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開題報告>

2017課題研究開題報告模板

學問君 人氣:2.62W

下面是一篇課題研究開題報告模板,雖然不是很好,但也反映了開題報告的格式和寫法,有一定的借鑑價值。

2017課題研究開題報告模板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義

“有效教學”的理念源於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特別是在受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和行爲主義心理學影響產生的.有效教學的提出也是“教學是藝術還是科學”之爭的產物,教學是藝術,這是20世紀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論中占主導地位的教學觀,但是,隨着20世紀以來科學思潮的影響,以及心理學特別是行爲科學的發展,人們才明確地提出,教學也是科學.也就是說,教學不僅有科學的基礎,而且還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在高中數學的有效教學中,數學思維的培養可謂其中的重中之重。

高中數學教學就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高中數學課程應注意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這是數學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人們在學習數學和運用數學解決問題時,不斷地經歷直觀感知、觀察發現、歸納類比、空間想像、抽象概括、符號表示、運算求解、數據處理、演繹證明、反思與建構等思維過程。這些過程是數學思維能力的具體體現,有助於學生對客觀事物中蘊涵的數學模式進行思考和做出判斷。數學思維能力在形成理性思維中發揮着獨特的作用”。

傳統教學遇到的瓶頸

然而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應達到怎樣的數學思維水平,那些思維在教學中是有效的,課程標準沒有給出具體意見,在老師們的具體教學實踐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一個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強的數學思維訓練模式,特別是還大量存在着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一種盲動狀態,問題的給出與解決還是“填鴨式”,學生只知道是這樣,不知道爲什麼是這樣,思維的原點在哪兒?思維的路徑是什麼?體現了怎樣的邏輯性、合理性及數學思想?,爲此十分有必要進一步探究有效教學中的數學思維的培養,尋找有效的培養模式。

研究的目的

本課題的研究目的是:對數學思維的本質性特徵進行揭示,找到有效的訓練策略、方法、模式,極大的.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數學建構性思維能力,屏棄傳統應試教育下的“高耗低效”的違背教育規律的做法,在“探究式,合作式”的課堂教學中去實現教與學的創新,實現課堂活動的思維性、高效性是課題研究的根本目標。

研究的意義

1、使我校數學組課堂教學、課後訓練的研究常態化、系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