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求職故事>

理財錦囊:職場新人如何投保

學問君 人氣:2.9W

5月2日  近日,網上一則“普華永道美女碩士過勞死”的帖子引起網友關注。帖子中說“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部門一名入職僅半年的員工由於過度勞累引發急性腦膜炎,不治身亡。”儘管是否爲過勞死尚未有定論,但白領的工作強度和健康狀況令人擔憂。不少網友在爲女碩士早逝嘆息之餘,開始思考職場新人投保的重要性。

理財錦囊:職場新人如何投保

職場新人可選意外險

“我剛開始工作,收入一般般,公司幫我們繳納基本的社保,但是基數不高,我想自己再買些其他保險,可是不知道買哪一種保險。”市區某公司新進職員小劉近日有點按捺不住。

中國人壽[20.29 -1.31% 股吧]保險清遠分公司的工作人員認爲,剛剛步入職場的新人,工資相對較低,積蓄基本上爲“零”,同時,職場生活充滿着變數,一旦出現意外和疾病,不但自身難保,還會給年邁的父母帶來沉重的精神壓力和經濟負擔,所以這個階段首先應考慮保費相對低廉的意外保障和疾病保障。

其中,疾病保障可選擇重疾險附帶住院醫療;隨着年齡增長、職場人成家立業後,可在購買意外和疾病保障的基礎上,加大養老金和子女教育金儲備的投入,增加購買一些分紅險等投資型保險。

據有關資料顯示,近年來,社會的發展使得工作競爭壓力加大,重大疾病發病率趨向“年輕化”,積蓄少的職場新人一旦遇上重大疾病,往往束手無策。因此,“大病保險”對職場新人來說必不可缺。據瞭解,大病保險”每年繳納的保費很低,但是可以獲得相對較高的保障。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附加“補充住院醫療險”,進一步完善保障。“一般單位購買的醫保基數相對較低,而且治療要超過幾百元才能夠報銷,但對於商業健康險,多數類型都是隻要上了100元,就可以報銷,而且不管門診還是住院,均可報銷。”

選擇險種要實際

生育險、醫保、社保、工商保險……面對目前市面上種類繁多的商業保險,不要說職場新人,就是已經在職場上打拼多年的.員工也未必知道哪些險種必不可少,哪些可以在條件充裕的條件下進一步投保,“除了單位購買的基本保險外,其他就不再考慮了。”在市區某機關單位上班的小李這樣說道。

跟小李不同的是,剛畢業的小劉正考慮要不要爲自己多買幾份商業保險,“公司給予的保障不夠,得自己想辦法。”

“我一般會把工資的一半放在銀行裏儲蓄以備不時之需,而不會想到去保險公司投保。”從事汽車銷售的李小姐說。

對此,國壽的工作人員表示,選擇銀行儲蓄只能獲得少許的利息,養老保險不僅可以幫助人們進行儲蓄,還具有保障效益,此類保險的購買宜早不宜遲。

保險業內專家建議,由於職場新人薪水不高,可以適當購買一些保費低廉、保障較高的險種。一般來說,保費佔年收入的20%比較好,這樣既不會影響生活的質量,也能得到更好的保障。但是不建議走極端化,也就是說,所謂保險是在不可預知的前提下,採取的“預防萬一”和“保障性”的一種手段,但並不是那些聽起來很不錯的險種都要購買,“按需所求,並結合每個年齡階段來考慮,這樣會比較合理科學。”國壽的工作人員說道,“應該量力而行,不宜過多過雜,但也不是不購買。”

商業養老險不是老年人的事

“單位已經購買了社保和醫保,所以先不想另外購買保險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很多年輕人都認爲目前最重要的是買房、買車、結婚、旅遊等,而退休還是很遙遠的事情,所以先把當前的規劃完成,到了一定的歲數再考慮退休養老。

“以前可以這樣考慮,但現在的社會情況就不允許這樣想了。”國壽的工作人員稱,當下醫療技術越來越發達,人均壽命越來越長,再加上現在有些行業的員工退休年齡提前,這就意味着退休後的生活占人生整個生命週期的1/3,而工作的時間卻不到1/3。雖然單位會爲員工購買社會養老保險,但基數不高。因此,“爲了退休生活過得更好,可以適當地購買一些商業養老保險,而且是越早購買越好。”

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之前清遠市某機關單位一名老員工退休後只拿到1000多元的退休金,是其工資的七分之一,由於家裏只有一名獨子,妻子身體不好,經常吃藥,因此家庭負擔特別重,“如果這名老人在退休前十多年購買商業養老保險,或許今天的日子就好過一點了。”因此,該工作人員建議老人的兒子工作幾年後,應該考慮購買商業養老保險。

另外,一名業內人士認爲,現在的年輕人有很強的超前消費意識,成爲“月光族”的可能性較大,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購買商業養老保險就是在進行“強制儲蓄”,在資金積少成多的同時,又能養成儲蓄的習慣。他建議,購買商業養老保險越早越好,投保年齡越小所交的保費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