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學與生活>

你知道老人九大需求嗎?

學問君 人氣:2.37W

對於老人的需求,你瞭解多少?父母,爺爺奶奶,他們年齡大了,很需要你們的關愛,你們是否應該多多瞭解一下老人的需求?

你知道老人九大需求嗎?

  你知道老人九大需求嗎?

一、健康需求: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懼死的心理,希望全社會對老年人的健康能有所保證。

二、工作需求:離退休、病休的老年人多數尚有工作能力和學習要求,驟然間離開工作崗位肯定會產生許多想法。對這樣的老年人如不給以工作和學習的機會,自己又不能創造這方面的條件,將會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

三、依存需求:人到老年,會感到孤獨,希望得到社會的關心、單位的照顧、子女的孝順、朋友的往來、老伴的體貼,使他們感到老有所依、老有所靠。

四、和睦需求:老年人都希望有個和睦的家庭和融洽的環境,不管家庭經濟條件如何,只要年輕人尊敬、孝順老人、家庭和睦,鄰里關係融洽,互敬互愛,互幫互助,老年人就會感到溫暖和幸福。

五、安靜需求:老年人一般都喜歡安靜,怕吵怕亂。有時老同志就怕過星期天,這一天兒孫都來了,亂嚷嚷地過了一天,很多老年人是受不了的,他們把這天叫作“苦惱的星期天”。

六、支配需求:由於進入老年,社會經濟地位的變化,老年人的家庭地位、支配權都可能受到影響,這也可能造成老年人的苦惱。

七、尊敬需求:原先有地位的老年人離開工作崗位後臺產生一種由官到民、由有權到無權的感覺,或情緒低落,或有自卑感,就會產生“人走茶涼”、“官去命轉”的悲觀情緒。遇朋友嘆息,甚至不願出門,不願到單位去,不願參加社會活動。長此下去,則會引起精神抑鬱和消沉,爲疾病播下種子。

八、坦誠需求:老年人容易多疑、多憂、多慮、求穩怕亂、愛瞄叨。他們喜歡別人徵求他的意見,願出謀獻計。我們對老年人這些心理特點,要以誠相待,說話切忌轉彎抹角。

九、求偶需求:喪偶的老年人獨自生活,感到寂寞。子女照顧,也非長久,別人都代替不了老伴的'照顧,所以子女應該支援老年人的求偶需求。

【拓展閱讀】

  老人的臨終心理如何?

死對於每個人都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老人,距離死亡的日子越來越近。國外曾報道過500例臨終者的觀察記錄,其中除90例肉體上蒙受疼痛或某種痛苦,11例精神憂慮,2例有明顯的恐怖症狀,1例心理欣快表現,以及1例有強烈自責感外,近90%的人都沒有什麼特別的跡象。

有人指出,老人的臨終反應與他的信抑、年齡、社會經濟狀況、心理成熟、應付困境的本領、機體的變化過程,以及醫生和其他重要人物的態度等都有關係。當年齡相近的親友死去,或醫生提醒他患有嚴重疾病時,老人會意識到死神已經臨近。臨終病人可能考慮許多問題:比如,想弄清楚死前患的是什麼病?如果智力不遲鈍的話,會考慮將要和親人分離的情景;根據自己原有的希望,回顧一生,並作出評價;關心他所不熟悉的向死亡過渡的狀態。而一個人在臨終的表現,又和他以往處理問題的方式有關。有的人可能對死怕得很,以至否認它,甚至以倨傲的態度對待它;一個成熟的人,則可能回顧一生,整理他的社會生活和精神生活,帶着滿意的心情離開人間。

但總的來說,老人對死亡的心理反應通常是:首先是否認,即不相信死神即將來臨;在面對死亡即將成爲事實時,常常會憤怒:“爲什麼我就要死去呢?”而後,開始冷靜下來,並會產生既有絕望又有希望的矛盾心理,且想方設法,如千方百計探索民間治療祕方,以求生存。然而在求生無望的情況下,便悲傷、抑鬱,最後萬念俱灰,也不再憤怒,不再悲傷,平靜地接受死亡這一事實。

近年來,美國的一些醫生也調查了瀕死者的心理體驗,即在重危病人搶救過程中發生的一種所謂死後生活的現象,也有人把它稱爲“生命盡頭的生活”。這是病人在心臟停止搏動後一剎那間,處於瀕死狀態下的種種感覺。比如,心理學家肯尼茲倫發現,儘管這些瀕死者的年齡、性別和教育程度各不相同,但他們當瀕臨臨牀死亡之際,都體驗到一種被肯尼茲倫教授稱之爲“核心經驗”的過程。病人或者訴述他離開了自己的軀體,與已死的親友相見;或是感到自己滑入一條黑暗的地道,前面出現一道耀眼的金光;或是走到了一個高大的門檻,徘徊不前,終於又退了回來。因爲這些病人感到,他們還有某種責任未盡。這些感覺雖然變幻不一,但共同的感覺是,病人在這時都有一種巨大的“安適感”和“幸福感”,以致他們留戀忘返;但與此同時,一種更積極的強烈感情,又使他們甦醒,把他們拉回人間,如此等等。然而,這些心理體驗僅僅是一些現象學的描述,且與他們生前的信仰有着直接關係,故至今尚未得到科學上的論證,還有待進一步探討。

TAGS:老人 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