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企業管理>

2017小學生國學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

學問君 人氣:7.65K

國學分爲“國文”與“國藝”兩部分,囊括成語、詩詞、古文、歷史、風俗、禮儀、藝術等,可謂包羅萬象。那麼小學生的國學文化知識競賽是什麼內容呢?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來學習吧!

2017小學生國學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

1、“精忠報國, 三字冤獄千古白” 是紀念名將 岳飛。

2、“才高八斗”最初用於形容曹操之子曹植 。

3、詩經 分爲風、雅、頌,其中記載宗廟祭祀的樂歌是 頌 。

4、五音中“宮商角徵羽”大致相當於簡譜中的( 1、2、3、5、6 ),七音指“宮、商、角、清角、徵、羽、大宮”分別相當於與簡譜中的( 1、2、3、4、5、6、7 )

5、“近日頗懷楓樹之悲”是指表達的心情是(長輩去世,心裏難過)。

6、《醉翁亭記》 中的詩句“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中“四時”是指春夏秋冬四個季節。

7、中國民間故事嫦娥奔月和牛郎織女,在時間上嫦娥奔月早於 牛郎織女。(早於、晚於)

8、詩句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中的故人是指唐代詩人 孟浩然 。

9、“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出自 王勃 的詩句。

10、“生旦淨末醜”是京劇中的行當, 其中“淨”是指 扮演具有鮮明人物個性的男性角色 。

11、漢語中 “十八般武藝”是指 使用十八種武器的技藝 。

12、“名不正言不順”體現了中國的 儒家 思想。

13、中國古代的 “樂府雙璧”是指《木蘭辭 》和《孔雀東南飛 》。

14、中國歷史上最早運用“望聞問切”方法進行中醫診斷的是 扁鵲 。

15、詩人盧照鄰以詩句“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描述的是 元宵節燃燈 的盛況。

16、詩句 “若與功名論,幾與衛霍同”中說的 王昭君 堪比衛青和霍去病大將軍。

17、“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出自 陸游 的詩作。

18、“聞名遐邇” 中的遐是“ 遠 ”的意思,“邇”是指“ 近 ”的意思。

19、 中國古人的婚禮是在 舉行的。

20、我們過詩歌史上詩歌流傳至今最的.詩人是 陸游 。

21、 詩句 “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中“柳”是指 柳永 。

22、《洛神賦》歌頌了洛神的美貌,它的作者是 曹植 。

2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包含有同樣的思想。

24、 最先爲石油命名的是宋代科學家 沈括 。

25、“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描述的是名著《紅樓夢》的成書過程。

26“翡”和“翠”是兩種不同 的顏色。(相同、不同)

27、唐三彩是指 黃白綠 三種顏色。

28、“勾心鬥角”原是形容 房屋宮殿 。

29、“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是出自 李白 之詩句。

30、 中國古代典籍中最早用“先生”來稱呼老師的是《曲禮 》 。

31、《詩經》中詩歌的創作年代是從 西周初年 至春秋中葉,共有 305篇作品。

32、“鯤鵬展翅”的典故出於莊子《_逍遙遊_》一文。

33、屈原在民間歌謠基礎上創造了新的詩歌形式,因爲作品都是“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所以漢代人把這種文體稱爲楚辭,後世又稱“騷體 ”。 屈原的代表作是《離騷》,這是我國文學史上最長的一首 政治抒情  詩。

34、《史記》中爲避免重複,讓人物傳記相互配合的方法稱作互見法   。

3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兩句詩見於陶淵明的《 飲酒 》其五。

36、“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見於謝靈運《》一詩。

37、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一部是晉代幹寶的《  搜神記  》,志人小說的代表作是南朝宋劉義慶的《 世說新語   》

38、唐傳奇《霍小玉傳》的作者是蔣防  。

39、《段太尉逸事狀》中的段太尉名,字成公。

40、杜甫《春望》抒發國憂家愁的名句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41、白居易《長恨歌》中描寫愛情的名句是:“在天願作比翼鳥, 在地願爲連理枝”。

42、歐陽修是北宋古文運動運動的領袖人物。

43、“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出自岳飛的詞《__滿江紅_____》(怒髮衝冠)。

44、《竇娥冤》中竇娥臨死前發下的三樁誓願並皆實現的情節,是作者化用了 東海孝婦女的故事。

45、代表清代劇壇最高成就的是洪昇的《 長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46、吳偉業名句“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爲紅顏”,“紅顏”指的是 陳圓圓 。

47、元雜劇中的女主唱稱爲 旦本 ,男主唱則稱爲 末本 。

48、《單刀會》是元代雜劇家 關漢卿 的歷史劇代表作,劇中突出了關羽豪邁無畏的英雄氣概,並借關羽之口抒發了深沉的歷史滄桑之感。

49、四大南戲之一的《拜月亭》是根據元代劇作家 的雜劇《 》改編的。

50、元代劇作家紀君祥 創作的《趙氏孤兒 》是一部著名的歷史悲劇,劇中表現了屠岸賈的殘暴且奸詐,突出了程嬰等義士赴湯蹈火的犧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