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辦事指南>事蹟材料>

十佳賢妻事蹟材料(通用5篇)

學問君 人氣:2.61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事蹟材料吧,事蹟材料是對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模範事蹟進行綜合整理所形成的總結性書面材料。那麼事蹟材料的格式,你掌握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十佳賢妻事蹟材料(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十佳賢妻事蹟材料(通用5篇)

十佳賢妻事蹟材料1

王玉紅主要負責車間勞資、女工、技術、團委、培訓等方面的工作,她用一顆執着追求的心在基層一線崗位上默默無聞、兢兢業業工作,用一種高度的責任感在平凡繁瑣的工作崗位上書寫着自己的人生。

她負責車間技術指標工作,爲提高技術指標,她將目前指標現狀與歷年來最好水平、同行業最好水平進行對比,找差距,定目標,制定了以點帶面、從易到難的對標方案。同時她從執行設備節電工作抓起,提出根據電力供應的“高峯、低谷”兩個不同時段的電價差值,採取“白天少開磨,夜間多開磨”避峯開磨的執行方式,最大限度的降低電耗。在運營轉型的過程中,她和車間的技術骨幹人員針對重點挖潛如何提高原料磨臺時產能進行討論分析,整理出影響原料磨臺時產能的16項因素,最後確定診斷6項主要影響因素,並制定出相應的措施,使原料磨臺時產能由設計的85T/H提高到現有的91.75T/H。

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她也時刻不忘經營好自己的小家。她的丈夫是一位一線工人,工作特別緊張,加班工作更是家常便飯。爲了讓丈夫安心工作,無後顧之憂,她不僅默默地承擔起全部家務,贍養老人的重擔和輔導孩子的學習也儘量不讓丈夫操心。

她深深地明白孝敬父母是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把公公、婆婆看作是自己的父母來孝敬。公公患有心臟病,有時會感到頭痛胸悶。去年患病期間,她抓藥、煎藥、喂藥,義不容辭地承擔起照顧公公的責任。她陪着孩子一同找學習方法,做家務,陪着孩子做遊戲,和孩子一同進步。其樂融融的家庭生活氛圍讓鄰里很是羨慕。

十佳賢妻事蹟材料2

淮江華作爲熱電分廠管道車間的一名崗位操作工,上班這些年裏,她遵紀守法,愛崗敬業、勤奮學習,生活中更是處處關心他人,家庭關係也處理得和諧美滿,始終堅持女性應有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強。

自從2000年步入這個家庭,淮江華面臨的就是公公的“帕金森”綜合症,婆婆心臟病的發作,這對她們的小家庭來說真是雪上加霜,這時她就有了照顧公婆,使她們安詳晚年的心理準備。

她到家不久,公公就臥牀不起,婆婆生活上也難以自理,照顧公婆的擔子就落在了她的肩上。常常是晚上12點下班還要趕回村裏去照顧老人,公公一病就是6年,公公也曾心痛的對他們說:“我這病就這樣了,你們也不要太過操心了。”他們只是說讓公公就安心養病吧。

由於她的身體越來越差不能多在路上多奔波,就想着把婆婆接到身邊來隨時照顧,公公那邊就由丈夫和公公的幾個女兒照顧。

爲了讓丈夫全心全意地工作,她義不容辭地擔起了家庭重擔。公公、婆婆都有病,生活不能自理,爲了家庭,爲了孩子,再苦再累,她也該扛起家庭的重擔。

而她認爲:“要想家庭和,媳婦一定要孝敬公婆”。孩子沒有滿月她就開始操持家務,照顧婆婆,給婆婆剪指甲、洗腳、洗澡,自己的親生父母大概都沒這樣對待過。公公去世後,婆婆又患上了癌症,一病就是兩年多,還是她無怨無悔的照顧着。

做個好媳婦,她爲妻子的角色增添了魅力,爲母親的角色增添了道德,爲女人的角色增添了內涵。

十佳賢妻事蹟材料3

她——衆所稱道的賢妻良母,桐柏縣吳城鎮第一中心小學教師

作爲新時期的女性,肩負着工作與家庭兩副重擔。她以滿腔的熱情對待工作,用自己的愛來營造一個良好和諧的家,把工作與家庭的關係處理得協調有序,在家她不愧爲賢妻良母,相夫教子,敬老愛幼;在學校她無愧於優秀教師和省級骨幹教師的光榮稱號,處處起模範帶頭作用。

熱愛工作,樂於奉獻。走上教育工作二十多年來,她始終把“學高爲師,身正爲範”作爲自己的座右銘,憑着“勤勤懇懇工作,踏踏實實做人”的人生信條,一步一個腳印地工作着。工作中,時時處處以人民教師的標準來衡量自己,勉勵自己,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務,得到領導和同事們的肯定。

作爲一名教師,對學習困難,生活困難的學生,她總是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愛,幫助那些殘病兒童、單親孩子、留守兒童樹立起信心,資助貧困生,讓他們都能健康成長。作爲中隊輔導員,她能結合實際,積極創新,開展豐富多彩的班隊活動、讀書活動、社會實踐活動,開拓學生視野,發展能力。工作之餘,總不忘給自己“洗腦”、“充電”,積極參加專業培訓和學歷進修,把終生學習貫穿於一生。“先當學生,後當先生”,這是她教書育人的準則;“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是她當教師的本色。二十年的數學教學已形成了自己的教學特色,多次參加縣課堂教學比武活動,多次在聯誼活動上上公開課,多次送教下鄉,幫助青年教師提高業務水平。由於出色的工作,她榮獲省級骨幹教師、教學能手、優秀教師等光榮稱號;教學論文獲市級、縣級多篇;多年任畢業班數學課,有了一套教學經驗,所任六年級數學每年升初中考試,均在全縣前列。

關愛孩子,以身示範。一份愛心,一份責任心,始終用自己的“正氣”去影響孩子、引導孩子、教育孩子。在孩子面前,她既是一位慈祥的媽媽,又是一位嚴格的教師,還是一位親切的大姐姐,與孩子同喜同憂。教育孩子,她始終認爲從小事抓起,寓教育於日常生活之中,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如:孩子每天回家看書,做作業時,她從不外出,從不看電視,而是同樣坐在一旁靜靜地看書,營造安靜、勤學的氛圍。孩子小學六年上學,她堅持與孩子一同步行上班。晚飯後堅持與孩子一起散步,邊走邊交流,教給他文明的舉止和良好的習慣。節假日休息時間,總不忘帶着孩子去看望年邁的父母、公婆,帶去祝福,從小培養孩子敬老的美德。在教育孩子友愛他人時,自己首先做到尊重團結同事,樂於爲鄰居服務,在母親的感染下,孩子團結同學,待人誠懇,總是面帶微笑面對學習、生活。當自己學習上遇到困難時,能以良好的心態面對,想方設法去解決,毫不氣餒。當別人遇到困難時,他總能伸出援助之手,積極捐款獻愛心。在濃濃的慈愛滋育下,孩子健康成長。

敬愛公婆,相助丈夫。她有一個和睦幸福的家庭,與丈夫結婚22年來,夫妻恩愛,相敬如賓。她的`家庭條件較好,而丈夫家在農村姊妹多,家庭經濟收入少,條件較差。結婚後,她對公婆敬如父母,對丈夫的弟妹親如兄妹。20多年來,堅持每月給公婆家裏送錢,從無怨言。公公患心腦血管病,婆婆身患高血壓,幹不了活,她主動把公公婆婆接來和自己同住,每天買許多營養品爲公公、婆婆調理身體,下班後陪婆婆散步,鍛鍊身體。經過細心照料,公公、婆婆身體有了很好的恢復。

甘心付出、不求回報、母愛勝天。任何一位母親對自已的孩子都會不計得失、不求回報,可以犧牲自已的一切,乃至生命。母愛是一種勝於一切的感情,可是一種甘心付出、蠟炬成灰的思想境界。當子女取得成績的時候,母親會感到高興和欣慰,當子女有不開心的事時,母親會感到焦急不安。

做爲母親,她對孩子的關懷和教育的過程,也一個自我鍛鍊和提高的過程,爲孩子今天取得的成績而開心、而自豪。同時,她也將繼續去努力、去付出,去踐行“母愛”的真諦。總之,她是一位好教師、好妻子、好媽媽、好兒媳、好公民,是每位女性學習的楷模。

十佳賢妻事蹟材料4

史雅琴同志是山西分公司計控資訊中心的一名普通職工,自1985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標準儀表檢定工作。她遵紀守法、愛崗敬業、勤奮學習,是領導眼中的好職工;生活中,她又是時時關心他人,處處爲別人着想,家庭關係處理的和諧美滿,是丈夫眼中的好妻子。

史雅琴的丈夫是單位裏的一名班長,有極強的事業心,他每天都忙於工作,根本無暇顧及家裏的老人及孩子。繁重的家務、老人的照顧基本都落到史雅琴一個人肩上。如今,她的公公婆婆均已八十多歲,婆婆患有嚴重的哮喘、老年性癡呆、尿失禁等病已有二十多年,公公也是高血壓、腦血栓後遺症等病纏身,爲了方便照顧老人,2003年,她便和公公婆婆吃住在一起。上班時間忙完單位的工作,她就要急急忙忙往家裏趕,買菜、做飯,讓老人、孩子、丈夫都能吃上可口的飯菜。88歲的婆婆由於尿失禁,經常尿溼褲子、被褥,因此,每個星期她都要給腿腳不便的老人洗一次澡,每半個月她都要給老人拆洗一次被褥,隨時還要換洗尿溼的褲子。她耐心地爲婆婆梳頭、捶背、剪指甲,把老人收拾的利利索索,給老人以貼心的關懷。

年邁的公公患有高血壓,隔幾年便會由於腦血栓住院治療一段時間,她一邊要照顧孩子、婆婆,一邊還要換着花樣給病中的公公送菜送飯,喂藥餵飯,寧可自己多受累,也要想方設法爲老人增加營養。出院後公公由於腦血栓後遺症,有時會煩燥不安,對她吵罵不止,遇到這種情況,她總是一邊默默忍受責備,一邊輕聲細語的安慰老人,給老人以更貼心的照顧。

知道她的人都說,她是孝媳,是賢妻,是良母。她用自己的行動,傳承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感染着身邊的每一個人。

十佳賢妻事蹟材料5

甘愛蘭,女,出生於1974年12月。1995年7月至2011年4月期間先後任巴陵石化化纖廠技術員、合成橡膠事業部主操;2011年5月進入福建省福橡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現任公司生產管理部固定資產管理員。甘愛蘭同志在工作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多次被評爲巴陵石化公司“三八紅旗手”,“芙蓉標兵”和先進工作者,她的家庭被評爲巴陵石化公司“五好家庭”。

作爲生產管理部固定資產管理員,甘愛蘭同志負責公司10萬噸年丁苯橡膠裝置、5萬噸年順丁橡膠裝置及其配套的公用工程的資產統計管理工作。每年的年終盤點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爲了按時完成任務,她加班加點、不辭勞苦,在規定時間內圓滿完成了工作任務。她以高度認真負責的工作精神獲得公司上下的一致認可。

甘愛蘭與丈夫於1997年12月登記結婚,夫妻倆在一起度過了整整16個春夏秋冬。16年來,他們和睦共處、相敬如賓,從來沒有發生過紅臉爭吵的情況,是大家眼裏公認的模範夫婦。

甘愛蘭支援丈夫工作,夫妻同一個單位、一起工作,讓甘愛蘭更能理解丈夫的艱辛和不易,也使她承受着比別人更多的辛酸和奉獻。16年前與丈夫結婚時,她還是一名一線車間的倒班工人,因爲丈夫是一名設備工程師,時常在外考察和維修設備,她下了夜班回家,還要拖着勞累的身體還要操勞家務,照顧公婆和孩子。當丈夫工作加班加點時、父母需要照顧時、孩子無人看管等等這些最需要他盡一個作爲丈夫、兒子和父親責任的時候,卻常常連他的人影都見不到,甚至連一句關心體貼的話語都不能聽到。甘愛蘭本着“家庭和睦、知足常樂”就是最大的幸福爲原則,以她寬容的心態去理解、支援丈夫的事業,生活的擔子無論多重,她都以自己瘦弱的肩膀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