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考試心理>

怎樣緩解考試壓力

學問君 人氣:2.84W

不同的考生在考試前都會有不同程度,不同表現的緊張壓力,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怎樣緩解考試壓力,歡迎參考閱讀!

一、轉移減壓法

有意識的轉移注意力是減輕心理壓力的有效途徑。針對精神長期高度緊張的狀況,家長應幫助考生學會自我調試,及時放鬆自己,如參加各種體育活動、放學後泡泡熱水澡、與家人、朋友聊天、雙休日抽出一些時間出遊,還可以利用各種方式宣泄自己壓抑的情緒等等。

考生還可以進行左右腦思維的自主轉移,爲此考生應將文理科交叉起來學習,腦科學的初步研究表明文科與理科的思維活動是由人的左右大腦分工負責的,這樣文理交叉學習可以讓左右大腦輪流活動,這種轉移既可以減輕大腦的疲勞度,也可提高學習效率。

二、環境減壓法

對於考生來說,學校的學習氛圍已經夠壓抑和緊張的了,所以在家庭環境方面,家長應營造一個良好而寬鬆的生活與學習氛圍,而不能製造考前壓抑、緊張的家庭氛圍,如在言行上不要天天對考生灌輸努力學習考大學或名牌大學等字眼,家長可以在爲孩子迎考服務方面暗中給孩子以物質與心理上的支援,如營造安靜的家庭學習和休息氛圍,爲孩子安排好飲食等。家長在考前應積極與孩子進行親子溝通,如傾聽孩子的傾訴、與孩子多聊天、尊重孩子的意願、多鼓勵孩子而不能以打擊或施壓等方式鞭策孩子努力學習,還應積極引導孩子進行自我宣泄,如以幽默的方式逗孩子開懷大笑,對孩子遇到不快時適當時可讓孩子痛快地哭一場,經常對孩子進行身體接觸式的愛撫,甚至經常擁抱孩子等等

怎樣緩解考試壓力

三、睡眠減壓法

充足的睡眠是保證考生精力充沛、心理寬舒與平衡的前提。但遺憾的是大多數考生在考前遇到的問題是既沒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也沒有很好的睡眠,許多考生因考前過度緊張還常常發生失眠。

即使有的考生能及時入睡,但其睡眠質量也不高,如睡眠不深、整夜做夢等。所以保證考生有足夠的質量較好的睡眠是減輕其心理壓力,提高學習效率的必要條件。如何改善考生的睡眠呢?首先家庭應爲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休息環境,其次針對考前睡眠時間少、身心過度疲勞,考生應進行多時段的睡眠。對腦力勞動過大過強的人來說,多時段的休息是調節過度緊張的有效方法,這已被愛因斯坦等許多科學家的切身經歷所證明。

對於失眠的考生,一方面應積極調試心態,減輕因失眠而帶來的心理壓力,事實上失眠與心理壓力常常產生惡性的互動。另一方面應透過科學的'安排生活,建立有規律的起居來克服失眠,同時在飲食上也可採取一些措施,如睡前喝半杯濃牛奶是有助於入睡的。

四、過渡減壓法

通常學校與家庭都讓考生在考前進行一週以上時間的休息與調整,讓考生以充沛的精力應試。但許多老師、家長以及考生都不瞭解科學的調整方法,例如大多數考生在考前往往是甩手大休息,有關學習的活動一概不進行,事實上這種休息與調整是不科學的。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如果處於高度緊張的工作壓力下,長期下來作爲一種應急機制,人的大腦中樞會相應建立起高度緊張的思維和運作模式,使人能適應高緊張度、大壓力的生活、工作方式,如果突然停下來無事可幹,使原來那種適應高度緊張的心理模式,因突然失去對象物,面對寬鬆無事的環境,反倒不適應。所以許多考生停止學習後,往往會產生抑鬱不安、失落、心慌等不適的心理現象。對此考生與家長都以爲是因過度緊張的學習造成的,而不知道是急剎車惹的禍。所以考生在考前一個月前就應該慢慢減小學習強度和減少學習時間,採取過渡調節方式。再從應試角度來說,如果考生在考前一週完全停止學習活動,也不利於考試時迅速建立應急機制。

緊張的症狀

症狀一:緊張得無從下手

常見表現:考生滿腦子想的都是考試,但覺得無從下手,寢食難安,顧此失彼。

症狀分析:這種症狀通常是由於老師和家長對他的期望過高,或者是考生對自己的要求過於嚴格等等原因造成的;還有可能是因爲他本身的基礎比較差,在這個時候很多環節的複習跟不上老師的進度而造成的一種積累性的焦慮。

專家建議:放慢自己的複習進度。另外可以給自己一些放鬆的暗示,比如可以看看陽光、看看天空等,藉助自然的環境,最後迴歸內心的放鬆。還有一種簡單的方法,先把雙手用力地握緊,然後再慢慢地放鬆,實際上就是先讓自己極致的緊張,然後再體會放鬆的感覺。

症狀二:複習不進去

常見表現:看書時間很長,但看過的東西根本不往腦子裏進。

症狀分析:通常是由於考生在複習中出現比如說欲速則不達、焦慮等心理而造成的。

專家建議:可採用“症狀一”的對策。另外,還可以一邊複習一邊播放一些旋律不是很明顯的音樂,清淡的音樂可以幫助考生更快地進入一種放鬆的心理狀態,這樣複習的效率會更高。

症狀三:人際關係不和諧

常見表現:脾氣特急,根本說不得,口頭語是:“少理我,煩着呢!”還有“我們的某科老師特別差勁兒,跟他學還不如自己學”。

症狀分析:這也是考生難以調整自己複習的狀態造成的。很多時候,考生是因爲自己太緊張而爲自己的緊張情緒找的藉口。

專家建議:多與同學、老師和家長交流、溝通,要互相信任;還可以採取一種做遊戲的方法,和同學或家長,在一定的時間內,與對方說好,角色互換,互相瞭解對方的感受,這樣可以增進與對方之間的瞭解;對於家長,則要先處理好自己的心態,不要把自己的緊張情緒帶給孩子。

TAGS: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