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手抄報>

清明節手抄報的資料範文

學問君 人氣:1.13W

清明節手抄報資料

清明節手抄報的資料範文

清明節,又稱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XX多年曆史。

公曆四月五日前後爲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我國古代將清明分爲三候:“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爲鵪;三候虹始見。”意即在這個時節先是白桐花開放,接着喜陰的田鼠不見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後是雨後的天空可以見到彩虹了。

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言。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着密切的關係。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要談清明節,須從古代一個非常有名的,現在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說起。

寒食節,又稱熟食節、禁菸節,冷節。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就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現在對清明節和寒食節有了更深的認識和了解呢。

紀念方式

清明節紀念祖先有多種形式:

掃墓是清明節最早的一種習俗,這種習俗延續到今天,已隨着社會的進步而逐漸簡化。掃墓當天,子孫們先將先人的'墳墓及周圍的雜草修整和清理,然後供上食品鮮花等。

由於火化遺體越來越普遍,其結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漸取代掃墓的習俗。

新加坡華人也在廟宇裏爲死者立神主牌,廟宇因此也成了清明祭祖的地方。

清明節當天有些人家也在家裏拜祭祖先。

在清明節這一天,可到先人墳地、骨灰放置所或寺廟的靈位前靜默鞠躬。

不論以何種形式紀念,清明節最基本的儀式是到墳前、骨灰放置處或靈位前追念祖先。爲了使紀念祖先的儀式更有意義,我們應讓年輕一代的家庭成員瞭解先人過去的奮鬥歷史。

清明節祭祀用語

清明節,我們都不約而同來到老祖宗墓地,緬懷先人。其真正的意義在於從先人那裏獲取精神力量,讓活着的人活得更好。逝者已逝,活着當下。此時此地,看着那一堆黃土,埋葬着曾經和我們一樣愛過、恨過、喜怒哀樂過和拼搏奮鬥過的先人。可惜,當下已經無言以對,只能彼此心心相通。我們的心還流動着他們的血液,細胞裏還有他們的基因。人生百年,來自塵土,又迴歸塵土。有真的“人”生了嗎?此時此刻,我是誰?緬懷誰?那是一種具有深刻內涵的情景。心一直在那,不來不去,只有幻化來去,只有幻化的奔波勞碌,生即是不生,這是清明的真正含義。看着那一堆黃土,彷彿看到我的心埋在那裏,和那塵土合一,分享無限的寧靜和自在。愛一直在,活着就是流動,就是精神,就是鼓舞,就是奉獻,就是連接,就是純美的詩篇。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需要多少勇氣才能鑄成這血染的詩句;遠眺故鄉,滿臉濁淚,報國無門青發已白,誰又能說“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他們有共同的心聲,他們有共同的精神,他們心中永遠沸騰着的就是哪天也無法失去。深深刻在骨子裏的愛國情懷。

啊,革命先烈,你們生命的終結造就了華夏民族新的篇章的書寫!

碧海無際,水花交融,青草茵茵,小草相依,青山遙邊,雲霞倦縷絲纏。逝世的人們,在遙遠的天堂也將與他人相伴,不必憂心,不必傷心,——離開我們的人也只是轉換身份在另一個角落誕生。

不要擔心自己的力量過於渺小,任何浩大的歷史都是被處於最基層的小齒輪所推動,將先祖們的優良品格繼續發展下去,這便是我們緬懷先人的最好方式。

成羣的村民走向公墓,在自己爲親人立的墓碑前失聲痛哭。也許,他們不知道親人的具體埋葬位置,但四川的人們還是在這懷念着自己的親人。這一天,人的哭聲和炮鳴聲融成了一首懷念的悲歌。在天空中迴盪,讓上蒼的心靈爲之震撼。

春天裏的清明,是個下雨的時節,迷茫的雨絲纏繞着懷念先烈的心結。先烈的英靈漂浮在青青的松柏間,幻化成春天的鮮花讓人間不在冷冽。、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一些東西之所以美麗,是因爲在適當的時間和適當的季節,適時地欣賞,一些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爲在適當的時候能夠用平凡的生命維護民族的尊嚴,即使光陰如海,也無法淹沒烈士們輝煌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