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經典名言>名人故事>

名人思鄉的小故事

學問君 人氣:1.14W

思鄉,即對家鄉,以及親人的思念之情。思鄉一般都是在外地對自己家鄉的思念。接下來小編蒐集了名人思鄉的小故事,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名人思鄉的小故事

名人思鄉的小故事一

王安石思鄉的作品有很多如《泊船瓜洲》、《愁臺》、《春日》、《到家》、《示長安君》、《葛溪驛》等數十首作品,其中有些成爲了後人廣爲傳誦的千古佳句,有些則默默無聞,但是王安石的作品在文壇有着不可撼動的地位。“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是泊船瓜洲中的千古名句,創作於1075年,王安石再次拜相,上京任職的途中經過瓜洲於是創作了這首作品。

從而表達了詩人對於家鄉的思念之情,詩歌本身短小但是詩中有景有情,可謂是情景交融,詩人的感情也表達到了極致。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燈明滅照秋牀。病身最覺風露早,歸夢不知山水長。坐感歲時歌慷慨,起看天地色淒涼。

鳴蟬更亂行人耳,正抱疏桐葉半黃。這是《葛溪驛》的原文,就是王安石,這是一首七言律詩,詩人用筆描繪了一副“驛站秋夜難眠圖”,從而表達了詩人思念家鄉思念國家的真摯情感。整首作品以詩人的個人感情爲契機書寫,情感真摯,色彩濃烈,讀完可感受到其憂國憂家之感。王安石改字的文言文介紹這是一段文言文,出自宋代劉斧《青瑣高議》。《青瑣高議》是一本以宋代爲時代背景的文言文小說,全書共有148篇,不僅有志怪內容,更有記錄傳奇,異聞,記傳等內容,涵蓋面廣,內容很豐富,涵蓋了生活及社會的方方面面。對於當世後人影響巨大,是一部傳奇類作品。其中有一段文字是記述王安石的。

原文:王荊公絕句雲:“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吳中士人家藏其草。初雲“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爲“過”,復圈去而改爲“入”。旋改爲“滿”。凡如是十許字,始定爲“綠”。

王安石是著名的詩人,其創作的《泊船瓜洲》深得後人的喜歡,其中“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更是千古佳句,流芳百世,但是殊不知創作這部作品時,王安石下了多大的心思。上文意思:王安石的一首絕句詩中這樣寫道:“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首作品期間還有一段典故。

在蘇州一戶進士家中發現了這首詩的草稿,本來事春風又到江南岸,但是不滿意圈掉換成了到,但是又覺得不妥,於是又換成“入”,後改成“滿”,羅列了10多種可能,最終從裏面挑出了“綠”字,成就了現在的佳作。這就是王安石改字的典故。

名人思鄉的小故事二

“現在,我們奪取了全國的勝利,淮安我是一定要回去看看的!”他的講話最後被一陣熱烈的掌聲淹沒。

7年後,他在西花廳接見淮安縣副縣長王汝祥時又說:“是啊,我何嘗不想回去看看!1946年,我在南京梅園新村時,有一回夢見自己又在文渠裏划船,醒來後便想,將來全國解放了,我一定回去看看,可這些年多少事情等着我去做。有時候工作忙,遇到棘手的事情,難遣的煩惱,緊張得飯都顧不上吃,覺也不能睡,真想立即回去約幾位童年時代的朋友,爬爬鼓樓(即今鎮淮樓),放放風箏……”

王汝祥雖然能體會周恩來的話,但仍不忘臨來時縣委常委們的囑託:您老也要注意休息,工作再忙,有時間也要回家看看啊!”

周恩來微笑着回答說:“老王,你是‘父母官’,我心裏話對你不隱瞞,我講個故事你聽聽,你給裁判裁判:有這麼一個擺渡的,他在湍急的河流中,把船劃到河中心,這時,他感到很疲勞,而對岸是旅客很嚮往的地方,你說,這個擺渡的該怎麼辦?”

是的,在周恩來的心目中,他只是個擺渡的艄公,他要拚命“搖櫓”,把全國人民載向富裕的“彼岸”,那麼,他也就只能舍“小家”而顧“大家”了。

周恩來思念家鄉,多次說過自己要回家看看。爲此,淮安縣領導曾悄悄修繕了他的故居,並拓寬了南門大街等城區主要幾條街道,維修了他放過鴿子的鎮淮樓、攀登過的文峯塔,還疏浚了他劃過小船的文渠。然而,這樣的準備一而再,再而三,他都沒有回來。於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淮安人傳起了周恩來曾在飛機上看過淮安的故事。

一說是1956年,周恩來的八嬸楊氏去世時,周恩來爲報答老人家當年的撫育與監護之恩,在無法回家奔喪的情況下,曾專門乘坐飛機飛臨淮安上空,在淮安師範的那段城牆上扔下一封祭嬸母的信。爲此,當年的淮師學生還被學校領導組織起來去尋找這封信。結果當然是一無所獲,因爲根本沒有這回事。

一說是1958年大躍進時,淮安的林集公社聯盟大隊獲得全國農業先進單位的光榮稱號,加之那年夏天王汝祥副縣長進京當面請他,所以周恩來專門乘飛機飛臨淮安上空,在飛機上向家鄉人民揮手。

名人思鄉的小故事三

余光中,臺灣當代著名詩人,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於南京。1949年離開大陸,3年後畢業於臺灣大學外文系,歷任臺灣師大、政大、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曾在美國講學四年。因眷戀故土,神遊古典,所以自命爲“江南人”,亦自稱爲“五陵少年”。已出版詩集、散文、評論和譯著40餘種,他自稱是“文學創作上的多妻主義者”。作品多次獲文學大獎,詩文皆有很深造詣。梁實秋評價說:“余光中右手寫詩,左手寫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詩集有《舟子悲歌》《藍色的羽毛》《五陵少年》等。散文集有《左手的繆思》《掌上雨》《聽聽那冷雨》等。

“鄉愁”的來由

因爲特殊的`時代背景,餘老先生在1949年不得不離開大陸,離開了生他養他21年的故土,也離開了他無數的親朋好友,從此開始了天涯漂泊我無家的辛酸旅程。

整整21年啦,而且是人生之初的21年,該有多少深刻的記憶已烙在心頭,該有多少真切的情感已深入骨髓。如今,就這麼說走就走了,要是走個三五個月或者三年五載也還罷了,至少也不至於會讓人有多難過,因爲終究還是要回來的嘛。可是,這一回的離去卻極有可能是永遠的訣絕,這就算擱普通人的身上也定然難以忍受,何況是這個“眷戀故土,神遊古典”的性情詩人呢!所以,余光中先生自己也說:“從21歲負笈漂泊臺島,到小樓孤燈下懷鄉的呢喃,直到往來於兩岸間的探親、觀光、交流,縈繞在我心頭的仍舊是揮之不去的鄉愁。”

隨着年齡的增長和生活閱歷文化積澱的豐富,余光中先生這股“鄉愁”的內涵也在不斷豐富和延展,已不單單是原來那種簡單的距離上的牽掛了,而更多了一份厚重的滄桑之感。他後來在談到作品中永恆的懷鄉情結和心路歷程時就說過:“不過我慢慢意識到,我的鄉愁現應該是對包括地理、歷史和文化在內的整個中國的眷戀。”“如果鄉愁只有純粹的距離而沒有滄桑,這種鄉愁是單薄的。”

可見,一股濃得化不開的鄉愁從他離開大陸的那一刻就形成了,隨着時間的推移又變得更濃更釅了,只等哪一天噴薄而出了。

“鄉愁”詩人

鄉愁是中國詩歌史上歷久彌新的一道主題,千百年來,無數的文人墨客或吟詩或作賦,用不同的形式反覆吟詠。於是就有了李太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感傷;於是就有了崔顥“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悵惘;於是就有了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期盼……凡此種種,不一而足。但無論是浪漫主義代表人物的李太白,還是曠達大氣的崔顥,抑或是精通變法的王安石,其鄉愁詩述說的都只是詩人一個人的憂傷,因而缺少了一點對讀者心靈的震撼力。可余光中先生卻拓展了“鄉愁”的深度和廣度,表達了天涯遊子們十分普遍的家國之思,因而更具穿透力和震撼力。

據可以查閱的資料來看,從上個世界60年代起余光中先生就開始了懷鄉詩的創作,大概是因爲塵封太久的緣故,這道感情的閘門一旦開啟,從此就很難再被合上了。他先後又寫了許多的懷鄉詩,其中便有人們爭誦一時的“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與黃河之間,白髮蓋着黑土,在最美最母親的國土。”簡單的語句表達了詩人至死不渝的故土情結。高潮發生於1971年,在離開大陸整整20年,正逢海峽兩岸交好無望,雙方民衆都處於極度絕望當中,他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內,感情所至,一揮而就,用了20分鐘便寫出了舉世震驚的這首著名詩作《鄉愁》。在這首詩中,詩人表達的不再是個人單純的鄉愁,而是一方土地對祖國母親的鄉愁,她融入了一種深厚的歷史感與民族感,誠摯的祖國之愛與民族之戀交匯成的鄉愁。因而是那樣集中而強烈、鮮明而具體、綿長而悠遠。

這一首《鄉愁》一經推出就立即感動了許許多多的讀者,尤其擊中了那些常年漂流在外的海外遊子柔軟的心靈,余光中也因此獲得了“鄉愁詩人”的美譽。至今其影響已持續了三十多年,遍及四海五湖,感動了億萬個炎黃子孫。談起“鄉愁”,也談到“靈感”,余光中先生說,“我當年離開中國大陸時,是21歲的青年。如果我當時十二三歲,恐怕寫不出《鄉愁》。這種經驗龍應臺沒有,不管她怎麼聰明,她絕對寫不出《鄉愁》。”“在大陸的21年裏,我受過傳統《四書》、《五經》的教育,也受到了五四新文學的薰陶,中華文化已植根於心中。”他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熱愛中國,禮讚中國是最美最母親的國度。他說:“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傳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條黃河的支流”。

余光中曾在文章中寫道:“燒我成灰,我的漢魂唐魄仍然縈繞着那片厚土。那無窮無盡的故國,四海漂泊的龍族叫她做大陸,壯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難叫她做江湖。”他說:“這許多年來,我所以在詩中狂呼着、低囈着中國,無非是一念耿耿爲自己喊魂。”他曾用過一個十分有趣的比喻,說大陸是母親,臺灣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歐洲是外遇。可見,在他的心中,祖國的份量之重,懷鄉的情感之深。

正是這種基於這種強烈戀國思鄉的情懷,余光中先生才一次又一次以鄉愁爲題材,寫出了一篇又一篇經典的懷鄉作品。《招魂的短笛》、《或者所謂春天》、《鄉愁四韻》等等。在這些詩作中,詩人把個人的悲歡與巨大的祖國之愛、民族之戀交融在一起,表達了一種十分突出的“縱的歷史感,橫的地域感。縱橫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現實感(見他的《白玉苦瓜》序)。”就是因爲這些詩中融入了這份濃烈的鄉愁,因而極具藝術感染力和情感穿透力,後來,臺灣歌手楊弦將余光中的《鄉愁》、《鄉愁四韻》、《民歌》等8首詩譜曲傳唱,併爲大陸同胞所喜愛。余光中說:“給《鄉愁四韻》和《鄉愁》譜曲的音樂家不下半打,80多歲的王洛賓譜曲後曾自己邊舞邊唱,十分感人。”

最美的願望

進入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後,隨着兩岸關係的緩解,余光中老先生也有了重返大陸的機會。1992年,余光中43年後再次踏上大陸的土地,首站是北京,然後又先後到了福建家鄉,到了南京、湖南等地,改革開放給祖國帶來的巨大變化讓他感到由衷的喜悅。在四川,作家流沙河贈他一把摺扇,問他是否樂不思蜀,他揮毫題字:思蜀而不樂。筆墨間仍飄出了淡淡的鄉愁。

自此以後,余光中先後往返過大陸七八次。隨着往返大陸密度的增加,他心中的那份縈繞已久的“鄉愁”情懷開始漸漸淡去。2010年6月,當他再一次回到大陸,參加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暨海峽兩岸屈原文化論壇時。他說:“如今常回大陸,沒了鄉愁,我不能再寫鄉愁詩了。”鄉愁沒有了,但在他的心中,另一種情懷在卻正變得越來越強烈,那便是:民族的融合,祖國的統一。

其實這種想法也早就有了,記得在2009年的4月份,中國新聞網記者採訪他,問他對兩岸關係的發展有何期望。餘先生是這樣回答的:“兩岸都是中華民族,我10年前曾講過,不要因爲短暫的政治而犧牲五千年的文化。想要‘去中國化’是不可能實現的。難道他能不用筷子吃飯?難道能不吃糉子?這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是去不掉的。”真正赤誠的炎黃子孫!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卻包含了詩人最美的願望:兩岸早日實現和平統一,因爲我們的根是在一起的!

但願老先生的美好願望能在有生之年早日實現!

TAGS:思鄉 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