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經典名言>名人故事>

名人故事讀後感(集錦15篇)

學問君 人氣:2.68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名人故事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名人故事讀後感(集錦15篇)

名人故事讀後感1

讀《世界名人的故事》有感前段時間,我讀了一本名叫《世界名人的故事》的書,它講述的是世界各個國家在不同領域作出傑出貢獻的名人的故事,讀《世界名人的故事》有感。海明威、貝多芬、牛頓、愛因斯坦,這些人的不朽事蹟,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裏。而在這些名人中,使我印象最深的那要數牛頓的故事了。牛頓小時候因爲家境貧窮, 父親因病去世他被迫退學回家,母親讓他每天以經營農產品爲生,但他總是偷偷地看書而忘記了做買賣,結果感動了舅舅。在舅舅的幫助下,他重新走進了校園。後來,他成了科學家,經常忘我地工作,讀後感《讀《世界名人的故事》有感》。一次,牛頓邀請一位朋友到他家吃午飯,他研究科學入了迷,把這件事忘了。

他的傭人照例只准備了牛頓一個人的午飯,臨近中午客人應邀而來,見牛頓正埋頭計算就沒有打攪牛頓而自顧自地吃起來,吃完後就悄悄地走了。當牛頓把題計算完了準備吃飯時,看見盤子裏吃過的雞骨頭恍然大悟地說:“我以爲我沒有吃飯呢,原來吃過了”。牛頓在發明了萬有引力後,卻不急於發表,在朋友的不斷勸說下仍反覆驗算確認無誤後,纔在1687年《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上發表於世,成爲經典物理的奠基人。 透過讀了《世界名人的故事》這本書,我明白了學習和工作要有嚴謹的態度和忘我的精神, 才能取得成功。正像那首歌裏唱的那樣: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願我們以牛頓爲榜樣, 在今後的學習中, 更加努力,勤奮好學,成爲祖國的棟樑。

名人故事讀後感2

最近,我看了《名人成才故事》這本書,透過閱讀我發現古人學習都很用功,他們爲了爭取更多的時間來學習、鍛鍊,想了很多的辦法:用圓木當枕頭,枕頭一滾,醒來後就起來讀書;在牆上鑿一個洞,透過洞裏射出的光讀書等事例。他們是多麼勤奮啊!

勤奮是成功的唯一捷徑。達芬奇非常勤奮。他爲了練好基本功,畫了上千個雞蛋,正是在畫雞蛋的過程中,達芬奇領悟出很多的繪畫技巧,從而最終成爲世界著名的畫家。達芬奇的故事告訴我們:沒有人可以不透過勤奮努力就可以取得成功,即使再有天分的人,如果沒有貫穿一生的勤奮,也絕不會創造出照亮天空的作品。

要有永不停息追求夢想的腳步。我的表姐也很勤奮,上學時間是七點半,可是她堅持每天五點半起牀讀書學習,我問她爲什麼,表姐說:“一日之計在於晨,早上學的東西不容易忘記,所以我要抓緊早上的時間看書、學習。爭取早日考上理想的大學!”聽着表姐的話,我慚愧萬分!因爲我和表姐完全不一樣,她抓緊每分每秒認真刻苦的去學習,從來沒有停止追求夢想的腳步。我呢!早上爸媽不叫我起牀總是起不來,能多睡一會都是好的,心裏總是想着反正有早讀課可以讀書的。每天寫完作業就想着去玩兒,腦子裏面完全沒有讀書這個概念......

想着書中的那麼多勤奮刻苦的名人,看着身邊的表姐,我感慨萬分!我一定要沉下心來,向他們學習!因爲只有那些執着於自己的夢想,百折不回地追尋自己夢想的人,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只有透過不斷努力,勤奮學習,才能達成目標,實現夢想,獲得自己想要的生活!

名人故事讀後感3

當嶄新的《紹興名人故事》發到我的手上時,那充滿詩意的封面就吸引了我。我隨意地翻開書本,那潔白的書頁,彩色有趣的插圖,整齊可愛的排版,讓我愛不釋手。但是,更吸引我的是那一篇篇生動流暢的文章,那一個個精煉動人的故事。《紹興名人故事》把那麼古老的人物活生生地展現在我的眼前,把他們的精神傳送給我,就像一盞溫暖的燈,在我幼小的心中點亮,陪伴我成長。

我迫不及待地看完了全書,認識了很多以前我不知道的紹興名人,熟悉了名人的一些經歷。其中,句踐的故事就深深感動了我。越國被吳國戰敗後,越王句踐忍辱求和,在吳國當了三年奴僕,受盡了折磨與屈辱。回國後,他臥薪嚐膽,發憤圖強。終於在十年以後,句踐率兵攻破吳國,滅吳雪恥。句踐這種臥薪嚐膽、發憤圖強的精神就成爲我們中華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徵。

我是一個膽小而又沒有恆心的女孩,遇到挫折我總會選擇逃避,失敗的時候我也不能勇敢面對。考試考得不好,我會覺得自己不聰明;跑步跑得慢,我從不想追上別人;學自行車摔跤了,我就再也不肯去學了;學葫蘆絲受到老師批評,就想不去上課了……而句踐在受了這麼大的屈辱,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中,都沒有灰心,沒有放棄。我,雖然不能像句踐那樣成爲一代名人,但是要學習句踐的精神,學習他不怕困難,不怕失敗。

從此以後,這種精神就像一盞溫暖的燈,當我灰心的時候,當我沮喪的瞬間,就在我的心中點亮,指引着我健康而又堅強地成長。

名人故事讀後感4

假期開始了。我又把《中外名人故事》讀了一遍,從書中我知道了許多偉大人物的生平事蹟,也懂得了許多道理。從這些名人故事中,我找到了名人成功的祕訣,感受到了他們精彩的人生。

民族英雄文天祥,寧死不屈,在獄中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偉大詩句,用生命詮釋了愛國精神。“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爲讓所有的人遠離飢餓,用智慧和汗水擁抱豐收的稻田。“提燈女神”南丁格爾,用一盞愛的燈火,爲病患帶來溫暖和光明。巴爾扎克之所以成功,是因爲他創作嚴謹,爲了保證作品的質量,他要修改十幾次纔拿去發表。孔子之所以成功,是因爲他一生勤奮,愛迪生之所以成功,是因爲他勇於探索,經歷了成百上千次失敗後,他終於成爲了發明大王。

書中的故事猶如閃爍的啓明星,用耀眼的光輝指引着我們一路向前。從書中知道了他們的`成功是因爲他們擁有堅強的意志、過人的膽識和超人的勇氣,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對這個世界的熱愛與執着。

讀了書中的故事,尤其是這些名人在青少年時代的時候,我感到自己非常渺小,我有着良好的家庭環境和學習條件,可我卻沒有意識到這些優越條件,常常是一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學習不知道努力,這本書正如一面鏡子,讓我深刻認識到了錯誤,從今以後,我一定向這些名人學習,長大也做一番成就。

名人故事讀後感5

山因爲有了夢想,而擁有了生機;水因爲有了夢想,而擁有了活力;我們因爲有了夢想,就有了攀登的目標。讀了《不可不知的世界名人故事》故事後,我欣喜地發現,其實夢想從沒有拋棄過每一個追逐過他的人。

拿破崙想當將軍,可他面黃肌瘦,連二等兵都不能勝任,當將軍便成了天方夜譚。可他並不放棄,他這樣說:“不想當將軍的兵不是好兵。”爲此他不斷努力,自強不息,最後,成功當了將軍。他永不放棄的精神成就了他。

我不由得想到了語文書中曾學到過的布魯斯王子,爲抵抗外國的侵略,屢敗屢戰,透過不懈努力最終取得勝利。 “有志者事竟成”,我堅信,有夢就要堅持去努力,不放棄就會有希望。

三年前我開始學畫畫,每次我都會早早地來到老師家上課。老師會教我們許多畫畫的技巧,我總是一筆一畫認真地學着。記得有一次,老師讓我們畫在聽音樂的大白鵝。我們照着老師的畫臨摹。我覺得自己畫得很像,可再和老師的一比,差遠啦!怎麼辦?只能重畫了。於是我拿起畫筆,先打好輪廓,然後再細心勾線。就在這時已經有同學畫好了,我有些焦躁不安,不是勾彎了就是勾錯了。老師看出了我的心思,一邊教我畫,一邊語重心長地對我說: “畫畫需要細緻和耐心,彆氣餒,你能畫出栩栩如生的大白鵝。”老師的話給了我堅持的動力。終於,一幅惟妙惟肖的畫出爐了。爲了早日達到老師的要求,我堅持每天練習,畫紙用去了一張又一張,畫筆用去了一支又一支,我現在仍堅持在畫。我夢想着,能成爲一名畫家,畫出最美的世界。

讀了《不可不知的世界名人故事》這本書,我受益匪淺,爲夢想努力,最終到達夢想巔峯的拿破崙,成爲了我的偶像。相信堅持不懈,夢想一定會花開。

名人故事讀後感6

在這個寒假裏,我讀過不少課外書,

讀《名人故事》有感作文600字。其中,令我深受啓發的一本書是《名人故事》,這本書裏的一個個故事,讓我百看不厭、受益匪淺。《名人故事》裏的小故事—《樂壇“拼命三郎”》講敘了我們最喜歡的音樂家聶耳的故事。聶耳自幼喜歡音樂,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他考上了上海明月歌舞劇社,成了一名小提琴練習生。當時,劇社條件非常艱苦,但愛好音樂的聶耳卻十分知足。聶耳知道自己基礎差、起點低,於是在大家去逛商店,或看雜耍的時候,聶耳卻抓住這寶貴的時間,勤加苦練,每天至少要練上七八個小時。因此,被人們稱爲“拼命三郎”。正是憑着這股勤奮和拼命勁兒,聶耳在他短暫的一身中,留下了許多光輝的作品。《墨池的故事》講述了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的故事。酷愛書法的王羲之每天勤學苦練。有一次,他在書房練字,書童給他送來饅頭和蒜泥,勸他趁熱吃,而他心思全在練字上,母親來書房看他,卻見王羲之右手拿着筆,左手拿着半個饅頭蘸着墨汁往嘴裏送,王羲之每次練完字後,總要到門口的池塘邊清洗毛筆和硯臺。起初,池塘裏的的水還很清澈,可由於他不停地練習書法,不停的清洗筆和硯臺,天長日久,清澈見底的池塘竟變成了黑黑的墨池……讀完《名人故事》這本書,使我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人的成功並沒有什麼捷徑可走,也沒有天上掉餡餅這等好事,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只有經過一番磨礪,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勤學苦練,不斷的探索,才能向成功的道路一步步邁進。

名人故事讀後感7

在世界歷史的長河中,總是會涌現出一些與衆不同的人物,他們就像夜空中閃亮的星星,放射出絢麗的光芒,照耀着人類。

影響世界的名人數不勝數,有自學成才的總統——華盛頓;有童話大師——安徒生;有哲學狂人——尼采;有戰爭之神——拿破崙;有傑出畫家——凡·高。這麼多的名人,我最喜歡的還是童貞女王——伊麗莎白一世。

伊麗莎白一世女王(1533年~1603年)在倫敦出生,英國人,在她兩歲多的時候,她的媽媽就被處死了,是帕爾王后小伊麗莎白帶回伊麗莎白爸爸亨利八世身邊,讓她受到了好的教育。1547年,伊麗莎白的異母兄弟愛德華即位。1553年,愛德華早亡,異母姐姐瑪麗即位。瑪麗把伊麗莎白關起來,還把英格蘭弄得一片狼藉。1599年,伊麗莎白才當上了女王。在伊麗莎白女王長達45年的統治時間裏,英國由弱變強。她爲了國家,獻出了畢生精力,她爲了國家,制定了衆多計劃,她爲了國家,一生都沒有結婚,她把國家交給了蘇格蘭國王,使英格蘭和蘇格蘭兩國連爲一體。她是多麼偉大啊!

愛迪生曾經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我發現,這些名人之所以能夠成名,是因爲他們都一種刻苦學習、忘我的工作精神。我們應該學習名人發憤苦讀、堅持不懈的精神,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擁有一個努力爲理想而頑強拼搏的一個美好人生。

名人故事讀後感8

讀了《你不可不知的中國名人故事》這本書後,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一章——領袖人物。

在這一章裏,我認識了治水英雄——大禹,故事裏說的是在治水時期,大禹爲了完成治水重任,娶妻塗山女四天便離開家,在外13年,沒有回過一次家。“三過家門而不入”已成爲千古流傳的佳話,這體現了大禹爲民造福的可敬形象。《大禹治水》這個故事還告訴我們:早在上古時代,人們就已經認識到了水的特性,瞭解了洪水氾濫的規律,並用原始工具戰勝了洪水。在書中,我還認識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也是一位有才能的君主,她賞罰分明、唯纔是舉,又能廣開言路,善於納諫。國家在武則天主政期間,政策穩當、兵略妥善、文化復興、百姓富裕,故有“貞觀遺風”的美譽,爲其孫唐玄宗的開元之治打下了長治久安的基礎,武則天對中國歷史做出過了巨大的貢獻,我非常敬佩武則天。同時,我還從書中認識了一位少年天子——康熙,康熙皇帝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很有才華的天子,他八歲就登上了皇位,少年時就挫敗了權臣鰲拜,成年後先後取得了對三藩、明鄭、準噶爾的戰爭勝利,在位六十年,真是太令人震驚了!

聽了我的述說,你們應該對這些歷史人物有些瞭解了吧!當然,還有許許多多的歷史人物需要我們從書中去拜讀。我們需要學習這些人物身上堅忍不拔、勤奮努力等等可貴的精神。在生活中,我們也要不斷學習、不斷完善自己,發揚團隊精神和樂於助人的精神,把好的一面發揚光大,這樣我們的班級、我們的學校、我們的社會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名人故事讀後感9

《100個傑出人物的名人故事》是一本很好的書,裏面有許多“浪花”,浪花裏有時唱着歡樂的歌,有時讓你走在痛苦的場面,有時,浪花把你帶進黑暗的世界裏,現在就讓我給大家講一下讀這本書的感受。

這本書我很喜歡,就是故事太短了,但是裏面的故事內容很豐富多彩,而且很有趣,比如裏面講述了祖沖之計算圓周率,他只講了他看到書上的內容和他問爺爺得到的答案,他是怎樣算的裏面沒怎麼講,雖然這樣講你覺得很短,但是他也給你帶來了知識。

裏面還講了《冰心——可愛的小書迷》這個故事,這個故事講述了她很喜歡看書,他剛開始就看了《三國演義》,可是他很多字不認識,他還是堅持要看這本書,他看書時,一邊看一邊猜,一知半解的讀下去,居然把《三國演義》讀了一遍,之後,又讀了《水滸》、《聊齋志異》,在王老舅的教導下,她又讀了《論語》、《左傳》,在十一歲時他又讀完了《西遊記》、《天雨花》、《再生緣》、《兒女英雄傳》、《說岳》等書籍。這些故事我也覺得比較好看,特別是他讀書的樣子,寫得非常有意思,正因爲她成爲一名偉大的作家,我感到她很有恆心,主要是她從小熱愛知識,把書當作自己朋友。

當然這本書還有其他故事,我就不依依說出我的感受了,希望你們和我一樣喜歡這本書。

名人故事讀後感10

這一星期,我們一直學習名人的故事,我在家也看了一些名人的故事。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和我們敬愛的周總理的故事 。

愛迪生小時候家裏很窮,就連他做實驗所用的材料都是在車上賣報紙賺來的錢買的,他做實驗所用的瓶子都是從垃圾箱撿來的。

有一次,他在車上做實驗,忽然,車猛地一晃,把一瓶白磷摔碎了,白磷一見空氣立刻燃燒起來,爲此,車主狠狠地的打了他一耳光,把他當一隻耳朵打聾了。就算這樣,也沒有阻止他做實驗。我們應該學習他這種不怕困難的精神。

還有他在製作燈絲的時候,不知失敗了多少次,最終發明了燈泡。正是他這種不放棄、不氣餒的精神,使得他的一生有了一千多項發明。難道這種精神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還有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他小時候很好學,很勤勞。在他十二三歲的時候,校長給他們提了一個問題說:”你們爲什麼而讀書?“有的人說:”爲父母讀書。“”還有的說:“爲當官而讀書。”輪到周恩來了,他說:“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欣慰的笑了。

再看看現在的大街小巷,到處懸掛着“釣魚島是中國的,誓死保衛釣魚島,抵制日貨 ······ 。”這些條幅。我想,日本這麼小,爲什麼敢和中國叫板?原來日本雖小,但很發達。忽然,我想起梁啓超的一句話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所以,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長大爲國效力。讓祖國更強大!

名人故事讀後感11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又是一個愉快的寒假,我讀了一本叫做《名人故事》的書,書中寫了許多名人故事。比如愛迪生、老子、牛頓等名人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是愛因斯坦小時候的故事。

愛因斯坦小時候不愛學習,白天和淘氣包們一起去玩,晚上很晚纔回家,他的爸爸媽媽爲此很着急,很上火。一天,愛因斯坦又要和搗蛋鬼們去河邊玩了。他剛要出家門,爸爸一下子把他們攔住了,爸爸對愛因斯坦說:“孩子,你聽我講一個故事再出去玩吧!”愛因斯坦不耐煩地答應了。爸爸就語重心長地給他講起了故事。“爸爸和你舅舅去拿東西,我們必須爬過一個破煙囪,煙囪裏全是灰塵。出了煙囪,我們身上沾滿了灰塵,我趕緊去洗了個澡,你舅舅看見我身上乾乾淨淨的,他以爲自己也很乾淨。我們一起走在大街上,別人看見他都說他是個瘋子,大街上的人都在笑他。”……

“孩子不能把別人當做自己的鏡子,這樣白癡也會被照成天才。”

愛因斯坦聽了爸爸的話後,心裏久久不能平靜,他被爸爸的話觸動了,從此好好學習,奮發努力,長大後成爲了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

我從《愛因斯坦的故事》這一篇中學習到了:“自己不能把別人當作自己的鏡子,自己要把自己當鏡子,要常常發現自己的優點,缺點,有缺點要及時改正。”

我也有自己的優點,如繪畫好,愛回答問題的等。還有缺點,如馬虎、不認真等。我也要像愛因斯坦一樣照自己,照出優點、缺點,照出人生輝煌。

名人故事讀後感12

書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它能使我們開闊視野,愉悅身心,陶冶情操,豐富知識,大大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

我在暑假裏讀了《名人愛讀書的故事》,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宋朝著名的文學家蘇洵在端午節那天,從早晨起來就紮在書房裏讀書。他的妻子端了一盤糉子和一碟白糖送進了書房。將近中午時,夫人收拾盤碟時,發現糉子已經吃完了,碟裏的白糖卻原封未動,而旁邊硯臺上竟有不少糯米粒。原來,蘇洵只顧專心讀書,誤把硯臺當成了糖碟。

書本上的文字常常讓我身臨其境,使我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只要我們多看書,認真學習就能幹出一番大事業。一個人的成功並沒有什麼捷徑可走,也沒有天上掉餡餅這等好事,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只有經過一番磨礪,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勤學苦練,不斷的探索,才能向成功的道路一步步邁進。

古今中外,無數名人都是我們的榜樣,我們應該向那些愛讀書的人學習,珍惜每分每秒,實現遠大的理想纔不會成爲空話。

事實上,我們的校園也是充滿着書香的,瞧!閱覽室、大樹下、花圃邊,你隨處都可以看到三五成羣的同學捧着書,津津有味地看着、讀着,沉浸在書的海洋中吮吸知識的甘霖;走近教室的走廊,一幅幅名言躍進眼簾: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撲在書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麪包上……走進教室,琅琅的讀書聲猶如天籟,一排排端正的坐姿是如此養眼。同學們都在享受讀書的快樂。我想,這就是書的魅力吧。

名人故事讀後感13

這個暑假裏,我讀了一本好書,書名叫做《名人成才故事》。這本書十分好看,不光故事豐富精彩,生動有趣,圖畫也非常精美,特別好看!

《名人成才故事》這本書裏有許多精彩的故事。其中有《林肯借書》、《列寧登山》,還有《愛因斯坦的小板凳》等等各種各樣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故事是《愛因斯坦的小板凳》。

這個故事所講述的是,愛因斯坦小的時候並不是十分聰明。因爲反應很遲鈍,在學校裏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和同學們的嘲笑。

在一次手工課上,老師從一堆手工作品中挑出了一個粗糙的小板凳,說:“你們誰見過這麼難看的小板凳嗎?”同學們看後,鬨堂大笑起來。

這時,愛因斯坦站了起來,說:“我見過比它更粗糙的小板凳。”同學們都看向愛因斯坦,他從書桌下拿出兩個製作更粗糙的小板凳,說:“這是我前兩次做的,交上去的是我第三次做的,雖然它並不是特別好看,但和前兩個相比,總要好一些。”這回,同學們都不笑了,大家認識了一個不一樣的愛因斯坦。

正是憑着這種做事認真,不怕挫折堅持不懈的精神,愛因斯坦最後長大成爲了一名偉大的物理學家。

《名人成才故事》這本書不僅非常好看,還能讓我們懂得了許多道理。同學們,大家快來讀一讀這本書吧!

名人故事讀後感14

這幾天,我終於讀完了《中華名人故事》這本書。這本書收錄了上自中華民族祖先黃帝、下至當代人物雷鋒等100位傑出人物:孔子、孟子、屈原、李白、文天祥、徐悲鴻、華羅庚。這些偉人的名字燦若繁星,無一例外地成爲我們學習的典範,景仰的楷模。

其中有一篇《儒家的創始人——孔子》給我的啓發最大,教育最深。故事頌揚了孔子好學的精神。孔子6歲的時候,他媽媽就親自教他認字,很快,聰明的孔子把母親所教的全部學會了。母親爲了讓孔子更好的學習,就把他送進學堂。孔子上課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幾年過去了,孔子發現學堂裏的知識也滿足不了他。母親乾脆把他放在學識淵博的外祖父那學習。孔子更加認真學習,廢寢忘食,一遇到不懂的問題就一定要弄清楚,弄明白。由於孔子勤學好問,所以外祖父非常喜歡他。經過不斷努力,孔子最終成爲了我國曆史上最著名的大學問家之一,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想想我自己,現在正是努力學習、掌握知識的好時候。平時我一直認爲自己已經學得很好,不需要努力了。可每次一到考試,不是寫錯字、就是算錯題,粗心大意,總不能取得雙百分。今後我一定改掉這些壞毛病,像孔子一樣勤學好問。若遇到不懂的問題絕不放過,爲學習更多的知識打下紮實的基礎,長大後成爲對祖國、社會有用的人才。

名人故事讀後感15

哲學家培根說;“書是人類的朋友。”

我是個書迷。閒暇時,我最愛翻閱的書要屬《中國名人故事》了。裏面的許多故事,震撼着我那幼小的心靈,引發我的思考。

其中有一個故事,說的是有一次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在閱讀某教授寫的文章時,發現了一處錯誤。他修改好以後,寄給了教授,得到了教授的表揚。由此,我想起了前幾夭在數學課上發生的一件事。一天,聽老師講課,有一道題我認爲老師講錯了。於是,我對老師提出了疑問。經過驗證,結果證明我是對的。“盡信書不如無書”,我們要敢幹向權威提出疑問。我們必須在讀書的時候認真思考,只有這樣,書中的東西纔是真正屬乾白己的。我想,華羅庚先生正是因爲擁有這種善於質疑的精神,刁使他成爲了赫赫有名的數學家。我也將用這種精神時刻鞭策自己,使自己的學習方法更加完善。(讀後感)

還有一個就是陳毅喝墨汁的故事,講的是有一次陳毅到親戚家玩,看書時着了迷,竟把母親送來的樁把蘸墨汁吃了,弄得母親哭笑不得。讀完後,我感觸很深;一個人讀書達到了這種廢寢忘食的境界,還有什麼不能學好呢?再想想自己的學習狀態,真的感到很慚愧。以後學習的時候,我一定拿陳毅喝墨汁的故事來提醒自己。我想我也會成爲一個別人學習的楷模。

透過讀書,我得到了無比寶貴的財富。上面兩個故事對我的啓發不就是很好的例證嗎?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