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辦事指南>生活常識>

蒙古特色風俗習慣

學問君 人氣:1.14W

蒙古特色風俗習慣有哪些?你具體瞭解嗎?以下是本站小編爲大家精心整理的蒙古特色風俗習慣,歡迎閱讀,希望你喜歡~

蒙古特色風俗習慣

好來寶

好來寶是蒙古傳統曲藝之一,類似於我們的快板書。藝人用蒙語說唱,四句或兩句一節,講究押韻,節奏輕快,唱詞優美。篇幅可長可短,內容以民間長篇故事以及改編的古典章回小說爲主。形式有單口、雙口、羣口之分。

祭敖包

敖包,在蒙語中意爲堆子或鼓包,實爲用石頭堆積成的圓錐形的實心塔。敖包在最早的時候其實是一種地域劃分的標誌,後來逐漸成爲天神的象徵。祭敖包是蒙古族最隆重的祭祀活動,在活佛的誦經聲中,牧民們跪在插滿樹枝並掛滿經文的敖包周圍,齊聲誦讀經文,然後再繞敖包轉三圈,以祈求神靈降福於人們。祭敖包後,往往會有盛大的活動,如賽馬、摔跤、歌舞等。

勒勒車

勒勒車是蒙古族的傳統交通工具,歷史十分悠久。車身多以樺木或榆木製成,重約百餘斤,載重可達數百斤乃至上千斤。勒勒車的主要特徵是車輪高大,最大的直徑可達1.45米左右,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爲了在深草和積雪中行走方便。在草原上換季,牧民們搬家的時候,就可以看到一輛輛勒勒車在遼闊的草場上迤邐而行,構成獨特的草原一景。

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人世代居住的地方,其實就是一個個遊動的帳篷。因爲蒙古族人以放牧爲主要生活內容,逐水草而徙居,所以他們就創造出了這種搭建和拆卸都很方便的蒙古包。

蒙古包已有千年的歷史,古代稱爲“穹廬”或“氈帳”。它外觀呈圓形尖頂,一般以柳木杆和駝毛繩組合編製成蒙古包的支柱,頂上及四周以一至兩層白色的厚羊毛氈覆蓋,頂中央開有天窗,以利於採光和通氣。蒙古包門都朝南或東南方開設,這和他們的宗教信仰有關。

蒙古風俗

那達慕大會:蒙古語爲“娛樂”或“遊戲”之意,是蒙古族傳統的羣衆性集會,每年大致在農曆七、八月份這一水草豐茂、牛羊肥壯的季節舉行。有歌舞娛樂、摔跤、射箭、賽馬等比賽項目,其中競技佔較大比重。競技,幾乎貫穿蒙古族生活各個方面。春季打馬鬃、祭敖包儀式之中、婚禮進行途中,都會展開規模不等、趣味迥異的'各種比賽。

那達慕的由來:在蒙古族最早的史書《蒙古祕史》中,就記載了人們唱歌跳舞舉行“那達慕”的盛況。當年王昭君出塞時,草原蒙古人民就曾以這種盛大的活動儀式來迎接她。到了13世紀初,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之後,他每年都要召集各個部落的首領,舉行較大規模的那達慕活動。到了清代,那達慕大會便逐漸演變成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民間文娛競技大會。

男兒三技

男兒三技多在每年的那達慕大會期間舉行,主要包括摔跤、賽馬和射箭三項。

摔跤是男子“三技”中最重要的一項活動。成吉思汗被選爲蒙古大汗後,遂把摔跤定爲考覈將士的重要科目,民間也將摔跤列爲節日的第一項比賽。摔跤採用一次淘汰制,摔跤者腳登高筒馬靴,穿寬大的綢緞摔跤褲,上身穿“昭得格”(一種皮革制的坎肩),有其獨特的風格及民族色彩。在讚歌聲中仿古代騎士跨着大步繞場一週,然後跳躍上場,凡獲勝的摔跤手皆可獲得獎品,如一隻綿羊、幾塊磚茶,甚至獎一匹金鞍馬。

賽馬也是節日中的精彩內容,最吸引遊人關注。賽馬有小孩子參加,騎手們一字排開,人人扎着彩色腰帶,頭纏彩巾,十分英俊。人們透過賽馬比賽,以炫耀自己的駿馬良驥,展示出衆的騎技。賽馬分賽跑馬和賽走馬,賽跑馬可多達數百人,先達終點者,成爲草原上最受人讚譽的健兒,能獲獎品。成年人只能參加馬術高超的走馬賽,要求馬步穩、走勢好、速度快。

射箭是集古代蒙古族軍事作戰、獵捕野獸的一項娛樂比賽。射箭分靜射和騎射兩種形式,靜射所使用的弓箭式樣、重量、長度、拉力都不限,距離亦不等;騎射要求跑馬射箭,技藝高超的騎手可百發百中,贏得觀衆的陣陣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