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培訓總結>

網絡技術的培訓總結

學問君 人氣:1.56W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進行回顧和分析,從而做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它可以幫助我們有尋找學習和工作中的規律,因此我們要做好歸納,寫好總結。那麼總結要注意有什麼內容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網絡技術的培訓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網絡技術的培訓總結

網絡技術的培訓總結1

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培訓了計算機網絡基礎,雖然培訓的時間並不是很長,只有短短的兩個月,讓我受益匪淺,透過這次的網絡技術培訓,使我的實際動手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讓我對網絡工程對書本上或是書本之外的知識有了更深的瞭解。

一、實訓活動的前期準備

(一)本次實訓活動的主要目的與計劃目標

本次實訓活動的對象就是全國各省的基層中等職業教師所以交的知識比較深也比較廣。

(二)本次實訓活動的計劃方案說明

在製作實訓計劃時主要以學生就業的市場需求爲導向,考察學生的office辦公軟件的應用能力,以及所學專業課與社會需求相結合的應用能力

(三)準備工作

1)討論研究實訓方案

透過教研活動時全組教師共同進行討論,分析實訓內容,實訓時間,並最後提出實訓方案。該方案要求學生完成班級小報作品一幅,並從動畫、平面、網頁、程序設計中再選擇一個項目進行實訓。

2)機器、程序等軟硬件設施準備

在設備的準備上,計算機組首先與教學科進行溝通,提前做好了實訓的活動安排,包括涉及到實訓的班級、教師的課程調整、實訓前期的設備維修、一些常用軟件的安裝、實訓的機房安排等。在做這些工作時得到了教學科各位老師的大力支援,特在此向他們表示感謝。

二、實訓活動的實施過程

教師指導在實訓過程中,我們採取巡視的方法、個別指導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指導。我們發現教師的指導作用對學生的作品成功與否也起了比較大的作用。在指導過程中,往往教師的一個建議和對學生作品的一個設想,就能讓學生收益良多。

三、實訓活動的成果

四、指導教師工作經驗總結

五、對實訓活動的進一步認識以及相關教學活動的思考短暫的實訓課就結束了,從中我學到了許多東西,從書本上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動手操作上來,收穫頗多在進行實訓的過程中,我真正學到了計算機教科書上所沒有或者真正用到了課本上的知識,這樣,既鞏固了舊知識,又掌握了新知識。,不僅提高了自己的動手能力,更體會到了團體合作的精神。更加深入的瞭解了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實際應用。爲我們將來的實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網絡技術的培訓總結2

計算機網絡技術(面向應用型人才)教師在線培訓學習心得連日來集中在線學習了施曉秋老師關於《計算機網絡技術(面向應用型人才)》的培訓課程,受益匪淺,感觸頗深。既學到了施老師精益求精的教學態度,也看到了自己教學中的很多不足之處。同時,也收穫了一些思考。

在培訓課程裏,施曉秋老師與我們分享了教學改革的思路、《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案例、場景、任務驅動教學的經驗、以及專業科研課題申報的注意事項。

施老師對如何定位課程,課程與人才培養方案的關係等內容做了詳細解說,最後具體到網絡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我理解這種定位是非常重要的,是教學改革成功與否的前提條件。聯想到我校《計算機通信網絡》課程的定位,現在感覺是有些高了。我們學校是高職院校,主要培養技能型人才,但課程一直選用的是大本的教材,這一點上,對培養目標的定位偏高了。純理論的知識學生學起來有困難,而且今後工作中這些知識也不知該用在哪。因此針對該課程的改革,首先要定位準確。

在學習了施曉秋老師《以“網絡層”教學爲例的教學設計》一講後,觸動頗深。網絡層的課程內容原來可以講得如此生動、又結合工作實際。過去自己在講這部分內容時,基本是從理論到理論,老師、學生都感覺比較抽象,不易理解。聽了施曉秋老師對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深深感覺:作爲一名教師,不僅要有深厚的理論功底,還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一直以來認爲網絡課程沒法進行場景、案例教學改革,

這部分內容涉及的理論確實很多,僅各種概念、定義就得講很久,學生才能瞭解。在聽了施老師的課程設計之後,才明白還是任課教師現場工作經驗稀缺,不知道我們的學生將來會接觸怎樣的工作,將要處理怎樣的問題,面對怎樣的困難。因此,也就不會把工作中可能遇見的問題,以任務的形式設計到課程中。而施老師在介紹他們的課程設計時,就能大量地引用了他們在現場調研、實習、工作指導時的各種案例作爲場景,特別是在介紹IP位址規劃與子網劃分時,施老師引用的案例很具有代表性,環環相扣、恰到好處。這與他們有着豐富的現場經驗密不可分。因此,我以爲作爲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學校教師,應該爭取更多的機會到現場去工作、調研,掌握第一手資料,爲課程改革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

培訓課程結束了,給了我很多的思考:我們學校的`網絡課程應該如何改革?作爲一名教師,如何做到既教書又育人?如何關注學校今後發展方向、教改熱點等問題?很多問題我會在工作中認真地去思考,爭取能有所改進,有利於師生的共同進步。

感謝施曉秋老師的精彩講授,感謝學校給了我一次向名師學習的機會。

網絡技術的培訓總結3

20xx年7月30日——8月3日,我參加了景泰職專培訓中心舉辦的爲期5天的“景泰縣20xx年教育技術培訓”第四期,本次五天的培訓學習對我來說很實用,收穫頗大。

在培訓中,我明白了資訊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要求教師必須提高職業的專業性。而且清楚地認識到隨着以計算機爲核心的資訊技術在教育中的廣泛應用,教師不是像以前那樣,單憑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即可進行教學,而是綜合應用多種媒體技術,利用多媒體和網絡,以及利用幻燈、投影、錄音、錄像等電教設施開展教學。所以這種教學必然要打破傳統的傳授式的教學模式,而構建出適應資訊社會的新型教學模式來。我深深的體會到了資訊技術與各學科的密切聯繫,資訊技術今後將成爲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重要工具。在新課程改革的形勢下,未來教育應溶入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最新的資訊技術,致力於資訊技術在課堂上的有效應用,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衝擊着傳統教學模式。

學生透過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讓學生利用各種渠道收集數據,並對所收集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透過對所收集的數據加以綜合分析達到學習的目的,使學生可以更好地利用資訊技術提高學習水平。

1、培訓形式新穎有趣,着力培養學員們的合作意識。

特別是以小組爲單位,設立小組代表,既有趣又能激發大家的創新思維,迅速樹立團隊合作意識,增強團隊的凝聚力,爲後續培訓打下基礎。

2、培訓內容和我們平時的教學工作緊密聯繫,實用性很強。

比如創建教學設計方案,規劃主題單元等一系列學習活動能梳理我們的教學思路,促使我們整合各方面的資源,更好的理解資訊技術和課程整合的意義,爲我們今後能將資訊技術運用到具體的教學工作中打下了紮實的理論基礎。

3、學習收穫巨大。

在學習內容方面,不僅理解了教育技術的基本內涵,深入理解了教設計的一般過程,掌握了資訊資源的獲取方法、處理方法,還透過案例的研討,掌握了探究型學習和授導型學習的設計方法及評價方法,對資訊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內涵也有了一定的認識,提升了教學設計的整合水平等等,可以用“收穫頗豐”來概括。在學習方式上,老師們感受最多的是小組學習和探究型學習的優勢。專業上的互補,使老師們能相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同時增強了團隊精神和協作意識;探究型的學習,能充分調動每位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各展所長,始終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和熱烈的學習氣氛。如果能有效地將它們應用到我們的日常教學中,必將有力地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

4、課堂屬於開放式,氣氛輕鬆。

各組員可以自由的發表自己的意見。打破了傳統課堂的教學規律。對於我們來說,雖然只有短短3天的培訓,但受益匪淺。在這裏我們見識了很多資訊技術和課程整合的鮮活的案例,在集體討論和輔導老師的點撥下,我們進一步理解了資訊技術對現代教學產生的重大意義,瞭解了資訊技術和課程整合的優化方法。不但豐富了我們的教學基本理論知識,而且對我們今後的教學活動有很大幫助,可以將這些知識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對所任教的學科進行教學規劃設計,梳理教學思路,加深對教材的理解。

此次培訓使我受益非淺,真正領會到了新的教育技術理念,也發現了自己身上許許多多欠缺的地方。其感觸非一一能言盡。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我一定紮實工作,努力學習,把用所學到的教育技術知識更好地應用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優秀教師。利用本次培訓成果,積極開展學科教學活動,探討新的教育理論,新的教學模式努力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特色。最後,我想說,在緊張而繁忙的工作之餘再培訓會收穫些須的欣慰吧!我仍會繼續學習各種關於資訊技術的知識、持之以恆,不懈的努力優化課堂教學,培養新時代所需要的具有高資訊技能的新興人才。這將是我以後的最終目標。

網絡技術的培訓總結4

隨着科技的飛速發展,資訊技術已經成爲科技革命的主流。傳統的教學方法已不能適應新的發展,資訊技術的多媒體化就成爲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從資訊技術在中小學教學中的應用,以及與各學科的整合變化來看,我作爲一名實踐者,談一點自己的體會,希望各位同仁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第一、資訊技術的普及。

以我校爲例,這幾年變化很大,最初是開設資訊技術課程;到網絡化應用,主要是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室進行教學;再到現在遠程教育的有效利用。充分說明了教師對資訊技術從排斥到主動應用的過程。例如:我是一名英語老師,在擔任七年級歷史教學中,我參加了市裏的新課改培訓,當時那位老師使用的是多媒體教學課件,而我卻感到很陌生,同時又有一種很新穎的感覺,腦子裏邊反應的是“英語課居然能上的這樣輕鬆和有創新。”從那時起我就在想,什麼時候我也能上這樣一節課。回來後,我就開始慢慢接觸電腦,從幻燈片的製作到聲音的加入;從資源的下載到製作簡單的Flash課件。我用了3年的時間,使自己從一個對電腦一無所知到現在的熟練操作與應用,我覺得自己的業務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時讓學生也喜歡上了英語課,讓過去死的知識不再那麼單調。

第二、資訊技術在各學科中的不可替代性。

1、它可以讓教學資訊顯示的多媒體將聲音、文字、圖畫、視頻融爲一體。例如:我在講授時,就將教學內容和資料製成了課件,讓學生很直觀的對所學知識有所瞭解,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教學資訊的超文字形式,主要說的是超級連結的有效應用,這樣可以增加教學容量。

3、教學資訊的交互性。

4、教學資訊的再現性。

第三、資訊技術的實施方式。

我校在這方面改革很明顯,首先從教師培訓入手,在以前是個別培訓,到現在全校性的基礎性培訓,並大力提倡教師上網查閱資料和製作教學課件。從學生入手變化更大,以前學生每週只有一節資訊技術課,而現在每天都可以上網1個小時,因爲我校開放了計算機房,開設了綠色網吧等,提倡學生健康上網,除了查找學習資料,也可以給校領導、班主任和廣大教師留言、提問題等等,這樣更加有利於學生去了解課堂以外的知識。

總之,不管是教師的教學,還是學生的學習,他們對資訊技術資源的有效利用,都從另一個側面對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熟練的應用電腦,其次是轉變自己的理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的將資訊技術與自己的學科或學習整合起來,讓其發揮更大的作用,而不是變成一種形式。

TAGS:培訓 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