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經典名言>人生格言>

中華傳統美德的格言

學問君 人氣:2.81W

1、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中華傳統美德的格言

2、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孟子·盡心上》

3、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孟子》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5、事父母,能竭其力。——《論語·學而》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屈原《卜居》

7、寬則得衆。——《論語·陽貨》

8、將出牽衣送,未歸倚閣望。——黃遵憲

9、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論第九》

10、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孟子·離婁上》

1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莊子·山木》

12、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13、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孟子

1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

15、義以生利,利以豐民。——《國語·晉語》

16、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也是對人類勞動的尊重。——佚名

1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

18、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19、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20、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爲政第二》

21、挾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爲也;爲老人折枝,是不爲也,非不能也。——莊子

22、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23、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

24、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

2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里仁第四》

26、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杜甫《望嶽》

27、臨難毋苟免。——《禮記·曲禮上》

28、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孟郊

29、夫婦和而後家道成。——《幼學瓊林·夫婦》

30、父慈而教。——《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31、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桓寬《鹽鐵論·孝養》

32、夫人必知禮然後恭敬,恭敬然後尊讓。——《管子—五輔》

33、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孟子·梁惠王下》

34、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論語集註卷一》

35、以家爲家,以鄉爲鄉,以國爲國,以天下爲天下。——《管子·牧民》

3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秦伯》

37、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38、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

39、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時也沒有人來扶助。——佚名

40、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41、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42、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論語—爲政》

43、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論語—述而》

44、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祖孫兩人,更相爲命。——李密

45、義者,心之養也;利者,體之養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養重於義》

46、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舊唐書·魏徵列傳》

47、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陸九淵《與傅全美》

48、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孟子·離婁上》

49、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荀子·榮辱》

50、修辭立其誠。——《周易·乾·文言》

5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52、思想彙報專題單者易折,衆則難摧。——崔鴻《三十國春秋·西秦錄》

53、對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僅表現於口頭上,而且應體現於實際中。——戴維德克爾

54、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張載《正蒙·中正》

55、仁者無敵。——《孟子·梁惠王上》

56、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57、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禮記—中庸》

58、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