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辦事指南>事蹟材料>

十佳志願者事蹟材料(通用6篇)

學問君 人氣:6.24K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事蹟材料都不陌生吧,事蹟材料不是單純爲其單位和個人評功擺好,而是爲了鮮明地體現和積極宣揚一種特定時代所需要的精神。擬事蹟材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十佳志願者事蹟材料(通用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十佳志願者事蹟材料(通用6篇)

十佳志願者事蹟材料1

陳軍,男,1979年3月出生,現就職於霞浦物流園區普洛斯科箭物業,擔任工程部主管,主要負責普洛斯公司內設施、設備的維修和保養工作。

說起陳軍,認識他的人,都會豎起大拇指。這是對他個人的評價,也是對獻血事業的讚許。從1998年開始,陳軍就一直堅持無償獻血,至今已累計獻血1000多毫升。

而被問起第一次獻血的經歷,陳軍坦言,第一次獻血其實心裏很緊張。但當自己挽起袖子,看着針頭扎進血管,鮮血從體內涌出的那一刻,不但沒有緊張感,反而帶來了一種踏實和自豪。因爲他知道,他的獻血可能挽回一個人的性命。就這樣,只要身體許可,陳軍都會參加無償獻血活動。

在獻血的過程中,陳軍逐漸瞭解到捐獻造血幹細胞可以更加直接地挽救他人生命。2010年,下班路上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區紅十字會在招募造血幹細胞志願者,他當場就報名採了血樣,登記入庫,加入了中華骨髓庫。從捐獻全血到正式登記進入中華骨髓庫援救白血病患者……多年的堅持和等待,對於陳軍來說已成爲一種習慣。

“接到電話的那一刻,我有一種抽中大獎的感覺。”陳軍說。非血緣關係間造血幹細胞配對成功的概率接近十萬分之一。如此低的配型成功率讓自己遇上,他覺得這是“一種生命的緣分”。造血幹細胞捐獻是一項非常嚴謹的工作。捐獻者需要經受身體和心理的雙重考驗。在正式捐獻前,志願者還需要經過三個過程――高分辨配型階段、查體階段和預處理階段。這個過程中,也有不少志願者中途反悔,拒絕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情況,比例達到20%至30%。但當北侖區紅十字會告知他配型成功的消息後,他卻是毫不猶豫地做出了同意捐獻的決定,甚至都沒有跟家人商量。

“陳軍平時都很熱心,每次志願者活動都很積極,這次捐獻造血幹細胞我們之前都沒聽他提起,太意外了。”其所在公司的負責人提及此事滿是感慨和敬佩。造血幹細胞配對成功的消息陳軍早就知道,但他並沒有因此向公司提前請假休息,只是在平常加強了身體鍛鍊,積極調整自己的飲食,深怕捐獻的時候身體出意外。

2016年12月2日,在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陳軍入院浙江省中醫院,12月3日到7日,他連續注射4天的“動員劑”。12月7日中午11時30分,成功採集造血幹細胞176ml。陳軍成爲北侖區第12例配對成功的造血幹細胞志願者。《寧波日報》、《北侖新區時刊》、北侖新聞網等先後對其愛心行爲進行報道。

一場生命救助之旅,讓陳軍對生命價值有了更多理解。後來,總是有人就這件事問陳軍的感受。陳軍總是微笑着說,“捐獻後除了有些正常的身體痠痛外就沒別的反應,如果我能夠再次‘中獎’匹配上的話,我還會捐獻的。”

除了投身無償獻血事業,陳軍還於2011年在北侖81890公共資訊服務平臺登記了自己的聯繫電話,利用自己的維修專業特長,爲貧困老弱羣體做水電等義務維修,6年來已累計開展上門維修百餘次。現在的陳軍樂此不疲地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志願服務工作,五水共治、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慰問敬老院老人等常常都能夠看到他的身影,而且他利用業餘時間認真學習應急救援技巧,成爲北侖區尖鋒應急救援隊的一名隊員,並不斷地向身邊人傳播應急救援知識。去年,陳軍以其無私的大愛和感人的事蹟榮獲第十五批“北侖好人”。

十佳志願者事蹟材料2

我是萬航實業的一名普通員工,在廠裏的品質部門工作,一年來,在品質部的領導下,我積極向上,熱心公益,服務羣衆,奉獻社會,熱忱地投身於青年志願者的行動中,一年時間雖短,但在這一年時間裏,作爲一名青年志願者,我確信我成長了很多,成熟了很多。

一年來,我認真學習和提高政治思想覺悟,緊密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將其思想充分融入到自身的工作當中,不斷充實總結並收到良好的實際效果。在行內實行規範化管理的同時,充分調動自身的工作積極性,做到崗位落實,權利分明,責任到已。學習和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全面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確保了工作的準確性和時效性。所從事的檢驗中,努力學習和執行廠領導安排的工作,每年都投入時間積極參加學習和培訓續後教育,不斷提高和完善自身的業務水平,使自己有更寬廣的眼見。

我加入志願者軌道交通大碶地鐵站進行了活動,2月2日清晨我們準備好工具,所有成員一起到二樓售票處集合,我穿好志願者服裝、走到售票機旁,耐心的幫每位需要要幫助的人,幫助他們買票,與此同時,還耐心的給附近路人講解如何使用售票機,使他們下次知道如何買票坐地鐵。這次的志願者活動讓我充分體會到這一點。在我們的工作中,必須充分發揚團結互助的精神,才能把所有的工作做得又快又好,很有效率。 在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同時,自身得到提高、完善和發展,精神和心靈得到滿足,因此,參與志願工作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是“樂人”,同時也“樂己”。

2月6日我又加入志願者軌道交通地鐵站,這次我被安排站在電梯的入口,這兩天很多工廠放假了,好多人都帶着行李回老家,有些行李太重拿着不是很方便,我就給他們幫忙送上去,有些行動不便我就帶領着他們去做垂直電梯,有個阿姨帶着她的孫女去做地鐵,在她們上電梯的時候小朋友沒有站穩快要倒了。眼看就要倒了我立馬跑去把緊急按鈕按了下去,走上電梯扶助小朋友,當聽到阿姨和她孫女說謝謝的時候我懸着的心一下輕鬆了很多,最後我帶着阿姨和她孫女一起走到進站的入口。活動一項項結束了,但我們青年志願者的服務依然進行着,那一顆顆爲人民服務的心依然持續跳動着。

“奉獻、友愛、互助、進步”這是我們青年志願的精神,在獻出愛心的同時,得到的是幫助他人的滿足和幸福,得到的是無限的快樂和感動,在以後的日子裏,我會在志願者的事業上做得更好。發揚我們青年志願的光榮傳統,熱心於公益事業,儘自己最大的力量奉獻一點微薄之力。

十佳志願者事蹟材料3

柯明方,男,漢族,1928年出生,今年已九十高齡,年近九十的老人在很多人印象中,往往是白髮蒼蒼、行動遲緩的形象,而柯明方老人,今年雖已90歲高齡,卻是一位閒不住的熱心人,在村裏義務植綠護綠已有20多年時間。

美麗鄉村建設讓農村變得整潔,拉近了農村與城市的距離,農村裏以前的邊邊角角都修葺了小花壇,種上了形形色色的植物。這些綠地不僅爲村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還是城市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柯明方老人年輕時就喜愛花花草草,退休後,他便時刻關注着村內的綠植,細心的他發現村裏的綠化有些由於不適宜、養護不及時,或是人爲因素破壞,導致原本完整的綠化帶變得稀鬆,缺少生機。自此他便開始了義務植綠的道路,就從一花一木開始,用自己的雙手呵護出四季常青的村道綠化。

有次一大早,記者來到柯明方老人家中採訪,發現老人已不在家中。“柯師傅肯定是去種樹了,你沿着村委會的路過去,準能在路上看到他。”鄰居這樣說道。果不其然,老人正拿着工具,在村委會門口的花壇裏爲綠植換土。只見柯明方老人手腳利索,沒多少工夫就搞定了,從身形上看一點不像是耄耋之年的人。好不容易閒下來,他樂呵呵地跟記者說:“我就是喜歡倒騰這些,別的也沒多想。”

農村房前屋後的犄角旮旯處,經常會多出幾個廢棄的花盆,柯明方的“護綠人”之路就是從這裏開始的。“別人扔掉的花盆空着也是空着,倒不如利用起來,種點植物。”這麼想着,柯明方就從家裏原有的'植物中分盆了一些出來,種在舊花盆裏,定時去翻盆,生長情況不佳的把它挖掉再種。大家都知道柯明方熱心做好事,有些種花木的農戶也願意給他一些小苗。

柯明方的努力和村莊細微的變化,村民都看在眼中。看着破舊的盆盆罐罐上長出了生機勃勃的綠植,開出了七彩斑斕的花朵,村民們紛紛爲老人提供工具、花苗,也逐漸加入到了植綠護綠的隊伍中。植綠護綠小有成效,柯明方依然坐不住,他看到花壇里長了雜草就會伸手去拔掉,綠化帶裏植物死了,他會種上新的。冬天村道旁的美人蕉枯萎了,他便拿着剪刀去修剪花梗,爲的是防止花梗腐爛引起病蟲害,同時儲存根部的養分,讓來年開出更美麗的花朵。柯明方老人年輕時是生產隊的保管員,雖然喜歡花草,但種植經驗缺乏,但20多年的植綠護綠之路,他透過自己琢磨學習,變成了花木通,年紀大了,耳朵背了,口頭上要說的話經常過了一個晚上就忘了,但種樹這件事就不會。

柯明方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這幾天大麗花可以翻土了,過幾天天竺子可以分盆了,即使村道彎曲,外村人走起來似迷宮,但老人都能把每個時間節點、每棵植物位置記得清清楚楚。

柯明方老人不僅在村裏四處植綠護綠,家裏的院落也是透着一股清新,裏面種着山茶、杜鵑、四季桂、代代橘等植物,有些還被種植在了舊浴缸、破鐵桶裏,仔細看來,還別有一番新意。一家美不如家家美。這麼多年下來,村裏的角角落落都變得綠意盎然,原本是最容易成爲垃圾堆的地方,在柯明方的點綴下也少有人會去破壞。每當有人問老人爲何要這麼操心忙碌,老人總是樂呵呵的說:“搓麻將是過一天,種花也是過一天,我爲什麼不選擇種花,既鍛鍊身體,又美化環境呢?”

十佳志願者事蹟材料4

沃學正,男,1950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現爲蘆北社區老年協會會長、志願者協會負責人。自退休後加入社區志願者隊伍,奉獻自己的愛、身體力行地服務社區居民一直是他的志向和目標。他立足崗位,服務社會,無私奉獻,爲促進志願者活動的深入發展不停奮鬥和探索。在服務羣衆需求、弘揚互助風尚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他是社區的大管家。社區始終活躍着一個義務勞動的身影:運砂搬磚,除鏽上漆,修門換鎖,從自費購買下水管安裝到粉刷外牆塗料,從清理施工現場到佈置齊整活動室,比比皆是沃學正辛勤勞碌的足跡,他老伴戲稱在家都沒這麼勤快。因爲家離社區近,有個瑣事都找他而他也能第一時間處理好,社工們都親切的稱呼他爲“學正師傅”。他掌管着社區的一大串鑰匙,尤其是社區活動中心,因爲老社區活動場地緊缺,一到文藝演出時節,各支文體隊伍的排練場地都在活動中心,幾乎每天晚上都有隊伍需要來排練。爲此他不僅妥善安排好各支隊伍的排練時間,每晚都要來開門關門,從來沒有一句怨言。

他是老年人的好會長。一是規章制度定人心。自沃學正擔任蘆北社區老年協會會長以來,根據老年人的反映,制訂了不少制度。蘆北社區有個老年活動室,原來總是有人抽菸,影響其他老年人活動。在沃學正的倡議下,活動室一律實行禁菸,有需要到外面去抽,久而久之竟然還戒掉了好幾個老人的煙癮。二是居家養老暖人心。每次老年人有事總會先找他,在他的帶領下,社區老年協會開展了各種爲老服務,摸排老年協會老人們生活近況等,更是親力親爲,細緻周到絕不馬虎。由其是高齡老人結對幫扶,受到居民的一致好口碑。三是自給自足得人心。在他的帶領下,老年協會透過志願者義賣花圈、收取一定的管理費等方式取得了一些收入,以此來對老年協會的一些設備設施進行更新,如空調、活動設施等,讓老年朋友們有了一個更好的活動環境。

他是志願者協會負責人。蘆北社區有許多的志願者隊伍,居家養老、一帶一幫一、夕陽紅志願者、愛心陽光助殘服務隊等等,都活躍着沃學正的身影。他不僅組織各種志願活動,更是身體力行帶頭參與,上門慰問孤寡老人、颱風期間義務巡邏等等,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寒潮來襲期間,他顧不上自家門外的水管正在往外噴水,趕到一位80多歲的孤寡老婆婆家中,爲她修理凍裂的水龍頭,最終水龍頭修好了,自家卻差點水漫金山。作爲一名多面手,沃學正幾乎可以說參與了社區的衆多社會組織,和事佬成員、樂幫義工團負責人等,因爲蘆北社區是個典型的老城鎮社區,轄區內小區都無物業且都是30年左右的老居民樓,物業成爲社區的一塊“心病”。有一次有居民反應自家一樓污水管堵塞,造成污水橫流,經沃師傅與居民協商,共同出力開挖路面,更換管道,最終將管道疏通。諸如此類事情不勝枚舉,爲社區志願服務隊伍樹立了榜樣,提高身邊的“能工巧匠”們爲社區服務的熱情。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沃學正用自身的努力和幹勁,影響帶動着周邊的志願者,也帶動着周邊居民的參與熱情。正是他,以及和他一樣熱心公益事業的老年人的不斷努力,蘆北社區的志願者隊伍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居民服務居民的意識和行動在不斷傳播,散發着正能量。

十佳志願者事蹟材料5

楊玲玲,女,漢族,中共預備黨員,現爲寧波市公安局北侖分局白峯派出所的一名工作人員。她助人爲樂,一向熱心於公益工作,以無私奉獻的公益精神指導自己的言行,積極投身公益工作中。

“志願者”,對於許多人來說,是一個並不陌生的名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代表的是志願者的形象與行動指南。志願者,已不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稱號,而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社會責任。參加志願者以來,她積極投身於志願者工作中去。認真負責、恪盡職守、盡職盡責,富有團隊合作精神。無論在八小時以內還是在八小時以外,都努力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盡力把事情做到更好。這兩年,有越來越多的志願者加入了這支隊伍。她知道“志願精神的真諦是用愛心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從2015年加入“惠風義工”組織,作爲志願者中的一員,她感到無比的自豪。她堅持參加志願服務活動,在助學、扶貧、敬老、環保方面積極貢獻自己的力量。做爲志願服務隊的一員,每逢春節、中秋和老人節等節假日,他總是和其他志願者一起到敬老院上門慰問孤寡老人,給老人洗腳,陪老人聊天,爲他們送去溫暖,使孤寡老人、殘疾人感受到人間真情和社會的溫暖。2015年以來,累計參加義工活動60餘次。

2017年3月開始,她被安排到新建成的白峯革命歷史紀念館,義務給前來參觀的人員作講解。講解分六個部分,該六個部分她連續背了幾十個小時才得以熟悉,後又加上自己的語言和動作儘量使講解能讓前來參觀的羣衆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清明節、建黨節前等特殊日子,大批機關事業團體人員和個人前往參觀,她利用工作之餘,放棄自己的休息時間,好幾次都是請假到紀念館進行義務講解。2017年以來,累計講解30餘場,雖然辛苦勞累,但也收穫了很多的快樂,體現了自我價值。

透過志願者活動,她在對其他志願者和羣衆的接觸、瞭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體驗,從無數典型事例中受到了啓發和教育,使思想得到昇華,社會責任感增強。她憑着一顆質樸、善良的心,一股火一樣的熱情,以昂揚的鬥志,在八小時之外積極地踐行着志願者的精神,忘我地鋪就絢麗多姿的志願之路,譜寫如歌的青春。

十佳志願者事蹟材料6

俞維彩是一名年輕的共產黨員,時刻以優秀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在過去的6年裏,她注重個人能力培養,積極向上,熱忱地投身親子閱讀公益事業,可以說她是竺山社區親子閱讀的創始者和實踐者。6年前,俞維彩和竺山社區一批熱心親子閱讀公益的年輕媽媽們組建了竺山社區“小蝸牛”親子公益閱讀會,她作爲閱讀會的會長,帶領着故事義工們透過一個個有營養的故事,在孩子的心田播撒正能量的種子。親子故事會每個月舉辦一次,每一次的活動都傾注了俞維彩的心血,在活動前寫好活動方案、做好PPT,活動過程中親力親爲,爲孩子們講述一個個精彩的繪本故事,每逢天氣晴朗的活動日,親子故事會結束後,就會帶着孩子走出教室,唱唱歌謠跳跳操。活動結束後,她帶領義工們整理場地,並且做好每一次的活動記錄。可是俞維彩和那些年輕媽媽們都不是作教育的專業人士,因此很多時候無法解答家長在早期閱讀過程中產生的問題。爲此,俞維彩利用多方資源,邀請轄區幼兒園的資深教師加入到故事義工的隊伍中。此外,她還爲提升骨幹們的專業閱讀指導能力,多次帶着這些年輕媽媽自掏腰包前往杭州、上海,聯繫著名的早期閱讀培訓機構,接受更加專業系統的早期閱讀指導培訓。俞維彩還提出每月一次的“小蝸牛”親子公益閱讀會骨幹交流活動,相互分享心得,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每季度一次的團隊活動,透過活動增進團隊凝聚力、提升團隊活力。

“小蝸牛”親子公益閱讀會在俞維彩的用心管理下,受益人羣逐漸擴大,在北侖區乃至寧波市都小有名氣。俞維彩作爲竺山社區“小蝸牛”親子公益閱讀會的會長,多次被邀請到北侖區各個鄉鎮、街道、社區爲孩子們講故事。以閱讀走親的形式不斷將親子閱讀滲透到全區,擴大親子閱讀的影響力、培養和發展故事媽媽(爸爸)隊伍。2015年,俞維彩覺得每月一次的故事活動已經無法滿足孩子們聽繪本故事的慾望了,孩子們的求知慾鼓勵她在每月一次的大活動的基礎上,另外開闢一個閱讀空間。經過深思熟慮後,多次策劃後,“甜蜜故事屋”誕生了。十多平米的小屋內,4個繪本書架、20套兒童桌椅、環境佈置得甜蜜溫馨。每週日晚上俞維彩就帶着她的兒子苗苗在這裏義務給附近的小朋友們讀繪本、講故事。爲讓三到八歲的小朋友坐得住,她對每一期的故事活動認真設計主題,設計互動遊戲環節,準備小禮品。小朋友們都親切的喊她“苗苗媽媽”。

“苗苗媽媽”在帶領“小蝸牛”期間也獲得了許多榮譽,比如2014年獲北侖區首批“故事媽媽”榮譽稱號;2015年、2016年連續兩年被區機關黨工委評爲優秀黨員;榮獲小港街道婦聯2017年度親子閱讀項目“最佳故事媽媽”榮譽稱號;2017年榮獲北侖區首屆“軍民融合情暖港城最美人物”最美軍屬稱號等等;“小蝸牛”在她的帶領下被授予北侖區首批“親子閱讀推廣基地”、寧波市“首批親子閱讀推廣基地”、寧波市“首批親子閱讀體驗基地”等等。雖然這些榮譽無疑是對“苗苗媽媽”這些年對“小蝸牛”無私付出得肯定,但是“苗苗媽媽”卻動情的說:“當看到小朋友們聽故事發亮的眼神,當看到小朋友們這麼無條件的信任、喜歡,這纔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如今“小蝸牛”親子公益閱讀會還在“苗苗媽媽”的帶領下不斷的發展昇華中,2017年“小蝸牛”公益親子閱讀義工團隊走進北侖銀泰“讀一”書店、黃鸝社區、鳳凰社區、開展故事講讀活動和宣傳親子閱讀,走進富春社區進行親子閱讀交流探討,讓更多的家庭加入到親子閱讀行列中來。在下半年,依託“全國志願服務資訊系統”開闢了”小蝸牛”公益親子閱讀志願者招募,截止目前已有58名志願者帶着孩子參加親子閱讀活動。相信“小蝸牛”在俞維彩的帶領下會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苗苗媽媽”講故事,一講就是6年,這6年的堅持不懈是多麼的不容易呀。然而她總是笑着對大家說:“我熱愛公益事業,我喜歡做一名志願者,我最愛看到孩子們亮閃閃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