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手抄報>

漂亮的狗年春節手抄報

學問君 人氣:1.73W

導語:春節,是中華民族“百節之首”。在中國歷史文明中,慶祝春節的習俗很多,至今在漢族民間尤其是農村中儲存最廣的習俗當是貼春聯和貼門神。下面由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漂亮的狗年春節手抄報,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漂亮的狗年春節手抄報

漂亮的狗年春節手抄報大全

春節的來歷和習俗

春節是中國及一些亞洲民族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一個節日,因此春節的習俗也多種多樣,因爲相傳年獸怕紅色,怕火光和怕響聲,所以人們便有了貼紅色紙類製品(貼紅春聯、紅窗花)、放鞭炮、敲鑼打鼓等習俗。 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習俗都不相同。

小年

官府在臘月二十三,一般民家二十四,水上人家則在二十五日舉行祭竈儀式,舉行過祭竈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每年從農曆臘七臘八就開始了到除夕的這段時間,民間稱之爲“迎春日”。

祭竈

古時人們認爲竈王爺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便會給家裏帶來幸福,可保佑來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要祭祀竈神,請求他上天后多說好話、吉利話。這種送竈神的`儀式叫做“送

祭竈

竈”或“辭竈”。除夕夜,還要把“竈神”再接回來,因爲,年三十的晚上,竈王爺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有“接竈”“接神”的儀式。按一般地方的風俗,接送竈王爺都由男主人主持,女眷不參加,古時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竈”的說法。

送走“竈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民間稱“掛影”,天津市民俗專家林希介紹說,小年這天要把祖宗的畫像或照片掛在牆上,備好酒水、貢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