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就業指導>

2017高考志願填報指導機構

學問君 人氣:3.29W

在高考結束之後大家知不知道應該如何進行志願填報,高考填報志願十分重要,那麼應該如何進行志願填報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7高考志願填報指導機構,歡迎閱讀,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017高考志願填報指導機構

2017高考志願填報指導機構

高考志願填報的大同之處

無論哪種志願填報模式,也不論填報學校志願,還是專業志願,有兩個共通的基本原則:一是第一志願至關重要,二是合理拉開梯度。

(1)第一志願至關重要

對於順序志願及部分平行志願模式,如果報考第一志願的考生上線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生源充足,學校一般不再錄取第二、第三志願考生,除非單獨預留二志願的招生計劃;對於平行志願模式,雖然大部分省份會設定一個徵集志願的機會,但因爲考生在一志願可以填報好幾所平行院校,90%以上的院校和專業在一志願錄取階段都能完成招生計劃,就不再進入徵集志願行列。從高校角度上看,各個院校都願意錄取第一志願的考生,這樣的考生到校後專業情緒較少,能夠安心學習,成纔可能性大。因此,考生需要慎重填報第一志願,若第一志願填報不當,不僅可能不會被理想的學校和專業錄取,甚至可能落榜。

(2)拉開梯度必不可少

一般來說,形成梯度主要有兩方面因素:

一種是人爲因素,各高校在制定當年招生政策時,會詳細說明院校及專業的錄取級差。

院校志願級差主要是部分高校在接受二志願高分考生時,對於二志願錄取分數的要求。比如北林大今年在京預留了12個計劃,在第一志願已經錄滿的情況下,用於接受高分二志願考生,要求和一志願的分數級差在50分以上。

專業級差是部分高校在錄取專業時採取的一種錄取原則,以北林大爲例,專業級差爲3、1、0,即第一專業和第二專業之間的級差爲3分,第二專業和第三專業之間的級差爲1分,後續專業之間無級差。考生所報的第一專業不能被錄取時,減去3分,插入考生隊列中重新排隊看能否被第二專業錄取;若第二專業依然無法錄取,減去1分看能否被第三專業錄取;以此類推。

另外一種是自然因素,知名高校或熱門專業由於社會認可度高,報考人數衆多而錄取分數較高,反之則較低。院校之間、專業之間自然形成比較明顯的梯度。

因此,考生在報考院校及專業志願時一定要從高到低拉開檔次,形成梯度。一般說來,梯度越大,錄取的可能越大,但梯度太大又容易使志願報得太低,造成所謂的分數“浪費”,故在拉開梯度的同時須保持合適的梯度。

2017高考志願填報技巧

填報技巧1:一本重學校、二本重專業

一本重學校,參與一本錄取的大多數都是全國重點大學,尤其是985、211大學是我國高等教育的脊樑、一流的師資、一流的教學、一流的科研、一流的管理,大都集中在這裏,儘管在全國數量上他只佔全國普通高等院校的不到10%,但是科研經費,重點學科的比例,卻佔了全國普通本科高校的90%以上,只有進入了這樣的高等學府,才能成爲一流進階的專門人才和民族的精英提供可能。一本院校中,大都屬於綜合性大學,即使是以農林、師範、外語、地礦、醫學等命名的行業性大學,你比如說北京林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儘管是農林屬的行業性大學但是在上世紀90年代以來,也都開始了向綜合性發展。十一大學科門類中,最少的大學也有六七個,而且是文理相容、歷史悠久、學風純正,積澱深厚,因此,綜合性大學對人的個性開發和綜合素質的鍛造,都有非常好的促進效果。能在一所綜合性大學,學習生活四年,可以很好地豐富一個人的知識結構,尤其體現在一個人身上的大學素養是其他學校不能比的,四年以後,孩子畢業,無論考研、出國、或者就業,都佔有絕對的優勢。

二本重專業,1.綜合性大學較少,行業性大學居多,一般這些行業性大學,歷史早、底子厚,不僅辦學水平高,而且社會影響大,畢業生相對容易就業。

2.二本院校,數量衆多、魚龍混雜、地域分佈廣泛,而且大多居於二三線城市,除了少數幾個大中城市的部分高校以外,大多數的學校,每年的錄取分數,趨於扁平,加上這些學校的招生人數,是相對比較多的,所以報考的區分度較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選擇的難度。

3.二本院校合併、升格、改制和更名的較多,尤其以某某學院,就是地名後加上學院後綴,這樣的學院特別多。

4,新開設的專業居多。多數條件並不具備,或者是不完善。透過以上幾點,二本應該重專業。

根據以上的分析,總之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一條結論,一本重學校,二本重專業,專科重技能。重點大學看科研,普通本科看教學,本科以下看實踐。同時有很多的考生和家長不知道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的區別,也有很多考生和家長不知道獨立學院是什麼學校,考生和家長應該全面的瞭解目標院校。

填報技巧2:上行業院校和讀優勢專業

一是要去行業院校上學。語言類、法律類、師範類、財經類、土建市政類、計算機類、農學類、電子資訊類、醫學類等都有行業院校。在行業院校得到的訓練跟在其他院校是有很大差別的。

二是要讀學校的優勢專業。工科爲主的綜合大學、準綜合大學多數都有優勢專業,辦學歷史長,辦學實力相當強。

填報技巧3:如何選擇大學

第一,選擇大學,要依據大學發展演變的規律,來挑選。瞭解了中國重點大學的來龍去脈,以及他的發展歷程,我們就很從容地能發現,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重中之重,這樣的話,就便於我們區別院校的層次。便於我們有針對性地加以選擇。

第二,重視學校的歷史沿革,弄清學校的前世今生。透過分析學校的歷史沿革,瞭解一個學校的來龍去脈,我們就很容易發現這個學校的院校特色、辦學傳統和他的優勢學科和特色專業。

第三,關注學校的地緣優勢,縱觀中國大學的分佈和發展級別是一個很特殊的現象,那就是嫌貧愛富惜大不惜小,當然這是一個通俗的比喻了,在中心城市,大城市、發達城市和地區,大學往往發展得很好,反之則較差。

第四,不可忽視學校的文化底蘊,我們說,人的成長,離不開環境的薰陶。這些無形資產,形成了一個學校的非物質文化,是大學重要精神財富和寶貴資源。

綜上所述,就是考慮一所大學,從他的辦學層次、辦學特色、所處的地域位置,以及學校的校園文化,這四個方面缺一不可,都要綜合考慮。

選擇學校時考生和家長一定要仔細閱讀並理解目標院校的招生章程,學校發佈的招生章程是要經過教育部主管部門審覈透過的,經過教育部審覈透過的招生章程都是準確、規範的說明。招生章程會在國家教育部的陽光招生資訊平臺發佈,也就是陽光高考網。考生和家長可以登入陽光高考網仔細查閱目標院校的招生章程。

填報技巧4:低分考生如何進入重點大學

1、從不同地域不同城市,同樣的"985""211"大學,不同年度錄取考生的差異大有不同,如果考生和家長,掌握了錄取動態和規律,又把握了他的大小年的規律的話,以較低的分數,照樣可以讀一個重點大學。

2、一本邊緣,或者說是二本層次的考生,照樣能夠上重點。比如說一些“211”、乃至“985”,除了本科一批招生以外,他也在一本二本有投放的計劃。只要你在招生計劃中,找出這樣的學校,出其不意地選擇第一志願報考,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再比方說有些重點大學,舉辦了分校,比如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分校,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還有北京工業大學實驗分校等等的,這些分校都是單列招生計劃。多數還是單獨劃線錄取的,錄取分數線低於母校很多。那你就可能以一個較低的分數,撿了一個重點大學的985的畢業證。

當考生報考這類學校時一定要仔細閱讀目標院校的招生章程。

填報技巧5:注重利用排名

絕大多數考生和家長習慣按成績報志願,他們往往拿着自己的分數直接與高校往年錄取最低分對比,這很容易進入報考誤區。每年的高考政策都有變化,考試模式、試題難度、報考人數都不一樣,同樣的600分,去年和今年的含金量可能會差很多。因此,填報志願不能簡單地用絕對分數來衡量,而應使用相對分數,即線差(高校最低錄取線與批次控制線之差),並結合全省排名來對號入座。因爲每年的試題都有變化所以考生的錄取分數也有變化,但是每年一本學校的錄取比例是不變的,所以考生的排名比高考的分數要重要一些。

對於衝擊名牌大學的考生,位次比分數更重要。位次是考生成績所對應的考生人數的綜合排序。每年省級招生行政部門會在高考結束後公佈分數分段表,這是考生查詢自己位次的最好工具。每年各高校在各地投放的招生名額變化不大,考生的密集區間大體相同,用全省排名來考察一個學校的集中錄取區間更科學一些。

填報技巧6:充分了解資訊

在填報志願短短的幾天時間裏,要分析地域冷熱、院校冷熱、專業冷熱,顯然比較倉促,因此考生和家長應該早爲志願準備,多留意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留意行業發展的新潮流,留意各地經濟發展的重點及區域發展不平衡所帶來的潛在需求資訊。

從就業市場的現狀與前瞻分析專業的冷熱。發展勢頭強勁,前景看好的行業,容易成爲報考熱門;容易考公務員或進入科研院所、國企的專業容易成爲報考熱門。社會需求少的長線專業或工作條件艱苦的'專業則在報考時相對冷門。

天(津)南(京)(上)海北(京)歷來都是考生報考的熱門地區,報考難讀很大,考生分數若沒有絕對的優勢,儘量不要嘗試,可退一步選擇東北和西北地區的高校,在這些地方也能挖出“黃金”,如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長安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

填報技巧7:如何選擇專業

有的家長追求熱門專業,就讓自己的孩子報志願的時候選擇熱門專業,忽略了孩子的特長。高達52%的被調查者(大學生)表示:"如果上天再給一次機會,我會選擇另外一個專業",有34%的人希望在原來所學專業基礎上再學第二專業,只有14%的人對當年的選擇不後悔。這足以看出選擇專業在志願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僅關係着考生四年的大學經歷,更與考生未來人生的發展有着莫大的關係。

選擇專業是非常複雜的工程。要結合考生興趣、性格等因素,還要結合家長最關心的就業前景等因素。所以考生和家長一定要用科學的方法選擇專業。

2017高考填志願流程詳解

(一)登入指定網頁。

網上填報志願要在省招辦指定的網上進行,登入指定網頁,開啟瀏覽器,輸入網報網址。指定網頁一般會印製在准考證上面,或者打省招辦辦公定電話諮詢。

(二)輸入用戶名和密碼。

用戶名是考生准考證上的14位報名號數字,第一次登入網上報名系統的初始密碼是身份證號碼,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後即可登入網上報名系統。

(三)閱讀考生須知。

進入網上填報志願系統後,計算機屏幕上會出現“網上填報志願考生須知”,告知考生網上填報志願的流程和注意事項。考生應仔細閱讀,瞭解操作流程和相關要求以後再進行下一步的操作,爲了保持志願填報的正確地誤,考生須知一定要詳細閱讀,這點很重要。

(四)修改初始密碼。

考生在第一次登入網上填報志願系統時,一定要修改初始密碼,如果不修改,就會自動返回到上一步,無法繼續往下操作。點擊“修改”按鈕,就可以修改密碼和填寫錄取用聯繫方式。成功修改密碼後,再開始填報志願。(修改的密碼一定要牢記,最好是平常用的,錄取聯繫方式一定要寫正確,要是經常可以聯繫到你的,保持不會停機)

(五)選擇批次填報志願。

先在網頁上點擊“填報志願”按鈕,先選擇要填報的批次,然後根據提前草擬的志願表填報院校代碼和所選專業代碼到志願欄,千萬不要錯欄錯位。仔細嚴格按照流程來操作。

(六)檢查覈對。

院校代號和專業代號輸入完畢後,點擊“下一步”按鈕,網上填報志願系統將已填的代號轉換成相對應的院校和專業,屏幕上會顯示已填報的院校名稱和專業名稱。這時候,考生要閱讀屏幕上的提示資訊,仔細覈實顯示的學校和專業是不是自己想要填報的,如果不是,或出現紅色字型提示的“無效院校”或“無效專業”就說明填錯了代號,一定要按正確的代號更正,要不然就張冠李戴了。如果要修改或補填志願,可以點擊“上一步”按鈕,返回到填報介面進行修改或補填。(這是高考網上填報志願非常重要的步驟之一)

(七)儲存志願資訊。

檢查志願資訊無誤後,點擊“儲存”按鈕,只有點擊了“儲存”按鈕,填報的志願資訊纔會儲存到網報系統中;不點擊的話,志願資訊就儲存不了,等於沒有填報志願。填好每一個批次的志願後,都要點擊“儲存”按鈕,儲存這個批次的志願資訊。儲存好以後,再從第五步開始填報其他批次志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