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手抄報>

過春節曬家風手抄報

學問君 人氣:6.18K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這種風氣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一個充滿着愛與幸福的大家庭,家裏的人對別人也充滿着友善,一個不懂得團結,親人之間都勾心鬥角的家庭,一定會被別人唾棄、遺忘。下面是過春節曬家風手抄報內容,歡迎參考閱讀!

過春節曬家風手抄報

  過春節曬家風手抄報1

  過春節曬家風手抄報2

  過春節曬家風手抄報3

  過春節曬家風手抄報4

  過春節曬家風手抄報5

過春節曬家風手抄報內容1:家風·家風漫談

有一則調查資料說,美國有兩個家族,一個是愛德華家族,一個是珠克家族。愛德華是一位德高望重、博學勤勉、清正廉潔、多才嚴謹的人。他的後輩兒孫,有13位大學校長,100多位大學教授,80多位文學家,60多位醫生,還有1人當過副總統,1人當過大使,20人當過議員。而珠克是個酒鬼、賭徒、無賴,終生渾渾噩噩。他的子孫後代,有300多人淪爲乞丐跟流浪漢,400多人因酗酒致殘或死亡.60多人犯過詐騙罪或盜竊罪,7人是殺人犯。後人中沒有一個是有出息的。

這也說明,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有什麼樣的家族。家風不僅決定着當代人的生活,而且影響着後代人的前途。一個好的家風,能夠產生巨大的正能量,激勵子孫後代綻放人性的光輝,攀登人生的高峯。

樹立積極向上跟嚴肅認真的家風,也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西周時的周公旦曾經這樣告誡即將赴任的兒子伯禽:“德行廣大而守以恭者榮,土地博裕而守以儉者安,祿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貴,人衆兵強而守以畏者勝,聰明慧智而守以愚者益,博聞多志而守以淺者廣。”北宋時的包拯也曾立下遺訓:“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諄諄的叮囑,嚴厲的教導.不僅闡釋了深刻的人生道理,也爲子孫的成長進步指明瞭道路。

良好的家風,應該既有“最高標準”,又有“最低標準”。所謂“最高標準”,就是要像古人那樣,具有“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國情懷,以學修身,以德治家,以造福天下爲己任,“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所謂“最低標準”,就是戒貪、戒驕、戒奢、戒淫、戒賭、戒毒、戒惡、戒懶,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堅決不能超越法紀跟道德的紅線。萬不可因爲個人的淪落,而使整個家族蒙羞。

良好的家風,應該跟上時代的步伐。比如現在提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跟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24個字,不僅涵蓋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跟人類文明的精神精髓,也是所有家風正能量的集中體現。家風雖然是一家之風,但與黨風、國風、民風都密切相關。只有把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家風之中,才能獲得向上的力量,站在時代的前沿。

良好的家風,不僅要靠說,更要靠做。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你希望自家的孩子長大後成爲什麼樣的人,你自己就應該先做什麼樣的人。

家風是一種信念,也是一種傳承,是治家的經驗,也是人生的財富。樹立什麼樣的家風,與金錢無關,與地位無關,但與個人的素養、品質跟夢想有關。如果像美國那個珠克家族一樣,讓懶惰、失信、酗酒、、詐騙、盜竊等惡行在家中氾濫,那還有什麼幸福可言?

過春節曬家風手抄報內容2:曬家風

每一個家庭都有家風,我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風是勤儉節約。

小時候,爸爸就對我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糧食來的多不容易呀,那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經過一年的辛勤勞動才得來的,所以,所以我們絕不能剩菜剩飯。每次吃完飯,我的飯碗都有幾粒米飯,爸爸看見了,說:“你忘了爸爸說的話,你看看爸爸碗裏一粒米飯都沒有,你快把米飯吃掉。”我看到爸爸這麼認真,我也不敢馬虎,幾下子就吃掉。從此以後,我每次都不剩飯,就連幾粒也不剩,爸爸說我是個好孩子,還說我長大了。

爸爸不僅讓我不要浪費糧食,還要節約用水。

記得有一次,媽媽剛洗完衣服,要把水倒進馬桶裏,可爸爸卻制止了他。爸爸說:“洗衣服的水是可以拖地的,拖完地再把水倒進馬桶裏,這樣不是節約水了嗎?”媽媽想了想,也是。於是,從這以後,媽媽洗完衣服再用這水拖地,就連我也一樣,我把洗完臉的水洗襪子。再交水費的時候,我們家教的錢比以往少了很多。這就是節約水的好處呀!

我家的家風是勤儉節約,你家的呢?快拿出來曬一曬吧!

過春節曬家風手抄報內容3:曬曬我的好家風

皓月洗空,輕掬一捧家鄉水,灌腸。悠揚簫音裏,淚光悽豔,水波盪漾盪漾,鄉魂葬了多少月缺月圓,你是未經重讀的原鄉。

猶記那年立春,我回到了相隔一年的,千里外深情凝眸我的家鄉。腳步剛與阡陌竊竊私語,家鄉的千畝良田就覆蓋了我的臉。東方煜曉,我信步在窄窄的田壟上,前面一位纖弱女子提着一個精緻的籃子走來,她與我相距不遠之時,徒然響起清脆優雅的嗓音:“弟,去哪呀!這麼早,沒吃東西吧,來,吃一個桃。”我驚詫地將手掌遞過去,接過一個又紅又大的蜜桃,“姐姐,謝謝了。”我青澀地感謝她,赧顏低首。她繼而說:“呵呵,不用謝,你要是愛吃再多吃幾個吧。你看不是還有嘛,來來,多吃幾個。”我謝絕了這樣純真的善意,然後我們就各擇其道。俄頃,我對着她的背影無聲揮手,我使勁咬了一口蜜桃,甜,在心底蔓延,綻放一束清光,填補我空洞的晨曦。我再回首,她卻漸行漸遠,長髮包裹了我以往的自私,我站在這一角駐足,才恍惚發現我們並不曾相識……

恰值芒種時節,日上三竿,我佇立在歧路彷徨,那敞着胸,搭着白褂的大兄弟荷鋤經過,誠懇地爲我指點方向,並且用粗厚的嗓音問我:“你吃飯了嗎?小兄弟,沒吃的話,走,去我家吃,保你吃個足!”可我露着一臉的欣然謝絕了他,可他卻着了急:“哎,你是不是怕我家遠呀,我家不遠的,就在前面。”我真有點不知所措,“不,不,不是的,大叔,我家就在前面呀,我要回家吃飯了。”大叔吃了一驚,“哦,原來如此,那再見吧,在路上注意安全,看你就是從外地纔回來的,以後要好好適應這裏的壞境呀。”此刻,我感激得只有頻頻點頭,然後我繼續走我自己的小道,一步一回首,陽光只爲他一個人而照耀,他走得那麼遠,但我是還聽得見有歌聲與他作伴,這歌聲一段一段,響徹了多少條河,多少座山。我坐在最遠處的`亭子裏,而他卻躬身在熾熱的田土中,鋤頭輕輕叩擊着這片厚重的土地,裏面多少汗水,多少喜憂。此刻清風起兮,晴空萬里,我茫茫然間才發現我們並不曾相識……

垂柳河岸,古道印跡,南遷的大雁捲起一個詩意的秋天。一記那日細雨傾斜,我正匆忙地奔赴在回家的路上,青衫溼,汗珠夾雨。那在陽臺上觀雨的詩人,輕吟宋詞,他不經意間看見了雨打烏篷下憔悴的少年。我親眼看着他離開陽臺,才一會兒工夫就打着一把秀傘來到我的眼前。“哎呀,兄弟呀,這麼大的雨,你這是上哪去呀?爲何沒帶傘呀!”我聲音沙啞:“大哥哥,我忘帶傘了,我現在正準備回家。我……”話音未落,這個大哥就拽着我走進他的家裏,“你先換件衣服吧,這是我去年買的,結果小了,還沒穿過呢,現在它屬於你了。”霎時,我驚詫的目光與他隔空交匯,融入這一幕淅淅瀝瀝的雨季中。待到風暖日出,我如一隻展翅的雄鷹,歸巢了。歸巢了,卻忘不了這與我並不曾相識的善意詩人。

冰清玉潔的月色也追憶傾盆大雨的山坡,滿山遍野的紫金花開得浪漫。那時我正在這楓林裏“寄情于山水”,可是疾風驟雨,山路泥濘,記得我踏在一片枯葉上,竟不慎滾下斜坡!摔在堅硬的松木上,疼,如萬劍削骨。於我睜開惺忪的睡眼,我發現一位年紀上六旬老人正揹着我一步一步下山去。見這情形,我連忙開口:“爺爺,爺爺,放我下來吧,我沒事,我會走路的。”爺爺沉重地說道:“孩子呀,你都傷成這樣了,看吧,你的胳膊還在滴血呢!我得趕緊把你送入醫院才行呀!”我感激地淚如雨下,閉目,心靈慚顏,在這一位瘦弱老人佝僂的脊樑上。抵達醫院,老人幫我付了醫療費,就轉身離去,消逝在這影影綽綽的雨幕中……我靜倚窗欄,閒聽雨聲,我發現,我發現這雨淅淅瀝瀝又綿綿密密,呵,這雨正如我對這位陌生老人的感激,沿岸三千里!

今宵月色如紗,我立於垂柳河畔,輕掬一捧家鄉水,洗滌靈魂。耳畔響起清遠的簫音,淚光悽豔,碧波盪漾盪漾,鄉魂葬了多少月缺月圓,你是未經重讀的原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