歷有關:(補充資料:魯迅,出生在一個逐漸沒落的士大夫家庭,祖父因科場案下獄,父親又久病不愈。作爲長子,魯迅爲了給父親治病,常常出入當鋪和藥店,飽受人們的冷眼。在鄉下外婆家裏,他有機會接觸農村社會,和農民的孩子親密相處,從中感受到農民生活的困苦和他們勤勞、純樸的性格。這些經歷使他對勞動人民有着深切的同情。)

②掏、叫,引導想象:魯迅此時應該想到了什麼,他還可能想到了什麼?交流:說說你此時的心情、感受?

③兩個“清清楚楚”,可見――

3、引讀下面句子:――,引導質疑,猜:伯父的神情爲何嚴肅?他的手半天沒動,應該想了些什麼?

點撥:這個黃昏,看見車伕受傷的難道就只有爸爸和我嗎?――橫眉冷對千夫指;

4、引讀:這樣的伯父在小周曄長大成人後才漸漸讀懂!這樣的伯父走了,難怪我――(呆呆地望着來來往往的人……)

前來弔唁的有――,有――,巴金在《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中這樣寫道:(補充資料:我看見了穿粗布短衫的勞動者,我看見了抱着課本的男女學生,我也看見了綠衣的郵差,黃衣的童子軍,還有小商人,小店員,以及國籍不同、職業不同、信仰不同的各種各類的人。在這無數不同的人的臉上,我看見了一種相同的悲慼的表情。這一切的人都是被這一顆心從遠近的地方牽引到這裏來的。

感謝周曄,感謝巴金,爲我們記下永恆的感動。下節課繼續學習,繼續深入感悟魯迅的高大形象。

(學習這一環節,我是這樣理解的: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則是他們學習的組織者、引領者。教學“救護車伕”部分內容,我主要引導學生由車伕、魯迅的動作、神情,感悟魯迅的高尚品質,同時滲透寫作方法。教學中,努力體現“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的教學理念,實現“先學後教”,着力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與自主學習能力。)

(三)、課堂練習,拓展延伸

《作業本》5 (有道是“眼過三遍不如嘴過一遍,嘴過三遍不如手過一遍”,課堂練習能幫助學生梳理課堂交流內容,將知識、情感積澱下來,同時及時鞏固新知。)

小學說課稿 篇2

教學目標:

讓學生善於傳遞友好

教學方式:專題教育

教學重難點:讓學生善於傳遞友好。

教學手段:圖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觀察島

快樂的一天

大清早,上學校,看見阿姨問聲好,遇見老師喊個早。一路上,微微笑,大家誇我真友好。下課時,做遊戲,同學摔倒我扶起。拍掉灰,洗掉泥,開開心心回家去。

二、活動營

活動一:友好問候

兩人組隊抽籤,用抽到的國家的.問候禮節,首先向自己的搭檔表示友好,然後向班級的其他同學表示友好。

說說當別人向你表示友好是你有什麼感受

(中國)握手禮:雙腿立正,上身前傾,伸出右手,四肢併攏,拇指張開與對方相握。

(泰國)雙手合十於胸前,稍稍低頭,互致問候。

(日本)深度鞠躬行禮,互遞名片。

(美國)擁抱禮:雙方互以自己的雙手抱住對方的後肩。

活動二:友好詞語串串燒

全班同學分爲四組討論表示友好的詞彙,並將它寫在紙上。各小組輪流說出一個表示友好的詞語,不能重複。若說不出來時,請他們爲大家唱一首表示友好的歌曲。

三、分享屋

在有仇恨的地方,真誠友好,心中的恨意會慢慢消逝。

在有傷害的地方,真誠友好,心靈的傷口會慢慢康復。

在有猜疑的地方,真誠友好,心裏的疑惑會慢慢化解。

在有絕望的地方,真誠友好,心底的恐懼會慢慢減退。

在有悲傷的地方,真誠友好,新建的痛苦會慢慢淡去。

讓我們落落大方、真誠自然的傳遞友好,將明媚的笑容送給他人。

四、拓展園

禮儀隊是校園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你是都想加入禮儀隊做一個親善大使吶現在的你是否已經具有禮儀隊所需要的素質哪些方面還需要改善

我擁有整潔的外在形象。

我擁有點頭微笑的習慣。

我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學說課稿 篇3

一、 說教材

1、 教材來源:此活動來源於生活,我們都知道,水果是幼兒比較熟悉的,在個地的水果市場,我們都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水果,且取材方便,它的種類很多比如說:蘋果、香蕉、荔枝橘子等。其中他們的顏色不同、形狀不同,大小不同,味道不同,吃起來營養豐富。雖然幼兒知道水果的名稱,但是對水果的外型、用途,營養價值都不瞭解,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幼兒還不怎麼愛吃水果。因此,有必要讓幼兒水果的用途,特徵、營養價值,我認爲選則此教材有一定的季節性,必要性。就如綱要中所說;及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長遠發展,及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開闊幼兒的視野,因此,活動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幼兒。 2、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及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爲依據,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爲: 1、培養幼兒喜歡水果的情感,並在活動中樂於表現自己 2、 幼兒感知水果的外型,用途,及營養價值。

3、 幼兒透過遊戲自己創編水果兒歌,進一步瞭解水果。

5、透過實物、圖片及對話識別所學單詞,能在所學單詞前加上適當顏色。 根據目標,我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透過實物、圖片及對話識別所學單詞。透過多媒體課件、歌曲引路、遊戲體驗及品嚐水果,使活動得到深化。活動的難點是:能在所學單詞前加上適當顏色。透過教師示範和情景表演解決。 總之,我們樹立了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系統觀,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標運作程式。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情境、遊戲之中。爲此,我們作了如下活動準備: 1、空間準備:把幼兒圍成半圓形,操作檯放於側面。 2、物質準備:、水果頭飾、創編歌曲、多媒體課件、各種水果(蘋果appiie、梨子pear,橘子orange等)頭蝕,水果卡片 3、經驗準備:幼兒已經認識多種顏色,並對水果有一定的經驗(吃過或看過)。

二、 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該成爲活動中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指出教師和幼兒應合作探究,因此,本次活動了事不僅要以可愛的形象引起幼兒的興趣以外,還要挖掘本次活動的價值。採用的教法有:

1、 操作法 它是建溝活動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就是幼兒自己動手操作。主要探索水果的趣味性、多樣性,讓幼兒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說一說、比一比中獲得感知。

2、 演示法 是指教師透過給幼兒講解,把事物和教具呈現給幼兒看,幫助他們獲得理解。

3、 遊戲法 遊戲是活動的基本方法。透過遊戲的方法使幼兒透過遊戲的方式爲說過創編水果兒歌,進一步的瞭解水果,熟悉水果。

三、說學法

以幼兒爲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幼兒採用的學法有: 1、多通道參與法:新《綱要》科學領域中的目標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活動中我們引導幼兒看一看、摸一摸、學一學、說一說、嘗一嘗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就對蔬菜發生了興趣。 2、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爲了讓幼兒對各種蔬菜有更深的印象,我們就採用了遊戲體驗法,在唱唱演演中引導幼兒認識、喜愛蔬菜。 與此同時,我們還透過幼兒間的互補學習,師幼合作共長的方法,表達着各自的豐富、多樣性的認識,體現着“以幼兒發展爲本”理念。

四、 說教學程序

我採用換換相扣來組織此活動,活動程序爲

激發興趣――自由探索――遊戲結合――情景表演――品嚐延伸

一)激發興趣

興趣是幼兒最好的教師,活動一開始教師採用幼兒熟悉的蘋果姐姐的身份出現,要請幼兒到水果王國做客。在不知不覺中就已經吸引幼兒的興趣。透過音樂的過度到第二個環節。

(二)自由探索 教師安排適當的遊戲,來幫助幼兒鞏固所學單詞。再與以前所學顏色聯繫起來,以舊引新,溫故而知新;新舊結合,創造出新的語境。老師要先作示範,如:a red apple 。幼兒再根據老師的示範,自己嘗試着給每種蔬菜加上顏色,如orange orange;yellow banan;green pear。

(三)、 遊戲結合

幼兒對水果有一定的瞭解之後,我以遊戲的方式請幼兒自己來表演喜歡的水果寶寶水果,並取和幼兒一起來爲水果寶寶的兒歌。加深幼兒對水果的印象和了解。

小學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次說課我所使用的教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We Love Animals。 本套教材非常注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從學生的角度來講,基礎教育最主要的任務是要學會學習,開發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創新能力。本教材在整體構思、內容安排、活動設計和教學方法都採用了與學生緊密聯繫的生活實際,真正體現了語言的交際功能,同時,它把知識和技能目標融會在了完成任務的過程之中,從而體現出了英語新課標提出的把話題---功能---結構---任務結合起來的總思路,爲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礎。

1、本課教學內容

(1) Let's learn

本部分主要是學習常見動物單詞 cat dog monkey duck panda rabbit

(2)Let's talk

學習句型

I have a …以及Super! Cool! Wow! Great!等表示讚美的感嘆詞語。

(3)Let's do.

本部分要求學生在“Act like a”的指令下模仿小動物的動作。

2、本課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德育目標)

知識目標

(1)能聽懂,會說Look! I have a … 並能在實際情景中運用。

(2)能聽說,認讀一些常見的動物單詞。

(3)能聽懂,會說幾個常用的感嘆詞 Super!Cool!Wow!Great!並能夠在實際情景中運用。

(4)能聽懂簡單的指示語,並能按照指令模仿動物做出相應的動作。

能力目標: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

德育目標:教育學生要愛護和保護小動物。

3、重難點的確定

重點:能聽說認讀常見的動物單詞,並能運用句型“Look! I have a ”

難點:由於學生年紀小,對於一節課要正確運用所學句型和四種表達感嘆的詞,有一定的難度,而且特別容易混淆。透過本課的學習,運用自然引入的方法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與使用重點句型和四個感嘆詞。

二、教材處理

1、以“舊”引“新”

依據知識遷移規律的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繫,從已學過的知識引出要學的知識,從課前的日常對話引入單詞教學。

2、以“練”促“能”

學生技能的形成,需要經過適度的訓練才能消化,本課設計了多種樣的遊戲活動,學生透過遊戲,提高了自己掌握知識的能力。

3、融會話教學於情景表演

讓學生在表演中學會運用語言,更能突出語言的實用性和交際性。本課透過教師的示範表演,教會學生在表演中學會本課重點句型。

三、教法分析

透過新課匯入、新課講解、 反覆操練和鞏固運用、反饋練習、歸納總結五步教學法,運用學生感興趣的競賽和遊戲活動,精講巧練,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漸進地深化教學內容。展開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的師生雙邊活動。

四、教學手段

主要以現代化電教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增加了直觀性和趣味性,加大了課堂密度,提高了教學效果。

五、教學程序

1、新課匯入

(1)英文歌曲欣賞:上課之前,讓學生欣賞並演唱英文歌曲,透過簡單的手勢讓學生在唱起來的同時動起來,演起來,樂起來 ,在音樂的襯托下,歌曲營造了輕鬆的學習氛圍並且呈現了個別動物的詞彙,爲所學內容做好了鋪墊準備。

(2)每日對話: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注意,拉近師生距離,首先安排了師生間的每日英語對話“Do you like …?Yes,I do. What's this? It's a …”,透過口語練習,完成了對教學新課的鋪墊,以“舊”引“新”。

(3)單詞教學:透過色彩鮮豔的課件演示,告訴學生這節課我將帶他們去一個有趣的地方,並請他們依據我的提示猜測要去哪裏?當學生猜出去大森林時,我們便“上車”,一路歡歌去了森林公園。隨着動聽的音樂,電腦打出公園全景,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匯入正課。

2、新課的講解

本課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展示了一幅幅色彩逼真、形象生動的畫面,配有小動物的說話聲和樂器聲,栩栩如生。以小動物們介紹自己爲主要內容,透過小動物不同的自我介紹和獨特的樂器,讓學生對於所學的新知識有了很好的感性認識,再讓學生反覆演練,使學生全面掌握。感嘆詞是讓學生突然看到老師變出了一隻可愛的小兔子,自然的發出感嘆中學習了四種不同表示感嘆的詞語,再透過多媒體的展示和真人的錄音,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吸引了全體學生的注意力,達到了教育教學目的,培養學生思想素質、情感素質和英語語言素質。

3、反覆操練和鞏固應用

(1)爲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利用Work in threes,in pairs,in row,in group,及競賽等多種不同方式操練鞏固。使學生處於積極思維的狀態之中,全方位、多角度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2)TPR活動。TPR是全身運動反應法的縮寫詞,TPR聽聽做做的活動深受兒童喜愛、節奏和動作能刺激大腦皮層,激活記憶。我先要求學生仔細聽並且看老師的動作, 猜測其含義,然後跟着錄音部分做動作,從對“Act like a ” 的反映中自然習得語言。

4、反饋練習

(1)單詞遊戲

本課的又一次高潮是將遊戲與練習有機結合,融爲一體。設計了慢動作遊戲,讓學生在喜愛的遊戲中開展快速說出單詞的競賽活動,將動物的單詞卡片放進一個大信封內,並慢慢抽出卡片的一部分,看哪一組同學說的快和準,並進行評比。學生透過遊戲,邊做邊練習,寓教於樂,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鞏固了學生所學的知識。

(2)情景表演

喜愛表演是小學生的天性,我充分利用這一特性讓學生用自己所帶的毛絨動物表演對話內容“Look! I have a… 並自選感嘆詞,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與同座練習本課重點句型。學生練習完後,自由組合代表小組進行臺前表演,並由教師和部分學生作爲評委對參與表演的學生給予評價。讓學生透過表演,真正的鍛鍊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5、歸納總結

本課除了板書所呈現的重點內容外,又將事先準備好的”知識袋“透過優美的旋律、音韻動聽的節奏傳給全神貫注的同學們,音樂聲猛然一停,拿到知識袋的同學開啟紙條,大聲回答紙條中的問題,答對的同學獎勵給一個粘紙帖畫,這項活動讓每一位同學興趣高昂的再次鞏固新知,加強對本課內容的理解和運用。最後,我將大組競賽的結果公正地告訴全班學生並給予正確的評價和鼓勵。

6、展示板書

Unit 4 We love animals

Look! I have a… monkey cat dog duck panda rabbit

本課以素質教育爲目的,結合教材重點、難點及英語學科特點,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從視、聽、說等方面使學生得到鍛鍊,在愉快、輕鬆的氛圍中溫故而知新,達到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

小學說課稿 篇5

開場白

各位考官好,我是X號考生,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小學四年級腳內側踢球。

根據新課標的基本理念,以教什麼、怎麼教、爲什麼這樣教爲思路,接下來我將從指導思想、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重難點、方法、教學過程這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 “健康第一”爲指導思想。以身體練習爲主要手段,以學習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爲主要內容,以增進學生健康,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能力爲主要目標。在本課的設計中落實以學生髮展爲中心,幫助學生學會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習及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受益。

二、教材分析

足球是“世界第一運動”,能很好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深受廣大師生喜愛。腳內側踢球技術是足球踢球的基礎技術之一。透過練習可發展學生的速度、力量、協調性、平衡等身體素質。是在學習了基本的球性練習基礎上,爲腳內側接球、運球及其他踢球技術動作的學習奠定基礎。透過學習腳內側踢球這一技術,爲學生奠定足球基礎,培養學生不畏困難、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質和團結協作的意識,提高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

三、學情分析

水平二的學生神經系統發展較快,興奮和抑制的機能有所增強,控制和調節自己行爲的能力提高較明顯,對運動技術的學習開始提高細節要求。獨立意識也開始增強,已經不滿足於單純地聽老師的話,希望能夠自主思考的空間。但注意的集中性和穩定性較差,在觀察時往往也只注意事物較突出的特徵,缺乏順序性。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透過採用“遊戲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其更好地參與到體育課堂中來,體會體育運動的快樂。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說出腳內側踢球的動作要領,連貫流暢地做出腳內側踢球這一技術動作。

過程與方法目標:透過觀察模仿、分組練習、遊戲比賽等環節,發展下肢力量、協調性、平衡等身體素質,夯實足球基礎。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樹立不畏困難、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質,養成團結協作的意識,體會參與體育運動的樂趣。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支撐、擺腿、踢球

教學難點:動作的協調連貫

六、教學方法

講解示範法、分解練習法、提問探究法、遊戲比賽法

七、教學過程

本節課分爲四個部分: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

首先是開始部分

也就是體育課的課堂常規,主要包括:集合整隊、師生問好、檢查服裝和出勤、強調紀律和安全、宣佈本節課的內容、安排見習生。

透過課堂常規,使學生收心凝神,迅速進入狀態,爲接下來的課程做好準備。

接下來是準備部分

也就是熱身活動,我安排了2個環節。

第一個是帶球圍圈慢跑,學生每人一顆球,以老師爲圓心,5米爲半徑,圍成大圓,逆時針帶球慢跑。要求將球儘可能控制在自己腳下,並注意安全。透過這一環節,降低學生肌肉的粘滯性,使內臟器官和運動系統進入狀態,達到初步熱身的目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球性。

第二個環節是足球操。透過足球操,使學生進行全身性的關節活動和韌帶拉伸,充分熱身,調動情緒,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爲接下來的課程做好準備,避免受傷,同時也進一步培養學生參與足球運動的興趣。

準備活動結束之後是本節課的基本部分。

首先是匯入環節,我將採用媒體匯入法,展示著名球星照片,並進一步引申:優秀運動員之所以取得傑出的成績,與堅持不懈的刻苦訓練密不可分,尤其是基本功非常紮實。引入本節課學習的內容:足球的基礎踢球技術腳內側踢球。

意圖:採用媒體匯入的方法,非常符合現階段學生的心理與認知特點,能很好地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同時緊密聯繫本節課學習的內容,爲接下來的學習營造了很好的學習氛圍。

接下來是學練環節。首先我會進行完整動作的示範,並要求學生注意觀察。透過標準優美動作的示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初步建立動作表象,爲接下來的學習奠定基礎。

接下來我會邊講解邊示範,針對腳內側踢球的助跑、支撐腳站位、踢球腿的擺動、腳觸球的部位和踢球腿的隨前動作這五個環節進行動作要領的講解。

動作要領爲:直線助跑,支撐腳站於球側10~15釐米處,膝蓋微屈,腳尖指向出球方向;踢球腿由大腿帶動小腿向前擺動,在擺動的過程中膝關節外展;踢球腳腳尖微上翹,腳底大致與地面平行,用腳內側踢球的後中部,將球推或敲擊出去,踢球腿要跟隨球有隨前動作。

在講解的過程中,針對重難點細節進行強調。適時提出思考問題:膝關節爲什麼要外展?因爲可以更好地運用腳內側擊球。

意圖:透過對動作要領的講解,使學生對動作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和進一步的理解,清楚了動作環節和技術要領。

學生對於運動技能的掌握最主要的方法是練習,爲了更好地掌握腳內側踢球這一動作,我設定了3個練習。

第一個練習爲徒手模仿練習。採用整體練習方法。首先將動作分爲2個口令,當老師喊1時,學生做支撐上步,當老師喊2時,學生擺腿。練習8次之後,學生自由練習連貫動作。再練習的過程中,教師針對“膝關節外展”等技術細節進行糾錯指導。

意圖:透過徒手模仿練習,使學生初步體會腳內側踢球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連貫性,注意關鍵細節:踢球腿膝關節外展。

在第一個練習的基礎上我設定了第二個練習:兩人一組,踢固定球練習。兩人相對而站,一人踩球,另一人做上步踢球動作。要求:踢球力量要小,避免將球踢飛,注意交流與合作。

意圖:意在體會支撐腳站位、踢球腿的擺動、腳觸球的部位,進一步增強動作的連貫性。在學生練習過程中進行糾錯指導。

透過練習一和練習二,使學生對於腳內側踢球動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與理解,初步掌握了腳內側踢球這一動作。

爲了突破本節課的難點:動作的協調連貫,我設定了第三個練習:兩人一組相隔5米站立進行腳內側踢球對傳球練習,要求動作標準,踢球要穩。

練習過程中,會要邀請優生進行示範,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樹立榜樣,激勵學生學習。

以上練習方法的設定,循序漸進,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能力基礎,有針對性,很好的解決了本節課的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透過學生的反覆練習以及教師的及時糾錯,學生基本掌握了本節課的內容。

學生練習結束之後,我設定了輔教材環節:踢球進門比準遊戲。

遊戲方法:全班異質分組,分成4組,距踢球點5米處,有寬80釐米的小球門,組內隊員每人一次踢球機會,循環兩次,進球數最多的組獲得勝利。

意圖:透過這一環節,加深了學生對腳內側踢球這一技術動作的理解,本節課學習的內容得到了進一步鞏固。達到了學生在體育課中的運動負荷,起到了鍛鍊身體的作用。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這一活動中獲得了成就感,體會到了參與體育運動的樂趣,有助於學生養成參與體育運動的習慣。

結束部分

首先是整理放鬆,在輕柔舒緩的音樂中進行拉伸放鬆,老師帶領學生做拉伸放鬆操,學生之間互相拍打放鬆。

意圖:透過整理放鬆,使學生的心境或情緒得到平復,爲接下來的課程做好準備,便於學生運動過後的快速恢復,養成正確的運動習慣。

整理放鬆活動結束之後是本節課的小結

首先透過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思考本節課的收穫(知識技能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總結的能力。其次,對學生課中的表現進行總結性評價,以鼓勵爲主,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

在課程的最後,安排體委或值日生點收器材,宣佈下課。

場地器材

本節課的場地器材:足球25個,小球門4個

預計負荷

預計平均心率:125~140次/分,預計練習密度:35%~40%。

小學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金色的草地》這篇課文意境優美,語言生動活潑,富有童真童趣。課文不僅爲我們再現了俄羅斯鄉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麗,讓我們體會到大自然帶給孩子們生活的快樂,而且還向孩子們滲透了觀察、瞭解自然的意識和方法。

二、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由於本課是第一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學習主題是“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學生剛升入三年級,已經具備了一些對課文內容初步的感悟能力,遇到疑問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據這樣的學情和課標對本學段的具體要求,我預設了以下的學習目標:

1、認讀“釣、攏兩個生字,識記、會寫“耍、裝”等12個字。結合語境和生活實際理解“一本正經、使勁、引人注目、觀察”等14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體會課文中一些詞語表情達意的作用。

3、感受課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帶給孩子們生活的快樂。增強孩子們觀察自然,瞭解自然的意識。

鑑於以上教材特點和教學目標的設定,我認爲本課教學的重點是:透過對內容的理解,學生能夠增強對大自然熱愛的感情,體驗大自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快樂,增強觀察自然瞭解自然的意識。另外,小男孩透過仔細觀察發現了草地變色的奧妙,但對於小學生來說,特別是未見過蒲公英開放,合攏的學生來說不易理解,也難體會到發現的樂趣。因此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難點爲:聯繫生活實際在更廣闊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學習本篇課文

 三、說教法

1、美讀感悟法:文章語言優美,讀起來琅琅上口,因此,“美讀”是本課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實踐。”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更不必過多的講解分析,最主要讓學生多讀,同時教師要巧妙地藉助課件,藉助對學生讀書的評價,幫助學生在讀中去感受,領悟,使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中所描繪的鮮明形象,引起學生對課文中描述的事物與情景的關注,入境入情,促進學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薰陶,激起觀察自然的興趣。

2、多媒體情景法:因爲小學生生活經驗少,但好奇心強,容易激發興趣,因此,我運用電教手段,創設多種情景,展示課文相關圖片,使學生在完全置身於課文所描繪的情景的同時,輕鬆、愉快、積極、主動的學習。同時,形象直觀的課件展示,有助於學生讀懂課文,感悟到語言文字帶來的美,體驗到發現的樂趣,也有助於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3、質疑問難法: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課堂教學中,運用恰當的手段,引導學生質疑問難,能激發濃厚的思考興趣和創新思維。

 四、說學法

語文學習教無定法,重在得法,貴在用法,施教之功,貴在導學,因此,語文學習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求知,讓學生學會學習方法,變“我學會”爲“我會學”。結合本課語言優美,情境奇特的特點,我引導學生用“自讀自悟、美讀交流、入景體驗,昇華情感”等學習方法來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體驗探究自然之樂。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喚起閱讀期待。

期待在學習上表現爲一種迫切求知的心理狀態,只有讓學生產生與文字對話的期待,學生纔會主動走進文字,和作者進行心靈溝通。因此我將這樣匯入新課:在教學開始,我先問孩子:“你們喜歡郊遊嗎?好,今天我就帶你們去郊遊。”然後引導他們回憶過去郊遊的情景。並且出示一張孩子們在草地上嬉戲的圖片,板書:( )的草地,結合圖片問“你見過怎樣的草地?誰來說?”在學生各抒己見之後,板書完整的課題——《金色的草地》,並且問“你見過金色的草地嗎?”藉此引起學生對本課的閱讀期待,對下面的學習打好了鋪墊。。

(二)、初讀課文,檢查生字詞。

本課生字較多,在初讀課文之後,我問學生:“你們想去見見金色的草地嗎?但總不能兩手空空啊,那我們就帶上生字寶寶作爲禮物去看看。看看誰能拿到去金色草地的入場券。”然後出示生字詞,透過各種形式如開火車讀、指名領讀、同桌互讀檢測、齊讀等方式,檢測學生認讀情況。並重點區分“耍”和“要”、“釣” 和“鉤”的字形,進行書寫指導。並且出示幾句帶有生字比較難讀的句子來讀一讀。透過這樣的環節,學生初步朗讀了課文,自己疏通了課文詞句。在自學檢查反饋中,我還相機進行生字詞的正音和難讀句子的突破。突出了語文教學“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特點。

 (三)再讀課文,初窺課文大意。

讀而不死則罔,讀中有思,纔是高質量的讀,纔是有意義的讀。本篇課文文字和內容都比較前線,學生透過自讀,大體上能理解課文的內容。請學生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哪兩件事情?用自己的話簡單地來說一說,並且將兩件事概括爲:一是哥倆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的絨毛;二是“我”發現了草地會變顏色及變色的原因。鍛鍊了學生從文字中提取重要資訊的能力。

(四)趣爲主線,生成教學過程

在瞭解了課文大意之後,我準備抓住課文最後一段“多麼可愛的草地!多麼有趣的蒲公英!”這句話展開教學,以“趣”爲切入口,讓學生說說“你感覺課文哪裏寫出了草地和蒲公英的有趣?”由此展開一條清晰的教學主線。由於學生回答的不確定性,我預設了以下兩塊的教學:

1、抓住第2段體會草地的“美”和“可愛”。

這段話寫的是“哥倆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的絨毛”的事。當學生說到“蒲公英”一詞時,我引導學生回顧一年級下冊的《植物媽媽有辦法》裏關於“蒲公英”的內容,並結合詞語手冊裏“蒲公英”的插圖和說明文字,先引導學生了解蒲公英的情況。這段話裏面充滿了哥倆的對話和他們有趣的神情、動作,我首先讓學生透過朗讀,說說自己的感受。學生這時可能會說“我感到謝廖沙哥倆在這片開滿了蒲公英花的草地上玩得非常快樂。”然後我就讓學生說說從哪些詞句當中能看出蒲公英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快樂呢?引導學生抓住哥倆的神情“裝着一本正經”、“使勁一吹”、“假裝打哈欠”等重點詞語體會互相吹絨毛的有趣。並且指導朗讀出愉快的心情。再抓住該段的最後一句話,引導學生聯繫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話說說“引人注目”一詞的意思,並結合生活實際談談在什麼情況下,有什麼東西很引人注目。再回到課文,理解蒲公英開在草地上,本是再平常不過的,可是課文爲什麼說“這些並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快樂”?在熟讀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再鼓勵幾個學生髮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不拘一格地表演一下課文當中的這段內容。讓學生在朗讀和表演中仔細揣摩哥哥假裝一本正經的叫和弟弟假裝打哈欠的用意,體會孩子在遊戲中表現的智慧和爲對方上了自己的當而開心得意的神態。讓那種真正屬於孩子之間的樂趣,在課堂上透過學生的語言實踐活動得以再現。

2、抓住第3段“發現草地變色,以及變色的原因。”體會蒲公英的“有趣”。

學到這裏,我用語言進一步激發學生去發現蒲公英的有趣:“可愛的小男孩發現草地在變魔術,他多想快點找到答案。於是,他迫不及待地來到草地上,找到一朵蒲公英仔細觀察起來,請大家自由讀這一段,看看小男孩又有什麼新的發現?”學生讀後很快就能找出小男孩的發現。

在上述教學環節的展開過程中,我還將隨機引導學生去體會個別詞語在文中表情達意的作用。例如這句話:“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釣魚,發現草地並不是金色的,而是綠色的。”怎麼讓學生體會“起得很早”的用意呢?我想設計這樣一個問題:“小朋友,爲什麼以前我沒有發現草地的顏色會變呢?”學生透過聯繫上下文便豁然開朗,原來,以前我從沒有起這麼早過,所以一直誤以爲開滿蒲公英花的草地是金色的。那麼“並”在這裏又有什麼含義呢?爲了讓學生自主感悟,我想可以先把“並”字去掉來讀這一句,再加上“並”字讀這一句,讓學生在對比中體會到,用上“並”這個字,給人的感覺是“我”過去一直認爲草地是金色的,直到今天才明白原來那種想法是錯的。然後讓學生再透過自己的朗讀去體會這些詞語表情達意的作用。

 (五)拓展延伸,指向生活實踐課後,我還給學生布置了這樣一個作業:

1、摘錄描寫鮮花的詞語。

2、平時你一定見過許多美麗的鮮花,你能向大家介紹一種你最喜歡的花嗎?介紹的時候要說清楚花的形狀、顏色等,並說說你爲什麼喜歡它。這樣的練習,由摘錄寫鮮花的詞語到介紹鮮花,體現了一定的梯度。將語文學習的平臺延伸到了課外,加強了語文與生活的緊密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