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人力資源>

薪酬管理的理性與感性

學問君 人氣:2.81W

薪酬激勵是目前中國大多數企業中,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激勵手段,因此薪酬管理在企業中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意義。在薪酬管理中可以看到“理性”與“感性”碰撞。

薪酬管理的理性與感性

薪酬管理的“理性”

畫一個標準的圓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一個是圓心,另一個是半徑,只有這兩個條件同時具備,畫圓才成爲可能。

職業生涯設計之初首先要確定一個圓心,這個圓心就是職業目標。目標是引領一個人取得成功的最重要條件。如果,一個人連自己想要什麼都不知道,那怎麼爲工作去奮鬥?所以首先要清楚自己究竟要做什麼,自己的目標是什麼,未來五年、十年的目標是什麼。“圓心”確定之後,爲了能夠在職業生涯之路上持續獲得成功,必須不斷延長畫圓所必備的第二個條件——“半徑”。

在職業生涯這個“圓”裏,半徑就是綜合能力。綜合能力是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它包括三部分:即一個人所擁有的知識、經驗和技能的多少。一定意義上講,一個人具不具備競爭力,其根本的區別就在這三個方面。既是從事職業的基礎,也是區分職業差別的重要標準。

任何職業都離不開專業的知識,專門的'技能和獨特的經驗。在這個職業化的社會裏,一個人是否受到認可,是否得到重用,獲得發展,與他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經驗的保有程度密切相關。

專業知識,不僅是獲得的學位專業知識,更是指所從事的那份工作所需要的專業知識。也許所學專業和所做事情並不對口,但透過在工作崗位上工作並自學,掌握了崗位知識並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這也叫做專業知識,從業人員也就是具備了專業的知識、技能和經驗,從而具備了競爭力和戰鬥力。

薪酬管理的“感性”

感性目的——“三個公平”

按照經典的薪酬管理理論,員工對薪酬的滿意度,薪酬的激勵作用,主要來自於員工的三個公平感:外部公平感、內部公平感與個人公平感。外部公平感:薪酬的外部公平感來自於個人與市場薪酬的比較。內部公平感:薪酬的內部公平感是來自於內部員工的相互比較。個人公平感:薪酬的個人公平感主要來自於員工與個人努力程度、業績水平的比較。

感性變量——個人能力因素

“同崗同酬”曾一度被認爲是合理的薪酬支付方式,但隨着各崗位工種技術、知識複雜程度的提高,隨着人們對薪酬管理認識的深入,薪酬管理中能力因素越來越被重視,“同崗未必同酬”正在成爲薪酬管理的正統思想。

感性手段——理性認識

企業一般大多采用“密薪制”,但保密的只是工資數額本身,而對薪酬制定的過程、薪酬制定的“理性”依據、薪酬的導向機制等內容,需要充分與員工溝通,讓員工有一個全面、深刻的認識,以使薪酬管理激勵作用發揮的最大化。

感性要素——尊重歷史

企業引進諮詢公司,設計薪酬管理體系,往往會以薪酬變革的形式進行。而涉及到變革,就容易衝擊一部分人的利益,尤其是公司的創業夥伴、老員工,因爲這部分人,很多存在知識老化、崗位價值貶值的狀況。我們將員工薪酬與市場、崗位價值、業績、能力等因素關聯後,往往出現了要降低這批人薪酬水平的客觀要求。但如果強行變革會讓這些人產生牴觸情緒,從而阻礙薪酬變革的正常進行。

“理性”與“感性”的結合。薪酬管理的“理性”更加強調薪酬的科學性,而其“感性”則強調了薪酬的“激勵性”與“可行性”。薪酬管理沒有了“理性”,則沒有了章法,就會出現薪酬的隨意性,也就是現在中國很多企業,在憑着感覺進行薪酬管理的情況;但如果完全理性,沒有了感性支撐,則找不到了薪酬管理的目的,變得爲了薪酬管理而做薪酬管理。所以,薪酬管理的“理性”與“感性”是缺一不可、緊密相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