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求職指導>

直面求職“經驗門檻”,我能

學問君 人氣:1.71W

面對求職時用人單位的"經驗門檻",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正在選擇主動創造機會接觸社會,以增加就業前的實踐經驗---

直面求職“經驗門檻”,我能

求職遭遇“經驗門檻”擋箭牌

王進是一家省直企業的“老牌實習生”了。父母希望王進能進入IT行業工作,可是上點規模的公司門檻普遍很高,僅是“有兩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這一條就令人望洋興嘆。他斷斷續續地在這家企業呆了將近兩年,依然是個實習生。

筆者從省會部分高校瞭解到,畢業後未就業,仍依賴父母生活的大學畢業生比例雖然不算很高,但也不在少數。這些學生大部分來自城市家庭,家境殷實,對工作和工資收入的期望值比較高,希望找工作能“一步到位”。可是,用人單位往往願意招錄“有工作經驗”的社會人員,上海勞動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上海勞動力市場招聘崗位對工作經驗的要求平均爲1.5年,其中,要求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崗位約佔38.9%。我省的情況也大抵如此。

石家莊一家民營機械製造公司的'孫經理第一次參加招聘會時,曾邀請部分應聘大學生到公司參觀。和同行業的其他企業比起來,孫經理爲職工提供的待遇算是比較不錯的:月工資2000-4000元,繳納“三險”,免費住宿,已婚職工還能獲得一間單獨的宿舍和廚房,水、電、暖氣費全由公司承擔。儘管如此,一些大學生在參觀完廠區後仍然不住地挑三揀四:

“這麼小的公司也能生產出口產品?”“宿舍離車間這麼近,晚上能睡好嗎?”“位置太偏了,連直達市裏的公交車都沒有。”

……

聽了這些話,不僅孫經理感到不舒服,就連公司員工和陪同的家長也直皺眉頭。再參加招聘會時,孫經理也學着別人的樣兒,在招聘條件欄加上了“兩年以上工作經驗”這一條:大學畢業生只有在社會上摔打過一段時間後,才能掂量出自己的分量,才能客觀地評價用人單位提供的條件和待遇。

面對輿論對企業“經驗門檻”的質疑之聲,孫經理不以爲然,他說: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固然是“經驗門檻”的目的之一,其實招聘者更看重的是經驗背後清醒的擇業態度。孫經理和朋友們經常談起用人之道,他們普遍認爲,沒有經驗可以慢慢培養,可是眼高手低、這山望着那山高的“人才”,卻會讓企業蒙受巨大損失。

突破“經驗門檻”,從接觸社會開始

石家莊鐵道學院專職輔導員楊峯在工作中發現,和家庭條件優越的學生相比,貧困大學生更受用人單位的青睞。他認爲,經歷過生活的磨練,貧困大學生更具吃苦耐勞、腳踏實地、謙虛謹慎等優秀品質,從而獲得用人單位的好感和信任。

畢業於河北科技大學的利娟現在已經成爲一家廣告公司的文案人員。回憶起自己的求職過程,她認爲首先應該感謝四年的打工經歷。爲替父母分憂,來自平山的利娟從大一開始就利用週末和假期打工掙錢。飯店服務員、網絡促銷員、發單員、公司勤雜工……凡是能找到的工作,她幾乎都做過了。這些單調辛苦的工作和她所學的文學專業風馬牛不相及,但是在日復一日的辛苦勞動中,她深切地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品嚐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變得穩重隱忍,平和練達。求職時,這家廣告公司看中了她豐富的生活體驗、成熟的文字表達和謙遜的待人態度,利娟作爲唯一一位沒有相關工作經驗的應聘者被破格錄用。

社會經驗作爲大學生教育的一部分,正逐漸得到我省高校和大學生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學校和家長的鼓勵下走出校門,勤工儉學、參加專題社會實踐、參與志願者服務,他們主動創造機會接觸社會,接受歷練,在與社會的零距離接觸中提升自我的價值,尋找自己的座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