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辦事指南>事蹟材料>

和諧家庭事蹟材料範文(通用5篇)

學問君 人氣:1.42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事蹟材料吧,事蹟材料屬於事務公文的一種,有弘揚正氣,表彰先進,推動工作的作用。寫事蹟材料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和諧家庭事蹟材料範文(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和諧家庭事蹟材料範文(通用5篇)

和諧家庭事蹟材料1

張巧雲,女,1985年7月出生,繁昌縣新港鎮克里村大克組村民,中專文化,家庭人口6人,該同志在“五好文明新家庭”的創建中,以形式多樣的行動,不斷增強家庭美德建設,體現了時代特徵。在日常言行中,她愛國守法,模範遵守廉潔家庭行爲公約,使家庭成員有較強的廉潔意識、法律意識及自警意識,尊老愛幼、團結鄰里、互助親朋,熱心公益,在鄰里有較高的羣衆威信,並是鄰居的學習榜樣

一、自主學習,提高廉潔家庭認識

張巧雲同志她刻苦學習,在中專文憑的情況下,毫不放鬆對自身素質的提高。在2010年,她自己報名電大培訓班學習和積極參加繁昌縣2011年度舉辦的青年婦女創業培訓班。創業培訓班學習回來後,她主動找到了村婦女主任樂鳳梅同志積極協調,於2011年9月16日在村人口學校開展了一次婦女創業的相關知識講座,讓全村更多的婦女對婦女創業的知識有了一個全新的瞭解,爲她們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她還以學習先進典型的氛圍在鄰里開展了“家庭助廉”活動,自覺當好反腐倡廉的宣傳員,有效地促進了“家庭助廉”活動的監督制約機制。加強村民的思想道德建設,樹立良好家風的一個重要舉措,營造出一個積極、健康、文明、向上的家庭環境,在全村樹立了廉潔家庭的良好形象。

二、尊老愛幼,家中模範

張巧雲同志是一名家庭主婦,在她身上充分體現了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作爲媳婦,她恪盡孝道,對老人噓寒問暖,還經常陪伴老人談心,做她們精神上的支柱;作爲母親,她慈愛但不溺愛,在照顧好孩子生活的同時,還擔負起教育孩子成材的重任;作爲妻子,她是“賢內助”的最佳代言人。張巧雲同志不論做什麼事情,她都充分發揮女能人的本色,處處以身作則,在完成自家農活的同時,只要鄰里有鎖碎的事務,她都能及時的出現。

三、積極響應計生號召

在國家大力提倡“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政策的影響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生育思想觀念不斷改變的大背景下,張巧雲積極響應政策號召,主動放棄生育二孩,領取了光榮證。洪村組滕小勝、李思強夫婦,雖然家裏經濟條件越來越好,但總想再生個兒子,張巧雲得知後主動陪着村婦女主任上門做通了她們夫婦的思想工作,放棄生育二孩,落實了長效避孕措施。在村裏她積極協助村計生專幹向育齡婦女宣傳:“以婚育新風進萬家爲主線,利用人口學校、宣傳標語等形式”,在村形成全民宣講文明生育文化氛圍,有效地促進家庭和諧、鄰里互助、移風易俗的新風尚。

四、熱愛公益事業

走進平坦潔淨的水泥進村路上,村黨組織書記陳興華說:“多虧了張巧雲同志,前兩年來村民存在的‘垃圾亂倒、污水亂潑、柴草亂放、糞土亂堆’等現象,已逐步退出人們的視線……這裏也有張巧雲的一份功勞啊!平時能積極主動與村幹部一起教育引導羣衆養成良好家庭衛生習慣,不“亂搭亂建、亂丟亂扔、亂堆亂放”,自覺維護房前屋後和公共場所環境衛生。她還經常和村保潔員一起清掃村道兩旁、村莊周圍、水塘周邊和房屋周圍的衛生死角,還根據村裏的自然條件,進一步抓好綠化美化工作,引導鄰里從美化家庭環境、提高家庭文化品位入手,自覺樹立與時代發展相符的新思想、新觀念,更加自覺地參與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

五、協調發揮組織優勢,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

在新形勢下她積極配合村婦代會和團組織的領導,促進和活躍農村婦代會團組織的工作,積極參加村婦代會組織的文藝演出慰問敬老院的老人們,豐富了敬老院老人們的業餘生活。村開展綜治維穩工作中,她努力營造和諧穩定的新農村環境,面對賭博作爲一個社會問題已經越來越受到關注,特別是在春節賭博已經成爲農民休閒時間裏主要的“娛樂”活動。她和村幹部一起挨家挨戶普法宣傳,自願做治安的耳目,勇於擔負起公益宣傳的責任,她經常陪同村幹部一起大力宣傳國家禁賭政策和有關法律、法規,教育廣大村民自覺抵制和檢舉賭博行爲,有效地強化了警示效應、提高了生活質量。

該家庭在家庭及周圍羣衆中廣泛開展親情助廉教育活動,能積極投入到廉潔家庭創建活動中,發揮了表率作用,將家庭助廉教育活動工作具體化、形象化、實事化。充分發揮了把家庭助廉活動引入到精神文明建設中,用榜樣的力量推進了家庭反腐倡廉的前進步伐,爲“端正黨風政風家風,共建廉潔和諧平安”做出積極的奉獻!

和諧家庭事蹟材料2

伍小斌,男,現年41歲,中共黨員,大學文化,現任四川川東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川東片區)鄰水收費站站長。

伍小斌的家庭是一個三世同堂的四口之家,雖然只是一個平凡而普通的家庭,但是全家人遵紀守法、夫妻恩愛、尊老愛幼、家庭和諧、鄰里和睦,深受鄰里和社會的好評,全家人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創建和諧社會盡心盡力,獲得了川東片區公司領導和廣大員工的普遍稱讚。

愛崗敬業,樂於奉獻

伍小斌是一名有着17年黨員的老黨員,多年來,伍小斌同志在工作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嚴以律己,不計得失,帶領收費站基層員工一心從公司利益出發,努力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做到了讓領導放心,讓員工滿意。

2003年3月,伍小斌同志支援公司改革,透過自己的努力,成爲第一位競聘上崗的收費站站長,雖然經過了幾屆領導班子,但他從來沒有因爲換領導而耽誤工作、推卸責任,反而把收費管理工作看成自己的事業,帶領收費站員工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開展工作,以收好費,服好務爲追求目標,以服務廣大司乘爲宗旨。隨着經濟的發展,高速公路的車流量越來越大,保證車輛快速透過收費站就成爲收費站最迫切的一項工作,特別是節假日,加班加點現場保暢服務已經成爲收費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務。伍小斌作爲收費站負責人,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只要工作需要,加班加點不計報酬也無怨言。他堅持了自己的基本原則,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在他的帶動下,收費站的各項目標任務都完成得很好,多年來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援下,在全站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收費站受到上級部門和同行們的一致好評,多次獲得上級的表彰和獎勵。其本人也多次被評爲“優秀共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個人”,他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黨員的本色,領導和同事們都親切的稱他“伍共”。

關愛家人,家庭和睦

伍小斌做爲基層管理者,事情多,任務重,家庭管理的重擔幾乎全部壓在了妻子鄧秀清的肩上。但她從無怨言,默默地支援着丈夫的事業,承擔着教育兒子的責任。平時兩口子生活上相互關心、相互尊重,工作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援,互幫互學,共同進步。他們結婚十多年來,家裏總是充滿着和諧的氣氛,笑聲不斷,得到街坊鄰里的羨慕和讚揚。

“學會理解和包容,要懂得感恩,進行換位思考,每一個人都不容易。”這是妻子鄧秀清感悟最深的一句話。在他們結婚的十七年中,婆媳、夫婦之間,始終注意尊重對方,做到相互理解。自古以來,婆媳之間免不了有些摩擦,但是做爲兒媳的鄧秀清同志,能夠用她那顆熱愛家庭、關愛家人,希望老人安康、兒子健康向上的善良之心,真誠對待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員,使這個家庭成爲人們羨慕的和諧家庭。

伍小斌的母親不到50歲就失去了丈夫,一直沒有再婚,獨自一人將四個孩子拉址大,直至成家,箇中的艱辛可想而知,她以自己的善良和執着撐起了這個家,不但得到親朋好友及社會的認可,也贏得了晚輩們的尊敬和孝心。

妻子鄧秀清是在農村長大的,中專畢業參加工作10年後,遇單位集體改制,員工全體下崗買斷工齡自謀職業,她沒有氣餒,以自己的能力去追尋自己的夢,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環境下,她與丈夫一起借款圓了自己的房子夢,現在已還清借款。

因丈夫工作忙,妻子在家承擔了大部分的家務。她在家做飯總是計算着時間,爭取在孩子回家後馬上吃上很香的飯菜,雖然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掛齒,但它就象催化劑使他們全家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生活有滋有樂。她帶着一顆善解人意的心,以她吃苦耐勞的精神,熱愛家庭的本能,把這個家庭安排得井井有條,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十七年間,她用自己的努力和寬容善良之心,維護和建造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做爲媳婦、妻子、母親的鄧秀清同志,在十多年的家庭生活中,以她那直爽的性格和愛家的責任心,尊老愛幼,真誠相待,維護着家庭的幸福美滿。

言傳身教,育子有方

鄧秀清同志在家庭中,是孝順的兒媳,勤儉持家的愛妻和成功的母親。這個家庭是讓人羨慕的家庭——婆婆安享幸福、夫妻恩愛和諧、兒子成績優秀。由於丈夫工作忙,妻子承擔起了家庭管理的大部分事務。她不僅注重兒子的學習成績,更注重培養兒子的獨立生活、學習的能力。時時關心兒子沿着正道走,勉勵兒子勤奮刻苦學習,禮貌待人,並主動與學校老師聯繫,瞭解、關心兒子的成長狀況。伍小斌深知妻子的辛苦,有點空閒時間他也顧不上休息,總想着幫妻子做點事情。他們夫妻間相互信任,互相關愛,形成了一個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環境,日常生活中,夫妻倆和睦相處,雙方享有平等的家庭經濟支配權,互相促進,共同營造和諧家庭。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他們的兒子在這個和諧氣氛十分濃厚的家庭薰陶下,從小就非常懂禮貌,尊重長輩,遵紀守法,在學校是好學生,在家裏是好兒子、好孫子。在兒子的'成長過程中,不但得到長輩們的讚揚,鄰里間的好評,在學校裏年年獲得學校的表彰和獎勵。作爲兒子,他把長輩的優秀品質,當做鞭策自己成長的動力,努力學習,不甘落後,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廣安友誼中學,現在讀高一。他的成長映射出一個文明、和諧、向上的家庭帶給他的無盡精神食糧。這些都和夫妻倆科學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及平時的言傳身教分不開。

尊老愛幼,共建和諧

在這個家庭裏,年邁的母親身體狀況隨着年齡漸老逐年走下坡。2009年,母親因腦出血住院治療兩週,這就需要兒子和媳婦的精心陪護。伍小斌在收費站工作,他的工作本來就忙,但他從來沒有抱怨過,也沒有因爲工作繁忙而推卸照顧老人的責任。出院後,做爲獨子的伍小斌將母親接到家裏休養,母親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都要有人幫忙才能解決,在兒子和媳婦的精心照料下,母親恢復很快,半年後基本上生活能自理了。但因年老體弱,母親的病也越來越多,治療腦血栓、心臟病、胃病的藥一直未斷過,2012年又因病住院一次,看到母親的身體狀況,夫妻倆商量後決定,妻子暫不出去工作,專門在家照顧母親,每天做可口的飯菜給母親吃,爲老人洗衣、洗澡,天氣暖和了經常帶母親出去走動,節假日、生日爲母親添置衣物等,把老人伺候的非常周到。她經常和老人嘮家常,給老人講故事、說笑話。老人跟每位到家的人都誇兒媳好,是兒媳讓她活的開心,舒心。

在尊老愛幼方面,夫妻倆遵循兩個原則:一是做爲一個家庭中的媳婦要起到中樞神經的作用,既能調動起丈夫和兒子愛家的積極性,又要時刻體現自己尊老愛幼,勤儉持家的好作風。媳婦尊重婆婆,孝敬老人是給下一代做榜樣,這是一種無聲的動力和命令,也是凝聚一個家庭全部力量的源泉。二是家庭的每一個成員都必須真誠相對,相親、相敬、相互關愛,家庭瑣事不能斤斤計較,人人都要有一顆寬容的心來面對家人、鄰里、同志、同事、親戚、朋友。

熱心公益,回報社會

和諧家庭不但要求在家庭中家人和睦相處,在社會上也必須做一個對社會有益,追求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文明公民。因此,無論是單位號召愛心捐贈,還是同事鄰里有困難,這個家庭的每一個成員都有一份愛心相送,積極參與爲社會捐獻愛心活動。多年來,在印度海嘯、汶川地震、甘肅地震、冰雪災害、雅安地震等一系列捐助活動中,這個家庭的成員共爲社會無償捐贈錢物達數千元。特別是伍小斌,還參加了廣安市義工聯合會的助學小組,長期資助貧困兒童,並定期走訪資助對象的學習及生活情況。

團結鄰里,互幫互助

伍小斌倆夫妻是助人爲樂的人,鄰里關係也非常的好,深得鄰里的信任和尊重。他們經常幫助樓內的鄰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曾經有一對姓孫的年輕夫妻,因長期在外工作,把父母接到城裏居住,走時專門託付給伍小斌夫妻倆代爲照顧一下其父母。有一次,樓道一鄰居家裏漏水,滲到了樓下,而他們家裏又沒人,伍小斌倆夫妻千方百計想辦法,打了很多個電話,終於找到了鄰居迅速開了門,一同幫忙拖地排水,避免了更大的損失,並透過溝通協調,化解了因爲漏水引發的鄰里糾紛。有人說,你爲鄰居何必那麼辛苦了呢,他們卻有自己的說法:所謂遠親不如近鄰,都是街坊鄰居住着,誰家能沒有個事,互相幫幫、互相理解就過去了。普通的人,樸實的話,可這裏麪包涵的意義卻令人深思。

十七年來,伍小斌夫妻倆,相敬、相愛,他們是一對平凡的夫妻,他們的家庭也是一個極其平凡的家庭。這個家庭的每一位成員都有一顆平凡的愛心,他們互幫互助,用自己的方式攜手走過了人生的風風雨雨,用各自的愛心構建了一個令人羨慕的最美家庭。

和諧家庭事蹟材料3

在金莊鎮晉家莊村有一個令人羨慕的家庭,一個充滿溫馨、孝順和真愛的家庭。這個家庭有一位107歲高齡的老太太,耳不聾、眼不花,還能沒事曬個太陽,這個小老太太就是遠近聞名的百歲老人袁紅香。袁紅香老人1908年2月3日出生,有一個兒子和兩個女兒,袁紅香老人在這個“五世同堂”的大家庭中,享受着兒媳、兒子、孫子、孫媳婦、孫女、重孫帶來的天倫之樂。這個其樂融融的家庭招來了街坊鄰居羨慕的目光和社會各界的敬重。袁紅香老人之所以能長命百歲,靠的是優良的家風、靠的是百年傳承的“孝文化”、考的是孝順好兒媳――今年71歲的王樹香。王樹香五十多年如一日,悉心照顧婆婆,用孝心譜寫了一曲尊老敬老的動人樂章,以溫良賢讓的美德維繫着一個五世同堂家庭的幸福生活,向人們詮釋着家和萬事興的真諦。

王樹香,女,1944年11月出生,是一位淳樸善良,爲人誠懇,老實厚道的農村婦女。王樹香對“孝順”有着自己獨特的理解:兒女花錢爲父母買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東西是“孝”,不讓老人生氣、擔心則爲“順”。目不識丁的她幾十年如一日用實際行動詮釋着何爲賢妻良母好兒媳。

18歲嫁入婆家,接過婆婆的接力棒

王樹香18歲嫁入婆家,婆婆醫生生了4個孩子,丈夫秦宣貞是婆婆家唯一的男孩,因公公早逝,婆婆在很年輕的時候就一個人承擔起了照顧家庭的責任。王樹香來到婆家,很自然的就接過了照顧家人的擔子。那個年代要生活有吃的就要“掙工分”,年輕的她加入村裏的生產隊,多勞多得的分配制度鞭策着她不斷的努力,歷年被評爲五好社員,那時起,王樹香便成爲村民們讚不絕口的“能幹女人”。王樹香就對婆婆說以後你自在家裏看家就行,地裏的農活就讓我和宣貞幹就行,您放心我一定不會讓我們家餓肚子的。

從此王樹香和丈夫就擔起了家裏的重任,沒幾年兩個兒子就出生了,兒子得到來給全家帶來了歡樂。王樹香沒有上過學,不認識字,在買東西的時候沒少被騙,她就下定決心一定不能讓自己的孩子被人看不起,就是砸鍋賣鐵也要讓孩子們上學。婆婆雖然一直都支援兒媳的決定,但看着辛苦勞作沒黑沒白的兒媳還是心疼的不得了,王樹香每天都笑着對婆婆說:“沒關係,我年輕,能幹好多活,我沒錢給孩子們買好吃的好喝的但我能教給他們毅力和決心。”兒子們在媽媽的鼓勵下都完成了大學學業。在那個年代家裏能上學就不錯了,一家出了兩個大學生這實在太稀罕了。現在孩子們都事業有成當了爺爺,大兒子說小時候家裏真的太窮了,穿着的衣服都不知道補了多少遍,天天就是吃鹹菜,上高中的時候才知道冬天有一種能保暖的衣服叫秋褲。現在我們家生活條件好了,全都離不開媽媽的教導,是媽媽教育我們腳踏實地、本本分分,是媽媽教育我們如何做人。

“家有一老,勝過一寶”

王樹香對婆婆那是一個字“好”,電視裏的婆媳矛盾啥的在她那裏根本不可能有,今年婆婆107多歲了,人年紀大了就像個孩子,需要哄着。王樹香處處順着婆婆,就算委屈了自己,從沒給婆婆吵過架。電視上的那些婆婆媳婦之間的雞毛蒜皮的小事在王樹香家就沒有出現過。她認爲父母歷盡滄桑,人到老年,不太講究吃穿,心氣好、天天高興比啥都重要。她不僅在思想上認識到了,還用實際行動做到了。細微之處見真情,幾十年來,光是在婆婆的飲食起居上,王樹香就下了不少心思。爲老人準備的每日三餐雖然幾乎沒有葷菜,但素菜儘量做到頓頓不重樣,讓老人吃地舒心。婆婆雖然年紀大了,沒有牙齒了,但胃口在王樹香的照顧下還是沒有變。她說“婆婆喜歡吃肉,沒過幾天就要給她改善一下生活,以前家裏窮沒能讓婆婆吃好穿好,現在家裏富裕了,婆婆想吃什麼,我就給他買什麼,但我還是會考慮一下她的身體狀況,不敢讓她多吃了。”她定期爲婆婆換洗、添置衣服,一有空就將老人攙到屋外曬太陽,將老人伺候得舒舒服服。在日常生活中,大小事也都依着老人們的性子來,從不惹老人家生氣。村裏的街坊領居每當看見穿的整整齊齊乾乾淨的的坐在家門前上太陽的袁婆婆時都會忍不住停下來同拉拉家常,逗她開心。袁婆婆講的最多的話就是“我兒媳婦好,什麼都不用我操心。”王樹香說,婆婆年輕時也不容易,早年就沒了丈夫,能多活幾年就讓她多享幾年的福,能看到子孫滿堂也是她的心願。婆婆健康地活到一百多歲,由於年紀過大,現在腿腳已行走不便,牀前牀後吃喝拉撒仍然靠她來照顧着。

她對婆婆的孝情敬意隨着時間的推移變得彌久彌真。當有人問她爲什麼幾十年如一日的照顧婆婆呢?王樹香總會憨笑着說:“常言道:‘家有一老,勝過一寶’,沒有她哪有我們現在幸福的一大家,老人們操勞了一輩子,照顧他們是應該的。有的問她那麼大年紀的老人就像個孩子一樣,煩不煩呀?她說“怎麼能煩呢,當年父母照顧我們的時候也沒有說過煩呀,雖然年齡大了像小孩一樣,可她們的心跟明鏡似的,有時候我遇到想不通的事就給他說道說道,她什麼都懂,她就是我家的寶。”

丈夫病倒,瘦弱的肩膀扛着家庭的重擔

2004年王樹香的丈夫秦宣貞突發腦溢血,倒下之後再站起來已是半身癱瘓行走困難,原本壯實丈夫的癱在牀上,每天都要鍼灸、按摩、打針、吃藥,治療。有時像個孩子一樣,連吃飯、上廁所都要別人照料。丈夫沒生病前,多少還能幫上一點忙,丈夫倒下了,王樹香的日子就沒有白天黑夜了。一大早,她就要起牀,先給婆婆做好飯,看她吃完幫着婆婆穿完衣服衣服,就幫丈夫翻身換衣。由於丈夫大小便失禁,衣被常常沾上穢物,王樹香幾乎每天都有一大桶衣物要清洗。洗衣、做飯、種菜……。在王樹香的細心照顧下,丈夫能坐起來了,王樹香每天把丈夫背到輪椅上退組她到院子裏曬曬太陽,到婆婆身邊說說話。王樹香18歲嫁到婆家,閒暇時她便會瞪着三輪車走十幾裏山路去看望自己的母親。幫家裏幹一些農活,收拾一下庭院,給母親做一些好吃的,陪母親開開心,直到80多歲的母親離開人世。

言傳身教、“香”味傳承

像這樣一位婦女,要有多麼強壯的身子?不是的,王樹香不足90斤,年輕時農活勞累落下的病根,身患腰腿疼疾病多年,嘗試很多辦法也無法根治,至今也在忍受着它時而發作的痛苦。即便這樣,幾十年,作爲良母的她,用身體愛着,用行動教育着兩個兒子。作爲好兒媳的她,靠着勤勞的雙手,靠着親自下地種出的糧食照顧出一位107歲的婆婆,沒有長壽祕方,沒有山珍海味,有的是幾十年如一日的愛和責任。婆婆身體很好,足以讓她再累再苦也無怨言。面對稱讚,王樹香總是笑着說:“照顧老人,孝順老人,是晚輩應盡的責任。誰都有老的時候,如果自己不孝順老人,怎麼指望子女將來孝順自己?

在王樹香的言傳身教下,她的兒孫們也懂得了孝敬老人,時常回家幫老人捶捶後背、捏捏腿,對奶奶噓寒問暖,悉心照顧。如今兒子都有了孫女,可孩子們還是經常回家看望老人。用王樹香老人的話說“每當節假日家裏就比飯店還要忙,屋裏院裏全是人可熱鬧了,這個幫我洗衣服、那個幫我做飯;那個到菜地忙一會,這個就給婆婆梳梳頭、推丈夫出去溜溜彎,就連小重孫女也知道給讓老祖宗洗洗臉。說來也巧,大兒媳婦名字裏也帶一個“香”。兒子說“我就比着媽媽找的老婆,沒想到還真讓我找到了,媳婦一有空就回家幫母親照顧家裏,自己都當外婆了還不時往家走。我奶奶、母親和老婆名字裏都有一個‘香’字。就是要把孝順這個傳統美德傳承下去,香飄萬里。”

孝不用很多錢,只需要拿出那麼一點點時間陪陪他們,平常多照顧照顧父母,幫他們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情感上安慰父母,滿足父母的心願,讓他們開心。孝不是光用嘴說說的,是用實際行動表象出來的。這樣一位老人,沒有光榮事蹟,沒有大智慧,但在她的臉上,眼睛裏,我們一定能明白最樸實的孝與愛!婆婆的長壽,丈夫病情的好轉,靠的是她勤勞的雙手,不停息的雙腿,一顆不疲倦的孝心,句句溫馨的話語,因此說,王樹香同志能給這個年老重病的三口之家帶來了長壽,孝敬,幸福,和諧。2011年,王樹香中共泗水縣縣委、泗水縣人民政府評爲第六屆“十大孝星”;2012年被評爲泗水縣金牌“十大孝星”,2014年,王樹香中共泗水縣縣委、泗水縣人民政府評爲“泗水好人”。十里八鄉的羣衆都想來晉家莊認識一下王樹香,誰家婆媳鬧矛盾了,她去和解;誰家孩子不孝順了,她去教導。王樹香是一個平凡的農家媳婦,幾十年如一日服侍婆婆,無怨無悔。面對衆人的誇獎,王樹香顯得很淡然,在她看來,這些都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她只是做了一個兒媳應該做的事。

和諧家庭事蹟材料4

李振藝系福建省南安市柳城街道辦事處象山社區第13居民小組計劃生育戶,在柳城街道和社區計生協會熱心幫助和積極引導下,他帶頭遵守國家計生政策,生育文明、幸福家庭。幾年來,他抓住科技致富這門課題,不斷摸索經驗,透過種植草莓,勤勞致富,成爲計生困難戶脫貧致富的典型。他還熱心公益,協助社區宣傳和落實計生國策,帶動和幫助了周邊一批人發展經濟,深受羣衆歡迎。是柳城街道乃至南安市典型的“生育文明、幸福家庭”示範戶和文明標兵,現將他的事蹟推薦給大家。

一、自覺遵守計生政策,家庭幸福美滿

李振藝1970年2月出生,他響應國家晚婚晚育的號召,1996年1月份,他經人介紹與康美女青年蘇麗瓊相識,1997年1月辦理了結婚登記,婚後辦理了第一孩《生育證》,1998年11月生育了第一個孩子(李慧真,女),間隔期滿後,他們辦理了第二孩《生育證》於2002年8月生育了第二個孩子(李偉銘,男),生育後,蘇麗瓊自覺落實了女扎術。現在,女兒李慧真就讀於南安一中初中部,兒子李偉銘就讀於本村小學,兩個孩子的學習成績均較優秀。目前,夫妻倆經營草莓專業種植,每年有15萬元的純收入,他們原來家庭經濟較差,透過種植草莓的收入,2010年8月蓋起了三層的樓房。他們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兒女乖巧,經濟富足,一家人生活其樂融融。

二、勤勞致富,帶動周邊是羣衆發展經濟

2005年3月,在街道社區計生協會開展幫扶活動中,街道聘請農藝師到社區講課,李振藝開始謀劃償試種植草莓致富的設想,並申請了上級生育關懷資金貸款3萬元,經過幾年的努力經營,取得了很大的收益。期間,象山社區居委會也給予了大力扶持,協助租地、土地租金直接由居委會補貼發放。成功後,他帶頭聯合象山社區其他15戶草莓專業種植戶,在南安市農業與海洋局、柳城街道辦事處的關心指導下,於2010年3月成立“南安市柳農草莓專業合作社”。合作社以本社區田地爲基地,加強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實現統一苗種、統一技術、統一收購、統一檢測、包裝和營銷,實行無公害生產的標準。經過近3年的發展,合作社已成爲南安、泉州二級示範農業合作專業社,社員從原有15名壯大到現在的110多名,草莓的總種植面積從原來的20畝增加到450畝以上,每畝直接經濟效益3000餘元,僅此一項,全社區羣衆共增加收入135萬元。他自己蓋起了洋樓、購Z了小車,成爲社區致富能手,並帶動其他居民實現農民增加收入的願望。

在創業過程中,李振藝針對本社區有許多育齡婦女缺乏技能,又因家庭原因不能到外地打工的實際情況,側重僱傭她們到草莓種植園工作,並組織她們進行技術培訓,提升耕作水平,幾年來,共爲250名育齡婦女提供了就業機會,他們的家庭人均收入高於全社區人均水平。

李振藝立足農村壯大經濟及合作社的發展模式成爲社區科技服務基層的典型,發揮了較好的社會服務功能。辛勤的勞動迎來豐碩的成果。李振藝同志應福建省農業廳的邀請參加省農業廳組團出席了在北京舉辦的第七屆世界草莓大會。他立足農村壯大經濟及合作社的發展模式成爲農村科技服務基層的典型,先後多次接受泉州電視臺、泉州晚報、福建電視臺的專題採訪報道,取得了很好的宣傳效應,發揮較好的社會服務功能。

三、熱心公益支援社區工作,在居民中起模範示範作用

李振藝除了本人帶頭遵守計生政策外,在創辦草莓專業合作社的同時,因種植園工人大部分爲育齡婦女,他利用經常與她們接觸的機會和組織她們進行技術培訓的同時,向她們開展計生政策宣傳,積極推動計生政策在合作社人員中的貫徹落實。他熱心公共事業,關心大事小情,熱愛集體;尊老愛幼,夫妻互敬,鄰里和睦,團結友愛,樂於助人。2011年12月他主動捐資0.5萬元並發動社會集資25萬元鋪設所在居民小組長1200米水泥路。同時他搞好家庭環境整潔乾淨,講究日常衛生。遵守法律法規,道德操守良好;能積極參與健康文明的活動,傳播社會主義新風尚。得到了社區居民的信賴和擁護,2012年9月份,在村級換屆中,社區兩委一致要求聘任他爲象山社區幹部,幫助開展工作。被聘任後,他更加積極地爲羣衆開展各項宣傳服務活動,認真宣傳國家的計生政策,幫助社區做好兩查等計生工作,協助動員了部份羣衆落實計生政策,發現問題及時反饋,併爲社區工作提出許多良好的建議。他還透過宣傳自身遵守計生政策的經歷和取得的實惠,帶動和影響了周圍許多羣衆自覺遵守計生國策。爲提高羣衆對計劃生育工作的滿意度,他還深入開展

新型農村生育文化意識宣傳教育,爭取羣衆對現行計生政策的理解和支援。

總之,李振藝帶頭落實計生政策,家庭幸福美滿,他透過自身的努力拼搏脫貧政富,同時還帶動部分鄉親走上勤勞致富之路,取得了家庭幸福和事業有成的雙豐收,是計生困難戶透過辛勤勞動成爲致富能手的典型。

和諧家庭事蹟材料5

我的家庭是一個平凡的家庭,也是一個幸福的四口之家,我們家和大多數家庭一樣,只是一個平凡的家庭,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蹟,但是我們全家人遵紀守法,互敬互愛,積極進取、愛崗敬業、樂於助人,家庭和睦、溫馨,深受鄰里和社會的好評。

一、互敬互愛,和諧維家

互敬互愛是家庭和睦的基礎,是家庭幸福的源泉。我們夫妻二十多年來在生活中相互照顧、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援、相互取長補短,遇到困惑相互開導、相互幫助。我們認爲,只要互相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看待事物,思考問題,那沒有什麼事情是解決不了的。常言道:“成功男人的背後一定有一個賢惠女人的支援”。我平時忙於村裏的工作,家裏的一切事情無暇顧及,爲了不讓我被家中事務分心,她主動承擔了照看小店、做家務、種菜等很多事情,家裏家外操持得有條不紊。他既是家中的賢內助,更是我努力工作的堅強後盾。在我的這個家庭裏,雖然各自的性格、文化、志趣有所差異,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現矛盾衝突,大家能互相體諒,寬容謙讓,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關愛的文明家風。

二、愛崗敬業,互相促進

我從事村裏的工作二十多年,爲了不斷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我及時學習和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努力學習各種本領和專業知識;我參加了市委黨校的學習,透過三年的努力,我取得了省委黨校大專畢業證書。在村委會工作中,我兢兢業業,竭盡全力地投入到工作中,作爲村委會的一員,我克服各種困難,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得到了領導和同事們的認可。

三、鄰里和睦,熱心公益

真心待人是我們全家的處事態度,我們一家人與鄰居都能夠和睦相處,鄰居們有什麼事情需要幫忙的時候,我們都熱心幫助。我們一家人都希望透過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爲創造美麗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積極義務獻血,至今累計獻血1900CC。我妻子在平時的經營中,始終遵循貨真價實,薄利多銷的原則,對一些經濟上暫時困難的村民,主動賒欠商品給他們;對一些要求將親友贈送的禮品置換其它商品的羣衆,儘量滿足他們的需要;有時村民經濟上遇到了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也儘量給予幫助。此舉受到了當地羣衆的一致好評。

四、崇尚環保,勤儉持家

我們的家庭倡導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學理財、合理消費、勤儉節約。雖然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但是勤儉持家的傳統不能丟,生活中點點滴滴要從每件小事做起。我們注重美化環境,強化環保意識,從不亂扔垃圾,這些意識已深入到每一個家庭成員之中,併成爲全家人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我們還在在房前屋後都種植了樹木、花草,爲家庭創造了一個舒適、優美的生活環境。

五、愛國守法,廉潔奉公

我們四口之家中,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我們一直堅守的信念。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能積極維護社會公德,誠實守信,自覺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和公共秩序,維護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主動履行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在工作中,堅持廉潔奉公的原則,嚴於律己,寬於待人。

一個幸福、快樂、和諧的家庭需要每個家庭成員共同的努力。只有每個人都奉獻一點愛,家纔會更溫暖,只有每個家庭都幸福了,我們的社會也纔會更美麗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