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企業管理>

企業戰略管理如何創新?

學問君 人氣:2.07W

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的競爭,我國現代商業企業 管理進入了戰略管理 時代。我國企業家對21世紀的企業有一個很恰當的比喻;母艦。母艦的軀體具有抵抗惡劣航行條件的強大力量,而其功能卻體現在那相對靈活得多的主要攻擊力量的相組合上。外部一半和競爭成功因素的改變,已經使企業,特別是那些嗅覺靈敏的企業意識到重新確定企業戰略目標和戰略定位的必要性,新的競爭戰略和新的戰略觀念在逐漸出現。在20世紀中成功指導了企業的許多基本競爭戰略已經成爲競爭的基本要求,例如我們熟悉的“質量第一”、“成本領先”“產品差別化”等戰略觀念和手段已不再能保證企業取得競爭優勢。企業戰略管理 ,如何創新?這是一個問題。

企業戰略管理如何創新?

有人強調執行,有人強調細節,但這些說法都只從特定的角度說明了問題的一個方面。在“執行”與“細節”之上,有一個更重要的東西在決定着企業的命運與前途,那就是戰略。美國人馬克·麥克內利挖掘我國《孫子兵法》的戰略智慧,寫了一本名叫《經理人的六項戰略修煉》的著作,非常有名,被微軟、ibm等企業推崇,其中譯本的封面有一句話非常警醒入:“忽視戰略,僅關注戰術和執行,就會給企業帶來災難。”今天,把美國學者的這句話奉送給中國企業 家們,我想是非常及時也是非常必要的。

當衆多世界500強的ceo們在強調“現在是戰略致勝的時代”的時候,我們的企業家也在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準備向更多的人傳遞自己的戰略設想了,從重量級的柳傳志等紛紛走到前臺,參與各種論壇互動,到衆多中、小企業的廣宣策略中不斷體現自身企業的目標等,不一而足,甚至當你在某個衚衕裏買茶雞蛋時,老婆婆一邊找你零錢,一邊還輕輕的告訴你“因爲這個衚衕賣蛋的不多,又經常有上班族打此經過,所以決定在此設點”等等。似乎戰略及戰略管理已經婦儒皆知了。這當然是件好事,至少表明我們的企業家思想上已經和世界接軌了。

未來,中國企業的競爭力將主要取決於企業家的戰略修煉。今天和未來的中國企業家,必須能夠做好戰略上的抉擇,塑造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善於分析和把握企業的戰略環境。如果中國的企業家在戰略定位、戰略境界、戰略思維、戰略運營、戰略底蘊等方面的修煉不到家,將會有相當多的`中國企業出現戰略問題,爆發企業災難。如果中國的企業家不善於分析環境,不能把握時代的特點,企業就會迷失方向,遭遇難以預料的結局。如果中國的企業家不懂得利用資源、開發資源和整合資源,中國企業的能力、尤其是核心能力就不會培植起來,培植起來了也難以鞏固和發展。

首先,讓我們從戰略的源頭,仔細探尋戰略制定、管理的過程吧!在《三國演義》中最著名也最重要的戰略規劃,是諸葛亮未允諾劉備出山相助前,所提出之“隆中對”(應對之法)。當時諸葛亮告訴劉備:“將軍欲成霸業,北讓曹操佔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將軍可占人和。先取荊州爲家,後即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可圖中原也。”劉備聞言後曰:“荊州劉表,益州劉璋,皆漢室宗親,備安忍奪之?”孔明曰:“亮夜觀天象,劉表不久人世。劉璋非立業之主,久後必歸將軍。(預測)”劉備從之,並在經過赤壁之戰、借荊州、西進取川后,果真成鼎足之勢。

我瞭解到,世界500強的企業都有兩個外腦,一個是法律顧問,一個是營銷(戰略)顧問。我們可以統計一下:國內的很多中小民營企業裏幾乎都沒有一個好的營銷策劃部門,公司更沒有外聘營銷顧問這一職位,也不會聘請外腦——基本上,生產,策劃,營銷——老闆是三位一體。“戰略太高深了”,這從來就是一個錯覺,而各位專家學者們所撰各種戰略管理方面高高在上的專著,則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戰略管理並不高深,問題是在於你如何去操作。戰略管理一句話就可以概括:戰略就是方向,定位就是取捨,決策就是謀斷。但也不可否認——中國企業所犯的最大、最普遍的錯誤就是戰略錯誤,而更可怕的錯誤是我們的企業家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所犯的錯誤是戰略性錯誤而一直在細節上找原因。著名戰略專家譚小芳老師表示,中國企業最薄弱的環節是戰略環節,最大的誤區是戰略的誤區,最需要轉變的是對戰略的偏見,最缺乏的能力是制定正確戰略的能力,最應當提高的是戰略管理水平。

從20年前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普哈拉哈德和哈默首倡“核心競爭力”論,到如今充斥於機場書店林林總總的經管類書籍中的那些“江湖”觀點,無不都在探尋企業成功的奧祕,並且給出各種新銳、奇特的觀點。有人說“執行決定一切”,有人說“細節決定成敗”。沒錯,執行力、細節都是企業運營所必需的,是數學意義上的必要條件,那麼什麼是企業成長的充要條件?100多年來企業成長的實證經驗告訴我們,持續擁有一整套凸顯創新性、差異化、個性化,符合社會需求的商業模式,是決定企業不斷成長、持續成功的根本所在,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企業戰略。沒有戰略的企業可以“火”一時,但“活”不了一世。企博業銳戰管略理管在理線如何創新?。

談到戰略管理 就不能不提及到兩千多年前,我國春秋戰國時代誕生的偉大軍事家孫子和他留給我們的《孫子兵法》,他既是一位著名的戰略家,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哲學家;而《孫子兵法》既是一部舉世公認的軍事思想的名著,同時也是一部中國哲學史上的經典名著。《孫子兵法》所體現的核心卻是它所揭示的具有普遍性的戰爭規律;而成爲後世在各個不同領域規律運用的典範。其哲學化的闡述在於在敵與我、強與弱、利與害、進與退、勝與負等軍事矛盾形式中,把握它們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轉化。

企業 戰略管理中考慮如何利用自身有效的資源/資產,在充滿競爭的環境下去滿足顧客的需求,從而實現價值的創造。而這種考慮,被稱爲企業戰略管理 。比如,中國有句古話叫“事不過三”,言下之意就是好事不會一直光顧你。當你連連順利的時候,你就應該注意了,此時要戒驕戒躁,不要被勝利的喜悅衝昏了頭腦,應該有居安思危的意識。

李嘉誠多年來一直秉持這樣一個觀點:經商必須有正確的經營觀和使命感。他特別指出:企業在經營順利的時候,如果已持續擴張三年,就要對加大投入保持警惕。他說,如果連續出現三年的好光景,很多人會認爲這是一種良性循環,以爲這種大好局面會像四季輪迴一樣一直持續下去,於是拼命地擴大經營。此時的狀況就有可能是投資戰線過長,攤子鋪得過大,給後續經營埋下危險的種子。因此,他經常告誡身邊的人,做生意,如果大前年賺錢了,前年賺錢了,去年也賺錢了,假如今年還能繼續賺錢,那就再好不過了。

然而,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連續賺了三年,那麼第四年誰能保證還會賺呢?所以,作爲一位有前瞻性眼光的領導,就要有“賺了三年後退回一年份”的想法。如果有了這個經營思維,你就不用驚慌,因爲不慌張,所以就能自如地處理事務,這時候智慧也就出現了,保不準在第四年還會出現贏利。

這就如“尺蠖蟲”,它在前進時總是弓着腰,前進兩寸又退回一寸。賺了三年,第四年你還想賺,就是像尺蠖蟲的身體,此時已經完全伸直,以致無法後退,死亡已悄然降臨。死亡好,還是退回一年份能生存好?當然是生存比較好。這樣“一弓一屈”,才能第二年再賺,第三年、第四年還要賺,做企業就要有這種想法。

企業發展戰略必須建立在這具有普遍性規律的戰略管理基礎之上,“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亂生於治,怯生於勇,弱生於強”,我們的企業決策領導者又必須具備超越現實的戰略管理能力;在“非戰”、“非攻”、“不戰”的境界裏,強調“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體現一種對待企業發展的哲學心態;《孫子兵法》作爲世界兵學之經典的意義在於用時代的發展觀來運用和改造它,這本身就是《孫子兵法》傳承的哲學觀,企業決策領導者不能只是停留在謀略、戰術、技巧這個層面上,更重要的是去體會它的深邃的哲學啓迪!

圍棋大師吳清源在自傳《中的精神》一書中談到圍棋未來的趨勢時說,21世紀的圍棋要超越傳統的序盤、中盤和官子的階段性思考模式,而應從棋盤的整體去考慮。應該說,大思維源於大視野,這個思維即不是紅海思維,也不是藍海思維,而是戰略管理。可口可樂的ceo郭思達也曾向他的同事提出這麼一個問題,全世界42億人每人每天喝多少水,同事的回答時62盎司。他又問,每人每天喝多少可樂,回答是2盎司。郭思達於是提出一個全新的概念,就是可口可樂的競爭對手不是百事可樂,而是咖啡、牛奶和水。思維方式變了,市場就變大了。可以說,郭思達是站在盒子外思考的ceo。

再看看國內的企業案例吧——我們從海爾集團的戰略發展歷史看總裁張瑞敏其人的戰略管理能力,在中國工業經濟發展初期的1984年就提出了海爾的品牌戰略思想;1992年提出多元化發展戰略;1998年的國際化發展戰略;2002年的國際化戰略的深化,足以證明張瑞敏作爲一企業管理者的系統戰略管理的博宏與高遠。

可以說,戰略管理管理——在學生的眼裏,是一門玄妙到高深莫測的大學問,可以學習一輩子。在窮人眼裏,就是一年怎麼能賺到1萬元錢。管理之父彼得·德魯克的一句話說的很經典“每當你看到一個偉大的企業,必定有人作出過遠大的決策。”我想,他講的是戰略;我們中國也有句老話:大路朝天,各走一邊——暗含的是戰略管理的意思。爲什麼這麼說呢?

大路朝天,講得是條條大道通羅馬,遠近難易卻不同。各走一邊,講得是總有一條道路適合你。表達的道理在於,戰略管理 的制高點不在於搶奪,而在於選擇。什麼是定戰略,其實就是對將來道路的拍板,決定是姓社還是姓資。一旦選擇,是苦是甜都在後面等着。有因必有果。

看起來很簡單的道理,但是現實中,我們的許多企業 都在幹着一些“本末倒置”的事情,就像德魯克說的,企業除了營銷和創新,其他的都是成本,實際上現在的許多企業就在幹這種不賺錢的事情,我在調研過程中發現很多企業確實是在幹着只增加成本,而不賺錢的大事!重生產輕營銷,幾乎是所有生產加工型企業的慣性思維,他們的腦子裏總是充滿了對產品的精益求精精神,卻沒有用心去了解市場的需求變化,雖然質量是免費的,但是隻有客戶需要的質量纔是免費的!

有研究分析發現:中國企業 戰略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企業領導對戰略管理的價值認識不夠和企業專業管理人員的缺乏,約佔企業戰略管理 失敗的60%以上。總結起來,中國企業戰略管理整體水平低下,對戰略管理的價值認識不夠、戰略決策的隨意性大、盲目追求市場熱點,譚老師認爲,主要表現爲如下:

1、缺乏長遠發展規劃,戰略變化頻繁;

2、盲目追逐市場熱點,企業投資過度多元化;

3、戰略決策隨意性較大,缺乏科學的決策機制;

4、對市場和競爭環境的認識和分析盲目,缺乏量化的客觀分析;

5、企業戰略計劃流於書面報告,沒有明確的切實可行的戰略目標;

6、企業戰略計劃難以得到中高層的有力支援,也沒有具體的行動計劃;

7、有戰略思考,但沒有形成科學有效的戰略管理和資訊化管理體系,導致企業戰略流於形式,無法得到貫徹執行。

比如,客戶如果需要一次性筷子,你卻非要向他推銷耐用的塑料消毒筷子,你就是在做本末倒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如果政府和民衆覺得一次性筷子不環保,你要做得只是將其換成澱粉原料;過去酒水行業曾經流行過買場的壟斷營銷模式,也有人美其名曰是盤中盤模式,但是,很多白酒企業花了20萬買斷了一個大酒店的專供權,卻只派出一個、兩個促銷員;在廣告投放上,犯這種低級錯誤的就更多了,有的花了300萬請了個著名影星作爲形象代言人,而沒有預留更多的錢去做廣告宣傳,只是在包裝上用了一下明星臉;有的企業爲了打造品牌準備投放一千萬的戶外廣告,卻只花了3萬元請個業餘設計師做畫面設計。這也就那怪,很多曾經紅極一時的大企業被廣告燒死了,沒有效果,肯定是投放廣告越多,成本越高,虧損越大,甚至,很多廣告還起了反效果。企博業銳戰管略理管在理線如何創新?。

今天,我們一提到巨人,就想起了網遊,一提到阿里巴巴,就想到了爲中小企業服務的戰略平臺,一提到格力就想到空調,一提到麥當勞就想到餐飲,一提到比亞迪就想到節能轎車,一提到聯想就想到電腦,一提到萬科就想到地產,一提到騰訊就想到qq,一提到華爲就想到通訊設備,一提到波司登就想到羽絨服。等等不一而足的企業符號與其所在的市場形成了緊密的關聯,甚至成爲它所在行業的標誌和代名詞,他們在消費市場具有絕對的話語權和影響力。這就是企業進行戰略定位和戰略規劃的結果和例證。筆者認爲,縱觀各種戰略管理理論,無不是從這三者出發來考慮企業的戰略制定,因此,形成了三種截然不同的戰略管理,即以資源爲本的戰略管理、以競爭爲本的戰略管理和以顧客爲本的戰略管理。

總之,多年的諮詢實踐告訴我,一個企業的“大成功”(例如:連續三年業績翻番)往往是戰略管理的成功。戰略有問題,單純靠改善內部運營效率,業績改善的效果有限。企業戰略管理要站得高,才能看得空,從而看得遠——我們只有忽視眼前的浮雲,穿透過去,目空這一切,徹悟“神馬都是浮雲”——才能看到本質,這也就是戰略佈局。只有解決了戰略問題,企業才談得到生存與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