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經典名言>名人故事>

安化黑茶與名人的故事

學問君 人氣:6.29K

我國的茶有着五千年的歷史,而作爲古絲綢之路上的“神祕之茶”的湖南安化黑茶,是茶家族中一枝奇葩。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把衆多的人和事寫在史書裏,而黑茶和黑茶的故事,也寫下了衆多的篇章。下面由小編爲大家蒐集的安化黑茶與名人的故事,希望能幫助到您!

安化黑茶與名人的故事

文成公主與安化黑茶

藏民們以酥油茶著稱,一杯濃郁的酥油茶體現着藏族人民的生活習慣和民族風情。關於酥油茶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在我國唐朝時,漢藏關係和好,邊藏安定,這和當時的文成公主遠嫁邊疆有很大的關係。文成公主去藏時,唐代漢人的飲茶之風已十分興盛,在文成公主豐富龐大的家莊裏,有金銀珠寶、綾羅綢緞無數,因爲文成公主喜歡喝茶,她便隨行帶了許多湖南黑茶來到西藏。

文成公主剛剛入藏時,對這裏寒冷的氣候條件很不適應,尤其不適應藏族人以肉食爲主,多腥膳的生活習慣。爲此,她常常眉頭緊鎖,茶飯不思,對於多肉的飯食好長時間都不適應,牛羊奶的氣味也是她很不習慣。後來,她想出一辦法,就是早餐時,先喝半杯奶,然後再喝半杯茶,這樣感覺會舒服一些。後來爲了方便,就乾脆將茶和奶放在一起來喝.久而久之便養成了一種習慣,在喝茶時加上一些奶和糖,這就是最初的奶茶。

文成公主的這種做法逐漸引起宮中羣臣權貴的效仿,文成公主也常常以奶茶賞賜羣臣,款待親朋。從宮中到藏族居住區,人們很快的效仿起文成公主的這種做法來,飲茶之風一時盛行,人們甚至認爲文成公主所以如此美麗與飲茶有關。爲了滿足宮中及藏民們日益增多的茶的需求,公主還建議用種種西藏土特產如牛羊、毛皮、鹿茸等去內地換取茶葉。在長期的飲茶體驗中,人們逐漸體會到飲茶的種種妙處,既可以醒腦提神,又能去除油膩,這對於以肉食爲主的藏民們尤爲重要。同時,爲了增加喝茶的品味和樂趣,文成公主還在煮茶時加入松子仁、酥油等,並根據人們的喜好加糖或鹽巴,酥油茶於是而成。

現在,這種喝酥油茶的風氣已遍及藏族居住區,只要你來到西藏,在任何一個藏民家,都會看到一套專門的打酥油茶的長筒,都會見到一套精美的茶具。好客的主人會端上香噴噴的酥油茶及香脆的餈粑餅。也許在品嚐酥油茶之餘,還會聽到人們滿懷深情的講文成公主喝酥油茶的故事呢。

朱元璋與安化黑茶

從明朝開始,安化黑茶成爲茶馬古道上運送的主要茶葉產品。明朝初期,安化茶農對剛從茶樹上採摘下來的鮮葉進行深加工,開始大批量生產。即使經過長期存放也能儲存茶香的`安化黑茶它在長途運輸後可以維持品質的穩定,特別適合邊銷。很快就受到茶馬古道沿線少數民族的喜愛。可這些茶農萬萬沒有想到,黑茶的出現,卻給當時皇帝出了一道難題。原來爲了加強對茶葉市場的控制,明王朝把四川和陝西的茶葉定爲專門在邊疆地區銷售的官茶而其他地區出產的茶葉是不允許邊銷的茶。

安化縣生產出黑茶以後,很快就成了茶馬古道上的搶手貨。很多人寧願冒着被砍頭的危險,也要販運安化黑茶,這其中甚至於包括一些皇親國戚。

公元1379年,大明朝巡檢司官員鄭公炎上奏,朱元璋的女婿歐陽倫在邊疆地區依次就私販了10萬斤安化黑茶,現在已經被抓獲歸案,這個奏摺讓年老的皇帝頭疼不已。

當時明朝的法律規定,私販一萬斤就要砍頭,那次歐陽倫一次就販賣了十萬斤安化黑茶,在甘肅那邊被邊關的人捉住了,報告了朱元璋,朱元璋依照法律就把歐陽倫砍了,也就成就了中國封建史上唯一的一次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美談。

但是皇帝女婿的人頭,也沒能租住西邊民族對安化黑茶的需求。公元1490年來自江南的驛卒帶來了一個令人不安的消息,幾個西藏的僧人,在朝貢以後回到西藏時,竟然婉拒了朝廷賞賜的茶葉而繞道湖南安化來採購黑茶,這一舉動再次引起了朝廷的震驚。

終於在萬曆23年,明王朝將安化黑茶定爲了官茶。

左宗棠與安化黑茶

晚清軍政重臣、湘軍統帥之一、洋務派首領左宗棠(1812—1885)曾在安化生活八年,熟知安化黑茶。後來他調任陝甘總督,任內曾上奏獲准將茶葉經營管理中實行茶票制度,革除了以往茶政之弊。

爲了鼓勵茶商運茶,他與湖南巡撫協商,凡是領有陝甘茶課的茶商,運黑茶過境,只繳納稅額的20%,其餘的80%由陝甘負責補貼。茶商們到湖南安化販運黑茶,運到陝西的涇陽縣,再壓制成“涇陽磚”,包裝成封,運到蘭州銷往西北地區。左宗棠這一茶事制度的變革,極大地促進了安化黑茶的發展。

毛澤東與安化黑茶

1917年暑期,在湖南第一師範讀書的毛澤東邀了同學蕭子升,外出“遊學”(社會調查)。在安化縣城,只見店鋪、茶館林立,茶商雲集,熱鬧非凡,尤以黑茶館引人注目。他們到一家“來去茶館”,毛澤東出口成章:“有茶有酒,香飄滿樓。”兩人各來一杯黑茶,聞其香,品上一口,味美香醇,連稱:“好,妙!黑茶之鄉,名不虛傳。”茶館老闆高興不已,並當場索請毛澤東書寫對聯。年輕氣盛的毛澤東揮毫寫就:“爲名忙,爲利忙,忙裏偷閒,喝杯黑茶去;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拿壺好酒來。”

1951年,安化茶葉試驗場的楊潤奎仿製蒸青玉露名茶成功,產品敬獻毛澤東。毛主席對1917年品嚐安化黑茶記憶猶新,馬上回信給予勉勵,並讓祕書按價把茶錢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