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開題報告>

居住小區開題報告策劃書

學問君 人氣:2.98W

篇一:居住小區規劃 開題報告

居住小區開題報告策劃書

一、綜合本課題國內外研究動態,說明選題的依據和意義

隨着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大改善,整個一切都直接影響着建築師對住宅小區的規劃和住宅設計的研究,這就需要新的小區、新的住宅區適應新的變化和新的生活。

18世紀下半葉爆發的工業革命引發了城市形態的重大變革,人口向城市大規模聚集,城市的迅速膨脹打破了傳統城市以家庭經濟爲中心的城市格局。城市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片工業區、商貿區、工人住宅區以及倉儲區等職能區劃,城市結構和規模都發生了急劇的改變。同時城市人口的爆炸,居住條件惡劣等問題日益嚴重,出現了一系列被稱爲"城市病"的複雜城市問題。爲了根治"城市病",19世紀末以功能主義和機器美學原理爲基礎的城市理論應運而生。到20世紀20年代,在CIAM的推動和雅典的倡導下,城市逐步脫離古典主義傳統,向功能主義形體化方向邁進。

雅典強調城市明晰的結構組織,注重功能分區與用途純化,追求統一的視覺空間秩序,將城市機械地分割爲四項基本功能,即居住、工作、交通和遊憩,強調城市中不同功能的分區佈局,再以交通網彼此聯繫。雅典的基本原則和精神實質在城市形態上表現爲各城市功能被交通線劃分成具有嚴整幾何性的功能分區,形體環境秩序井然。同時城市結構以縱向的樹形結構形成等級化的組織體系,即按照嚴格的遞增等級來組織城市。城市的基本組成單元是:1. 近百家住宅組成一個鄰里單元;2. 幾個鄰里單元圍合成一個鄰里單位(以一個小學的服務面積控制規模),中間是鄰里單位的中心;3.城市結構表現爲由大至小等級化梯度形成的中心體系(城市中心、城市次中心等)組織的城市空間,同時城市道路也根據各中心的等級相應呈等級化的梯度變化。二次大戰以後以這種組織結構規劃的城市及城區大量出現,尤其在新建城市,如以英國哈羅新城爲代表的新城建設及巴西利亞的規劃和建設中,這種等級化的城市組織結構和功能空間劃分的特徵非常鮮明地體現出來。鄰里單位是由美國建築師佩裏(y)於1929年提出的居住空間組織方式。它以一個小學的合理規劃爲基礎控制鄰里單位的人口規模(大約居住1000戶),以四周的交通道路爲邊界,形成不被外界交通穿越的、內設必要公用設施的、日照通風景觀條件良好的居住空間。鄰里單位模式產生於功能主義形體規劃觀爲主流思潮的背景下,與功能主義等級化城市具有同構

關係,鄰里單 位模式的確立爲等級化的城市組織結構提供了基礎。作爲城市居住空間的組織方式,鄰里單位體現了《雅典》所倡導的功能主義原則,本身的組織結構也呈現等級化:鄰里單位中的服務設施獨立於居中的位置,並以其服務面積控制着鄰里單位的居住人口規模;居住空間的功能被劃分爲住宅、道路、綠化、服務設施,彼此功能劃分明確、空間互不交叉;鄰里單位內部道路寬度、綠化面積、服務設施規模也從鄰里單位向鄰里單元呈等級化遞減;對於建築形體環境,住宅的高度、日照、間距、朝向、建築密度等都透過精心的設計達到理性的結果。鄰里單位模式的出現,改變了工業革命後住宅街坊中的擁護、惡劣的居住環境,並以新的居住模式對應汽車交通時代的客觀條件,其在當時的進步意義是不可忽略的。

在鄰里單位被廣泛採用的同時,前蘇聯等國家提出了擴大街坊的組織形式,我國許多小區也屬於這種形式,這種規劃原則與鄰里單位十分相似,但在空間佈局上鄰里單位比強調軸線構圖和周邊佈置的擴大街坊要自由活潑些。

隨着戰後各國經濟的恢復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爲適應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要求,居住區規劃有進一步總結和提高了居住小區和新村的組織形式,使鄰里單位和擴大街坊理論又進一步得到充實和完善。

現代交通的發展要求進一步加大幹道間距,住宅建設規劃的空前發展,住宅層數因用地緊張而不斷增高:城市交通因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由於過分強調城市規劃的功能分區,使工作和居住地點分佈不合理而越來越緊張:城市舊居住區改建的特殊性以及居住區自給自足的生活服務設施在經濟上的低效益,因而出現了 “居住區”、“綜合居住區”等多種規劃組織形式。

綜上所述,居住區規劃組織形式的演變經歷了從小到大、從簡到繁、從低到高的變化過程,今後還將隨着社會經濟、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變化而變化。

中國城市居住空間的組織模式的原型來自鄰里單位模式,不論是1950年代完整模仿鄰里單位以及蘇聯的居住街坊模式,還是1960年代基於鄰里單位模式發展起來的居住小區規劃理論,亦或1980年代以後隨着國家試點小區的推行和成熟,居住空間逐步形成"小區-組團-院落"的三級組織結構以及透過對三級結構的改良形成的"小區-院落"的二級組織結構,居住空間的組織模式本身並沒有脫離鄰里單位模式的基本原則和組織方式,即以一個小學的服務人口限定居住空

間的人口規模,以公共設施服務半徑限定居住空間的用地規模,小區內只容納單一的居住功能;小區內呈等級化的組織結構等等。居住小區模式正借目前大規模住宅建設的東風在中國城市中被普遍使用着。

本次就是把以上理念充分融入到小區規劃設計中。規劃設計出居住環境良好、社區功能完備,具有當地特色的居住小區。

二、什麼是居住小區?

1、居住小區的概念

我們通常所敘述的居住小區是哥非常不清晰的概念。按照《城市居住規劃設計規範》。規模在300-700戶,人口在1000-3000人爲組團;規模在2000-4000戶,人口在7000-15000人爲小區;規模在10000-15000戶,人口在30000-50000人爲居住區。可見,其概念劃分以戶數,人口總量爲標準,並不以建築用地面積多少爲指標。常見某些地產廣告,稱某某小區,充其量也就是一個組團。居住小區指規模在2000戶,人口在7000人以上,並且用地有一定規模的住宅區。

2、居住小區超區域性輻射

一般而言,居住小區與單體建築在商業資訊輻射面上有不同之處,單體建築輻射面區域性強,外區顧客一般不易進入輻射區域。由於住宅小區講究環境、配套、功能開發,其附加值要高於單體建築,影響力、社會效應打打增加,除了受到本區域顧客青睞之外,外區顧客也會慕名而來,所以居住小區相對於單體建築有着超區域的輻射性。

3、注意地形地貌的特點,顯其之美,避其不足

在居住小區規劃設計時,並無十全十美的地形,即使是坐北朝南的方形地塊,由於規整,設計時很容易做的古板。反之,一些不規則的地塊,卻可以設計出道路流暢,樓型新穎的優美小區。在規劃設計時,如果充分注意地形地貌的優點、缺點,就能做到顯其之美,避其不足。比如,條狀地塊要注意樓型設計時點、條、矩的結合。如果建築臨水,樓型儘量設計成略帶環狀。

4、開掘主題與最求創興

在居住小區規劃設計時,常常合二而一。既然被稱爲居住小區,那自然有一定規模,主題絕不是可有可無的。沒有主題也就失去了靈魂如同缺乏主題的樂曲,是一團雜亂無章的音符。然而作爲建築音符的居住小區主題形成也頗爲複雜,(1)

地理位置;(2)私密性;(3)住宅戶型;(4)綠化佈置;(5)道路規劃等,這些因素結合起來,進過設計師的創作才能形成主題。

三、住宅小區規劃應注意哪些方面?

1、小區規劃應注重人文環境

居住小區是城市的組成部分,所以其規劃也應該因地制宜,結合當地的歷史人文環境及居民的生活模式,使整個小區有機地融入到所在城市的大環境中。

2、小區規劃應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

生態環境是影響小區居住條件的關鍵因素。所以,在規劃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地形、地貌和地物的特點,在儘可能不破壞建設基地原有的河流、山坡、樹木、綠地等地理條件的同時,加以利用,創造出建築與自然環境和諧一致、相互依存,富有當地特色的居住環境來。

3、小區規劃應注重功能分區的組合

居住小區的空間按其功能要求一般劃分爲公共空間、半公共空間、半私用空間和私用空間四級。

4、小區規劃應注重安全防衛的設定

住宅小區的居住環境安全與否,是小區居民極其關心的問題,要創建一個安全的居住環境不僅要有科學的小區管理制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賴於小區 規劃的安全性,這其中涉及到居民的生理、心理安全和社會安全等因素。

5、小區規劃應注重服務系統的完善

在住宅小區規劃中,社會服務環境的營造也是不可忽視的內容,因爲它不僅是解決居民日常生活活動需要的基本保證,也是小區穩定的物質基礎。

四、如何進行住宅小區規劃,具體需要考慮哪些方面的建設?

1、居住小區空間佈局合理化、科學化。

一是從"以人爲本"出發,建築與環境並重,現實與適當超前結合。

二是居住小區的功能區應佈置得當,有豐富的層次,佈局結構有特色。。 三是住宅羣體的佈置,應提高院落功能,增大交往空間。居民交往和休憩、鍛鍊。

2、居住小區的建築設計與環境的組合應凸顯文化內涵,表現豐富的、有特色的主題。

居住小區應根據其所在地段、城市大環境確定其主題定位,不宜千篇一律,更不宜大量照搬歐化、洋化風格。居住小區的規劃應因地制宜、與大環境結合,善於發揮地段優勢。

居住小區的個性、特色十分重要,即使是同一發展商開發的小區也應表現不同的特色,不應照搬、"克隆"。

3、努力建設生態環境系統。

在居住小區規劃中要防止盲目提高容積率、只重建房不重環境的傾向。對空間的佈置,必須首先考慮生態環境,並按生態要求,本着"以人爲本"原則,要充分利用原有樹林和水面,並使其合理使用。

生態住區要提倡環保理念、節能理念,充分利用環保材料、節能材料,使用太陽能,節約用水,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

4、美化住區景觀系統,建設"山水住區"。

科學利用原有山水,適當地創建人造山水,使住區園林化、生態化、美觀化,做到"常年 葉綠,四季花開;開門見綠,推窗見景;雨不見泥,風不起塵;空氣清新,賞心悅目"。同時使自然環境繼承、發揮中國文化傳統,做到傳統與現代結合。

5、交通道路應合理分流,減少對居住小區的影響。

交通道路要以方便居民出入、遷居,滿足消防、救護需要,減少對住的干擾,保證住的安寧爲原則進行佈置,以達到通達性、安全性、方便性、一體性、多層次性的要求。住區道路系統應分級明顯。

住區的停車位要數量合適、設定合理,有利於優化環境、節約用地,減少對居民的干擾。

參考文獻:

1.《建築羣體設計》 徐嚴、蔣紅蕾、楊克偉等,同濟大學出版社,2002

2.《建築總平面設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席文洪,2010

3.《居住區詳細規劃》 王仲谷、李錫然,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4.《居住區規劃設計》 《居住區詳細規劃》課題研究組編

5.劉濱宜,現代景觀規劃設計[M],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

篇二:住宅樓設計開題報告

畢業論文(設計)開題報告

姓 名

學 號

院 系 土木工程與建築系

專 業土木工程

年 級 12級專升本

指導教師

年 月 日

填 表 說 明

1.原則上應於最後一學年第一學期完成畢業論文(設計)的開題工作。

2.學生填寫此表後,經指導教師同意,由指導教師小組集中進行開題審查,不合格者應重新修改,直至合格後方可開題。

3.學生應執行本表撰寫畢業論文(設計),不得作實質性改變。學生須在所在院(系)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畢業論文(設計)並參加答辯。

4.畢業論文(設計)的具體要求請參閱《新鄉學院畢業論文(設計)工作條例》和《新鄉學院畢業論文(設計)寫作與排版打印規範》。

5.本表可到教務處網站下載,正反雙面、黑白打印,中文內容用宋體、小四號字,英文內容用Times New Roman、小四號字;指導教師意見處應手寫。封面上的姓名、學號、院系、專業、年級、指導教師等填寫內容相對橫線居中。日期填寫阿拉伯數字,數字與“年”、“月”、“日”之間沒有空格,完成後,日期整體位置應保持原樣。

6.本表最後裝入學生畢業論文(設計)專用檔案袋。

篇三:《小區住宅樓結構設計開題報告》

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

題 目: 伊春市朗鄉林業局綠都小區住宅樓

院 系 名 稱:土木與建築工程學院專 業 班 級:土木工程 (建工11-1) 學 生 姓 名: 導 師 姓 名:

開 題 時 間:20xx年12月29日

1.課題研究目的和意義

1.1選題的目的

畢業設計是一個總結性的教學環節, 是學生全面系統地融匯所學理論知識和專業 技能並運用於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透過本教學環節,要加深學生對所學基本理 論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以及設計創新精神,使學生得到有關單位工程建設從方案制定到施工組織的全過程系統性的訓練。透過畢業設計這一重要的教學環節,培養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正確的理論聯繫實際的工作作風,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畢業設計要求我們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獨立系統的完成一項工程設計,解決與之有關的所有問題,熟悉相關設計規範、手冊、標準圖以及工程實踐中常用的方法,具有實踐性、綜合性強的顯著特點。因此畢業設計對於培養學生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提高其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有着重要意義。在完成本次畢業設計過程中,我們需要運用感性和理性知識去把握整個建築的處理,這其中就包括建築外觀和結構兩個方面。還需要我們更好的瞭解國內外建築設計的發展的歷史、現狀及趨勢,更多的關注這方面的學術動態,以及我們在以後的土木工程專業發展的方向。同時積極、獨立的完成本次畢業設計也是爲今後的實際工作做出的必要的準備。

1.2選題的意義

充分理解和正確掌握多層房屋結構的受力特點和內力分析計算方法,熟悉建築及結構設計方面相應的規範和規程,以及掌握方案設計和結構設計軟件中天正CAD、PKPM的性能及其操作使用方法。透過畢業設計,使課本的知識靈活起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2.文獻綜述

2.1研究現狀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類工程設施的科學,技術和工程的總稱。土木工程是伴隨着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它所建造的工程設施反映出各個歷史時期社會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發展的面貌,因而土木工程也就成爲社會歷史發展的見證之一。土木工程在我國可以分爲:建築工程、橋樑工程、公路和城市道路工程、鐵路工程、隧道工程、水利工程、港口工程、給水和排水工程、環境工程。作爲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深知土木工程設計範圍之廣,以及和社會生活聯繫之密切。我們在校只是學習了土木工程這一個小的分支並且着重學習了工民建部分。房屋建築結構設計方面就結構佈置部分有以下幾種結構:框架結構、剪力牆結構、框架-剪力牆結構、板柱-剪力牆結構、框架-支撐結構、筒體結構、框架-核心筒結構、巨型結構等等。就

此次的設計題目,以及結合任務書所給定的各項條件,選擇了框架結構比較合理並且切合實際。

2.2發展趨勢

框架結構由樑柱構成,構件截面較小,因此框架結構的承載力和剛度都較低,它的受力特點類似於豎向懸臂剪切樑,樓層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層框架在縱橫兩個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這時,現澆樓面也作爲樑共同工作的,裝配整體式樓面的作用則不考慮,框架結構的牆體是填充牆,起圍護和分隔作用,框架結構的特點是能爲建築提供靈活的使用空間,可提供較大的使用空間,也可構成豐富多變的立面造型。國外多用鋼爲框架材料,而國內主要爲鋼筋混凝土框架,框架結構可透過合理的設計,使之具有良好的延性,成爲“延性框架”,在地震作用下,這種延性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鋼筋混凝土多層框架結構作爲一種常用的結構形式, 具有傳力明確、結構佈置靈活、抗震性和整體性好的優點, 目前已被廣泛地應用於各類多層的工業與民用建築中。隨着社會的發展,多層框架結構的建築越來越多了。但隨着結構高度增加,水平作用使得框架底部樑柱構件的彎矩和剪力顯著增加,從而導致樑柱截面尺寸和配筋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將給建築平面佈置和空間處理帶來困難,影響建築空間的'正常使用,在材料用量和造價方面也趨於不合理。框架結構住宅是指以鋼筋混凝土澆搗成承重樑柱,再用預製的加氣混凝土、膨脹珍珠岩、浮石、蛭石、陶爛等輕質板材隔牆分戶裝配成而的住宅。適合大規模工業化施工,效率較高,工程質量較好。框架結構房屋的佈置應對稱、均勻,減小抗側剛度中與水平荷載合力作用線的距離,減小結構重心和剛度中心之間的距離,以減小結構發生的扭轉。由於框架構件截面較小,抗側剛度較小,在強震作用下結構整體位移和層間位移都較大,容易產生震害。此外,非結構性破壞如填充牆、建築裝修和設備管道等破壞較嚴重。因而其主要適用於非抗震區和層數較少的建築,抗震設計的框架結構除需加強梁、柱和節點的抗震措施外,還需注意填充牆的材料以及填充牆與框架的連接方式等,以避免框架變形過大時填充牆的破壞。框架結構是柔性結構,有水平位移,房屋的總水平位移越大,人的感覺越不舒服,而層間位移會影響建築物的裝修和隔牆開裂,因而對這兩種水平位移進行限,這樣在設計中要增大房屋的抗側剛度。在框架結構的抗震設計中,柱頂、柱底、樑端易出現裂縫。作爲一座伊春市朗鄉林業局綠都小區住宅樓設計,在設計之前作爲設計者必須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瞭解其所屬位置地理、經濟條件。而作爲本課題中框架結構的住宅大樓,必須整體外形設計、內部設計要體現住宅大樓的風格。設計要滿足室內水、電、暖、訊、消防、抗震等配套設計要

求。因此必須察看相應的規範、標準等。

2.3應用領域

框架結構可設計成靜定的三鉸框架或超靜定的雙鉸框架與無鉸框架。框架鋼結構常用於大跨度的公共建築、多層工業廠房和一些特殊用途的建築物中,如劇場、商場、體育館、火車站、展覽廳、造船廠、飛機庫、停車場、輕工業車間等。

3. 基本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3.1設計的基本內容

1.建築設計: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設計委託書和建設場地條件,瞭解住宅類建築設計的一般原則及方法;根據住宅建築的功能和特點,進行住宅樓的建築設計。繪製各層平面圖、剖面圖、主要立面圖、側立面圖、總平面圖進行建築主要部位節點詳圖設計。

2.框架樑柱設計:根據現行國家設計規範計算結構荷載作用,手算完成結構一個主軸方向的內力,進行框架樑、柱的內力組合,完成構件截面設計、框架的內力及位移計算、框架的配筋計算。繪製底層及標準層結構平面佈置圖,繪製結構施工圖。用PKPM軟件輔助對內力計算和配筋計算進行驗證。

3.樓蓋設計:整體式鋼筋混凝土單向板或雙向板肋樑樓蓋設計繪製板的配筋施工圖。

4.基礎設計:完成與上部結構和地質條件相適應的基礎設計,繪製基礎的結構佈置圖及配筋圖。本設計要求根據給定的資料,遵循“安全、適用、經濟、美觀”的設計原則,依據《住宅設計規範》(GB50096-2011)、《建築設計防火規範》(GB50016-2006)、《民用建築熱工設計規範》(GB50176-93)等國家相關技術標準和規範及相關施工技術指南,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先在所給定的建築場地上進行住宅建築平面、剖面、立面、總平面設計及建築施工圖的繪製,然後根據建築設計依次進行結構方案設計、框架樑柱設計、樓蓋設計和基礎設計,最後完成結構施工圖的繪製。

3.2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1)防火設計

由於對防火規範不熟,對構築物的分類有錯誤,易導致在防火規範設計中對防火標準的執行有誤,消防處理有問題,從而存在很多安全隱患,一些重要的安全疏散口,疏散門開啓方向都不對,影響安全疏散,有些設計中的防火面積過大,防火間距過長設計存在隨意性,有些消防設施不合理、不配套,建築一旦失火,消防設施不能有效發揮作用。

(2)設計深度

可能因爲對相關圖集不夠熟悉,以至於設計深度達不到規定的要求,設計粗放,過於簡單,相關的大樣圖、剖面圖,紕漏百出,施工圖表達不全,不能反映工程的全貌,一些重要的設計依據,的設計參數,工程類別,安全等級,耐火等級,防火消防處理在設計總說明中沒有標註出。

(3)房屋的合理佈局,經濟適用性

因爲住宅是人們生活的主要場所,體現出人們生活幸福和諧的氛圍,居民們住的安心舒適是一個很重要的。由於是北方比較冷,所以保暖也必須得重點考慮,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建築的安全性能,這就需要結構佈局合理。

4. 技術路線或研究方法

框架是典型的杆件體系,近似計算的方法很多,工程中最實用的是分層發、力矩分配法,主要用於豎向作用下求解,D值法、反彎點法用於水平作用下求解;用PKPM軟件進行結構設計和計算。這些方法的使用都作了以下幾點的假定:忽略粱,柱軸向變形及剪切變形。杆件爲等截面(等剛度),以杆件軸線作爲框架計算軸線。在豎向荷載下結構的側移很小,因此在做豎向荷載下計算時,假定結構無側移。

5.進度安排

5.1領取任務書與查閱資料階段(20xx年12月20日-20xx年3月1日)

5.2畢業設計階段

(1)開題並提交開題報告 20xx年3月2日-20xx年3月13日

(2)建築方案確定、繪製建築施工圖 20xx年3月16日-4月12日

(3)結構方案確定 20xx年 4月13日—4月20日

(4)樓蓋的設計 20xx年 4月21日—4月28日

(5)結構內力分析、內力組合 20xx年 4月29日—5月15日

(6)截面設計、基礎設計 20xx年5月16日—5月22日

(7)結構施工圖繪製 20xx年5月23日—6月5日

(8)編寫設計說明書、上交畢業設計資料 20xx年6月6日—6月14日

5.3 畢業設計答辯階段 20xx年6月15日-20xx年6月19日

5. 主要參考資料

[1]國家標準. 建築結構荷載規範(GB50009-2012).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2

[2].國家標準. 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50011-2010).北京:[1]國家標準.房屋建築製圖統一標準(GB/T50001-2001).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