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經典名言>名人故事>

名人的成長故事

學問君 人氣:3.28W

名人的成長故事1

【名人讀書故事·宋濂】

名人的成長故事

宋濂小時侯,喜歡讀書,但是家裏很窮。也沒錢買書,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書,他都講好期限,按時還書,從不違約,人們都樂意把書借給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書,越讀越愛不釋手,便決定把它抄下來。可是還書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連夜抄書。時值隆冬臘月,滴水成冰。他母親說:孩子,都半夜了,這麼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這書看。

宋濂說:不管人家等不等這本看,到期限就要還,這是個信用問題,也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如果說話做事不講信用,失信於人,怎麼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遠方向一位著名者請教,並約好見面日期,誰知出發那天下起鵝毛雪。當宋濂挑起行李準備上路時,母親驚訝地說:這樣的天氣怎能出遠門呀?再說,老師那裏早已大雪封山了。

你這一件舊棉襖,也抵禦不住深山的嚴寒啊!宋濂說:娘,今不出發就會誤會了拜師的日子,這就失約了;失約,就是對老師不尊重啊。風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當宋濂到達老師家裏時,老師感動地稱讚說道:年輕人,守信好學,將來必有出息!

名人的成長故事2

在《誡外生書》中,諸葛亮把立志看作成才三要素(德、學、才)的基礎和關鍵,他主張立志必須高遠,才能克服前進道路上的種種困難,達到最終的成功。他寫道:“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慾,棄疑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碎,廣諮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於美趣,何患於不濟!”如果志向不高遠、堅定,則會出現相反的後果:“若志一消費品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竄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

諸葛亮不僅這麼“誡子”、“誡外生”,而且身體力行,爲兒孫做榜樣。他對自己嚴格要求,雖貴爲丞相,也絕不搞特殊,堅持“行不言之教”。他一生廉潔奉公,生活儉樸。他在給後主(劉禪)的表上寫着:“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高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諸葛亮這種廉潔的作風,對子孫是無形的教育,爲後人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同時,他十分注意採取措施讓子弟不搞特殊化。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將獨生子喬過繼給諸葛亮。喬在蜀國官至駙馬都尉,本當安居成都,但諸葛亮外出打仗,諸子弟都隨軍押運糧草,諸葛亮認爲喬也應該與他們同甘共苦,於是便命喬與諸弟子一起押運糧草于山谷。這種做法對喬是一個很好的教育。不搞特殊化,讓子弟在一種平等、和諧的環境中成長,有利於培養他們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助於培養他們較強的適應社會能力,對於培養他們不依賴他人、獨立生存的頑強意志更有好處。

名人的成長故事3

白巖鬆出生在內蒙古一個邊遠的小城,8歲那年,他的父親不幸辭世,母親用堅強和隱忍挑起了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平時給人印象總是不苟言笑的白巖鬆,小時候卻是個淘氣包,常常惹媽媽生氣,被媽媽打。白巖鬆每天至少要挨兩次打,要不然,連他自己都會感到奇怪。

由於太貪玩,白巖鬆小時候的學習成績非常差。一次,白巖鬆的考試成績在全班倒數第二,他一生氣,竟偷偷把張貼的成績榜撕了。

隨着年齡的增長,貧寒的家庭環境磨礪了白巖鬆吃苦耐勞、敢於迎接挑戰的堅強性格。漸漸地,白巖鬆的成績跟了上來。高三那一年,爲了讓成績提高得更快,他把所有學過的課本都找出來裝訂起來,歷史書一共有600多頁,地理書一共有700多頁,語文書一共有1000多頁等等。然後,白巖鬆一天看每科30頁書,另外還要做數學題。持之以恆,白巖鬆終於考上大學。

現在回想這些,白巖鬆感慨地說:“青春最可愛的地方就在於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去揮霍,你可以犯無數的錯誤,因爲你有改正錯誤的時間,但是當中年這杯下午茶端在你手裏的時候,你就知道要趕緊做正確事,因爲錯了就沒有改正的時間了。”

名人的成長故事4

楊利偉的家鄉是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這是山海關外一個依山傍海的美麗縣城,今年38歲的楊利偉曾經在綏中生活了長達18年的時間,可以說,楊利偉的童年、少年以及一部分青年時代就是在這樣一個寧靜而平和的小鎮度過的。

1965年6月21日,楊利偉出生在遼寧省綏中縣綏中鎮。爸爸楊德元、媽媽魏桂蘭同在鎮裏一家中學當教師(爸爸後調到縣土產公司)。小利偉自幼比較文弱、性格內向、缺少膽量。8歲那年的一天,母親讓他到房後頭拿木棚上的地瓜,他試了再試,半天的時間過去了,額頭和小鼻尖上都浸出了汗水,卻始終不敢登上離地面不到15米高的木梯。面對小利偉的膽怯,在鎮學校做教師的父母擔心地說:“這孩子的性格不改變,怕是長大後不能成事。”爲了改變小利偉的性格,每年寒署假日,爸爸有意識地帶他去爬山、到縣東六股河去游泳。秋天,帶他去大山裏爬樹採摘果實。9歲這年秋天,在綏中鎮北巍巍的燕山山腳下,經父親鼓勵,小利偉平生第一次爬上了一棵30多米高的古老的塔鬆上,當從大樹上下到地面的時候,渾身被汗水浸透的小利偉張開雙臂緊緊地抱住爸爸的脖子高聲喊道:“爸爸,我成功了!”孩子少有這激動的高喊聲,似乎擊落並摔碎了他性格上的怯懦,高喊聲,震憾並回蕩在幽暗的山谷。看見孩子第一次勇敢地戰勝自己,父子倆人竟喜極而泣。從此,小利偉竟對探險及運動有了興趣。常常同夥伴跋山涉水野遊,登狐仙洞山探訪狐洞、尋訪古寺遺址,尋覓傳說中的“鏈鎖地井”。看完《閃閃的紅星》、《小兵張嗄》、《雞毛信》等戰爭故事片後,他央求爸爸幫助同班的小夥伴趕製了紅纓槍,毛遂自薦當上了兒童團長,帶領“紅軍”攻克“白軍”山頭陣地,活捉了“胡漢山”、日本皇軍頭子“龜田”。他還常率領夥伴在學校的操場上“飛礙阻”、練習投擲鐵餅、跑百米。在親人的眼裏,小利偉真像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遼西的許多鄉鎮素有故事之鄉之稱。綏中縣綏中鎮更有“講古王”、“故事王”搖籃的美譽。綏中清朝時就是遼西及關外各路商賈販客通往遼南、遼北、遼東的交通要道。稱它是東北黑土地上的“絲稠之路”集散地一點也不過份。各大酒家、車店雲集鎮中。夜晚食宿的客人爲了打發寂寞,就集在一起講出各自從不同地區帶來的傳說和故事。漸漸地,說書講古的人在這裏便成爲了“職業”。講的、聽的、傳的多了,這裏不僅是商貿的集散地,更是民間傳說故事的集散地。這裏的家家戶戶旮旮旯旯都盛滿着古老的傳說故事。楊利偉的外公、外婆便是當地有名的民間故事家。小利偉從小就常住在聽各種民間故事長大的且爲講古說書高手的外公、外婆家中,使他自幼便薰染在外公、外婆及媽媽講的傳說故事裏。在大人們講的各種傳說故事中,最令小利偉着迷的是七月七《牛郎會織女》的傳說和《嫦娥奔月》、《七仙女下凡》這類飛天神話故事。聽多了,具有思索與探密精神的他,便常常在夜晚站在院子裏望着浩渺夜空,想像着宇宙裏的神奇。他常常對媽媽說:“等我長大後,我一定飛上天空去見牛郎、織女和嫦娥、玉兔。”讀小學三年級時的一次春遊,學校組織小同學到一家飛機場去參觀,摸撫一架架銀鷹並觀看飛行員駕機爲同學們做飛行表演,小利偉激動不已。回校後,他在機場觀後感的命題作文中寫道:“我長大一定要當一位飛行員,飛上天空對宇宙進行探密。”

部隊的培養

在度過了小學、初中時代之後,綏中二高中成了楊利偉走上航天之路的第一個臺階——1983年6月,在他高中三年級的時候,空軍招飛人員來到這裏,要在應屆畢業生中選拔飛行員,而從小就有從軍夢的楊利偉第一個到選飛報名處報上了自己的名字,經過嚴格的選拔、考察、體檢、面測等程序,18歲的楊利偉正式成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八飛行學院的一名空軍學員。在4年的學院生活中,他的學習訓練成績一直很優秀。

1987年,楊利偉從飛行學院畢業,成爲空軍某師一名強擊機飛行員。天生聰慧加上勤奮努力,他不久便成了師裏的飛行尖子,後來他又成爲一名優秀的殲擊機飛行員。10年間,他從華北飛到西北,從西北飛到西南,祖國的萬里藍天留下了他矯健的身影。

1992年夏,楊利偉所在部隊來到新疆某機場執行訓練任務。那天,他駕駛着戰鷹在吐魯番艾丁湖上空作超低空飛行。突然,飛機發出一聲巨響,霎時間儀表顯示汽缸溫度驟然升高,發動機轉速急劇下降!楊利偉明白,自己碰上了嚴重的“空中停車”故障,飛機的一個發動機不工作了!緊急關頭,楊利偉異常冷靜:一定要把飛機開回去!

他穩穩地握住操縱桿,慢慢地收油門,駕駕駛着只剩一個發動機的戰機一點點往上爬升、爬升。500米、1000米、1500米,飛機越過天山山脈,向着機場飛去。快接近跑道時,剩下的一個發動機也不工作了。他果斷採取應急放起落架的措施,順利地將完全失去動力的戰機緊急降落在跑道上。

當他從機艙出來時,飛行服已經全部被汗水溼透。戰友們紛紛圍上來同他擁抱。團長激動地當場宣佈,給楊利偉記三等功一次。

對這次“空中特情”的正確處置,顯示了楊利偉優秀的心理素質。

歷史的選擇

1996年初夏,身高1.68米、體重65公斤的楊利偉接到通知,赴青島療養院參加航天員初選體檢。初檢合格,他又接通知到北京空軍總醫院參加臨牀體檢。楊利偉心裏高興,提前3天就來了。護士和他開玩笑:“你也太積極了吧?”

再接下來,他來到北京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參加“特檢”,也就是航天生理功能檢查。

人類第一個飛上太空的前蘇聯航天員加加林,曾這樣描述他當時參加航天員選拔體檢時的情景:除檢查健康狀況外,醫生們在每一個人身上尋找是否有潛伏的缺陷。他們藉助於一切可能的生化的、生理的、腦電的和心理的方法和特別的功能試驗進行檢查。在各種非常稀薄的空氣壓力艙內檢查我們,在離心機上旋轉我們。所有這一切用了幾周時間,淘汰了不少同伴。

中國航天員的選拔也要“過五關斬六將”。醫學臨牀檢查,要對人體的幾十個大大小小的器官逐一檢查。隨後的航天生理功能檢查更是苛刻,要在離心機上飛速旋轉,測試受試者胸背向、頭盆向的各種超重耐力;要在低壓試驗艙使受試者上升到5000米、10000米高空測試耐低氧能力;要在旋轉座椅和鞦韆上檢查受試者前庭功能。幾個月下來,800多名初選入圍者已所剩無幾。

楊利偉順利地過了一關又一關。他做的最後一項檢查是“萬米缺氧低壓檢查”。這要先在艙外吸氧排氮,然後坐進模仿萬米低壓的艙裏。當從模擬的萬米高度下降時,他心想:“總算都透過了”,心裏不由一陣輕鬆,下意識地摸了摸頭。結果把醫生給弄緊張了,下來後忙問他:“你是不是在上面很難受啊?”

楊利偉是最幸運的,也是最優秀的。他的臨牀醫學和航天生理功能各項檢查的指標都達到優秀,征服了評選委員會全體專家。1998年1月,作爲中國首批航天員中的一分子,楊利偉帶着他的夢想與追求,來到了北京航天員訓練中心。

名人的成長故事5

車胤囊螢映雪

車胤,年幼時好學不倦,勤奮刻苦。他白天幫大人幹活,夜晚便捧書苦讀。可是由於家境貧寒,常常沒錢買油燈,書也讀不成了。他爲此十分苦惱。一個夏夜的晚上,車胤坐在院子裏默默回憶着讀過的書上的內容,忽然發現院子裏有許多螢火蟲一閃一閃地在空中飛舞。他忽然心中一動,要是把這些螢火蟲聚集在一起,借它們的光不就可以讀書嗎?於是,他開始捉螢火蟲,捉了十幾只,把它們裝在白紗布縫製的口袋裏,掛在案頭。從此,他每天藉着螢光苦苦地讀書。

名人的成長故事6

馬克·吐溫故居位於福明頓大道旁的山坡上,這是一棟哥特式紅色磚木結構三層樓別墅。據說,這棟造型獨特、充滿藝術創意的別墅,是馬克·吐溫親自設計的。馬克·吐溫曾在這裏生活了18個年頭,他一生中的主要名著都誕生於此。

一樓是餐廳、會客廳、電話室和客人休息室;

二樓是馬克·吐溫和妻子及其孩子們的臥室;

三樓是太陽房及馬克·吐溫的寫作間。

看完別墅的一至三層,我又來到一般遊客較少參觀的地下室。地下室擺放着一臺生鏽的舊式排版印刷機,印刷機上掛着一塊牌子,上面寫着:“那件事做得漂亮,這件事做得窩囊!”

“那件事”指的是什麼?“這件事”又指的是什麼?這句話,讓我一頭霧水。

講解員笑着說:“很顯然,這兒沒有留下馬克·吐溫與妻子歐麗薇雅親吻的親密舊照,也聽不到他與孩子們嬉戲時的歡笑。這裏留下的只是一臺舊式印刷機,它一刻不停地‘印刷着’馬克·吐溫的痛苦與不幸!”

衆所周知,馬克·吐溫是一位偉大的作家,但是,當年他還有別的想法——看到一些人一夜之間成爲暴發戶,他也想快速發家。他十幾歲時,曾當過印刷工,他見有人搞印刷掙了大錢,便突發奇想:自己完全有理由成爲印刷界的大佬!但是,他卻錯誤地估計了當時的印刷市場,一賠再賠,使自己的晚年陷入了絕境,不得不賣掉這棟讓他輝煌讓他幸福的高檔別墅抵債,成爲一個負債累累的窮光蛋,悲涼而孤獨地流落他鄉。

我們要記住他光鮮的一頁,也不要忘記他淒涼的結局。悽慘與光輝並存,這就是馬克·吐溫!他可以成爲一名偉大的作家,但他不一定能成爲一名實業家。”

名人的成長故事7

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地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地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兇手,爲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爲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爲民伸冤,打下了深厚地知識基矗

名人的成長故事8

唐代詩人白居易出生在一個小官僚家庭,自幼好學,是個很有天分的孩子。他5歲開始作詩,日日勤學苦練,十幾歲便在家鄉小有名氣。

16歲時,白居易長途跋涉到京城參加科舉考試。顧況是當時一位較有影響的詩人,許多學子都會帶自己的詩作去向他求教。白居易也聽說過顧況的大名,於是,一到長安,他便拿着自己的詩卷前去拜謁,希望顧況能指點一二。

門人將白居易領入府中。顧況見來人是個乳臭未乾的年輕人,心裏頗有些輕慢。當他看到詩卷上署名“白居易”時,更覺得可笑,便說:“長安米貴,‘居’大不‘易’啊!你還是快回鄉下去吧!”

聽了這略有嘲弄之意的話,白居易並不辯解。

接着,顧況開啟詩卷,映入眼簾的是一首《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讀到這裏,顧況不禁站起來,高聲讚歎道:“好詩!”他一改剛纔輕慢的態度,鄭重地對白居易說,“你能寫出這麼好的詩,別說長安,就算整個天下,‘居’又何難!”

從此,白居易名動京師,他那首得到顧況稱讚的《賦得古原草送別》,更是被千古傳誦。

名人的成長故事9

巴爾扎克並非一出世就名揚天下,譽滿全球,在成名之前,巴爾扎克也曾困頓(艱難,窘迫)過,狼狽過。他本是學法律的,可大學畢業後偏偏想當作家,全然不聽父親讓他當律師的忠告,把父子關係弄得十分緊張。不久,父親便不再向他提供任何生活費用,他寫的那些玩意兒又不斷地被退了回來,他陷入了困境,開始負債累累。最困難的時候,他甚至只能吃點乾麪包喝點白開水。但他挺樂觀,每當就餐,他便在桌子上畫上一隻只盤子,上面寫上"香腸""火腿""奶酪""牛排"等字樣,然後在想象的歡樂中狼吞虎嚥。

更發人深省的是,也正是這段最爲"狼狽"的日子裏。他破費七百法郎買了一根鑲着瑪瑙石的粗大的手杖,並在手杖上刻了一行字:我將粉碎一切障礙。正是這句氣壯山河的名言在支援着他。後來的事實表明,他果然成功了。

名人的成長故事10

劉謙幼時在某百貨公司看到魔術表演,引發了他對魔術的熱忱,7歲時開始自學魔術,8歲時開始嘗試表演給同學看。他所表演的第一個魔術是,先把一枚硬幣吃進嘴裏,再把它從後腦取出來。劉謙從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畢業後,最初只想當一個平凡的上班族,下班後做業餘魔術表演。但是,他多次應徵工作皆無所獲,故決定以魔術表演維生。有些網友宣稱“破解”了劉謙的魔術,劉謙頗不認同這種行爲;劉謙又說,這些“破解”都不正確。劉謙認爲,“挖空心思破解魔術”是魔術觀衆的“不正常的欣賞習慣”,而且這種習慣“很累人”;他認爲,魔術觀衆應該像看電影一樣的欣賞魔術師的表演,而不是研究破解魔術。

劉謙,唯一曾受邀至拉斯維加斯及好萊塢魔術城堡演出的中國臺灣魔術師,也是臺灣獲得過最多國際獎項肯定的魔術師。表演足跡遍佈世界各地,並多次受邀至國際性魔術大會擔任嘉賓演出。其前衛的風格及驚人的創意,俱獲海內外同行之讚賞。是在全世界的同業間,最具知名度的臺灣魔術師。

非凡的國際觀及不斷的自我充實是他的獨特之處,爲了充實專業領域及格局,同時還涉獵音樂,舞臺美術,劇場,工業設計,電視,廣告,攝影等等的藝術相關知識。在業界有“魔術活字典”的稱號。 目前在臺灣地區、日本及歐美各地活躍當中。並多次受邀至世界各地的國際性魔術師大會擔任演出嘉賓及專題講座的講師。

很少有人知道,這位已經名聞天下的魔術師,從沒有正式拜師學魔術,而且一直“不務正業”:中學時他好玩電腦,上大學時則報了日語專業,畢業出來後卻又愛上了唱歌,但繞了十幾年,劉謙終於還是當上了職業魔術師、星空衛視《魔星高照》的節目主持人。

七歲時開始對魔術表演產生興趣,1988年由世界着名魔術師大衛·科波菲爾頒發“全國兒童魔術大賽冠軍”。由於興趣使然,於求學期間仍不斷鑽研魔術知識及技巧,並受教於多位國內外大師。自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後,開始與日本魔術界交流頻繁。

20xx年於大阪“Internation Magic Convention In Naniwa”國際魔術大賽,榮獲舞臺魔術部門冠軍及特別獎。

20xx年於上海國際魔術節,與來自世界各地的三十多位魔術高手進行角逐,獲得銀牌獎,並且爲唯一獲獎華人。

同年獲世界雜技界最高榮譽吳僑國際藝術節魔術比賽銅獅獎,也是唯一獲獎華人。

也在此年,開始於中國STAR TV電視臺主持及策劃常態性電視節目“魔星高照MAGIC STAR”,其獨特的創意及極具親和力的表演風格極受大衆的好評。

20xx年受邀於上海電影節演出。

20xx年 曾經與人共同製作衛視中文臺魔術表演節目《魔星高照》,並親自擔任該節目主持人,而家喻戶曉。同年12月,劉謙獲得財團法人日本職業魔術協會全體會員票選爲“年度最佳外國魔術師”。

20xx年,年中起,劉謙在綜藝節目《綜藝大哥大》中,固定擔任魔術競技單元〈大魔競〉評審之一,並擔任魔術表演單元〈劉謙 Magic Show〉主持人,在〈劉謙 Magic Show〉中以固定臺詞“見證奇蹟的時刻”一語成名。

20xx年,在央視春節聯歡晚會表演近景魔術《魔手神彩》,其中包含近距離魔術(近景魔術)“橡皮筋”、“硬幣進入玻璃杯”及“戒指進雞蛋”三個部分。8分鐘的表演,精彩絕倫,從此紅遍中國大陸,爲十三億觀衆所熟悉。在觀衆網路票選“最佳《春·晚》節日”中,《魔手神彩》以55,250票贏得“曲藝、其他類”第一名。同年3月,與汪涵合作主持湖南衛視魔術節目《金牌魔術團》。

名人的成長故事11

孔子吃飯

孔子被圍困在陳國與蔡國之間,整整10天沒有飯吃。有時連野菜湯也吃不上,真是餓極了。學生子路偷來了一隻煮熟的小豬,孔子不問肉的來路,拿起來就吃;子路又搶了別人的衣服來換了酒,孔子也不問酒的來路,端起來就喝。可是,等到魯哀公迎接他時,孔子卻顯出正人君子的風度,席子擺不正不坐,肉類割不正不吃。

於路便問:“先生爲啥現在與在陳、蔡受困時不一樣了呀?”孔子答道:“以前我那樣做是爲了偷生,今天我這樣做是爲了講義呀”

徐陵妙答

陳國(爲隋以前周代諸侯國)散騎常侍(在皇帝左右規諫過失的官)徐陵出訪隋國。隋文帝正在洛陽,趕忙選派朝官中機敏善辯者去接待。當時初夏已熱。徐陵是陳地來的南方使者,隋官中有—人以此戲說徐陵道:“今天天氣真熱哪,大概是徐常侍帶來的吧?”

徐陵笑答:“太妙了,想不到我到洛陽,使你們懂得了寒暑。”從官無對。

徐陵這年已75歲,又一官問他:“徐常侍高齡多少?”想以此發揮作些文章。

徐巧妙答道:“小於如來5歲,大於孔子2年。”衆人都笑,隋文帝爲朝官中無人能對深感恥辱。

王羲之苦練書法

王羲之自幼酷愛書法,幾十年來契而不捨地刻苦練習,終於使他的書法藝術達到了超逸絕倫的高峯,被人們譽爲"書聖"。

王羲之13歲那年,偶然發現他父親藏有一本《說筆》的書法書,便偷來閱讀。他父親擔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傳,答應待他長大之後再傳授。沒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請求父親允許他現在閱讀,他父親很受感動,終於答應了他的要求。

王羲之練習書法很刻苦,甚至連吃飯、走路都不放過,真是到了無時無刻不在練習的地步。沒有紙筆,他就在身上劃寫,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劃破了。有時練習書法達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練字竟忘了吃飯,家人把飯送到書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着墨吃起來,還覺得很有味。當家人發現時,已是滿嘴墨黑了。

王羲之常臨池書寫,就池洗硯,時間長了,池水盡墨,人稱"墨池"。現在紹興蘭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廬山歸宗寺等地都有被稱爲"墨池"的名勝。

王羲之的書法藝術和刻苦精神很受世人讚許。傳說,王羲之的婚事就是由此而定的。王羲之的叔父王導是東晉的宰相,與當朝太傅稀鑑是好朋友,稀鑑有一位如花似玉、才貌出衆的女兒。一日,稀鑑對王導說,他想在他的兒子和侄兒中爲女兒選一位滿意的女婿。王導當即表示同意,並同意由他挑選。王導回到家中將此事告訴了諸位兒侄,兒侄們久聞稀家小姐德賢貌美,都想得到她。稀家來人選婿時,諸侄兒都忙着更冠易服精心打扮。惟王襄之不問此事,仍躺在東廂房牀上專心琢磨書法藝術。稀家來人看過王導諸兒侄之後,回去向稀鑑回票說:"王家諸兒郎都不錯,只是知道是選婿有些拘謹不自然。只有東廂房那位公子躺在牀上毫不介意,只顧用手在席上比劃什麼。"郡鑑聽後,高興地說:“東牀那位公子,必定是在書法上學有成就的王羲之。此子內含不露,潛心學業,正是我意中的女婿。”於是,把女兒嫁給了王素之。王導的其他兒侄十分羨慕,稱他爲“東牀快婿”,從此"東牀"也就成了女婿的美稱了。

名人的成長故事12

一次在取汽車鑰匙時,李嘉誠不慎丟落一枚2元硬幣。硬幣滾到車底。當時他估計若汽車開動,硬幣會掉到坑渠裏。李嘉誠及時蹲下身欲拾取。此時旁邊一名印度籍值班見到,立即代他拾起。李嘉誠收回該硬幣後,竟給他100元酬謝。李嘉誠對此的解釋是:“若我不拾該2元,讓它滾到坑渠,該2元便會在世上消失。而100元給了值班,值班便可將之用去。我覺得錢可以用但不可以浪費。”這件小事說明了李嘉誠的一種理財哲學,也說明了他的思維風格,這就是用社會總淨值的增損來判斷個人行爲合理與否。只要社會總鬥爭值增加了,自己損失一點也不算什麼;相反,如果社會總淨值減少了,自己即使收穫了一定的財利也是損失。不要小覷了着眼社會總淨值的思維方式,這是關係到國家富強的大問題。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有這樣一個重要論點:人以自利爲出發點對社會貢獻,要比意圖改善社會的人的貢獻大。這樣的“自利”或者說“自私”就有幾分可愛了。因爲如此,“自利”能給別人帶來利益,自己的“利”和別人的“利”加起來,社會總淨值必然會增加,國家自然富強。中國傳統社會是一個“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社會。“不患寡”,就是不怕社會積弱;“患不均”,就是怕別人比自己好。別人好了,我要想辦法讓他不好,雖然這樣做我也沒利。“內耗”的結果是沒有“利”的我和沒有“利”的別人組成了一個平均型的“寡”的會。用社會總淨值衡量,也能說明製造假冒僞劣產品的行爲爲什麼可惡。製假貨造成的資源和人國成本的浪費,最終造成的是社會總淨值的減少。如果任其發展,勢必削弱國國。一部分藉此先富起來的人和其他被剝奪了財富的人組成的是一個不均型的“寡”的社會。

李嘉誠的境界是富國的境界。他的心態既是傳統文化的異質,也是不規範的市場經濟文化的異質,值得我們好好揣摩。

名人的成長故事13

20xx年1月,娜仁花參演了以“全國敬業奉獻模範”楊善洲事蹟爲原型的電視連續劇《不曾見過你》。在劇中,她飾演忍辱負重、平實無華的楊夫人。其中有一場戲是楊夫人的房子被雨水沖垮,她帶着三個女兒還有婆婆在雨水中不斷掙扎,幾近瘋癲的戲。爲了取得最好的效果,這場戲足足拍攝了7遍!

看到媽媽累得嘔吐不止,在旁邊觀看的兒子谷赫沉不住氣了。小傢伙一路小跑奔到導演近前,拉着他的衣角說:“伯伯,媽媽太辛苦了,讓她歇一會兒,好嗎?”娜仁花看到這一幕,連忙上前把兒子抱開了。看到母子連心,在場的人都唏噓不已。其實,貴爲新近加冕金雞獎與華表獎的“雙料影后”,娜仁花一直對名譽看得極淡,這是因爲,歲月的奔流裏,兒子谷赫帶給了她太多的感動……

中年孕子,幾多驚喜與忐忑

20xx年4月的一天,娜仁花覺得自己身體有些不適,就獨自去醫院找相熟的醫生檢查。醫生對她說:“恭喜恭喜,你懷孕了。”娜仁花吃了一驚,立刻打電話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丈夫寧才。寧才一聽就叫嚷起來:“從現在開始,你一動也不許動,我馬上去接你!”從丈夫那興奮的聲音中,娜仁花恍若被帶到從前的那段美妙時光……

兩年前的5月,娜仁花接到了蒙古族導演寧才的電話。原來,寧才花費了長期的心血,剛剛寫成了一部叫《靜靜的艾敏河》的劇本。在他的眼中,女主角“多蘭”是全劇的靈魂人物,而這個角色非娜仁花莫屬。娜仁花答應了他的邀請。

讓娜仁花沒想到的是,在《靜靜的艾敏河》拍攝過程中,會遇到如此之大的困難。這年年底,兩人在赤峯拍攝一組外景鏡頭時,當時的氣溫已經降到了零下35度,劇組的一臺攝影機都被凍壞了,寧才的鬍子上每天都掛滿了冰霜。更讓人發愁的是,由於資金鍊出現了問題,工作人員連象樣的一日三餐都沒有。由於無法忍受惡劣的氣候和漫長的拍攝週期,一些演員不辭而別,劇組也面臨中途散夥的危險。“疾風知勁草”,在這種艱苦的條件之下,擔任女主角的娜仁花雖然戲份最多,面臨的困難最大,但外表柔弱的她卻從不說半個“不”字。

高寒的草原上,每天能看到娜仁花,寧才的心中充溢着說不出的溫暖。娜仁花的支援,尤如初春融化的雪水,輕無聲息地滋潤着他,他心裏那片乾渴的格桑花,開始了恣意的開放……就這樣,隨着片中情節的發展,寧才越來越欣賞娜仁花,每次看到她時,都像墜入情網的小男孩,按捺不住地陣陣心跳。

與此同時,娜仁花也對堅強樂觀的寧才產生了異樣的感覺。一次,又一位演員“罷演”了,缺兵少將的寧纔不得不連夜修改劇本。第二天清早,大家都在悄悄觀察他的情緒。孰料,寫了一夜的寧才走出屋子時,極其樂觀地做出一個意想不到的動作。只見他高舉手臂,像電影裏的英雄那樣,做了一個奮力向前衝的手勢:“同志們,該向前衝啦!”寧才的舉動一下子感染了所有的在場人員,站在一旁的娜仁花眼睛也溼潤了,也曾做過導演的她深知寧纔此刻的心情。面對那麼大的困難,寧才還是像什麼也沒發生似的,將一切都扛了下來,這讓娜仁花覺得眼前的這個男人,是個真正的骨子裏透露着倔強、透露着剛強的草原漢子。一種從未有過的情愫,也在她的心底滋生、蔓延……

在《靜靜的艾敏河》完工之後,情投意合的兩人又一起進駐《天上草原》劇組。寧纔不再浪費這一次機會,在關機的那一天,兩人騎着駿馬奔馳在遼闊的草原之上。寧才深情地望着娜仁花,唱起了動人的《牧民之歌》:“我想我很快樂,當有你的溫熱;腳邊的空氣流動着,撩亂了心頭的漪波,我想我很適合!”在寧才明快高亢的歌聲中,娜仁花的臉上蕩起了紅暈,她手上的馬鞭輕柔地打在寧才的後背上……

從過去的思緒重回現實,娜仁花依舊帶着幾分陶醉,而匆匆趕到醫院的寧才更是幸福無比,見到娜仁花後,他一把將她摟到了懷裏,動情地說:“你已經38歲了,不管生的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是我的小天使,我都會萬分喜歡!”

感謝有你,帶給媽媽堅強

一個月後,寧才陪着娜仁花去例行檢查。在醫院門口,一個40多歲的婦女坐在椅子上不停地哭泣。娜仁花一問才知道,因爲她是大齡產婦,生下的兒子患有心臟病。那位產婦悲痛的樣子觸發了娜仁花敏感的神經,她的臉色變得很難看。

娜仁花向寧才提出,能否不要這個孩子。寧才被娜仁花的話嚇了一跳:“你這樣的年紀,很可能是最後一次做母親的機會,這個你最清楚不過,怎麼會有這種荒唐的念頭呢!”丈夫不容置疑的話語,暫時堅強了娜仁花有些倒伏的信念,她勉強地點了點頭。

其實,寧才也深知此時懷孕的危險,因爲大齡產婦子宮內胎兒發育遲緩,早產的可能性比正常孕婦大。另外,到了中年的女子坐骨、骼骨基本已經鈣化,形成了再一個固定的盆腔,孕婦出現併發症的危險性大爲增加。在娜仁花懷孕20周之後,寧才讓她放下了所有的工作,同時,他很少讓娜仁花開車,因爲開車時孕婦前傾的姿勢會使腹部受到壓迫。多年的海外生活,娜仁花十分喜歡吃巧克力和奶油食品,寧才把這些東西都收了起來,因爲作爲一個大齡準媽媽,娜仁花更容易發胖,而這些食物中含糖量過高,正是造成身體肥胖的元兇。

20xx年10月,在寧才無比焦急的等待之中,娜仁花剖腹產下一個可愛的男孩。當看到潔白松軟的搖籃裏,兒子雙眼緊閉,小小的拳頭緊緊地握着時,寧才這個魁梧健碩的大男人竟然流下了欣喜的眼淚。24小時後,當他扶着妻子再次來到監護室時,他想,娜仁花一定會同他一樣,不是驚喜得面頰緋紅,就是激動得淚水漣漣。

出乎意料的是,娜仁花一看到兒子就把他的襁褓開啟來,翻過來覆過去地反覆檢視,一會兒看看他的眼睛,一會兒又捏捏他的手腳,整個過程中,娜仁花一語不發,專注的神情猶如看到一件新衣服,也像是鑑定一件好不容易到手的瓷器。最後,小東西不願意了,哇哇地大哭起來,一旁的`寧才也實在繃不住了,他提醒娜仁花道:“喂,這是你的兒子,你可別看走眼了啊!”娜仁花這纔回過神來,她長長地出了一口氣道:“還好,兒子看起來很健康,從哪個方面看,都很對勁呢!” 徹底放下心來的娜仁花投入到媽媽的角色當中,她給兒子取名爲谷赫,並花了整整一週的時間,爲兒子製作了一間寬敞明亮的嬰兒房。她親自挑選了嬰兒牀、搖籃以及琳琅滿目的玩具,把家中所有尖角的傢俱都淘汰掉,換成圓角的,再在外面包上海綿或厚布。兒子喜歡聽撥浪鼓的聲音,娜仁花每每一搖就是一個多小時,直到手腕痠疼……

讓娜仁花欣慰的是,谷赫彷彿知道這個大齡媽媽的不易,從小就很乖,而且特別貪戀娜仁花。谷赫三歲的時候出皰疹,住在北京兒童醫院,因爲難受,整晚整晚地哼唧,睡不着覺。那一陣子,娜仁花正好在外地出席影展,得到消息之後的她心急如焚,立即停工趕到了醫院。果然,當娜仁花趕到之後,把谷赫抱進懷裏撫慰了一會兒,孩子很快就睡着了。這讓娜仁花深切地感受到血緣的奇妙,也慶幸自己當初沒有堅持錯誤的決定。

谷赫一天天地長大後,娜仁花慢慢地發現,他的身上有很多讓人驚訝的地方。谷赫每次吃東西時都要洗手,一次,娜仁花在路邊給他買了一包糖栗子,但因爲找不到洗手的地方,谷赫便堅持着不肯吃。娜仁花勸他道:“糖栗子不需要洗手,吃完了用紙巾擦一下就行了。”谷赫說:“這一次這樣,下一次還這樣,慢慢地好習慣就丟掉了。”

還有一次,娜仁花帶着兒子去學游泳,很多沒見過泳池的小孩子站在旁邊,無論大人怎麼勸說,就是不肯下水,有的還嚇得哇哇大哭。可谷赫徘徊了一會兒後,一個猛子就紮了下去,娜仁花反被兒子的表現嚇了一大跳,等到谷赫鑽出水面,她擔心地說:“這裏的水雖然淺,可我還是擔心你會嗆水呢!”兒子卻說:“既然學游泳,怕也是跳,不怕也是跳,那晚跳就不如早跳。”

20xx年6月,發生了一件讓娜仁花終身難忘的事情。一天晚上,寧纔到外地出差,家裏只有母子兩人在家。大約在晚上7點多鐘的時候,娜仁花突然感覺胃部特別不舒服,她在衛生間裏不停地嘔吐,頭也暈得要命,整個人都有一種極度虛脫的感覺。谷赫嚇壞了,急急忙忙地給寧才掛電話:“爸爸,你快點兒回來吧,媽媽快要死了!” 娜仁花安慰他說:“媽媽不要緊的,可能是有一點兒食物中毒,過一會兒就會好的!”可是谷赫根本不聽,他不停地給娜仁花倒水,遞着熱毛巾。看到娜仁花頭痛欲裂,他一直抱着娜仁花的頭,不住地安慰着她。娜仁花深知,作爲一個只有四歲的小男孩,谷赫每天都會準時在7點半左右睡覺的,可是那天晚上的谷赫卻一直堅持着。直到夜裏11點鐘的時候,娜仁花才感覺好了很多。看到媽媽恢復了體力,臉色也變得正常,谷赫這纔對娜仁花說:“媽媽,對不起,我要睡了,因爲我快要困死了!”

正是谷赫的愛與堅強,掃卻了娜仁花心頭曾有的陰霾。每晚臨睡前,母子倆都會舉行一個小小的儀式,兩人互相親吻一下,然後對對方說:“謝謝你給了我愉快的一天,我愛你。”一次,兩人的儀式被寧纔看到後,他在一旁止不住地哂笑。看到丈夫表情的曖昧,娜仁花對他解釋說:“以前總是說父母是對孩子有恩的,其實孩子於父母同樣有恩,他帶給父母的感動、喜悅與成長,是什麼都不能替代的,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獲得還將越來越多。”

雙料影后,緣於兒子的力量

20xx年3月,寧才執導的電影《額吉》開拍。“額吉”在蒙語裏是母親的意思,影片講述了上世紀60年代國家處於困難時期,上海的3000名孤兒被大遷移到內蒙古,額吉們用她們的愛接納了這些孤兒的故事。由於選擇蒙古族女演員時,一時沒有合適的人選,寧纔打算讓妻子出演該片的主角。

那些天,娜仁花的母親剛剛去世,她的心情非常不好,而寧才的影片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備階段,夫妻共同的壓力,讓他倆常常因爲一些瑣事而引發爭執。有一次,兩人又吵了起來,而且互不相讓。因爲爭論沒有任何結果,寧才氣呼呼地拉開家門走了。娜仁花也正在氣頭上,就呆坐在客廳裏生悶氣。這時谷赫推開門來,他盯着娜仁花的臉說:“媽媽,不要發脾氣,發脾氣的媽媽不漂亮。”娜仁花突然意識到自己的失態,說:“谷赫,你嚇着了吧?是媽媽剛纔不對。”谷赫卻搖了搖頭說:“我沒嚇着,就是不喜歡媽媽變得不漂亮了。”娜仁花感動地對兒子說:“媽媽聽你的,以後再也不發脾氣,媽媽要做個漂亮媽媽。”

第二天起牀後,娜仁花主動向寧才表示了歉意。妻子和善的態度讓寧才很有些不適應:“你這是幹什麼,夫妻沒有隔夜愁,再說了,這件事一個巴掌拍不響,我也有不對的地方。”娜仁花認真地說:“這是谷赫提醒我的,他說我發火的時候特別難看,我也覺得是這樣,所以,咱倆就別往心裏去了。”寧才聽了哈哈大笑:“真是一物降一物啊,現在好了,我們的娜仁花也有人管了,以後我要是覺得委屈,就直接找谷赫告狀去。”

就這樣,心平氣和的夫妻倆開始投入到《額吉》的創作中。劇組移到外景地拍攝時,所有人員都嚐到了草原風沙的厲害,曠野裏拍攝一天,頭髮會吹得根根豎立起來。不過,心靈上平和寧靜的娜仁花卻很快入戲,她還對丈夫開玩笑說:“那鑽到頭髮、鼻孔裏的沙粒是最好的粉底”。

作爲一個從小生活在城市裏的蒙古族演員,娜仁花沒有經歷過牧民的生活,對於擠奶、拿茶的各種手法都不清楚。撿牛糞、煮茶、捆羊等都得從頭學起,甚至連牧人的坐姿她也得練習,這種半跪的坐姿看起來簡單,其實卻很耗費體力。此外,整部影片全部使用蒙語,娜仁花說蒙語不很流利,再加上寧才時不時地修改劇本,而娜仁花當天才能拿到臺詞,無奈的她常常徹夜找人翻譯,再一個詞一個詞地背下來。

娜仁花最擔心自己是個蒙古人,卻演不好自己家鄉的故事。爲了體現額吉的滄桑感,每次出鏡時,娜仁花都很少要求化妝,甚至有時還要把臉上搓泥,服裝都潑上羊油。有一次,谷赫給她打來電話時,她恰好結束一場放牧的戲,羊羶味薰得她十分噁心,因此,在和兒子說話的時候,整個人顯得懶洋洋的。谷赫察覺到了這一點後,擔心地問道:“媽媽,你怎麼了,是不是很不舒服啊?”娜仁花把原因一說,谷赫馬上提高了嗓門道:“媽媽,老師說了,醜小鴨要想變成白天鵝,必須要吃很多很多的苦,要不然的話,就只能一輩子生活在泥塘裏,永遠也飛不到藍天上面。”兒子充滿童稚又極富哲理的話,讓娜仁花的精神爲之一振,胸口也不那麼噁心了,她向兒子保證道:“谷赫,你放心,媽媽一定挺過這一關,到達屬於自己的藍天……”

兒子的鼓勵,讓娜仁花在《額吉》中的表現極具真情實感。有一次,她拍攝一場騎馬送客人的戲時,右腿不慎被馬匹擠了一下,整個腿外側都青瘀滲血了,但她依然堅持着拍完。可就在劇組的醫生將她的傷口包紮好後,她突然對丈夫寧才說:“我剛想起來,騎馬送客人時,不應該扎着頭巾,因爲這不符合民族的風俗。”說完,她三把兩把扯掉腿部的紗布,對寧才說:“我想再來一次。”

娜仁花的投入,也激發和推動着寧才,他對每一個鏡頭都精益求精。一次,拍攝琪琪格瑪母子送別的一場戲時,娜仁花揮淚如雨的表演感染了在場的所有劇組人員,最後一句臺詞說完後,好幾個人都抹起了眼淚。可是,寧纔看了一下樣片後,覺得娜仁花的眼淚太多了,他對娜仁花提出了要求:“我想,一滴眼淚就夠了,因爲琪琪格瑪是個堅強的母親。”工作人員都覺得這場戲已經很好了,根本沒有重拍的必要,但娜仁花卻沒有任何異議,她完全按照寧才的要求重來……

20xx年10月,娜仁花參加了金雞百花電影節,臨行前她問谷赫道:“你說我會得獎嗎?”谷赫笑着說:“一定能,媽媽以前總是提名卻沒獲獎,是因爲那時沒有我。”谷赫一語成讖,果然,在頒獎典禮上,娜仁花真的以高票力壓徐帆、呂麗萍、秦海璐等實力演員 ,獲得最受矚目的影后殊榮,再加上不久前剛剛獲得了華表獎影后,娜仁花成爲娛樂圈中最爲耀眼的“雙料影后”。載譽歸來之後的娜仁花問谷赫:“你怎麼那麼肯定我能獲獎呢?”谷赫自豪地說:“因爲你是我的媽媽啊!”

聽着這話,娜仁花抱緊兒子輕輕地笑了。是啊,媽媽這兩個字對孩子來說就是無與倫比的信任,無可替代的依倚,無心復加的熱愛。也因此,她的肩上的擔子更重了,腳下的路也更長了,但因爲有母子間的親情,她將一直向前,永遠不會疲憊。

名人的成長故事14

晏殊(991-1055),字同叔,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詩人、散文家。

晏殊小時候很聰明,5歲時就能

作詩會寫文,方圓幾十裏的人都聽說過他的名字,還有人專門從很遠的地方趕來,想看看這個“神童”的本事。

等到14歲的時候,晏殊作爲賢才,被舉薦給宋真宗。宋真宗召見他後,很欣賞他的才華,允許他與全國選出的優秀考生一起,參加科舉考試。

考試到第三天時,晏殊開啟考題,發現這題看起來很眼熟。他立刻就向考官稟告:“這道題我曾經做過,請換一道其他的題目。”

有人在背後偷偷罵他傻,遇到這種“好事”,還不偷着樂?但是,晏殊卻依靠誠實的品質和出色的才華,受到更多人的尊重,也得到了皇帝的重用。

小連結

名人的成長故事15

馬修·埃蒙斯是美國著名射擊運動員。從小,他就表現出很高的射擊天賦。他在世界許多重大射擊比賽中,獲得過驕人成績。他被美國人稱爲“射擊天才”、“上帝的寵兒”。

但是,這個“射擊天才”在奧運會賽場上,卻成了“上帝的棄兒”。

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他一路高歌猛進,遙遙領先於其他選手。最後一槍只要不脫靶,埃蒙斯就可以穩獲奧運會10米三姿射擊金牌了。那枚金光閃閃的金牌,彷彿就在他眼前閃現,唾手可得。觀衆也屏氣凝神,只等待埃蒙斯打完最後一槍,他們就可以歡呼雀躍了。

可是,鬼使神差。最後一槍,他不僅脫靶,而且還把子彈打在了別人的靶子上!

現場氣氛,有種令人窒息的沉悶,人們目瞪口呆地望着眼前這不可思議的一幕。

短暫的驚訝後,埃蒙斯聳聳肩,然後面帶笑容地走到中國運動員賈佔波跟前,與他熱烈擁抱,祝賀他獲得冠軍。

埃蒙斯那燦爛的笑容,征服了現場觀衆,也征服了電視機前億萬觀衆的心。那笑容,是那麼的清澈、那麼的乾淨,沒有蒙上一點世俗的陰影,纖塵不染。

賈佔波每每回憶起2004年奧運會比賽中的情景,印象最深刻的竟是埃蒙斯臉上那燦爛的笑容。他說,那笑容,是一種最真摯的感情流露;那笑容,成爲我生命中的永恆,給了我巨大的信心和力量。

四年後,埃蒙斯又出現在北京2008年奧運會賽場上。決賽中,埃蒙斯一路遙遙領先其他選手,最後一槍,只要不低於4。4環,他就可穩獲冠軍。

就在觀衆靜待埃蒙斯最後一槍打完,向他歡呼雀躍時,不可思議的一幕再次重演:埃蒙斯又脫靶了!

埃蒙斯臉上露出短暫的驚訝神色後,很快地又平復如初,露出燦爛的微笑。他走到獲得冠軍選手中國運動員邱健身邊,與他熱情握手、擁抱,表示最真摯的祝賀。

面對埃蒙斯的笑容,邱健感動得熱淚盈眶。他輕輕地拍打着埃蒙斯的後背,喃喃地說道,您的笑容,是送給我的最好禮物,也是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埃蒙斯的笑容,也徹底征服了捷克著名射擊女選手卡特琳娜的芳心。比賽結束後,她走到埃蒙斯身邊,大膽地向他表示自己的愛慕之情。

卡特琳娜說,是埃蒙斯的笑容,徹底打動了她。在巨大失敗面前,還能流露出這麼燦爛的笑容,這就是一種強大和無畏。

有記者問埃蒙斯,兩屆奧運會,您都與冠軍失之交臂,這是人生中多大的遺憾啊!

埃蒙斯聽了,微笑着說道:“這沒有什麼遺憾的,競技比賽正是充滿着許多不確定的因素,才使得比賽更加充滿着懸念,更加扣人心絃。比賽結束了,我的任務也完成了,下一步我還要去戀愛、度假、旅遊、團聚。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不應該僅僅只是比賽,這纔是生活的主題。”

生活不僅僅只是比賽。面對生活,無論成功或者失敗,永遠露出最真摯的笑容,纔是真正“上帝的寵兒”。笑對生活,纔是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TAGS:名人 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