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就業指導>

學生暑期打工陷阱多

學問君 人氣:9.46K

每年暑假都是學生兼職打工的高峯期,打工學生在積累社會實踐經驗的同時,也要增強“避險意識”,擦亮眼睛,警惕強行收取押金、變相傳銷、以培訓班爲誘餌騙取培訓費、中介費等常見“暑假工”陷阱。

學生暑期打工陷阱多

一些學生涉世較淺,自我保護意識較低,對法律法規不太瞭解,打工時容易上當受騙。其中工資被剋扣、拒絕償還押金、勞動強度過大是暑期學生打工集中反映的焦點問題。民警建議求職學生到有資質、信譽好的職介中心應聘,求職時遇到職介中心提供虛假資訊或與用人單位合夥欺詐行爲,應立即到當地公安機關報案,切實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

 陷阱一:“黑中介”賺昧心錢

一些不規範的中介機構利用大學生急於打工的心理,有的.誇大事實,有的無中生有,以“某某企業急招暑期打工者”的幌子引誘大學生報名,收取中介費。一旦交完費,“招用資訊”便遙遙無期。

支招:大學生應先檢視職介所是否有勞動部門頒發的職業介紹許可證和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只有“兩證”齊全才能從事職業介紹工作 。

 陷阱二:非法收取抵押金

一些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往往收取不同金額的抵押金或收取身份證、學生證作爲抵押物。這類騙局通常在招工廣告上稱有文祕、打印、公關等較輕鬆的崗位,待人交錢後,招聘單位利用職位已滿等理由推脫,讓人回家等消息,接下來便不了了之。

支招:有關法規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在招用工時,不得向求職者收取抵押金,更不能扣留身份證、學生證等證件作爲抵押物,用人單位私自向求職者收取抵押金屬於違法行爲。

 陷阱三:廉價勞力專在假期找

個別企業平日積攢下一些員工不願從事的髒活、累活,待假期一到,找一些大學生突擊完成,然後給一點錢打發了事。更有少數無良企業暑期招錄大學生當短期工,利用他們涉世不深、維權意識淡薄的弱點,在即將發薪時找藉口(如出現重大差錯,給企業造成損失等)將其辭退,或者以種種理由剋扣工資。

支招:在應聘前要清楚應聘的崗位所從事的工作內容和性質,一定要和用人單位簽訂書面協議。求職時如遇到類似情況,要掌握確實證據,向勞動監察部門舉報。

 陷阱四:娛樂場所高薪招工

有的娛樂場所以特種行業的高薪來吸引求職者。工種有代客泊車、侍者,到這些場所打工,容易誤入歧途。

支招:要根據自身的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娛樂場所魚龍混雜,儘量不要到酒吧、歌舞廳等娛樂場所工作。

 陷阱五:包裝後的傳銷組織

傳銷組織鼓吹自己從事電子商務、人際網絡、網絡銷售、框架營銷等,用所謂的“經濟理論”“市場營銷手法”欺騙缺乏社會閱歷的大學生加入。同時,一些網絡傳銷還會透過網絡購物、付費廣告點擊、網絡遊戲、網絡加盟、金錢遊戲等載體發展下線。

支招:任憑傳銷組織的騙局如何花樣百出,只要其具備“繳納入門費”“拉人頭”兩個特徵,就可以斷定其涉嫌傳銷。暑期求職打工切不可相信一些網絡廣告,要學習防範傳銷的基本知識,切實增強法制觀念。