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培訓總結>

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總結(通用5篇)

學問君 人氣:5.56K

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使我們及時找出錯誤並改正,因此好好準備一份總結吧。總結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總結(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總結(通用5篇)

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總結1

8月5日,我參加了桑植縣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在這短暫的幾天培訓中,使我受益匪淺,老師的精彩講解,使我對在現代教育技術條件的學科整合的理念得到了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也將促使自己在以後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積極運用。以下是本次培訓的心得體會:

在現代教育技術培訓中,我們學習了創建與管理博客、教育技術、網絡教育資源的檢索與管理、數字音頻編輯技術、多媒體教學演示文稿的製作這些教學活動實現了教師教學資源在網上的共享,加強了老師們的教學交流,提高的教學效率,更有利於老師業務水平的提高。同時,也爲學員們提供了一個豐富的教學資源庫、

本次的培訓也使我區分清楚了教育技術和資訊技術兩個概念。教育技術必須以資訊技術爲基礎,但卻並不同於資訊技術。教育技術中的技術包括有形技術和無形技術。有形技術是教育技術的依託,無形技術是教育技術的靈魂。教育技術的有效運用,是要在先進的教育思想、理論的指導下合理地選擇有形技術,將其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應用到實際教學中。而資訊技術是指一切能夠擴展人類有關器官功能的技術。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要合理的運用現代教學技術爲我們的課堂增添情趣,爲我們的教育教學有一個良好的結果奠定基礎。

資訊技術發展到今天,已經在我們的生產、生活各個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而且還將繼續擴大其影響。21世紀以來,資訊技術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推進了教育技術的改革,在教育資訊化飛速發展的今天,網絡、計算機、多媒體等元素已經在現代教育中凸顯優勢,同時對站在教育戰線的教師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謂的“資訊化”,並不是說教學中用上了電腦網絡,老師就資訊化了。我們的資訊技術與課程整合很多還只是停留在“複製”+“粘貼”的低認知水平,簡單技術操作上;資訊技術在教學中應用還滯後於其在其它領域中的應用;甚至還有人認爲:資訊技術在教學中只能發揮輔助的作用,造成其在教學中可有可無的尷尬境界。我想這和我們傳統的教育觀念,教師的認識水平不無關係。

經過培訓,學員們對資訊技術的運用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一改過去的“多媒體可有可無”的落後思想,相信大部分教師在今後都會積極採用資訊技術與各學科的整合,相信這些會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很好的保證。我們應該繼續積極探索資訊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教學方式的根本性變革,爲培養新世紀的人才做出貢獻。

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總結2

我是一名小學教師,很慶幸市教育局爲我們提供這次培訓學習的機會,有專業老師爲我們傳授教學經驗和進行技術指點。從教以來,我接觸教育技術也有一段時間了,教學中總存在許多困惑,這次培訓正好是我一個學習的機會,雖然學習很緊張,但過得很充實,受益非淺,下面就談談我對教育技術培訓的點滴體會。

在這次的培訓中,“教育技術”,它的真面目逐漸浮出水面。相比起當初的“第一印象”,教給我們蒐集資訊的方法和技術固然是《教育技術學》這門課程的一個教學目標,但“資訊化教育的設計、開發、利用和控制”最能夠最具體最貼切的表達這門課程的意義了。蒐集資訊,就是爲了“教育資訊化”,就是透過使用現代化手段來達到更好的教學和學習。這些手段主要包括掌握必要的操作計算機的基礎能力、相關軟件的應用能力以及熟悉各種相關的網站。

一、透過學習,我體會到,資訊時代已經到來,資訊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以計算機爲核心的資訊技術作爲新型的教學媒體,當它們與各學科的教學進程密切結合時所具有的特性,爲新型教學模式的創建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學環境。應用資訊技術來改進課堂教學是當前學校教育改革的一條重要思路。面對二十一世紀教育的出路,作爲一名教師,我深刻的認識到教育改革的緊迫性和必然性。

二、多媒體技術是指透過計算機技術把文字、圖形、圖像、活動影像和聲音等多媒體資訊,進行綜合處理和管理,使計算機成爲能以人類習慣的方式提供資訊服務的一種新技術。利用多媒體技術能給學生提供介面友好、形象直觀的交互式學習環境,能給學生提供圖文聲並茂的多重感官綜合刺激,還能讓學生按超文字方式組織與管理各種教學資訊和學科知識,這將對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與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三、當前科技發展異常迅猛,每個人,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必須不斷學習。現代化教學手段能利用多種媒體組合,優化教學過程,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學生參與和學習積極主動性,也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教師首先透過自學及時掌握最新的科技成果,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在給學生提供自學條件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地學習。

四、把資訊技術與學科進行整合,可以改變教材的觀念和形式,改變教學環境、手段和方法,變革教學模式,有利於面向全體同學發展個性,有利於學生進行獲取資訊,處理資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把資訊技術與學科教學相結合是必要的而且也是緊迫的。

總之,這次培訓學到許多電腦操作方面的新知識,讓我看到我自己的不足,堅定了終身學習的信心。透過這次培訓,我將會對新課程理念有更加深入地把握,進一步推動資訊技術與課程整合,提高自身素質,使自己在計算機領域有更大的突破。

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總結3

我有幸參加了本期“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中級培訓”,透過培訓學習,使我對現代教育技術理念得到了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一、感受

透過此次培訓,我更清楚地知道了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所提出的要求。我們要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我們從事的教育工作,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不斷地總結自己的得失,提高認識,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教育發展對我們教師的要求。網絡研修,好處多多。可以說網頁學習的即時性,有利於我自主安排學習,減少了工作與學習的矛盾。可以說網頁學習的快捷性,有助於我提高學習和實踐應用的效率。可以說網頁學習的互動性,有助於我和衆多教師及時學習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學習內容非常實用,像多媒體演示文稿製作在現今的現代化教學中經常使用,上網查找資源和一些軟件的學習和使用,又爲教師深入開展教科研、更多的獲取資料、展示成果提供了幫助。本次的學習給我感受最深的是,我覺得本次學習重要的不是學技能,學模式,而是學一種思想,一種促進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爲主的思想,一種教師必須具備的先進的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更加註重用未來教育的先進思想武裝每一位學員的頭腦,從而達到使思想和技術融爲一體,使資訊技術和其他課程有機整合,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的目的。

二、收穫

作爲一名數學教師,首先應該具備的就應該是全面系統的學科本位知識。以往,我只是研讀一些與教材有關的資料,習慣於積累一點一滴的知識素材。現在,有培訓頁了。在這裏所有的學習內容一目瞭然,科學系統,有標可依,有律可循,學習起來方便至極。這個學習頁面的課程設定,突現了以學科爲基礎,以問題爲中心的特色。在這個學習頁面上,透過老師引領,幫助我進一步領會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讓我對數學教學有了深入的理解與思考;透過參與學習、反 思體會,幫助我認識並掌握了數學教學的新方法、新手段,並且能夠有效地運用到自己的實際教學中去。

總之,能參加本次培訓我感到非常的幸運,學習了全新的教育理念,也積累了許多新的知識和經驗,更重要的是陳舊教育觀念更新和全新教育理念確立的過程。不僅學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是明白了怎樣才能將先進的教育技術合理地融入自己的教學中,使之轉化爲教學工具,以進一步吸引學生激勵學生,在拓展自己教學創造力的同時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在教學實踐中,能自覺地把全新的教學設計理念運用到學科教學中,並加以創造性的應用,真正將資訊技術整合於學科教學之中,更好地爲教育事業服務。

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總結4

中小學教學人員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大綱》指出,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要以應用爲導向,以“任務驅動,強調活動,強調參與”爲指導原則,以提高教師資訊化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能力爲目的。這說明在培訓過程中,主講教師要創造性地進行活動設計,讓學習者(接受培訓的教師)在體驗和交互中學習教育技術應用的一般方法。同時,主講教師要爲學習者提供資源、案例、模板和量表等各種可供參與活動的依據,透過分析比較,促進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活動設計也是教育部師範教育司組織審定的教育技術培訓教材的主要特色。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中共安排了44個活動,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也安排了32個活動,這些活動涉及學習研討、交流彙報、方案評議、資源整理、量表修訂、作品設計、成果提交、過程性評價等方面。從遼寧、江蘇、四川等9個首批實施地區國家級骨幹培訓者培訓實踐看,在進行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時,主講教師都很重視案例教學、問題探究、協作學習、過程性評價等活動設計。

一、案例教學活動設計

教育技術能力培訓要求被培訓的教師完成一節資訊化環境下的教學設計方案,並選擇、加工或開發這個方案中所需要的媒體和資源。在完成這項真實培訓任務過程中,被培訓教師需要了解教學設計的基本方法,比如學習者特徵分析、教學目標分析、教學資源選擇與運用、資訊化教學評價等。因此,主講教師有必要提供大量的、來自教學實踐中的案例和研究工具,分析揭示隱藏在教學案例表面情境背後的更深層次的知識和策略,促進被培訓的教師對資訊技術與課程整合過程的認識。

在活動過程中,主講教師要善於運用“引、議、評”等綜合手段,調節和控制活動進程。“引”就是透過創設案例情境,激勵教師提出解決問題的路徑;“議”就是讓學習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充分發表看法,分析技術手段運用是否恰當,怎樣改進技術呈現方式等;“評”就是主講教師從理論和教育資訊化發展的高度,對學習者的經驗性總結進行昇華,幫助他們體會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

在設計功效上,案例教學不僅要支援學習者採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對所示案例(或所蒐集案例)進行研究,而且要支援教師運用教學案例研究工具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考察分析,促進教師的反思。

二、問題探究活動設計

問題探究是在主講教師的引導下,在一定任務的驅動下,學習者主動探尋問題解決的行爲。作爲中小學教師,他們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有較強的資訊甄別和自我控制能力。因此主講教師首先要從問題設定入手,幫助學習者分析問題,使他們進入問題探究前的最佳狀態,然後引導學習者利用已有知識和專業理論,組織他們有目標的學習。最後,主講教師要組織學習者進行歸納總結,整合形成最後意見。

問題探究活動設計要從問題情境及目標出發,透過系統化的問題設計框架爲探究活動提供操作手段。培訓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習者傳授前需知識,藉助教育技術手段爲學習過程的合作交流提供支援。在培訓中,主講教師應該扮演觀察員和指導者的角色。一方面觀察學習者的探究方式是否正確,是否偏離方向,哪些方法有創造,哪些方法存在典型性錯誤。另一方面,對於那些偏離探究軌道的學習者要及時加以指導。

三、小組協作活動設計

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既要注重學員的主體參與,又要重視小組協作學習。透過將教學內容設計爲各個任務,讓學習者在小組中承擔一定的角色,共同完成某一任務或解決某一問題。

小組協作活動設計要注意發揮小組中每個成員的作用,讓每個學習者的價值相互依存。小組成員的選配上採用異質互補的形式有利於提高協作學習效果。比如將技術水平較好的、教學經驗較豐富的、曾經接受過教學設計培訓的人員平均分配到每個小組中,使他們在培訓過程中能發揮其獨特作用,並藉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實現學習者之間的雙向互動,從而保證培訓效果。

在協作學習中,一般以4—6名學習者一組爲宜,而且爲了能更好地進行培訓質量監測,並對學習者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建議每組成員相對固定。

四、過程性評價活動設計

爲保證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效果,根據全國教師教育資訊化專家委員會的建議,在本次培訓中增加了過程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包括4個一級指標(學習態度、教學設計能力、合作學習情況、最後的作品展示)和10個二級指標。經專家審定,確定出一套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以及兩套統編教材過程性評價時段。

過程性評價強調診斷、監測和激勵的作用。學習者的教學設計成果情況由作品的完整性和規範性組成,透過小組成員互評和學習者自評兩部分評價成績加權組成。學習者可以根據培訓進程檢視自己在不同模組的教學設計成績,爲他在改進後續學習策略提供重要依據。合作學習側重評價學習者對小組的貢獻(包括爲小組創造學習氛圍、代表小組交流展示、爲解決問題出主意等)和學習者與小組成員間溝通交流情況(包括在小組中的親和力、對他人觀點的態度等),較全面地反映學習者的“情商”。最後主講教師根據學習者的出勤、課堂表現和作業完成情況對學習者學習態度做出綜合評價。

在進行過程性評價活動設計時,主講教師首先要明確該項評價對於保證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計劃”的重要作用,同時要向接受培訓的教師講明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考試的關係。在評價過程中,主講教師要說明評價的關鍵點,確保學員對評價資訊有一個全面的瞭解。

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總結5

教育技術能力中級培訓已經接近了尾聲,透過這次培訓,提高了我對教育技術的認識,進一步更新了教育觀念,掌握了一定的現代教育技術,可謂是收穫頗豐。我體會到了以下幾點:

一、在培訓中,我認識到作爲一名教師,提高自身教育技術能力迫在眉睫

網絡、計算機作爲新型的教學媒體,他們與學科之間的深刻聯繫,它們爲教學創造的不一般的教學環境。在高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教師不能只停在原有知識的認識上,要不斷學習,不斷完善自己,不斷充實自己。現在的學生更是聰明,他們不僅能在學校裏學習知識,還能透過電視、網絡等多種途徑學到更多的知識。因而,教師必須有一種超前意識。

二、在培訓中,我們進一步理解了資訊技術對現代教學產生的重大意義

瞭解了資訊技術和課程整合的優化方法,學習瞭如何規劃主題單元設計,可以將這些知識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對所任教的學科進行單元規劃設計,梳理教學思路,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化解了平日教學中的不惑、不解。平日教學中對單元教學設計,單元教學實施、單元評價、研究性學習,主題問題,專題問題搞不清楚,透過學習解決了這些問題。同時對於計算機的操作問題有了進一步提高。

三、在培訓中,明白了把資訊技術與學科進行整合

可以改變陳舊的教材觀和教學觀,改變教學環境、手段和方法,變革教學模式,也有利於面向全體同學,有利於學生獲取資訊,處理資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改變教師的教師的教育思想,教育手段,更快,更好的提高教師的教育能力。透過這次培訓,我看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學習過程結束了,但學習還在繼續,今後,我會把所學到的教育技術知識更好地應用到電子商務專業的教研教改中。

四、在培訓中,讓我在分析案例中學會了追求

我們有過太多的分析經歷,對教材的分析,對教學目標的分析,對學生的分析,對重難點知識的分析等,而缺少對案例的分析。從第二模組計算機與課程整合,從這些案例分析中,讓我學會了如何分析案例,促進了學習和教學能力的提高,更讓我學會了追求。教育技術是一種創造,更是一種追求,從教育教學實際開始,從學生需求出發,才能創造好的教學方式,有效的教育方法。

透過學習我瞭解了要把“研究性學習”作爲我們今後教學的發展方向。改變傳統的評價學生的方式,利用“評價量規”來更好地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讓每一個學生都充滿了信心,全心投入到學習中去,在學習中展示自己的才華。

教育技術的培訓學習已經結束,但我覺得新的學習任務纔剛剛開始,在新理論的指導下我們的教育教學觀念必將有所變化,我們的教學思路將更加寬廣,我們的教育信念將更加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