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求職指導>

應對面試措施全攻略

學問君 人氣:2.27W

 面試是求職的必經之路,考生能否在暫短的面試時間內,讓考官認識自己,產生好感,形成情感溝通,這對於面試結果將產生—定影響。經驗證明,有一些面試表達技巧能促成彼此之間的情感交流,進而對考官的選擇產生積極影響,值得考生借鑑,營造考生與考官之間的情感交流與溝通氛圍的方法,主要有:

應對面試措施全攻略

1.情感共鳴法

在面試中,還可以透過抒情或煽情表達,勾起對方的某種回顧,點燃對方的特定情感,撥動其心絃,形成情感呼應。通常當考生與考官擁有相同或相似經歷、境遇時,便可相機重溫往事,藉以喚起某種情感,引發彼此心靈的“共振”效果。

某市機關公開招聘文祕和法律人才,在招聘會上人事處長親自主持面試。在求職者中有位政治教育專業的研究生,明知自己專業不對口,但還是希望能抓住這次機會。此前,他了解到這位人事處長出生在貧困山區,曾當過民辦教師,後苦讀自學考上大學,被分配到機關工作。而自己與他有相似的經歷。在面試現場,他看到處長與其他面試官不同,很少說話,主要是聽,大多考生是談自己的成果、能力和榮譽等,卻未能引起處長的特別興趣。於是,這位研究生思謀如何打動處長,使自己受到青睞?

當輪到他面試時,處長照樣說:“你自己說吧,不清楚地方我再問你。”他略一思索,說道:“我說說我的經歷吧。我1990年就參加工作了。那時我剛中師畢業,在鄉村當教師,我一心一意教鄉下的孩子。但在學業上我沒有停頓,透過自學獲得英語大專學歷。後來,我覺得那份工作未能讓我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於是決定考研。”

這時,處長把目光投向他。他繼續說:“從農村出來的人都知道,鄉下資訊閉塞,學習條件很差,要想同科班出身的大學生競爭難度非常大。但是我很自信,決心加倍努力克服客觀條件的不足。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我憑着自己的毅力,夜以繼日攻讀,每天幾乎只睡三四個小時,我靠着極強的學習能力自學完所有課程,以較好的成績考取了研究生。”

處長的眼裏閃着興奮的光澤。贊同地說:“公務員特別需要這種毅力和吃苦精神,這是很重要的素質。不過,你的專業與我們不太對門……”

他說:“也許專業並不是最大的障礙。我認爲最重要的是一個人不斷學習的能力,我的經歷表明我具有接受新事物,不斷進取的個性特點。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好這份工作。”

處長欣喜地點點頭。兩週後,他接到錄用通知書。事後,處長告訴他:“你的經歷陳述使我看到了自己,促使我下了錄用你的決心。”

不難看出,研究生的面試陳述是用了心計的。他善於尋找共同點,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因素,以自己的經歷去撥動處長的心絃,成功地勾起了對方的回憶,從而形成心靈共鳴,促使對方選擇了他。


  2.由衷讚揚法

在面試過程中,應試者可根據現場情況,相機運用讚揚口吻對考官的優點或業績給予真誠的讚揚。表達崇敬之意。藉以促成彼此之間情感的溝通與共鳴,創造有利於自己的面試氛圍。

某物質學院畢業生小覃決心進入廣告業工作,在很早以前他就把目光投向中國十大策劃人之一的葉先生。他經常從各種雜誌報紙上收集他的精彩案例,對他的卓越才能,創業經歷和驕人業績十分仰慕和崇敬。爲了在這家營銷策劃公司求職成功,他獨出心裁地在《中國青年報》登發了他給葉先生一個人的求職廣告!廣告刊出後,果然敲開了面試的大門。葉先生通知他到公司來談談。在面談中,葉先生問了一些基本情況,之後又問他爲什麼會想到給他一個人發廣告?小覃不失時機地說:“我早就關注您和您的公司了。您是營銷策劃高手,您的策劃招無定式,屢屢使用新奇特手法,讓人拍案叫絕。對您的超凡創意我十分讚賞,因此想投奔您門下會有很大發展。我正是奔着這種理念前來接受你挑選的。那個廣告就是我交出的第一份試卷。”聽了他的話。葉先生露出微笑,當場拍板錄用了他。

這次面試的成功首先得益於小覃獨具匠心的求職廣告,他的策劃才能引起關注,同時他這席真誠而又恰當的讚揚話,表達了對葉先生的崇敬之情,激發了對方榮譽心,因而引起好感,縮短了心理距離。可見,在面試中適當運用真誠讚揚具有積極意義。
 神態要保持親切自然。面試過程中,和顏悅色,不亢不卑,是最佳神態。面容與眼神最容易引起考官的注意,面帶微笑,使人如沐春風,最受歡迎。而不苟言笑,面無表情,最令人反感。眼神也非常微妙,但不可亂用。在面試中,審視、鄙視、斜視以及瞟、瞥都是不能採用的。當然,點頭哈腰、奴顏婢膝,也不適當。應試者的表現應當熱情誠摯,落落大方,這是自尊和自信的表現,也是主考官欣賞的表現。

現代青年比較重視表現自己的氣質、風度等形象魅力,但應當記住,魅力不是故作姿態和裝腔作勢。有些小姐與人相見,總喜歡甩甩自己滿頭的秀髮,或者把頭稍稍歪一點。要是過度地張揚自己的女性美,向考官無緣無故地撒嬌發嗲,是不成體統的。

以上所談的還是一般情況,由於主試的積極主動、熱情友善,應試者的心理壓力較小,一般會很快消除緊張焦慮的心理,對主試的行爲報以積極的迴應,容易建立和諧、友善、寬鬆的面試氣氛,但由於考官也是千差萬別,什麼樣的人都有,有些人可能性格內向,不善言談;有些人可能性情冷漠,不苟言笑;有些人可能孤高自傲,目中無人;有些人則可能是由於對面試沒有正確的認識,以爲主試就必須擺出主試的架子,要高高在上,給被試者來個下馬威,故意做出一副惟我獨尊姿態;可能還有些人刁鑽古怪或滑稽可笑,等等,不可盡述。如果遇上這類考官,有的考生可能會灰心失望,覺得應聘單位的人素質太低;有的考生可能會心生厭惡,瞪眼皺眉;有的考生可能會茫然失落,不知所措;有的考生甚至可能出現過激的行爲,當面指責考官,等等。如果考生表現出類似的態度,無疑會使雙方的關係趨於僵化,甚至對抗,整個考場的氣氛也就變得凝固、緊張。作爲應試求職者,一定要牢記自己的使命——爭取面試成功,獲得應聘職位。因此,無論如何不能與考官對着幹,否則就等於棄權了。不要被眼前暫時的挫折嚇倒,不要灰心喪氣,而要鼓起勇氣,振作精神,在考官面前充分展現你的個人修養、人格魅力、才華能力,來征服和感化考官的心,爲自己爭取到一席用武之地。

四、配合考官順利度過引入階段

引入階段主要是圍繞應聘者的基本情況提出問題,逐步引出面試正題。

無論哪種面試,都應有引入階段。在引入階段,考官的提問一般很自然、親切、漸進,像閒聊漫談一樣,考官這樣做的目的,一是消除或緩解應試人的緊張和焦慮情緒,一是引出面試的主題。

當考官看見—個應試者一進考場便頻頻地向他點頭,然後拘謹地走過去坐在應試席位上,不停地搓動雙手,或滿臉漲得通紅,鼻尖冒汗等,一般不會立即開始提面試的正題。聰明的考官肯定會發現這個應試者心情十分緊張,內心十分焦慮,惴惴不安。這時,考官會找一些比較輕鬆的話題讓應試人平靜一下。諸如:“是騎自行車來的嗎?”“我們辦公樓不難找吧?”“請坐,你是怎麼來的?家遠嗎?”“到這裏來工作有什麼困難嗎?”等等。一些幽默風趣的考官可能會找一些很有趣很容易拉近彼此距離的話題,考官如果從個人簡歷中得知應試人非常擅長打乒乓球,曾獲得過北京市青年杯的亞軍,就可以引發話題:“聽說你的乒乓球打得挺不錯,以後可得向你請教一下啊。”再如,應試人所填簡歷中,字寫得很“帥”,考官可能會隨口問上幾句,並詢問是否經常練習書法。總之,凡是有經驗的考官,都對考生的應試心理有所瞭解,不會一上來就窮追猛打,一般都會引導考生自然地進入正題。對於考官的這類引導性的問題,考生最好隨口應答,無所拘束,表現出對考官的好感和信任,但要注意用敬語如“您”、“請”等等,切不可將同學或同事之間使用的語言用於回答考官的問題。市井街頭常用的“俗語”要儘量避免,以免被認爲油腔滑調。面部表情要自然,謙恭和氣。眼睛應看着問話的考官,但不要盯着看,不時看看旁邊的考官。目光注視着答話者是尊重對方的表現,同時也表現出你的自信。以眼瞟人、漫不經心、無緣無故皺眉或毫無表情都會使人反感。

應試人要積極配合考官順利度過引入階段,同時集中精力,時刻留心話題的轉變,調動全身力量準備進入攻堅階段。

五、機智敏捷,應付意外情況

“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應試者必須注意培養自己的應變力和創造力,不要爲一些固定的思維方式、行爲方式捆住手腳。

例如,沒有經驗的考官可能根本不顧及考生的心理,一上來就橫挑鼻子豎挑眼,提一些刁鑽古怪的問題,美其名曰考察應試人的應變能力和自制能力。這類考官也有其合理之處,因爲此時考生真的需要很強的應變能力和情緒自控能力。問題在於這類考官大多並不是真的清楚他們考察的應該是什麼,他們對面試並不瞭解,對自己也不相信,惟恐被考生看出自己心慮的實質,故意裝腔作勢,拉虎皮做大旗,先耍一通威風再說。對這類考官,考生最好先滿足其虛榮心,對他們表現出極大的尊敬,順其意而爲之,話語形式上要客氣、婉轉,內容上要堅定有力,既表現出自己的才華,又表現出對他們的推崇。

有些考官雖然出於對考生的理解和關愛,想緩解一下緊張的氣氛,拉近彼此間的距離,但由於經驗不足,往往適得其反,事與願違。例如,有的考官不分對象,一開口便說:“請坐,請不要太緊張。”考生坐定後,接着說:“好啦,讓我們開始面試吧,我要問的第一個問題是……”聽考官這麼一說,本來感覺並不緊張的考生倒懷疑起來了,“我怎麼搞的,他怎麼看出我緊張來了?”所以考生必須保持高度的自信心,不要總疑心自己哪方面出了問題。

還有些考官,善於別出心裁或者說富於創新精神,喜歡打破常規,我行我素,天馬行空。例如,他可能突然提出這樣的問題:“最近有消息說希特勒是拿破崙的後代,你對此有何評論?”“你能給我背兩首《詩經》裏的國風嗎?”等等似乎考察應變力的問題。這時你不妨“以牙還牙”回答出更荒誕的答案。例如,你可以說:“我聽說墨索里尼也是拿破崙的後代,是他的第4代賢孫”。不過,的確有些考官非常富於創新精神,透過設定一些細微的情景來測試應試人的某種素質。例如,日本外務省有一次在面試幾位應徵的小姐時就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應試的小姐走到考官面前,考官問道:“請報一下您的名字、年齡和履歷。”回答是溫文爾雅、相當流利的,因爲事先作了充分的準備。突然,考官發問:“一般來說,女人有幾條美麗的大腿?!”始終斯文地站着的,用女人特有的溫柔回答着問題的女青年,一聽便勃然大怒。她感到在如此嚴肅的場合,考官對女人的大腿表示興趣,是對她的侮辱,便一個急轉身,胡亂地推開門衝了出去。下一個小姐也是如此。考官問了幾個常規性問題後,突然問道:“女人的大腿……”應試者愣住了,認爲自己碰上了一個心術不正的人,馬上哭喪着臉,爾後轉身推門,逃之夭夭。之後又面試了好幾個,終於有一位小姐在回答了幾個常規問題後,對考官突如其來的“女人的大腿”這個問題,極爲冷靜地回答:“有兩條。”最後,考官決定錄用她。據這位考官自己的解釋,理由如下:在甄別人的場合,通常的一些方法往往奏效甚微,原因是對象人物都按一定的則來活動,成爲自己“心音”表露的遮蓋物。因此,在必要的時候,攻擊對方的虛弱處,瓦解其外表的“規定、準則”,才能捕捉到表露出來的“心音”。先前的那位小姐,一聽到“女人的大腿”,馬上產生了激動和憤慨。於是,可以清楚地判明,她屬於“興奮型”。假若錄用她,讓她當外事聯絡員,結果會怎樣呢?如果有個外賓由於不懂日本的禮節,做出“出軌”的動作,或說話態度非常傲慢,這位小姐恐怕也會一下子產生衝動,發起怒來,因爲她是屬於一受到衝擊,便會產生衝動的“興奮型”的。於是外賓被“驅逐出境”,一項本來友好的外事往來被毀掉了。這類令人恐懼的女性,聯絡辦當然不會錄用。後面的一位小姐在受到衝擊後,抽抽泣泣,屬於“憂傷型”。如果錄用她爲聯絡員,遇上那位“越軌”的外賓,恐怕也難免哭喪着臉,“逼迫”外賓離開。聯絡辦同樣也絕不能錄用這類碰到衝擊便抽抽泣泣的“憂傷型”小姐。而最後的'那位小姐屬於“情緒穩定型”的,在遭受衝擊後,仍能沉着穩定地處理問題。聯絡辦在錄用她的問題上肯定是“ok”了。對這位考官的理由,你可能持不同意見,心裏還無法接受這種考驗方法,不過沒有什麼關係。我們並不對此多加評論。我只想透過這個例子,告訴你這樣一個事實:的確有一些很有創意的考官,會創造出新鮮的方法,而且這些考官對此津津樂道,整個面試中的所有問題幾乎都比不上他的這個創意,符合他這個創意要求的人就是優越的或至少是合格的,否則就免談了。另外,還有個例子,某市有一次招考公務員,在面試場中設定了這樣一個情景:在每個考生推門進屋前,故意把幾片廢紙撒在門口,屋角放一個廢紙簍,然後觀察每個考生進門後的反應。結果發現,有的考生昂首闊步一直走到應試席前,根本沒有注意到地上的廢紙;有的考生走過去才發現,但瞟了一眼又繼續向前走;有的考生一進門就發現了,但猶豫了半天也沒把廢紙撿起來,有的猶豫了一陣兒然後把廢紙撿起來扔進了廢紙簍;有的考生髮現地上的紙片後毫不猶豫地撿起來放進了廢紙簍,等等還有好多情況。考官因爲每個人不同的反應,給每個人下了不同的結論,錄用結果也就不同。例如,那個發現紙片後毫不猶豫撿起來扔進廢紙簍的人被判定爲:工作認真細緻,辦事果斷,個人修養好……獲得了最高的評價,在衆多的競爭者脫穎而出。

六、調動全身心力量,準備進入攻堅階段

面試的起始階段非常重要,因爲“首因效應”也即我們平常所說的“第一印象”的影響,應試者已經被定型化或概念化了。據調查結果顯示,80%的考官在三分鐘內就已經對考生下結論了,甚至有的考官在問話還沒開始就已經決定錄不錄用某人了。

由於現代的面試理論和實踐都已表明“第一印象”容易產生重大偏差,造成不良後果,面試專家們一再呼籲要克服“首因效因”,採取結構化、標準化的面試方法,把問題深入下去,採用較爲客觀的評分辦法,綜合評定應試者的水平和求職資格。因此,隨着面試的科學化、規範化,越來越多的面試開始採用結構化、標準化的評價方式和方法,努力克服主觀偏見的不良影響。雖然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應試者應下大工夫獲得這一關鍵性的有利條件,但第一印象並不是全部,後面還有許多實質性的問題等待你的回答,你後來的表現將逐步修正考官對你的第一印象。如果考官對你第一印象特別好,就可能對你有過高的期望,要是你以後的表現卻一團糟,這種反差會讓考官大失所望,極可能把你從高山推入深谷。如果考官對你第一印象不太好,就可能對你不抱什麼期望,要是你以後的表現卻意外的精彩,這種反差往往會使考官驚喜異常,極可能把你從深谷託向高峯。所以,應試者決不要因一時順利而得意忘形,也不要因一時失誤則自認倒黴,而應該胸懷全局,不以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或喜或悲,要時刻關注時局的發展,追蹤和預測考官的思想意圖,調動全身心的力量,準備進入攻堅階段。

優秀的應試者,非常注意調適身心的最佳狀態,冷靜沉着,但大腦在迅速旋轉着,眼睛在敏銳地觀察着,神態自若,談笑風生,內部心理卻堅不可摧,抱着必勝的信念,願意接受一切困難和挑戰。雖然有“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之說,但也有“近成功時難至極,行百里者半九十”之論。究竟哪個說得對?兩人都對。這兩句話都是富於哲理的名言,強調的角度不同,一個是勸誡我們珍惜機遇,創造良好的開端,一個是勸誡我們持之以恆,爭取最後的勝利。在面試開始的時候,我們應多用第一句名言激勵自己,在即將轉入面試主體階段時應該用第二句名言鞭策自己,應試者應該爭取達到這種隨機制宜的心理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