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開題報告>

測繪工程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學問君 人氣:1.15W

開題報告是寫畢業論文的第一個任務,其作用是闡述論文選題依據,以及講述初步構思的實驗思路,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測繪工程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歡迎閱讀參考。

測繪工程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設計(論文)題目:益陽市資江四橋施工控制網的與優化設計

課題的根據:

1、本課題的理論意義:

在橋樑工程施工階段,測量工作的任務是直接爲施工服務。測量放樣的前提除了要有內業計算資料外,還要滿足施工放樣精度要求,控制點密度適當,圖形結構良好的施工控制網更是必不可少,而且施工控制網的佈設形式和精度等級更直接影響橋墩放樣點位的精度,從而更構成了橋樑建設成敗的一個關鍵因素。因此如何更科學地設計與佈設一個既經濟又合理的橋樑施工控制網顯得極爲重要。

2、國內外本課題的研究動態:

橋樑施工控制網作爲整個大橋建設的基礎必須保證高精度與高可靠度,這種控制網的特點是:網點間邊長較短,點位精度要求卻甚高。過去一般採用常規的邊角網,爲了達到高精度與高可靠度一是要考慮網形結構的優化,另外就是要花相當的工作最進行網的觀測,特別隨着橋粱的跨徑越來越大,常規測裏儀器在測程上也逐漸不能勝任,這就要求測繪工作者尋找新的工作方法。近年來,在越來越多的高速公路的興建中,相繼應用GPS定位技術來建立線路控制網。與常規測量方法相比,這項技術不僅顯著提高了線路控制點的精度和可靠性.而且可大大提高速度及減少費用。這對於高速公路勘測設計和施工放樣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同樣GPS用於橋樑控制網的建立也逐漸從最初的試驗嘗試到現在的普篇應用,取得越來越顯著的成績。如潤揚長江公路大橋、南京長江第三大橋、蘇通長江公路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等首級施工平面控制網的建立都採用了GPS技術。

3、本人見解:

目前大型橋樑施工控制網的建立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傳統的三角網的方法,另一種是利用GPS技術建立。這兩種方法在許多大型工程項目中都得到了成功的應用,但各有特色。

傳統的三角網建網方法有許多優越性,如:觀測量直觀可靠,數據處理方法簡單,有一整套成熟的建網技術和觀測程序,測量精度比較容易控制,工程經驗也較多等等。但該方法作業速度比較慢、測量的'週期相對較長,人力物力的投入也比較大,在觀測上受氣象條件影響較大,在成果質量上受人的因素影響較大。所以人員因素和工作效率就成爲傳統三角網的致命弱點,尤其在當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工程項目週期都比較緊張,留給測量作業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外業測量時間相當緊迫,並且大型橋樑施工控制網都是長距離跨江或跨河,對氣象條件要求較高,每天可觀測的時間又有限,因此客觀上在精度能夠滿足需要的情況下應該儘量避免使用該方法。利用GPS技術建立控制網,恰恰彌補了常規傳統三角網方法建網的不足,在減輕勞動強度、優化設計控制網的幾何圖形以及降低觀測中氣象條件的要求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並且可以在較短時間內以較少人力消耗來完成外業觀測工作,觀測基本上不受天氣條件的限制,內、外業緊密結合,可以迅速提交測量成果。但是並不是所有橋樑工程都可以採用GPS技術建立測量控制網,比如在衛星接受信號較弱的工程或對控制網點位精度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就難以採用。

課題的主要內容:

1.城市E級GPS網的測定;

1)GPS網點的確定 2)E級靜態GPS網的外業測量

3)靜態GPS數據處理

2.橋樑施工控制網的設計要求;

1)相關測量規範 2)精度、等級要求 3)方案設計(控制點的選擇等)

3.橋樑施工控制網的外業測量過程與注意事項;

1)平面控制測量 2)高程控制測量(過河的二等水準測量)

3)測量過程的注意事項

4.橋樑施工控制網的內業計算與精度評定(繪製出橋軸線的相對誤差橢圓曲線)

1)平面和高程控制測量的內業計算,整理外業測量成果

2)精度評定(繪製出橋軸線的相對誤差橢圓曲線)

5.橋樑施工控制網的優化設計(增減條件量進行比較計算)。

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

透過調查文獻獲得資料,從而全面、正確地瞭解掌握各平差方法比較分析的動態資訊。

2、實證研究法

利用測量儀器和設備,在自然條件下,透過有目的有步驟地操縱,根據觀察、記錄、測定與此相伴隨的現象的變化來確定條件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係的活動。主要目的在於說明各種自變量與某一個因變量的關係。

3、數量研究法

根據觀測所得數據的一些數量關係的分析研究, 認識和揭示事物間的相互關係、變化規律和發展趨勢,藉以達到對事物的正確解釋和預測

4、模擬法(模型方法)

用已有的觀測數據建立數學模型,透過模型算出預測值再跟實際測出的值進行比較分析,透過模型來間接研究原型。

完成期限和採取的主要措施:

1. 7-8周 參與實際項目生產作業,以獲得觀測數據。

2. 9周 對觀測數據進行預處理,確保無誤並符合限差要求並消除系統誤差。

3 10-11周 橋樑施工控制網的內業計算與精度評定(繪製出橋軸線的相對誤差橢圓曲線)

4. 11-12周 對橋樑施工控制網進行優化設計。

5. 13-16周 撰寫論文、修改、定稿,答辯。

主要參考資料:

[1] 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範[S](GB/T 18314-2001)

[2] 工程測量規範[S](GB50026——2007)

[3] 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範[S](GB/T12897一2006)

[4] 張正祿等編著.工程測量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5] 張華海等編著.大地測量學[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8

[6] 郭際明.孔祥元.控制測量學上、下冊(第三版)[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

[7]張坤宜主編.交通土木工程測量(修訂版)[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

[8]武漢大學測繪學院測量平差組編著.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基礎[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

[9]費業泰主編.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10]李徵航.黃勁鬆編著測量與數據處理[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

[11]潘正鳳等編著。數字測圖原理與方法(第二版)[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