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的誘因及預防

學問君 人氣:2.16W

心理疾病,是一種病,是指一個人由於精神上的緊張,干擾,而使自己思維上、情感上和行爲上,發生了偏離社會生活規範軌道的現象。心理和行爲上偏離社會生活規範程度越厲害,心理疾病也就愈嚴重。

心理疾病的誘因及預防

心理疾病是很普遍的,只不過存在着程度區別而已,而且現代文明的發展使人類愈發脫離其自然屬性,污染、生活快節奏、緊張、資訊量空前巨大、社會關係複雜、作息方式變化、消費取向差異、在公平的理念下不公平的事實拉大、溺愛等,都使心理疾病逐漸增多並惡化。心理疾病種類很多,表現各異,而且有可能出現更多的以前都沒有注意到,或已經合理化(不認爲是心理疾病)。隨着時代變化新發現的心理疾病也不少。

心理疾病學術上大致可分爲以下幾類:

可根據不同的標準或其嚴重程度分類,可分爲感覺障礙、知覺障礙、注意障礙、記憶障礙、思維障礙、情感障礙、意志障礙、行爲障礙、意識障礙、智力障礙、人格障礙等。

成年人常見心理問題

工作適應疾病:過度成就壓力、物質金錢關係不當(如致富後的空虛症、吝嗇癖等)。

職業性心理疾病:教師的精神障礙、單調作業產生的心理障礙、噪音和心理疾病、夜班和心理問題、高溫作業的神經心理影響。

神經症:神經衰弱、焦慮症、疑病性神經症(疑病症)、癔病(癔症)、強迫性神經症、恐怖性神經症、抑鬱性神經症 。

生理心理疾病

軀體形式障礙:軀體化障礙、疑病性神經症(疑病症)、心臟神經症、胃腸神經症、肥胖症、神經性厭食症、經前綜合症 。

腦器質性精神障礙:阿爾採莫氏病、急性腦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礙、多發梗死性癡呆、皮質下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礙、皮質和皮質下混合性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礙、Huntington病所致精神障礙、肝豆狀核變病(Wilson氏病)所致精神障礙、麻痹性癡呆(大腦神經梅毒所致精神障礙)病毒性腦炎所致精神障礙、腦囊蟲病所致精神障礙、顱腦損傷所致精神障礙、顱內腫瘤所致精神障礙、癲癇性精神障礙。

症狀性(器質性)精神病:生理疾病和心理的關係、傳染病和心理疾病、藥物引起的精神障礙、酒精中毒、中毒性精神障礙、肝腦綜合徵、肺腦綜合徵、尿毒症所致精神障礙、甲狀旁腺功能減退所致精神障礙、甲狀腺功能亢進所致精神障礙、營養代謝疾病所致精神障礙、風溼性感染所致精神障礙、傷寒所致精神障礙、系統性紅斑狼瘡所致精神障礙。

應激反應和適應不良反應

1.應激反應:應激是在出乎意料的危險或緊張情況下所引起的反應。應激事件是指對一般人來說都是相當危險或十分嚴重的事情,如親人死亡、考試失敗、家人分離、遭受挫折、意外打擊、罹患不治之症、受辱、被盜、失火、天災人禍、戰爭情境等皆爲激性事件。這些突如其來的事件出現在每個人面前,會引起人們的應激反應,即引起人們心理和軀體上的一系列反應,出現心理和行爲異常。輕者表現爲情緒緊張、感覺過敏、驚謊失措、疲勞無力等;重者爲抑鬱、恐懼、焦慮、木僵、遺忘,以及植物性神經功能紊亂(如心悸、多汗、厭食、噁心、尿急、顫抖等);更重者出現肢體麻痹、失明,甚至導致休克或死亡。

2.適應不良反應適應不良反應由各種精神刺激所引起,持續時間較長。其作用的性質和強度因人而異。在同樣的情景刺激下,有的人很快地適應,有的人慢慢適應,有的人根本不能適應,造成適應不良。適應不良,不同人表現也有差異,有人以情緒障礙爲主,表現爲抑鬱、悲痛、煩惱、焦慮、恐懼等;有的人以行爲障礙爲主,導致攻擊性和反社會的行爲。

神經症又稱神經官能症,是由大腦機能活動暫時性失調而引起的心理障礙或異常。其特徵爲持久的心理衝突,主要表現爲心理活動能力減弱,如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學習和工作效率降低等;情緒失調,表現爲情緒波動、煩躁、焦急、抑鬱等,睡眠障礙,如失眠、惡夢、早醒等;有疑病性強迫觀念,有各種明顯地軀體不適應感,有慢性疼痛,急性頭疼,腰痛,但檢查不出器質性病變。

神經症包括六種的病症:

1.神經衰弱:表現爲興奮性增高症狀,疲勞過程加速症狀、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等。

2.焦慮症:以焦慮情緒爲主,並伴有明顯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和運動性不安。

3.癔症(歇斯底里):此病起病急,可表現出多種多樣的症狀,有感覺和運動機制障礙,內臟器官的植物性神經機能失調以及心理異常等,常有抽搐、頭痛、胸悶、心煩、委屈、肢體震顫、眨眼、搖頭、面肌抽動或運動麻痹等多種不同反應。

4.強迫性神經症:它是以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爲主要表現的一種神經症。常出現的強迫觀念有:強迫疑慮,強迫回憶、強迫性苦思竭慮,強迫性對立思想;強迫意向和動作有:強迫意向、強迫洗手、強迫計算、強迫性儀式動作。

5.恐怖症:是指對某些事物或特殊情境產生十分強烈的恐怖感。常有:①社交恐怖②曠野恐怖③動物恐怖④疾病恐怖,此外,還有不潔恐怖,黑暗恐怖和雷雨恐怖等等。

6.抑鬱性神經症:表現爲情緒低沉憂鬱,整日悶悶不樂,自我遣責,睡眠差,總是和別人說毛線,喜歡發白眼,缺乏食慾,通常遭受精神刺激後發病,出現難以排解的抑鬱心境,對生活沒有樂趣,對前途失去希望,認爲自己沒有用處,還會有胸悶,乏力、疼痛等症狀,嚴重時會出現自殺觀念或行爲。

主要誘因

一、超負荷的工作壓力

很多都市白領被高強度的工作壓力所困,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下,且常常得不到及時的調理,久而久之便會產生焦慮不安、精神抑鬱等症狀,重則誘發心理障礙或精神疾病。

二、感情與家庭的變故

失戀無疑是很痛苦的情感體驗,失戀的一方會因對感情的難以割捨而痛苦不已,失落感會加重心理失衡的程度,有些人因此產生心理障礙甚至是不理性的過激行爲,給對方和自己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另外,對於離婚後的受損方,尤其是女性,往往經受不住家庭解體的打擊,造成心理傷害。一項相關調查表明,目前我國離婚人羣中,感到心理壓力過重的約佔70%,這一羣體非常需要心理支援與幫助。

三、對網絡的依賴心理

網絡新生代幾大病症適當上網是有益的,但每天以大量時間上網,或上一些不健康的網站,極可能誘發心理疾病。如長期上網聊天、遊戲、網戀,極可能使上網者因長期處於虛擬狀態而影響其正常的認知、情感和心理定位,嚴重者甚至會發生人格分裂。

四、生活貧困加重心理壓力

這一羣體主要是下崗職工和高校的貧困生。一些下崗職工觀念一時難以轉換,對家政、建築等工作不屑一顧,因而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局面。心理壓力與生活壓力的雙重作用極易導致心理疾患,甚至造成家庭破裂。

而對於邁入高等學府的有些貧困生而言,一方面是經濟狀況的窘迫,一方面是虛榮心的作祟,這種現實會加劇矛盾心理,使這些貧困生心理疾患的概率增高。

五、急功近利的心理傾向 升官、買房後易得抑鬱症

有些人對事業的追求有急功近利的傾向,他們往往經不起失敗的打擊。由於他們對成功的期望很高,且不想耗費太多的力氣,總想以小博大,希望事半功倍。可現實又往往不因人的主觀意願而改變,當然就容易失望、失落。也有些人因急於求成而拚命工作,不斷自我加壓,總是苛求自己,結果常常因心有餘而力不足導致失敗,並誘發抑鬱症、自閉症等心理障礙。

六、學習任務過於繁重 高考不如意如何調整心態

學生天天面對着讀不完的書和看不完的複習資料,面對着父母老師的殷切期盼,深感不堪重負。目前無論是小學生、中學生還是大學生,患有各種不同程度心理疾病者不在少數。考試壓力所引發的心理症狀主要有:反應遲鈍、焦躁不安、學習恐懼、抑鬱及厭學心理。

七、過分溺愛獨生子女

少男少女的七種不健康心理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除了養成任性、自私等不良習性之外,還常常表現爲性格孤僻、耐挫力差、社交恐懼甚至有暴力傾向。家長的溺愛會造成孩子的心理病竈,這種潛在危機就像定時炸彈,引爆後的殺傷力是巨大的。

八、投資受損後無法承受

人們的投資意識不斷增強,但當長期的投入沒有得到期望的回報或資本嚴重虧損時,難免造成人們心理失衡。強烈的挫敗感、情緒的劇烈波動、鉅額資金的流失,極可能摧垮一個人的心理防線,有的人甚至因此而輕生。

九、難以適應社會發展

現代社會飛速發展、瞬息萬變,有些人卻因種種原因而難以適應。這種不適應包括很多方面:對社會的不公平現象看不慣,又因自己無力改變現狀而鬱悶、煩躁;對單位裏的分配不均看不慣,爲自己的報酬偏低而憤憤不平;因信仰的蒼白而產生失落感、無歸屬感;因個人技能與現代化的差距而焦急、無奈等等。上述這些可導致人們產生“心病”。

十、老年人缺乏精神關愛

我國絕大部分老年人的物質生活基本得以滿足,但他們的精神生活和心理需求卻未必盡如人意。老人晚年失愛已成爲不容忽視的問題,這是引發老年人心理問題的重要誘因。

特點

心理疾病是由於個人及外界因素引起個體強烈的心理反應(思維、情感、動作行爲、意志)並伴有明顯的軀體不適感。是大腦功能失調的外在表現。其特點是:

1.強烈的心理反應-可出現思維判斷上的失誤,思維敏捷性的下降,記憶力下降,頭腦粘滯感、空白感,強烈自卑感及痛苦感,缺乏精力、情緒低落成憂鬱,緊張焦慮,行爲失常(如重複動作,動作減少,退縮行爲等),意志減退等等。

2.明顯的軀體不適感-由於中樞控制系統功能失調可引起所控制人體各個系統功能失調:如影響消化系統則可出現食慾不振、腹部脹滿、便祕或腹瀉(或便祕-腹瀉交替)等症狀;影響心血管系統則可出現心慌、胸悶、頭暈等症狀;影響到內分泌系統可出現女性月經週期改變、男性性功能障礙……等等。

3.損害大-此狀態之患者不能或勉強完成其社會功能,缺乏輕鬆、愉快的體驗,痛苦感極爲強烈,“哪裏都不舒服”、“活着不如死了好”是他們真實的內心體驗。

4.需治療-此狀態之患者一般不能透過自身調整和非心理科專業醫生的治療而康復。心理醫生對此類患者的治療一般採用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相結合的綜合治療手段。在治療早期透過情緒調節藥物快速調整情緒,中後期結合心理治療解除心理障礙並透過心理訓練達到社會功能的恢復並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疾病有很多種類,治療方法因病因不同採用不同的療法:

催眠療法、心理分析療法、認知領悟療法、系統脫敏療法、滿灌療法、厭惡療法、暗示療法、疏導療法、鬆弛療法、生物反饋療法、自律療法、支援療法、森田療法、思維阻斷療法

TAGS: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