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企業管理>

企業內部溝通的要點

學問君 人氣:1.33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對溝通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企業內部溝通的要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企業內部溝通的要點

企業內部溝通的要點 1

一、 溝通遵循制度和流程

爲什麼要遵循制度和流程呢?那就是說你一定要找準溝通的對象。你正在進行的工作遇到了阻礙,問題出在哪個環節,誰是這個環節的負責人,公司的制度或流程一定是有規定的。因爲我們必須遵循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原則開展工作。如果你找一個不相干的人進行溝通,一是對方會認爲你無事找事,二是你的目的根本達不到。

二、 溝通從工作出發

如果需要溝通,一定是自己感到對方對正在進行的工作重視不夠,或是對上級的安排理解不透,妨礙了工作順利進行。如果你認爲只要和對方進行一次溝通就能解決問題,應該首先選擇互相溝通,以求得問題的迅速圓滿解決;溝通失敗,才考慮報告上級。因此,溝通一定要着眼於工作。二人因工作產生誤會而溝通也是爲了工作。

三、 溝通開宗明義

找準了溝通對象,首先徵詢對方是否有空。如果人家手中正忙於一個上司交辦的緊急工作、或正在思考一個創意方案。你貿然打斷別人,會讓對方感到突兀。一旦確定對方時間上方便,你就可以直截了當地提出自己的溝通議題、自己的期盼,然後等候對方迴應。這裏特別要注意地是轉彎抹角、廢話連篇,浪費自己時間不說,也給對方一個不好的印象:這小子不忙,還有時間閒聊。

四、 徵詢對方意見

既然找對方溝通,一定是自己覺得對方在解決問題上舉足輕重,那就必須虛心聽取對方的意見,瞭解對方對溝通的工作不配合的原因或存在的困難,或者是對方有了更好的完成任務的創意,正等着你來商議。內部工作溝通轉彎抹角不必,但尊重他人必須!聽取對方意見時,不宜隨意打斷對方,以免分散對方注意、影響對方表達。同時要注意,如果你是同事中工作上的佼佼者,更不可盛氣凌人,一定要身段放低。

五、 提出個人建議

待對方陳述個人意見之後。你如果覺得對方言之有理,除了完全接受之外,別忘了表示感謝。溝通目的達到,工作可以繼續進行。如果對方提出的建議,在你看來只有部分可取,那也是一個不錯的開端。即便對方的建議在你看來沒有一條可行,這也不可怕。你陳述自己的理由就是了。

六、 聽取對方反饋

在你提出與對方不同意見之後,你要特別強調指出:“你看看在我提議的基礎上你有什麼補充?”一是讓對方把思路調整到你的建議上來,二是在情感上表達對對方的尊重,讓對方轉變觀念、接受你的建議有心理準備。所以對方的反饋必須耐心聽齲

七、 雙方求同存異

由於所處的位置不同、個人經歷經驗不同,同事間在工作方式上存在不同態度、不同觀點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第一不必大驚小怪,第二,換個角度從對方的立場上考慮,也許你也會有改變。在這一點上我主張求同存異,只要工作能夠正常進行就可以了。不一定是一方說服另一方,或者是完全遷就對方,以保一團和氣。這都是不可取的態度和行爲。

八、 問題解決爲宜,否則報告上級

是不是所有的溝通都能圓滿解決?顯然不是。碰到本位主義嚴重的,很簡單的問題都可能被複雜化。萬一碰到腦筋不轉彎的、以自己爲中心的人,溝通不暢的時候,除了保持冷靜之外,你必須立即報告你倆共同的上級,由他來協調好了。注意,企業內部有分歧很正常,沒有分歧纔不正常,此其一;其二,那些不合作、不配合他人的個人英雄只有二條路選擇:要麼他改變要麼他走人。企業絕對不能給他第三打路走。

溝通以誠待人,以搞好工作爲目的,以提高效率爲宗旨,張國祥老師的溝通觀就是儘管有話就說好了。

企業內部溝通的要點 2

對齊溝通目標

溝通的目的不是說服,而是一起解決某個目標問題。如果沒有這個共同認知,溝通雙方會因爲目標不清而很容易進入各種誤區。

沒有共識的溝通很容易演變成溝通者和聽衆之間的對抗,畢竟沒外敵就內鬥也算是我們的優良傳統。溝通發起者想讓對方吃癟認輸,以形成面向威權的服從,而聽衆則吹毛求疵盡力發現話語中的漏洞,以有力抗擊溝通發起者的囂張氣焰。這種情景顯然偏離了解決問題的出發點。大家可以到底部點擊閱讀原文重溫一下當年羅永浩和王自如的約架直播,體會一下啥叫“贏了辯論,丟了目標”。

溝通者需要明白目的不是口頭過癮,而是要爲問題的最終解決負責。只有隨時保持這種理性的認知,溝通者才能控制用自己睿智思想鄙視對方的強烈衝動,將溝通主線控制在解決問題的方向上。溝通者的身份很像一支球隊的隊長,聽衆則是自己的隊員。隊長的目標是協同所有隊員緊密配合以戰勝對手,而不是向觀衆證明比豬隊友厲害很多。

基於正確的目標,我們才能持續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溝通方式,從而快速有效的推進溝通進程。

準確的自我認知

很多人因爲在職場中長期被欺壓,有朝一日成了個小領導就變本加厲,經常對下屬提各種自己也做不到的高要求,並且粗暴打壓提出合理疑問的下屬。這種爲了眼前痛快而忽略長期發展的短視行爲,在當前越來越注重真實貢獻的職場中將越來越沒有市場。做事先做人,對他人的期望應該成爲對自己的最低要求。

高效溝通的前提是準確的自我認知。我經常把這個比喻爲照鏡子。

大家可以站到鏡子前,盯着鏡子裏的那個人,認真的問自己一個問題:你喜歡和這個人打交道嗎?

以上這個問題可以再拆分爲以下幾個更具體的問題:

你發自內心的喜歡聽這個人說話嗎?他有沒有一些語氣和動作會讓你覺得他打心眼裏瞧不起你?

你能快速聽懂他在說什麼嗎?是不是有很多上下文的假設和本來他不需要的專業認知?邏輯性和說服力是否足夠?

他對你提出的各種工作要求合理嗎?如果感覺要求過高,你會覺得這是故意在刁難你讓你出醜,還是給你機會超越自我?

如果你聽得懂他所提的要求而且也做得到,那麼你樂意按着他說的去做嗎?如果按着他說的去執行了,你會覺得這是一種自我實現還是被生計所逼而憋屈不已?

只要敢於正視這些問題,我相信我們每個人時刻都能發現自己在溝通層面的需改進之處,從而保持一種謙遜平和的心態。良好的心態能幫助我們自己擺正溝通姿態,及時發現並真誠的誇讚對方的閃光點,並讓對方更發自內心的尊敬和信任你,從而營造出一種基於同理心的良好溝通氛圍。

做個好的溝通者

很多時候,溝通效果差的原因不是源自聽衆的理解能力差,而是溝通者自己沒想清楚和沒講清楚。

一個好的溝通者大體上應該要做到以下幾點:

準備好明確可執行的溝通內容,從而讓聽衆可以基於此初稿進行理解、討論和改進。避免整個溝透過程無的放矢變成隨意發散的茶話會;

明確聽衆畫像,知道聽衆能聽懂什麼,比較喜歡什麼樣的溝通方式,並以印象深刻的類比方式講道理,以量化的方式設目標,以身先士卒方式鼓士氣;

嚴謹完整的溝通邏輯,避免因爲聽衆的一些簡單挑戰就出現溝通失控的情況。一旦這種低級的邏輯漏洞被發現,不管是惱羞成怒還是無地自容都難以避免給人留下你做事不牢靠的印象;

以商量而非命令的溝通方式提升聽衆的參與感,讓聽衆能夠因爲自己的深度參與而更加認同溝通結論;

一旦發現溝通存在問題,我建議溝通者先假設問題出到自己身上,審視一下自己有哪些方面沒做好,避免盲目指責他人。敢於主動承擔責任的人反而比較容易得到他人的尊重。

05及時響應原則

我經常遇到及時響應原則的負面場景。比如某市場人員按部就班推進着一個營銷方案,每個環節也專業的尋求相關人員意見。一直風平浪靜沒反饋。到最後環節了某相關人士才突然跳起來提出對於開頭環節的強烈意見,而且認爲不按他的改這整個方案就是垃圾。通常他的意見也確實有價值,但提出的時機太晚,爲了整體進度不得不選擇忽略這些意見。

這樣很容易弄的雙方都不開心,提意見的覺得自己沒被尊重,做事情的一方面沒了成就感一方面還產生了愧疚感。所以有意見一定要儘早提,越晚提就越像來添亂的。

溝通者在講述過程中需要時不時的停頓以給聽衆發問的機會,並仔細觀察聽衆的表情和肢體動作,必要時主動詢問是否有問題。合理的交互就像老師在課堂上的提問,可以有效保持聽衆注意力的集中,從而保障溝通效果。

總而言之,溝通絕不是純粹的口頭工作,必須也帶上耳朵和眼睛獲取聽衆的反饋,甚至還要帶上鼻子聞現場的味道。優秀的溝通者能夠尊重聽衆提出的有效想法,並持續融合這些想法以更新溝通的結論。這種響應會讓聽衆產生強烈的參與感和自豪感,從而形成衆志成城一起做事的良好局面。

有始有終

溝透過程都是爲了形成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結果。因此一個好的溝通應該大家是開開心心帶着結論和屬於自己的執行事項的離開。

溝通者的一個關鍵工作就是在結束時再次確認本次溝通的結論,以及在溝透過程中形成的多條執行事項。每一條溝通結論必須符合如下的可執行原則:

大家都認可且無歧義的可執行事項是什麼?

負責人是哪位?

該事項的預期結果是什麼?

預期完成時間?

什麼時候以及如何驗證執行結果(比如在下一次會議上)?

可執行結論的形成會給人感覺作爲團隊又往前邁了一大步,大家一起奮鬥的心又更緊密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