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健康>

良好生活習慣有助心理保健

學問君 人氣:2.77W

很多人都認爲心理問題的出現大多都是自身內心的原因,但實際上很多生活習慣同樣也會影響到你的心理健康。那麼,怎樣才能做好心理保健呢?你需要正確的調試心理,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

良好生活習慣有助心理保健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人的消化功能對情緒變化十分敏感。在積極、愉快的情緒狀態下,胃粘膜會充血發紅,胃腸蠕動加強,消化腺分泌正常,有利於實現正常的消化功能。當處於抑鬱、憂傷、失望、悲痛等不良情緒狀態下時,胃粘膜因缺血而顯得蒼白,胃腸活動減弱,胃粘膜分泌減少,胃內酸度下降,不利於對食物的`消化吸收,而如果長期憤怒、焦慮,胃液的分泌可持續升高,使胃內酸度過高,使胃液對胃粘膜的消化作用大於粘液的中和作用及粘膜的自我修復能力,由此導致消化性潰瘍的發病。

在醫學臨牀工作中也發現,消化系統疾病中許多都與不良情緒有關,屬於心身疾病。常見的有: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直腸潰瘍、潰瘍性結腸炎、神經性嘔吐、慢性肝炎等等,這些疾病的治療除了必要的用藥之外,調節不良情緒,消除致病因素也非常重要。所以在飲食活動中不僅要注意營養,講究衛生,而且要注意情緒調節,使人在積極的情緒狀態下有良好的消化功能,促進健康預防疾病。

首先,應注意餐前心理調節。生活中或許有這樣或那樣的挫折與壓力,使人情緒不佳,就餐前可適當調節心態,暫時從不良情緒中解脫出來。飲食本是滿足人生理需要的一件樂事,不要讓生活的煩惱沖淡飲食的愉快。可以回到家中或到環境優雅的餐廳,考慮怎樣吃好這頓飯,不要去想令人煩惱的事,以輕鬆、愉快的心情準備就餐。

其次,就餐時人的注意力應集中在飲食活動上,邊吃飯邊看書,邊吃飯邊想問題等行爲都不可取。食物儘可能是自己喜歡吃的,色香味俱全的飯菜,好的飯菜能使人心情愉快,食慾大增。就餐的環境應乾淨、整潔,還可播放一些旋律優美的音樂,營造良好的氛圍。

就餐後同樣應注意心理調節。人常說,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飯後散步的作用不僅在輕微活動對胃腸功能的促進上,而且在於散步過程中人有輕鬆愉快的心理。飯後不可馬上投入工作,應有一段心情愉快的休息時間,使胃腸能正常地完成其消化功能。

總之,人應重視飲食活動,並有良好的心情。僅僅爲了吃飽肚子而飲食粗糙,匆匆就餐,最不利於人的心身健康。

如果你想要更好地保證自己的心理保健,那麼上面的這些問題大家一定要注意了,先了解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不是存在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只有及時的改正,那麼纔可以幫助自己保持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