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企業管理>

品牌不是高高在上

學問君 人氣:2.76W

品牌的影響力不言而喻。品牌的虛高是一種崇拜渴望的幻覺,做品牌的時候,心中無限的遐想,而現實中卻是實實在在的。品牌好像無所不能?反過來看呢?又有的成功了的品牌迴天乏力、前進無着:像曾經的匯源果汁,如今的李寧。任何事情都一樣,發展到進階階段,高處不勝寒、物極必反、小和尚看山,其實歸根結底都是人的問題。

品牌不是高高在上

李寧公司隨着李寧天馬行空點燃北京奧運會的聖火達到頂點,自此開始試圖(也許是借北京奧運東風)國際化,這“本來”是一個理順成章的事情(雖然,李寧沒有成爲北京奧運會的贊助商,但是與央視的服裝合作,被稱爲僅次於奧運贊助商的最火爆廣告商),至少在很多人看來是這樣的。結果呢?丟了西瓜,也沒撿到外國的芝麻,反而讓進退維谷,眼巴巴的看着福建的一些小服裝品牌佔據了國內體育服裝的新亮點,成爲新趨勢。這不是李寧的錯誤,而是李寧的一念之差。

李寧公司怎麼辦?只能等待他們打盹或消停之後,看看自己還能不能滿足2000年以後出生的年輕人,再塑品牌李寧;否則,成名於體操,曾“潛伏”健力寶的李寧在“逃離”健力寶公司自我成功之後,我們的體操王子——李寧,也許將親手重演健力寶的悲劇?(另外,還有一個事實是:李寧曾經把自己的兄弟們都以“管理不方便”爲由,請出了他們合作的李寧服裝公司)。要知道,品牌的怠慢落後,就像知名CEO一樣,一旦失敗,再找工作都困難。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信了。

品牌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個認知的過程。拔苗助長、幻想着一種美妙的拉動力、高高在上、坐享天成。無止境的追求是不切實際的,做品牌的人都是在幻覺中迷惑着自己。承諾,如果做不到,那就是空話,脫離事實——適得其反,越做越亂。品牌都是相對存在着的,這個相對的依據就是競爭的基本意義——生活的根本。像:亨氏公司,它收購了幾個國內老品牌,也是做得很好。什麼原因呢?因爲這些老品牌在他們的手裏維持了競爭的優勢態勢,繼續着領跑,它們優哉遊哉。

品牌是認知,是消費者這個人(社會經濟系統)的系統性延伸,這個品牌(生活組成的焦點部分)就是這個系統的'節點。像一些快消品品牌,他們雖然廣告做得好,但是,現實中還是要和消費者緊密相關、點頭哈腰,打打折、促促銷。如果,牛皮吹的大,撕破了臉是很容易的事情。像蒙牛,曾經多牛,現如今還是不歸位中糧大家庭——接受《紅樓夢》裏的等級管理——一切唯以身份爲瞻。(品牌)年輕的時候,可以調皮搗蛋,那叫可愛;長大了,就要有板有眼的做事,再譁衆取寵,就不好使了——大忽悠。

品牌的生活精彩部分,就在於它是新節點的、新延伸的橋墩、新的亮點或者不遠處的(精彩生活)的燈火闌珊處。品牌要不斷的增加新生活的元素,又不能損害原有的形象,這是矛盾着的競爭環境所造成的。既有滿足品牌的地位,又要滿足社會的不斷變化;既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和意願,又要和競爭對手博弈。

在品牌這個系統裏,維繫着行業的風風雨雨,關注(行業)系統的演變,着實爲了品牌這個點的零誤差。系統存在的意義,佔據產品定位的核心部分,立足行業領導地位。品牌是行業領導者,至少是之一;否則,品牌將不再是品牌。品牌又需要消費成就,沒有市場佔有率,就不能成爲品牌。

沒有市場就沒有品牌,有了市場就成了品牌。娃哈哈的基本戰略思維和吉利李書福的思想是一樣的:有了市場,就有了品牌,或者像李書福說的,一開始做得不好,慢慢做好了,他(消費者)會認的。廣州在之前,有些水廠也是如此,它們開廠容易,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代工也好、低價銷售也好,等做的有點意思了,纔開始做品牌,正所謂的:野蠻其體魄。當然,永遠專業做代工也是一種品牌的塑造。像鴻海——富士康。

之所以會寫這些文字,是因爲,現在相對有錢人多了,都想做品牌。有的人是想通吃(高端品牌和低端品牌);大部分人是想做(高端)品牌;這其中難以割捨的情結就是:高高在上做品牌。

TAGS:高高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