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辦事指南>社保政策>

我國社保繳費上浮,容易帶來雙重直接傷害

學問君 人氣:4.16K

1月5日:社保繳費基數上漲,容易帶來直接傷害

我國社保繳費上浮,容易帶來雙重直接傷害

社保繳費基數大幅上調,容易帶來雙重直接傷害

就在數日前,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在迴應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專題詢問時表示,社會保險頂層設計面臨的問題很多,如養老保險繳費水平偏高,“五險一金”已佔到工資總額的40%至50%,企業覺得負擔很重。換句話說,官方首次明確“比例偏高”,有些共識是毋庸置疑的。

穩增長成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2015五大任務之首,於此語境下,社保繳費基數大幅上調,起碼容易帶來雙重直接傷害:一是對守法企業來說,意味着高成本的社保支出削弱競爭力,增大成本壓力;二是對職工個體而言,社保支出增速超過工資增速,對消費預期產生鉗制作用,不利於消費起基礎性作用的新經濟形態的確立。再說,眼下養老金並軌尚且較爲務虛,一方面提升公職人員薪資水平,另一方面對產業工人的社保繳費基數進行上調,如此操作法則,是否有失公允?詳細

多元化投資讓社保基金保值增值,防止救命錢白白縮水

上調社保繳費基數標準已走到了懸崖邊,再往前走,就有可能粉身碎骨。相反,在提高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水平、減少社保基金損失浪費、從其他渠道補充社保基金方面,卻有很大的潛力可挖、很多的文章可做。

先看社保基金的管理,現行辦法就是將錢存在銀行,以及少量資金透過社保基金理事會投資。資金存在銀行,看起來很安全,實質是一種貶損式安全,是在總量不斷縮減、保障能力不斷下降下的安全。更直接地說,就是提高繳費基數標準增加的收入,有可能彌補不了社保基金貶損的.金額。毫無疑問,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如果能夠好好學學其他國家經驗,把社保基金集中起來,按照短期、中期和長期投資相結合的辦法,將資金交給一些投資能力很強、決策水平很高的投資機構,那麼,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將大幅提升,從而有效緩解社保基金的收支矛盾,減輕社保繳費的增長壓力。

而在發放和使用方面,近年來媒體曝光的虛領、冒領等問題也相當嚴重,由此造成的社保基金損失也十分令人擔憂。如果在發放和使用方面能夠堵塞好漏洞,減少損失浪費,對減少社保基金的需求壓力也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被普遍忽視的一個現象,就是近年來各地在大搞城市建設過程中形成的土地收入,按理也應當安排一部分用於補充社保基金。因爲,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失地農民的土地形成的收入,而失地農民已納入社會保障範圍。如果政府不將這部分收入劃轉到社保基金中去,就等於政府侵佔了其他企業和職工的利益,必須予以糾正。詳細

政府財政在社保上欠賬太多,要不斷擴大社保覆蓋面

數據顯示,目前社會保障支出佔我國財政支出12%,遠低於西方國家30%-50%的比例,即使是一些中等收入國家比例也在20%以上。專家指出,從根本上解決養老金可能存在的缺口,必須調整我國的財政開支結構。各地不能只盯着公衆的社保繳費基數,更應承擔起政府責任,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共同做大做強保障體系。詳細

目前我國約有40.7%的老年人仍是靠家庭供養,四成老人認爲自己是家庭的負擔,只有約24%的老人能夠依靠養老金生活,農村很大一部分老人要靠勞動收入養活自己。可見,不是個人繳費比例偏低,也不是單位和企業繳費偏少,而是政府財政歷年來在社保上欠賬太多,特別是社保覆蓋面太小。因此,與其上調社保繳費基數,在極其有限的參保對象身上“榨油”,不如紮紮實實地在提高社保制度的普適性上下苦功,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實行養老“並軌”,消除城鄉差別,不斷擴大社保覆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