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開題報告>

數學作業設計小課題開題報告範文(通用5篇)

學問君 人氣:2.27W

開題報告是提高選題質量和水平的重要環節,它主要說明這個課題研究的意義以及該課題的可行性,以下是小編蒐集整理的數學作業設計小課題開題報告範文,供大家閱讀檢視。

數學作業設計小課題開題報告範文(通用5篇)

數學作業設計小課題開題報告 篇1

題目: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研究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在數學教學中,作業是學生進行學習的最基本的活動形式,學生數學概念的形成、數學知識的掌握、數學方法與技能的獲得、學生智力和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的培養,都離不開數學作業這一基本活動。肖川博士曾說:“作業是教師精心準備的送給孩子的一個禮物。”“作業給孩子綜合運用知識,發展和表現個人天賦提供機會,使教學的影響延續到全部的生活中。”

隨着新課程標準的深入實施,目前教師都比較重視課堂教學的改革與創新,課堂的教學觀念、教學形式、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水平都發生了質的變化。然而,對如何以新課程標準爲依據,設計新型的數學作業,利用作業來培養學生正確的數學觀念,促進學生主動地探究,促進學生有效地學習,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等,卻依然關注不夠。作業設計中依然存在這些現象,即模仿作業多,創造性作業少;封閉訓練多,開放作業少;機械練習多,探究體驗少;脫離實際練習多,聯繫生活實際少;限制思維作業多,解題策略多樣化少;個體獨立練習多,合作探索練習少;課內練習多,課外實踐少;簡單劃一多,分層要求少。這樣的作業設計,背離了素質教育“減輕學生負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要求,阻礙了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難以實現《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等基本理念。

因此,開展本課題的研究,是廣大一線教師走進新課程必須面對並解決的具體課題,對有效落實《數學課程標準》的四個目標(即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

1、以建構主義理論爲指導,以《數學課程標準》爲依據,順應小學生的心理與年齡特點,設計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型作業形式,努力提高教育質量。

2、突破過去形式單調、結構封閉、缺乏應用、以個人模仿操作爲主的傳統作業方式,確立需透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種形式完成的貼近生活、新穎有趣、富於思考的開放的作業方式,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使學生紮實、牢固地掌握小學數學的有關基礎知識,並形成熟練的技能技巧,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把完成作業變成愉快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之間互相尊重、團結協作、個性和諧發展。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掌握學習方法,學會學習,提高終身學習的能力。

3、透過研究構建以基礎性作業、多層次性作業、開放性作業、趣味性作業相結合的符合新的教育理念的數學作業模式。提煉基本經驗、探索規律,提供既適合於學生的作業形式與內容,又體現教育教學目標的要求,爲廣大一線教師將課改新理念落實於教學實踐,提供有價值的可借鑑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

1、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認爲,學習不是知識由教師向學生的傳遞,而是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的過程。學習者的學習是主動的,是透過對外部資訊的選擇和加工主動建構資訊的意義。這種建構不可能由其他人替代完成。因此,教師不是簡單的知識呈現者,他應該重視學生自己對各種現象的理解,傾聽他們的看法,共同參與學生的探索,引起學生間的交流、質凝,從而使學生不斷豐富或調整自己的理解,以建構清晰、完整的認識結構。根據建構主義的理論,要有效地完成知識的建構過程,學生必須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爲資訊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必須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爲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

2、人本主義理論

人本主義體現了學生的主動發展思想和主體發展地位,體現了以人爲本的現代教育理念。教師的任務不是教學生學習知識,而是爲學生提供各種學習資源,創設有利於學生髮現創新的資訊平臺,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促進學生個體的可持續發展。

3、《數學課程標準》理念

“關注學生髮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課程標準強調構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相融合的新課程目標體系,倡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等新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強調教學中的“民主、交流、互動、對話”,強調“經歷與體驗”,重視“過程與方法”,提倡課堂開放,努力把課堂變成實現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重點的素質教育主陣地。

4、關於“優化”的理論

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以唯物辯證法爲指導,將系統論、控制論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引進教學論的研究,提出了教學過程最優化的理論。既在規定限度的時間內取得最大可能的教學效果。數學作業(包括課內作業、課外作業、階段性檢測作業)是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它的優化是指從一定的標準來看是最好的。標準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效果和時間,既提高質量,又不增加負擔。

四、課題研究方法

作業設計的過程實際上是對理論認識的再現過程,沒有科學理論的指導,作業設計就很難達到一定的高度。作業設計過程同時也是一個不斷修改、提高、完善的過程,從理論的學習中進行作業設計,從作業設計中加深對理論的理解。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是我們優化數學作業設計行動的指南。因此,本課題研究擬採用以行動研究法爲主,結合調查法、觀察法、個案法。在形式上擬採取以點帶面,循序漸進、不斷完善、層層深入的辦法。

五、課題研究的內容與範圍

(一)研究內容

以實驗教材中“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四個領域爲內容,開展如下作業設計研究:

1、優化小學數學多層次作業設計的研究

學生多層次作業設計的研究就是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將學生分層。主要是解決優等生吃不飽,學生吃不了的問題,使各個層次的學生得到發展。

2、優化小學數學趣味性作業設計的研究

趣味性作業是遵從小學生的心理特徵,寓知識與技能訓練於趣味性練習之中,使學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3、優化小學數學開放性作業設計的研究

開放性作業是指條件開放、問題開放、解題策略開放的課內作業。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思維的開放性、靈活性等。它是面向全體學生而設計的,不同基礎的學生可以提出難易程度不同的條件、問題和策略,這樣便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信心。

4、優化小學數學現實性作業設計的研究

現實性作業是指讓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課內外作業。其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和水平,解決學用結合的問題,體現人人學有用的數學的新理念。它是面向全體學生而設計的。

透過廣泛學習、嘗試設計、實踐檢測、交流研討、反思改進、循環往復的研究活動,逐步形成經驗,從而達到優化小學數學課內作業設計,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量的實驗研究目標。

(二)研究範圍

以現行課改實驗教材爲內容,以班級學生爲對象。

六、課題研究的步驟

(一)課題研究時間:一年,即20XX年3月--20XX年3月

(二)研究步驟:

本課題研究步驟分三個階段:

1、啓動探索階段(20XX年3月--20XX年5月)

主要工作:課題組教師學習相關理論、收集資訊、借籤經驗,完成申報立項工作。

2、探索實施階段(20XX年6月--20XX年1月)

主要工作:確立課題研究方案,開展研討、經驗交流,課題組積累活動過程的成果材料,完成階段總結報告。

3、總結階段(20XX年2月--20XX年3月)

主要工作:

(1)收集整理各種原始資料。

(2)教師撰寫研究論文。

(3)進行研究總結,撰寫課題結題報告。

七、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

透過對本課題的研究、歸納整理,形成以下成果:

1、本課題研究的課題報告、總結、論文、案例、教案等。

2、課題組教師課堂教學圖片集。

3、《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內作業設計的實踐研究》課題結題報告

八、課題研究的組織與管理

1、課題組成員(2人):xx xx

2、課題組活動方式:

(1)課題組定期集中,由課題負責人領導主持,探討課題組成員實踐研究狀況;分析評點及撰寫相關論文;課題組負責人收集、整理研究材料論文。

(2)課題組每月召開一次課題交流會,展示研究成果,徵求各方意見,及時改進方案。

3、對課題組成員的要求:

(1)尊重事實,實事求是,及時積累、分析、記錄有關案例,定期完成有關教學評點與論文。

(2)自覺學習有關課堂評價的理論雜誌,着作等讀物,並做好摘錄,更新教育觀念,主動投入課題研究活動中,及時地提出改進意見及措施。

數學作業設計小課題開題報告 篇2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作業與教學活動的其它各個方面有着非常密切的關係。它既是教師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又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課程改革的新理念下,在高質量輕負擔的指導思想下,充分發揮作業在教學過程中的檢驗、診斷、鞏固和反饋的作用,是提高教學效益走內涵發展的當務之急。

一、作業設計要具有興趣性

翻開數學課本或是教輔資料,設計的練習題,無不是從學生的年齡特徵、生活經驗生活情境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事物穿插在數學作業之中,這樣的練習設計具有童趣和親近性,能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與動機,吸引力強,使孩子做起來樂此不疲。

二、作業設計要具有自主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作業的設計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提供給學生自主參與探索,主動獲取知識,分析運用知識的機會,儘可能讓學生對自己的作業進行自我設計,自我控制,自我解答,讓學生真正成爲一個學習的主動者,探索者和成功者。

三、作業設計要具有探索性

學生完成數學作業也是一種數學學習活動,而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而是要靠學生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來完成,這樣學生才能對數學知識、技能和數學思想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從多渠道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爲此,在作業設計時,要根據教學的內容、生活實際以及學生已具有的數學活動經驗,設計一些以學生主動探索、實驗、思考與合作爲主的探索性作業,避免數學作業都是書面作業的單一形式,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體驗知識,掌握知識。

四、作業設計要具有分層性

因爲受種種因素的影響,學生之間的數學知識和數學能力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爲此,在作業設計時,不能“一刀切”,應該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設計層次性的作業,爲任何一個學生創設練習、提高、發展的環境,使每個學生品嚐到成功的喜悅。

總之,數學作業是數學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之一。教師要轉變數學作業觀念,樹立一種新型的數學作業觀,努力提高佈置數學作業的有效性。讓數學作業不僅僅是課堂知識的幾個鞏固練習題,更應爲適應學生數學素質發展需求服務。

數學作業設計小課題開題報告 篇3

摘要:數學作業的設計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係着數學教學成果的檢驗,以及學生學習成果的檢測,是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本文從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入手,就小學傳統作業的缺陷、如何立足實際突破這些侷限以及透過因人而異地設計作業讓作業能夠起到實際效果展開了探討,希望使數學作業的設計成爲提高教學質量的推動器。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探討

現在的小學生大多課業繁多,數學作業計算量較大且容易讓學生產生煩躁情緒。隨着新課程的實施,一線教師應突破傳統進行新形勢下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要因人而異地設計作業,讓學生在數學作業的指導下能夠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從而真正達到新課標教學的要求。

一、突破傳統作業侷限是新課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

當前部分教師的作業設計仍舊脫離不了傳統作業的侷限,只注重教學的強化不注重學生實際情況。這樣只注重數學作業的量而忽視質的問題,值得每一位教師深刻反思。同時,還有一些教師把數學作業當成懲罰,因而經常可以看到學生因爲某個算數錯了而被罰抄很多遍,這種機械作業是沒有什麼實際效果的。因此,佈置作業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不同的學生對數學作業的需求是不一樣的,不是所有的學生都需要一樣的數學作業,這也需要教師在設計作業的時候能夠採取一定的方法和一定的策略,要讓作業變得開放而有趣味。因爲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所以教師在設計作業的同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思想,要讓學生的思想從“作業是一種負擔”變爲“我愛做作業”,使其覺得做作業也是一種樂趣。例如,有些學生完不成作業,教師總是一味地責備他們,其實有時候教師可以換個角度去思考,是不是教師自己的作業設計不能提起學生的興趣,如果教師變換一種作業形式,比如從簡單的算術計算變成讓學生自己去統計菜市場菜價,然後相比較,看看哪種菜比哪種菜便宜多少,這也是鍛鍊加減法運算的好方式,也更能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

二、立足實際因人而異是新課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基礎

學生素質的差異以及教學環境的制約都影響着新課程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爲此,教師可以立足實際運用各種方式進行作業設計,並且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這樣才能使每個作業設計不至於浪費,不至於讓好學生在無謂的基礎知識上多費功夫,也不至於讓基礎知識不好的學生花費大量時間去研究偏題的難題怪題,從而使基礎得不到有效鞏固。立足實際就是要教師認識到現在的問題從而改正,教師現在的作業設計應該要使學生成爲主動參加者,讓學生參與作業設計的每個過程,以體現作業的過程性,同時要加強作業的趣味性、實踐性、開放性、層次性和連貫性。所謂趣味性,是教師設計作業時要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成爲做作業的積極主動者;實踐性是讓學生參與實踐,透過一些分組形式或者製作表格等方式讓作業能夠來源於生活並應用於生活;開放性則是作業形式要多種多樣,不能侷限於一種。每次都是一種,學生會覺得作業是沒有作用的東西;層次性就是要分清學生層次,並不是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針對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作業,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連貫性即不能像狗熊掰棒子,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只有這樣,才能使作業成爲學生學習的輔助手段,而不再是學生的一種學習負擔。

三、能夠應用並舉一反三是新課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追求

知識都是來源於生活並應用於生活,而教師所有的教學目的也都是希望能夠讓學生得到提升,能夠使學生在今後的生活實際中將知識進行應用。不能得到應用的知識就好比花瓶、知識擺設,因此新課程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就是要讓學生能夠應用知識,並且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地去應用知識。課堂教學往往是不能夠達到這個程度的,因而作業設計就要更加突出實際應用性,數學作業要更貼近生活,所以教師可以設計算術題目的時候涉及生活相關知識,例如加減法運算可以換成:劉老師比王老師大三歲,趙老師比劉老師大三歲,問趙老師比王老師大幾歲?此外,還可以讓學生走進社會去進行數學運算,讓學生跟着家長去買菜,透過計算一天的花銷,分別是菜花了多少錢,零食花了多少錢,相加一共多少錢,當然也可以把這些數據做成統計表的形式,這樣對學生思維活躍程度的提高和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由於學習本來就是來源於生活並且服務於生活的,所以可以讓學生分小組去丈量物體的長度,以體會千米和米的差距,或者計算學校操場的總長,這樣不僅使作業形式多樣化,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還提高了學生的合作能力。

總之,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看似一個普通並且非常簡單的問題,實際上卻有很大的學問,要真正做到與時俱進,真正做到素質教育並按照新課程標準教學,小學生數學作業的設計還是至關重要的,這就需要教師在作業設計上多下功夫,只有這樣,才能讓小學數學作業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進而發掘學生學習的潛力,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從而在素質教育的道路上更好地走下去。

參考文獻:

[1]李彥.新課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問題與策略[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1(11):55.

[2]陳芳.淺談小學數學個性化作業設計[J].學週刊,2011(3):107-108.

數學作業設計小課題開題報告 篇4

摘要:數學是一門基礎課程,小學數學更是重中之重,學習數學是義務教育所規定的也是每個人所必須要做的。小學階段學生所學習的都是基礎性知識,小學生需要牢牢記住並且能夠做到熟練運用、舉一反三,但是隻是靠課上學習的時間並不能夠徹底學會並理解知識點,那麼數學作業就是預習、鞏固知識點的重要途徑。本文針對小學數學個性化作業設計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 個性化 作業

很多人都認爲數學是一門枯燥的學科,學習的都是數字、符號、公式,不好學習也不好理解。對於主課只有語、數、英三門課的小學生來說,數學更是一座立在眼前的大山,有的同學思維敏捷能夠輕鬆跨越,但是很大一部分同學是需要披星戴月,一刻不停地前進才能登頂、翻越數學的大山。數學在很多人的眼裏是枯燥的、難懂的,數學作業是費盡心思也做不出來,做出來也是不符合標準答案的。那麼,如何才能扭轉小學生不願、不喜歡做數學作業的狀況呢?這就需要對小學的數學作業做個性化設計,引導小學生髮掘學習數學的樂趣。

一、小學數學作業現狀

(一)機械作業

在應試教育背景下,成績、分數是學生的首要目標,無論是學校、教師、家長都是一心撲在孩子的成績上,成績好那麼什麼都好,成績不好不光在學校要受到教師的批評,在家裏還有要聽父母不厭其煩的嘮叨。作爲提高成績的手段之一,作業是教師每天都要佈置的任務,但是對於小學生來說,做作業真的沒什麼樂趣可言,每天只是機械地回家,掏出作業本,然後做作業,其中也不會管會不會、能不能做好,只要把作業完成,那麼一天的任務也就結束,教師不會批評,家長不會教訓。

(二)題目難,題量多

很多教師都會實行題海戰術來提高學生的成績,熟能生巧確實是一種有效提高正確率的方法,但是這種枯燥的學習方式只會使學生對做數學作業越來越厭煩。國家提倡素質教育,提倡學生全方面發展,但是過多的作業總是佔用學生幾乎全部的課外時間,很多小學生的書包重量成年人都會感覺沉重。在作業量如此多的情況下,作業的難度卻一點都不低,作爲需要腦力的數學作業,題目難、題量多是小學生作業的頭敵。

(三)缺少靈活性

很多教師在講完課後會佈置作業,這個作業是面對全班每一個同學的,所有的人都做一樣的作業,但是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方法確實是不一樣的。每一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特點,有的學生學習理解能力強,對於作業並不需要去完成,完全可以利用做作業的時間學習其他知識或者發展其他興趣愛好;有些同學的知識掌握不到位,作業就應該以基礎性題目爲主,題型複雜的題目只能加重學生的負擔,使他們失去學習的信心。

二、個性化教學策略

(一)富有樂趣的作業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能爲學習提供充足的動力,有了興趣學生才能主動地去學習。小學生數學作業也可以走個性化道路,我們可以一邊玩一邊學,作業可以是書面作業但是也可以是實踐作業。其實很多的小學生都具有探索心理,對於新奇的事物有好奇心,教師可以改變方式讓做作業成爲一種樂趣。如學習“計量單位”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布置這樣的作業:

從放學離開校門開始計時,從學校到家用了30(),一共行走了2000(),回到家,上廁所用了5(),看電視1(),今天還量了身高是140()。

數學本來就是從生活中來,數學的最終目的也是改變人們的生活,學習數學是件很有趣的事情。教師要讓同學們體會到數學的樂趣,把數學與生活融合在一起,讓學生更快樂地做作業。

(二)動手操作的作業

數學的學習並不只是書面的學習,很多時候動手操作更能加深對於所學知識的理解。如在學習三角形的特徵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準備材料,不拘泥於課本上所描述的三角形,可以讓學生們自己動手製作各種各樣的三角形,然後讓他們在製作的過程中注意觀察自己製作的三角形都有哪些特點。大家還可以分組進行合作製作與三角形有關的.圖形和物品,在動手中瞭解三角形的特點。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動手操作可以使數學的學習具體化,並不只是侷限於看不到、摸不着的理論中,動手操作不光可以使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也能夠使學生鞏固對知識點的記憶。

(三)因材施教的作業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每一個個體都是獨立的,在學習中一視同仁並不是一個好的方法,因材施教才能更符合實際情況。數學作業的設計也應該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進度、掌握程度、理解能力、學習特點來安排。比如,在學習應用題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習進度較快的學生布置題型複雜的題目,讓學生能夠更深入的學習應用題知識。而對於那些知識點掌握不夠徹底的同學,教師就可以另作安排,讓學生們學習較爲簡單的知識,練習更易理解的題目。另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安排作業小組,讓班裏的學生能夠分組結合一起完成作業,在作業有不會的或者不懂的時候大家可以互相討論,在互幫互助下共同進步。

三、結語

數學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數學作業的設計也不能一成不變,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來設計數學作業才能調動學生們學習的樂趣,讓學生們主動地去學習、去理解數學知識。個性化的數學作業設計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但是也能夠改變學生學習的狀態,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數學教師,應該努力探索更適合小學生的數學作業設計,使學生感覺學習數學是快樂的。

參考文獻:

[1]陳芳.淺談小學數學個性化作業設計[J].學週刊,2011(3).

[2]王亞.小學數學個性化作業設計初探[J].考試周刊,2013(61).

[3]彭國慶.小學第二學段數學個性化作業設計的策略[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4(8).

[4]李海強.謅議小學數學個性化作業設計方法[J].新課程:上,2015(7).

數學作業設計小課題開題報告 篇5

早期蘇聯教學論專家凱洛夫、斯米爾諾夫,都將作業與課堂教學視爲同等重要,把作業研究視爲教學論研究的重要方面:美國學者庫柏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未,出版了專著《家庭作業》對作業的功能與作用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我國學者吳也顯在他的著作《教學論新編》中把教材分成三個系統課題系統、圖象系統和作業系統。

可見作業問題在國內外教學論研究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隨着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二期課改的推進,作業問題更向多維視角分析研究。

國家教育部長曾指出過: 要提倡佈置活動性、實踐性的小學作業,二期課改行動綱領中也明確指出:要改進學生的訓練方式,構建學生的訓練體系,要大力開發習題對於促進學生主動活動,培養學生創造才能的功能,把非形式推理的開放性問題,課題研究和建模求解等納入新編習題作業的範圍,與原先強調現有知識掌握鞏固的習題類型相配合,組成完整的數學訓練體系。

因此,加強作業問題研究,開展作業改革是解決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重要途徑,也是體現學生學習主體性的重要實踐。

數學作業是小學生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是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活動形式,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環節。透過完成一定數量的數學作業,能使學生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並將知識轉化爲技能、技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科學的數學學習方法,也利於教師瞭解教學情況,及時反思改進。

現在小學數學作業普遍存在:

一是作業內容乏味,機械重複較多;

二是作業形式單調,缺乏思維問題;

三是作業量分佈不均,隨意性較大;

四是忽視學生潛能,缺乏自主性的問題;

五是重視獨立完成的作業,忽視合作交流完成的作業。

學生對這樣的數學作業非常反感。正是由於教師佈置作業只從本意出發,忽略學生心理需求,致使衆多小學生逐漸形成不良的作業習慣,抑制了學生的興趣愛好,抑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更抑制了學生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嚴重影響了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由於受片面追求考試分數的影響,數學作業產生了不少弊端:忽視學生的個別差異,教師沒有很好的研究學生心理、理解教材,把全體學生置於同一起跑線上,讓發展水平並不相同的所有學生去完成整齊劃一的訓練任務,造成有能力的學生吃不飽,基礎差的學生吃不了;在練習設計的安排上存在着只注重練習的量,而忽略了練習的質,在練習目的安排上重視基本概念和定理的掌握,忽視基本技能的實際運用,造成作業份量過多、出題過細、答案過死的現象,而使學生常常在被動的狀態下做無效或者低效的作業。分析作業問題,構建以學生爲中心的的小學數學作業模式,已成爲數學教學改革中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