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培訓心得體會>

北大培訓學習的心得體會

學問君 人氣:3.15W

篇一:北大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六月初,我有幸走進北京大學,參加株洲市國土資源局幹部綜合素質提升培訓班的學習。時間飛逝,七天的學習生活很快結束了,然而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未名湖、博雅塔仍歷歷在目,名師教誨亦聲聲在耳。

北大培訓學習的心得體會

能夠到北大深造學習是無數莘莘學子的夢想,爭取到這次學習機會也是局領導對自己的信任和關愛。此次培訓教學內容上的精心編排,體現出組織上的高度重視和良苦用心。學習機遇十分珍貴,只爭朝夕,我自覺嚴格遵守學習紀律,認真聆聽,仔細筆記,學習生活豐富充實,受益匪淺。幾天來,共聆聽了14位名家大師的講座,各位教授或幽默或儒雅的風采讓我爲之傾倒,嚴謹的治學態度讓我爲之震憾。授課的老師們都是其研究領域的前沿代表,他們思想觀念和意識境界推陳出新,既有引人深思的深厚學理,又有催人奮進的人生智慧。深邃的理論、跳動的思維浸潤着我們的心智,陶冶着我們的胸懷,一些獨特的新穎的觀點也給了我們心靈的啓迪,讓我感悟頻生。

一.開闊了眼界,更新了觀念。這次我有幸融入到北大濃厚的學習氛圍中,汲取最先進的人文社會知識。感受到知識的更新、科學技術的進步、時代前進的步伐、不斷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逼着我們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吸取新知識,掌握新技術,不斷地探索、創新。結合工作實際進行反思,使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不足與膚淺,自身在很多方面都還存在很多差距,深刻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我們必須樹立勤學習、終身學習的思想,不斷充實自己,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培訓班裏的49名學員,透過共同的學習和交流,,進一步密切了同事之間的關係,使我們共同提高,共同進步。

二.啓迪了思想,拓寬了創新的思路。教授們的講課使我進一步拓寬了視野,提高了認識能力,思想受到了很大的衝擊,促使自己去反思以前的思想方法和觀念,反思自己過去的工作方法,也深受啓迪與教育。清華大學張敏教授在給我們講《城市品牌形象與國際化建設》的時候提到要把工作當作事業而非職業,他講到如果只把工作當作一種職業、一種謀生的手段,就會只是滿足於完成任務和養家餬口,爲了一份薪水不得不做。只有把工作當作一份事業,作爲追求和奮鬥的目標,纔會熱情投入全力以赴,力求完美。反思我們自己的工作中,經常缺少的就是對本職工作的熱情和熱愛,我們經常會把工作當成一種職業,認爲工作就是每天必須要做,又不得不做的任務,而完成工作,就是把領導交給的任務按要求做完,至於做到什麼程度,沒有人會想,所以工作業績平平,找不到亮點。我們應該從調整自己的工作心態入手,改變自己的觀念,把本職工作作爲一種事業,而並非職業。對工作懷有激情,對工作懷有崇高的責任感和尊重,充分發揮個人

主動性和創造性,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兢兢業業工作,抓住重點,力求做到有新思路、新變化、新效果,每年幹出幾項“亮點”工作。

在我們每天學習培訓課程間都會出現這樣一幕“追星”情景,學員們紛紛圍着授課的'老師要求籤名和留影,專家教授們以其精彩的授課和人格魅力感染和吸引了每一位學員。我們也重溫了一下校園生活,拿着食堂就餐卡,每天與北大的學生一起排隊,一起用餐,也喚起了自己對過去大學時光的美好回憶,這樣的感覺彌足珍貴。

漫步在北大的校園,耳濡目染了這裏濃厚的學習氛圍和學術氛圍,這裏有百年的思想文化積澱,有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追求真理、追求卓越、培養人才、繁榮學術、服務人民、造福社會的治學思想在這裏生生不息、代代相傳。大師們的言傳身教,嚴謹治學,思想境界,人格魅力,構成了北大獨特的精神瑰寶。在這令人神往的聖地,我又一次感受到學習帶來的快樂,同時也感到遺憾,學習的時間太短暫,在我們剛融入和愛上北大的時候就要和它告別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學習的時間很有限,而當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新知識和新資訊層出不窮,需要學習的方面和內容很多,涉及面很廣。因此,我要倍加珍惜這次學習機會,在今後的工作中要更加勤奮學習、細心思考、紮實工作,達到學習和工作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的目的。用優異的工作業績來回報組織的信任和培養,用不懈的努力來爭取更大的進步。

篇二:北大學習總結

北京大學是中國排名第一的高等學府,她耀目的華彩是我難以觸及的,走進北大的課堂也是難以想象的。感謝福田區教育局領導,讓我們這些長期在基礎教育戰線上工作的老師們有機會走進北大,成爲北大的一名短期學員。坐在北大的教室裏,聆聽大師們的教誨,領略中國頂尖大學中學者們的風采,充分享受着“心靈的雞湯”。

15天的學習,北大教育學院培訓部安排了《中國國情分析》《 閱讀,與經典同行 》《創造學校公共生活與學校文化》《美不勝收是京劇》《中國傳統畫之境》《給基礎教育以一個燦爛的未來》《完善自我,積極應對》《學校管理中的法律風險防範》《解讀學校文化》《佛陀與佛學》《人力資源管理》等22個豐富多彩的專題講座。此外,我們自己利用課餘時間,在北大百年紀念講堂聆聽了室內音樂會,看了京劇《曙色紫禁城》,參觀了北大校史館、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圓明園和清華大學。給我們授課的教授、專家學貫中西、見解獨到,大師們的錚錚風骨、坦蕩情懷,讓我深切感受到了在思想、學術(科技)和文化領域“登高望遠天地寬”的心曠神怡。

一、 感受北大文化

無論誰走進北大這個古樸的校園,都會被她美麗的自然風光迷住,都會心曠神怡,流連忘返,而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北大博大精深的校園文化。

北大的校園文化有:心繫天下、愛國愛民的政治文化;愛之發微、迢迢遠照的道德文化;民主科學、薪火相傳的學術(科技)文化;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的實踐文化;知識起家、文化創新的創業文化;還有多種多樣的文體文化、網絡文化、社團文化、院系文化和組織文化等。可謂是“百花齊放,爭奇鬥豔”。透過北大的校園文化,我看到了北大的精神風貌、個性特色和社會魅力。

學術是北大的靈魂。薪火相傳的學術,構築起北大往日的崇高與神聖,也續寫着北大明天的光榮和夢想。“思想自由,相容幷包”是北大傳承不衰的風氣。在這種風氣薰陶下,形成了北大人面對挑戰敢爲先鋒、永不退縮的獨立人格精神。無論是從給我們講課的教授們身上,還是在校園裏結識的退休高教授、心理學駱正教授身上,都能感受到北大“思想自由,相容幷包”精神的傳承。

二、 領略大師風采

在北大學習,認識了北大,感受了北大。北大的光輝歷史、偉大精神、勃勃生機和宏偉目標,震撼人、啓迪人、激勵人。一百多年來,這裏聚集了衆多的著名學者、專家,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優秀人才,涌現了大批革命家、思想家、理論家、科學家和教育家。如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鄧中夏、孫家鼐、蔡元培、梁啓超、魯迅、李四光、胡適、葉聖陶、林語堂、徐悲鴻、朱光潛、華羅庚、錢偉長……北大昔日的輝煌,在於她深刻影響了中國近代思想理論、科學技術、文化教育和社會發展的進程,對中國近代史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昔日的北大鑄就了一種偉大的精神,即銳意進取、奮不顧身和

敢當先鋒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精神;營造了一個“思想自由,相容幷包”的氛圍和“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

在北大學習,有幸聽到著名教授學者的授課,零距離接觸到這些赫赫有名的專家學者,很受教育和啓發。他們在課堂上旁徵博引,妙語連珠,讓我們不時發出開心的笑聲。教授們都沒有架子,平易近人,與我們交流誠懇耐心。他們講理論深入淺出,批時弊一針見血,做研究嚴謹求實,不畏權勢,不附風雅,敢於堅持己見,思想自由,相容幷包,讓我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北大教授學問的博大精深,對事業的孜孜追求,讓我們領略到了北大學者們精神風貌和大師風采。

三、 拓寬知識視野

這次有機會來到北大學習,安排的課程和講座都是拓展知識,擴大視野的,十分新鮮和富有挑戰性。求知要講究方法,有人教誨和無人教誨,效果不一樣;有名師指點和無名師指點,效果也會有很大差別。作爲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的北大,是一所著名學府、知識殿堂。這裏大師雲集,學子聰慧;這裏專家講座,名流演講;這裏資訊匯聚,學術自由;尤其是,這裏有光輝的歷史,凝重的文化等。在北大求學,聆聽教授們的演講,接觸最前沿的科學與思想,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花同樣的時間,甚至更少時間,就能比在其它許多地方學到更多的知識,吸取更多的智慧,解決更多的疑惑,進而我們就能站在較高的平臺上,去思考問題,研究問題,去聯繫實際,學以致用,這樣的學習是高效的,有益的。

北大的學習,雖然只有短短的15天,但讓我產生強烈的自豪感,在我今後的人生歷程中增加了一段讓我魂牽夢繞的經歷,它也讓我產生強烈的危機感和緊迫感,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爲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再一次感謝北大教育學院的領導和老師,感謝陶老師(班主任)對我們的關心幫和助,感謝所有爲我們上課的教授,謝謝您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